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维生素B12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正芳  熊伟 《中国医刊》1999,34(4):29-29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其病因主要由长期严重的高血糖所导致的代谢障碍和血管性缺血、缺氧所致,以往给予神经营养及血管活性药物,疗效均不肯定。笔者应用维生素B12(弥可保)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1...  相似文献   

2.
王龙安 《中原医刊》2005,32(15):67-67
目的观察丁咯地尔联合维生素B12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方法42例患者均给予丁咯地尔0.1g加生理盐水250ml,每日1次,静滴.维生素B12 500μg,每周3次,肌注,4周一疗程。观察治疗前后疼痛、麻木变化及神经传导速度变化,结果丁咯地尔联合维生素B12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效率达90.5%。结论丁咯地尔联合维生素B12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协同作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任新中 《中原医刊》2003,30(22):39-40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 ,临床以下肢的单发或多发性神经炎为主要表现。常有感觉、运动障碍 ,经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由于其发病机制复杂 ,有多种病理因素参与 ,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为寻找更好的治疗方案 ,本文试用钙离子阻滞剂尼莫地平联合神经营养剂维生素B12 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进行临床治疗观察 ,以探讨其有效合理的治疗方法。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选择 2 0 0 0~ 2 0 0 2年在我院住院或门诊的患者 86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 43例与治疗组 43例。所有病例均为 2型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患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帕金森病患者外周神经病变程度及维生素B12水平,探讨神经病变及体位平衡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50例帕金森病患者及50例年龄性别相当的健康对照者使用肌电图进行神经功能评估,检测血清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并通过临床Tinetti量表评估平衡功能。结果:帕金森病患者外周神经功能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低于对照组,维生素B12浓度与帕金森病患者周围神经损害程度呈负相关,帕金森病患者临床平衡能力与外周神经传导速度呈正相关。结论:帕金森病患者周围神经功能损伤较健康同龄人显著增多,其原因主要为帕金森病患者体内叶酸、维生素B12的缺乏。而外周神经功能病变可导致帕金森病患者体位平衡能力的进一步下降。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维生素B12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9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7例,生理盐水250ml+复方丹参注射液40ml静脉滴注,1次/d。治疗组42例,除用上述方法治疗外,加用维生素B12500μg肌肉注射,隔日1次。两组均予糖尿病饮食治疗,口服降糖药和(或)胰岛素控制血糖。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症状明显改善,两组有效率、感觉、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在控制血糖达标的基础上,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维生素B12治疗,效果明显,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银杏黄酮甙和甲基B12对糖尿病周围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49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银杏黄酮甙组(第1组)、甲基B12组(第2组)、银杏黄酮甙与甲基B12联合组(第3组)。疗程为8周。观察治疗前后自觉症状、腱反射和神经传导速度。结果:第3组总有效率为95%,显著高于对照组(17%)(P<0.005)。第1组和第2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9%和72%,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第3组神经传导速度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而且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第1组(P<0.05)和第2组(P<0.05)。结论:银杏黄酮甙和甲基B12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较单独应用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7.
复方丹参注射液及B族维生素治疗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疗效观察附院呼吸内分泌科(046000)李爱英,李书,张小风541总医院薛彦全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传统治疗难以控制,我们选用复方丹参及B族维生素治疗了各型糖尿病神经病变90例,并作了疗效比...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药物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钙离子拮抗剂(尼莫地平,商品名尼莫同)、前列腺素E1制剂[前列地尔(商品名保达新),前列腺素E1脂微球制剂(商品名凯时)]、胰激肽原酶制剂(商品名怡开)、维生素(Vit)Bt2衍生物(甲钴胺,商品名弥可保)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盲法将150例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均分为5组:A组予尼莫地平10mg加入1000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8h滴完,每日1次.疗程为14d;B组予前列地尔20/μg加入250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疗程为14d;C组予前列腺素E1脂微球制剂20/μg加入40ml生理盐水静脉注射,疗程为28d;D组予胰液肽原酶注射液40U肌肉注射,疗程为28d;E组予甲钴胺500/μg肌肉注射,疗程为28d。结果 5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A、B、C、D和E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6.7%(23/30例)、66.7%(20/30例)、70.0%(21/30例)、80.0%(24//30例)和70.0%(21/30例);神经传导速度及踝-肱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治疗过程中肝、肾功能及血、尿常规无明显改变;E组治疗后踝-肱指数有所改善,但治疗前、后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钙离子拮抗剂、前列腺素E1制剂、胰激肽原酶制剂、VitB12衍生物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的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可推广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足三里穴位注射维生素B12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选择80例DPN患者,随机分成足三里穴位注射维生素B12合甲钴胺治疗组和单用甲钴胺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甲钴胺500μg,每日1次静脉滴注,共20 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足三里穴位注射维生素B12500μg,左右交替进行,每日1次,共20 d。观察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28.2%,对照组显效率12.5%,两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4.9%,对照组总有效率70.0%,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结论足三里穴位注射维生素B12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比单用甲钴胺治疗更有利于改善患者症状,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我国糖尿病患有慢性并发症的相当普遍,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占半数以上,与发达国家相差无几,其病变部位以周围神经病变最常见,即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通常为对称性,下肢重于上肢,病情进展缓慢,表现肢端感觉异常,夜间与寒冷季节加重,后期可致肌萎缩和瘫痪,严重威胁患者的生活质量。虽良好的血糖控制可以延缓本病的发生与进展,但对中重型难以逆转,还需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银杏黄酮甙和甲基B12 对糖尿病周围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 14 9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 4组 ,分别为常规治疗组 (对照组 )、银杏黄酮甙组 (第 1组 )、甲基B12 组 (第 2组 )、银杏黄酮甙与甲基B12 联合组(第 3组 )。疗程为 8周。观察治疗前后自觉症状、腱反射和神经传导速度。结果 第 3组总有效率为 95 % ,显著高于对照组 (17% ) (P <0 .0 0 5 )。第 1组和第 2组 ,总有效率分别为 6 9%和 72 % ,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 (P <0 .0 1)。第 3组神经传导速度治疗后较冶疗前显著改善 (P <0 .0 1) ,而且显著优于对照组 (P <0 .0 1)、第 1组 (P <0 .0 5 )和第 2组 (P <0 .0 5 )。结论 银杏黄酮甙和甲基B12 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较单独应用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2.
神经妥乐平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2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神经妥乐平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PN)治疗的临床疗效和耐受性。方法 将5 0例DPN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 5例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2 5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神经妥乐平7.2 Nu·d- 1 ,并在治疗12周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神经传导速度变化情况和临床耐受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肢体疼痛、发凉、感觉异常(或减退)的临床总有效率及对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 .0 1)。结论 神经妥乐平是治疗DPN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杨祖蓉 《四川医学》2012,33(2):257-258
目的观察阿魏酸钠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75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常规给予基础治疗,糖尿病教育、运动及糖尿病饮食,并运用口服药物和胰岛素严格控制血糖,原治疗措施不变,停用其它抗凝剂、扩血管药及营养神经药物。随机分成治疗组45例,给予阿魏酸钠0.3g静脉滴注1次/d,共20d,对照组30例给予维生素B1和维生素B12,比较其疗效。结果治疗组症状、体征的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电图检测显示神经传导速度,治疗组治疗前与治疗后有明显变化(P<0.05),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阿魏酸钠有明显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2 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浆网膜素1(Omentin-1)水平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 及其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 年3 月-2017 年9 符合入选标准的T2DM 患者122 例,分为单纯 T2DM 患者67 例(对照组)和合并DPN 患者55 例(DPN 组)。收集患者临床资料,采用Logisitc 回归模型 分析DPN 的危险因素,作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探索Omentin-1 诊断DPN 的效率,并应用线性回归 分析Omentin-1 与评估DPN 严重程度的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评分间关系。结果 ① DPN 组患者 Omentin-1 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Omentin-1 与胰岛素抵抗系数(HOMA-IR)(r =-0.375,P =0.000) 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r =-0.445,P =0.000)呈负相关。②多因素Logistic 回归示:HbAlc[O^R=4.003(95%CI: 1.016,10.776)] 和HOMA-IR[(O^R=4.595(95%CI :1.709,12.324)] 为DPN 的危险因素;而Omentin-1 [O^R=0.257(95%CI :0.112,0.589)] 为DPN 的保护因素。③ ROC 曲线示Omenitn-1 诊断DPN 的曲线 下面积为0.713(95%CI :0.622,0.804),且当Omentin-1 切值取18.8 ng/ml 时,其诊断效率最高,敏感性为 69.7%,特异性为71.8%。④ Omentin-1 与TCSS 评分负相关(r =-0.606,P =0.000)。结论 Omentin-1 是 DPN 的保护因素,在T2DM 患者中可辅助DPN 诊断及其严重程度的评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应用依帕司他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1年4月—2012年3月我院明确诊断为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36例,所有患者血糖、血脂、血压控制均达标,同时均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等综合治疗。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依帕司他50mg,一日3次,口服);对照组(甲钴胺0.5mg,一日3次,口服);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外周神经症状、神经传导速度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外周神经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0%,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临床短期疗效观察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依帕司他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一种更有效、安全的方法之一,值得进一步研究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损害与膝关节骨关节炎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200例膝关节骨关节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以及171例膝关节骨关节炎无糖尿病患者,X线检查确定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严重程度,肌电图检测周围神经损害情况,生化自动分析仪测量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清蛋白和糖基血红蛋白等糖尿病相关指标,Logistic回归分析糖尿病、糖尿病周围神经损害与膝关节骨关节炎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是否患糖尿病(OR=1.66,P=0.009)、空腹血糖(OR=2.11,P<0.001)、餐后2 h血糖(OR=1.57,P<0.001)、糖化血清蛋白(OR=1.63,P<0.001)、糖基血红蛋白(OR=2.22,P<0.001)与膝关节骨关节炎严重程度显著相关;是否患糖尿病与是否存在外周神经损害显著相关(OR=1.73,P<0.001);是否存在糖尿病周围神经损害与膝关节骨关节炎严重程度显著相关(OR=1.92,P=0.016),其中周围神经变性(OR=2.2,P=0.008)和周围神经异常(OR=6.35,P=0.029)与膝关节骨关节炎严重程度显著相关。结论 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损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初步探讨振动感觉阈值检查(vibration perception thresholds test,VPT)与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临床常用检查的相关性.方法 对487例2型糖尿病者进行了VPT、10 g单纤维尼龙丝检查(10 g Semmes-Weinstein monofilament examination,SWME)、温度觉及128 Hz振动觉检查,分析各检查的相关性,同时比较各检查的差异.结果 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影响VPT的因素为年龄(OR=1.062,95%CI:1.038-1.086,P<0.001)和空腹血糖水平(OR=1.085,95%CI:1.003-1.173,P=0.041);VPT与SWME、温度觉检查及128 Hz振动觉检查均明显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176、0.152及0.240(P值均<0.01);VPT与SWME、温度觉检查及128 Hz振动觉检查的观察一致率分别为49.5%、59.8%及51.1%,Kappa值分别为0.106、0.151及0.138(P值均<0.01);SWME及128 Hz振动觉检查异常但VPT检查正常的比例低,分别为2.7%及1.2%.结论 VPT也应作为临床筛查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的一线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的变化及其检测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多色荧光分析法,对20例初诊老年DPN患者、20例初诊老年2型糖尿病(T2DM)不伴并发症患者及20例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对照(CON)者外周血中Treg细胞测定,对两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DPN组和DM组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 Treg细胞数量均显著减少(P<0.05),且DPN组患者较DM组患者亦显著减少(P<0.05);DPN组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 Treg细胞比例与MNSI评分呈负相关,但无统计学意义,而与MDNS评分则呈显著负相关(r=-0.339,P<0.05)。结论:老年DPN患者中CD4+CD25+Foxp3+ Treg细胞数量减少,可能在DPN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初步探讨振动感觉阈值检查(vibration perception thresholds test,VPT)与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临床常用检查的相关性。方法 对487例2型糖尿病者进行了VPT、10 g单纤维尼龙丝检查(10 g Semmes-Weinstein monofilament examination,SWME)、温度觉及128 Hz振动觉检查,分析各检查的相关性,同时比较各检查的差异。结果 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影响VPT的因素为年龄(OR=1.062,95%CI:1.038-1.086,P<0.001)和空腹血糖水平(OR=1.085,95%CI:1.003-1.173,P=0.041);VPT与SWME、温度觉检查及128 Hz振动觉检查均明显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176、0.152及0.240(P值均<0.01);VPT与SWME、温度觉检查及128 Hz振动觉检查的观察一致率分别为49.5%、59.8%及51.1%,Kappa值分别为0.106、0.151及0.138(P值均<0.01);SWME及128 Hz振动觉检查异常但VPT检查正常的比例低,分别为2.7%及1.2%。结论 VPT也应作为临床筛查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的一线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腺苷钴胺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3月期间我院内分泌科收治的74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控制血糖等常规治疗,观察组联合应用腺苷钴胺注射液肌肉注射,治疗前后采用症状总评分法(TSS)对患者的神经症状进行评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及血浆Hcy水平,并对患者的双侧胫总神经、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进行测定。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血浆Hcy水平、TSS评分及胫神经、腓神经MNCV、SNCV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后TSS评分中疼痛、感觉异常、灼热感、麻木及总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并且观察组患者血浆Hcy水平以及胫神经、腓神经MNCV、SNCV明显增快;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6.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86%;观察组有2例患者出现胃纳减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41%。结论:腺苷钴胺治疗DPN可以明显降低血浆Hcy水平,改善神经传导速度及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