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胆源性感染性休克患者术前电解质酸碱平衡变化的探讨福州市第二医院外科卓乃昌福州市第二医院麻醉科陈爱珍感染性休克时,由于微循环功能障碍、组织缺氧等复杂因素,常导致电解质及酸硷平衡失调,并可因此加重器官功能障碍及组织损伤、因此,在抢救胆源性感染性休克时电解... 相似文献
2.
“酸碱平衡紊乱”是护理专业学生学习“病理学”的必修内容。这一章的教学难度较大,教师应对教学过程、教学环节精心设计,从而化难为易;还要精心设计练习题,便于学生复习所学知识、锻练思维能力,教师也可从中及时进行教学反馈与纠偏,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三重酸碱平衡紊乱(TABD)是指有三种酸碱平衡紊乱同时存在的情况,可以有多种组合.一般情况下,临床上所说的就是指高阴离子间隙(AG)代谢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同时伴有呼吸性酸中毒或呼吸性碱中毒.TABD原因复杂、分析困难,本文结合一些简图进行分析,CO2或者PaCO2代表呼吸指标,H+代表固定酸,HCO-3代表代谢指标.……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酸碱平衡紊乱误诊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新生儿酸碱平衡紊乱特点及预后,漏诊、误诊原因,探讨其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08例新生儿酸碱失衡的诊断,与入院诊断比较。结果:新生儿混合型酸碱失衡45.1%,三重酸碱失衡11.9%。酸碱失衡漏诊率5796,误诊率16%,其中混合型漏诊率89%,三重型漏诊率96%。患儿死亡率25.9%,三重型和混合型酸碱失衡死亡率明显高于单纯型酸碱失衡。结论:新生儿以混合型酸碱失衡为主,其中以呼酸合并代酸最常见,易漏诊、误诊而治疗不适当,三重型和混合型酸碱失衡预后不好。 相似文献
5.
195例小儿肺炎酸碱平衡紊乱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肺炎是小儿时期的常见病、多发病,大部分患儿常并发多种类型酸碱紊乱。酸碱紊乱又促使或加重氧摄入、释放功能障碍.引起组织缺氧。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提高对感染性休克的抢救和护理效果。方法:分析总结了1997年5月-1999年5月收治的47例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抢救护理体会。结果:47杂性休克患者由于受到全面及时的护理,帮助医生取得了抢救机会,医护合作挽救了感染性休克患者的生命。结论:对杂性休克患者的抢救护理,必须全面细致观察病情、早期判断休克,争分夺秒抢救休克,注意扩容时和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时的护理,做好重要脏器功能的护理和心理护理,这样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烧伤患者三重酸碱平衡紊乱的临床特征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1998-01~2004-04发生三重酸碱平衡紊乱的烧伤患者124例,其中呼碱+代酸+代碱85例,呼酸+代酸+代碱39例。所有患者均予祛除原发失衡病因、根据血pH情况补酸补碱、限碱、纠正电解质紊乱等治疗。结果复查血气分析纠正率89.5%,死亡率9.7%。结论休克、吸入性损伤、脓毒症是烧伤患者发生三重酸碱失衡的主要原因。临床以呼碱型三重酸碱失衡多见,呼酸型三重酸碱失衡则大多伴有吸入性损伤。烧伤合并三重酸碱失衡往往缺乏典型临床表现,死亡率较低。及时祛除引起原发失衡的病因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9.
10.
目的:为提高对感染性休克的抢救和护理效果。方法:分析总结了1997 年5 月~1999 年5 月收治的47 例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抢救护理体会。结果:47 例感染性休克患者由于受到全面及时的护理,帮助医生取得了抢救机会,医护合作挽救了感染性休克患者的生命。结论:对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抢救护理,必须全面细致观察病情、早期判断休克,争分夺秒抢救休克,注意扩容时和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时的护理,做好重要脏器功能的护理和心理护理,这样即能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取感染性休克23例测定空腹股动静脉血浆FAA(19种),并与正常人(n=30)及重症肺心病(n=19)对照研究。结果显示感染性休克较正常人有10种氨基酸明显降低,尤以生糖氨基酸与BCAA明显,提示糖异生的增强。感染性休克与重症肺心病显示相似的氨基酸模式,随着应激的加重BCAA/AAA下降明显、PHE/TYR比升高显著,PHE在血浆不成比例的升高是高分解代谢状态和肝脏受损的早期征象。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分析39例危重患儿的严重酸碱紊乱情况,探讨其临床因素与预后关系.方法收集1994年2月~1999年5月入住本院儿科的39例出现严重酸碱紊乱的危重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39例严重酸与碱中毒分别占76.9%、23.1%,各自死亡率为36.7%、55.6%,各自存活组与死亡组的平均PH值分别为7.11±0.10与6.92±0.71、7.65±0.05与7.76±0.09.单纯型与混合型各占65.5%、34.5%,各自死亡率为37.9%、50%.不同年龄阶段(3岁以上小儿、婴幼儿、新生儿三阶段)患病与死亡的比例分别为51618与259,提示新生儿期的酸碱紊乱发病率、死亡率较高.结论危重儿严重酸碱紊乱是以酸中毒较常见,严重酸碱紊乱的预后与年龄、酸碱紊乱的类型及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3.
例肝患者男,58岁,于1996-09~20住进我院.诊断:冠心病,推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于9月20日开始应用脉络宁20ml于5%葡萄糖25Oml中静脉点滴,每日1次,血压心率正常.9月28日…匕液体滴至100ml时,病人突然出现胸闷,头痛,寒战,血压18.0/120gua,心率!10次,烦躁不安,急停该组液体,换用5%葡萄糖250ml;静滴,查血钠132fnmol/L,氯IO0mmol几,GPT665lU/L,GOT650IU/L,CK124IU/L,残余液体培养出阴沟肠杆菌,立即予吸氧,地塞米松3mg,非那根25mg静注,体温最高达40.7C,予消炎痛50mg人肛后体温渐下降,晚2!:40意识… 相似文献
14.
感染性休克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感染性休克的病死率很高,80年代中期之前,成年人感染性休克的病死率在50%以上。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病死率降至40%左右。本院在1999年1月至2004年10月期间共收治的3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病死率为36.7%。现作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15.
1临床资料
患者,男,45岁,2008年3月1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畏寒、头痛,无鼻塞、流涕、咳嗽、咳痰,无腹痛、腹泻、尿频、尿痛等症,未做任何治疗。3月4日患者自觉病情加重,来我院发热门诊就医,查体:T39.7℃,血常规:WBC18.1×10^9·L^-1,N0.88,PLT236×10^9·L^-1,Hb135g·L^-1,考虑上呼吸道感染,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48岁.因心悸、气喘2 d,加重1 d入院.病程中无畏寒、发热,无端坐呼吸,无明显胸痛,诉口渴.查体:T36.0 ℃,P 100次/min,R 26次/min,BP 70/50 mm Hg,神清,两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界不大,心率149次/min,心律绝对不齐,心尖区第一心音强弱不等,腹检未发现明显异常,双下肢无明显水肿,入院急查心电图,提示快速房颤,V1-V3ST段水平抬高,急查肾功能示血清肌酐(Scr)425.8μmol/L,血尿素氮(BUN)14.88 mmol/L,CKMB 15 U/L,入院后初步诊断为: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回顾性分析危重病儿的水电解质和酸碱紊乱,探讨诊断治疗方法。方法 对近4年本院儿科病房13例合并三重酸碱平衡紊乱(TABD)病儿的临床资料和治疗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3例TABD中8例为呼碱型,5例为呼酸型,所有病人均表现AG增高,结论 准确判断,及时治疗复杂酸碱紊乱,是儿科急症处理成败的关键之一。治疗中应强调原发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8.
外科感染性休克96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告作者医院10年来收治的外科感染性休克96例。导致休克的病源有14种。关于手术时机,不必片面强调血压必须回升至正常,手术方式以抢救患者生命为主,力求简单、有效。扩容抗休克时,应掌握先快后慢、先盐后糖、发补充胶体的原则。针对感染性休克的病理改变,提出了抗胆碱药物治疗行性和用法。老年组死亡率高(P〈0.01),分析原因,强调应第年人感染性休克的诊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抗感染性休克治疗中抗生素合理应用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儿科2001~2008年收治的84例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结果:急性期内,治疗组出现高热31例,休克加重5例,昏迷2例,死亡2例。对照组出现高热25例,休克加重9例,昏迷8例,死亡5例。结论:在感染性休克治疗中不宜早期、大量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