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钟文 《现代养生》2013,(8):53-53
每个人的大脑中都有一个调节体温的神经中枢,随着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体温调节中枢发出指令,让血管舒张或收缩,再通过汗腺的活动来调节身体的温度。人到了老年以后,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明显减退,因此,老年人的体温变化与年轻人有很大的区别。在正常生理条件下,年轻人的耐寒、耐热能力远远超过老年人。在冬季,当室内温度为14℃~15℃时,年轻人已  相似文献   

2.
<正>正常人有完善的体温调节机制,在外界环境温度改变时,通过调节产热过程和散热过程,维持体温相对恒定在37℃左右。低体温症是患者的核心温度下落到35℃以下。如  相似文献   

3.
生活贴士     
张沫 《健康》2011,(2):18-19
穿湿衣服易患关节炎 将潮湿的衣服(特别是内衣)穿在身上.衣服上的水分极易被皮肤吸收,人体的体表温度与被吸收的水分有个温度差.人体体温调节中枢适应不了这个差异.轻者感到不舒服、头痛、发烧,重者易引起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等疾病,有的人还会引起皮肤瘙痒等症。  相似文献   

4.
人体在热环境中发生生理调节的研究,近几年来有所进展。现就一些有关问题阐述如下。温度感受器和体温调节神经元人体有外周温度感受器和中枢感受器。皮肤中的温度感受器属于外周温度感受器。它是神经末梢,对温度的感受很灵敏,能以0.7米/秒的速度把信号传入中枢神经系统。脑下垂体,还有中脑,脊髓中有中枢温度感受器,它们受到温度变化后也发生神经冲动。有人提出大静脉壁和肌纤维中也有温度感受细胞。体温调节中枢主要在下丘脑,但中枢神经系  相似文献   

5.
人的大脑中有调节体温的神经中枢。随着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体温调节中枢发出指令,让血管舒张或收缩,通过汗腺活动调节身体的温度。人到老年,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明显减退,因此,老年人的体温变化与年轻人有很大的区别。 在正常生理条件下,年轻人的耐寒、耐热能力远远超过老年人;在病理条件下,老年人的体温变化也与年轻人有很大不同。一般来说,老年人的体温比年轻人的体温低0.5~0.7摄氏度,这是因为老年人的代谢功能低下,体内产热相对不足;而年轻人身体代谢旺盛,产热较多,体温比老年人要高一些。临床上,儿童发烧  相似文献   

6.
张亚琴 《工企医刊》1999,12(4):98-99
我院1996年至1998年共收治极低伴重儿28例,存活18例,存活率约65%。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保暖极低体重儿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成熟,体温调节功能比较差,皮肤脂肪少,体表面积大,散热快,故娩出后在低于宫体温度的外界环境中体温很  相似文献   

7.
冬泳运动员的冷适应水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北方冬泳运动员经常接触的冷水环境,为一般人日常生活中绝难经历的严酷冷应激条件。在手指浸泡冰水的试验中,冬泳者指温高、血管舒张反应比对照组较早出现。尽管其在冷中有较强的保持肢端温度的能力,但4h的全身冷暴露过程中,其体心温度及股皮温却低于对照组,较少发生寒战,痛感轻,代谢率也不似对照组那样地明显增强。表明冬泳者属于低体温——隔热型的冷适应。  相似文献   

8.
正康医生:我今年67岁,最近经常自己测量体温,发现体温常在36℃以下,最低的时候只有35.5℃。听说体温低,免疫力也低,这让我很担忧,请问我该怎么办?湖南省牛先生牛先生:你好!人体的温度并不是绝对恒定的,较小的起伏也是常有的事。如果人体温度调节系统发生了故障,会导致体温调节的异常,才会严重影响人的健康。  相似文献   

9.
空气浴     
空气浴是让体表裸露或部分裸露在特定的空气环境中,利用大气中的物理和化学成分对人体的作用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主要让人体反复地接受低于体表温度的凉冷空气刺激,以增强机体的体温调节功能和对外界气温急剧变化的应激能力。利用空气浴进行锻炼是一种简单、灵活的方式,随时随地都可进行。  相似文献   

10.
人体有一套调节体温的自动控制系统,使人体温保持在一定范围内。用体温计测量,口腔温度36.3℃~37.2℃属正常。腋下温度比口腔温度低0.2℃~0.4℃。由于种种原因使机体受到致热物质刺激时,即可引起体温调节系统障碍导致发热。体温超过39℃称为高热。  相似文献   

11.
冬泳是一种很好的健身习惯,冬泳和洗冷水澡都对人体健康有很多好处。如果没有条件进行冬泳,也可以坚持洗冷水澡。要知道,适度的寒冷对人体是有好处的。冬泳/冷水浴对身体的益处交条泳是指冬季在室外水域自然水温下的游泳。即以立冬、立春辅以气温10℃以下为标准定义冬泳;以水温作为标志,冬泳可划分为四个层次区:气温以17℃作为冬泳的起点;水温以8℃作为冬泳的冷度标志。  相似文献   

12.
冬泳与长寿     
人的体温虽然比较稳定,但也会随气温而有波动。生活在寒冷地区的人,往往发育、成熟得较晚,平均寿命也往往高于热带地区的人。由此使人联想到冬泳时的低温环境,可能也有助于冬泳爱好者健康长寿。 入水游泳时,两分钟内皮肤温度可降到比水温仅高出2℃—3℃。内部体温虽然瞬间不会下降很多,但  相似文献   

13.
春天,暖风轻拂,阳光和煦。但是,暖洋洋的天气,却常使人感到懒洋洋的。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人体的生理功能可随着气温高低的转换而相应调节。冬天,气温较低,人体为了适应寒冷环境、保护体内温度、防止热量散失,皮肤和微血管处于紧张收缩的状态。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在不断发布一系列调节热  相似文献   

14.
正每到冬天,"冬泳"都会成为许多人关注的焦点。看到、听到、想到冬泳的时候,除了感慨"这些人身体怎么这么棒"之外,您是否也曾产生过亲自尝试一下的冲动呢?冬泳有哪些好处?适合哪些人群?作为一个冬泳的"门外汉",应该从何处着手,加入冬泳的大军呢?何泠冬泳冬泳是指冬季在室外水域(包括江、河、湖、海等自然水域与水库等人工水域)自然水温下的游泳运动。一般从立冬开始,至立春  相似文献   

15.
冬泳使人身体健康,还锻炼人的意志。但冬泳毕竟是在寒冷的水中锻炼,不是每个泳者都能享受的。所以,冬泳应注意以下的禁忌。 忌不顾个人身体状况冬泳 冬泳必须根据个人身体状况和能力来进行,以游后舒适、轻松为宜。可从夏季开始,坚持下来。冬泳开始一段时间,可每天早、晚用冷水刷牙、洗脸、洗头、洗脚、擦身。这样可促进各部位血液循环,提高鼻腔黏膜对寒冷刺激的抵抗力,防止冬泳时感冒。  相似文献   

16.
“冬泳是大部分人都可以参与的,但是一定要讲究方式方法。否则,结果可能会适得其反。”兰州市冬泳协会秘书长张常生这样说。他介绍,要科学进行冬泳,必须要“五注意”。首先是因时、因人、因地而异。想到参加冬泳的人,要根据自己的年龄大小、身体健康状况、游泳技术好坏等确定自己在水里的时间长短;同时,还要综合考虑水温、水域、水质和流速的不同。张常生给记者介绍了冬泳协会总结出来的标准:身体强壮、年纪轻游泳技术又好的,可以多游,身体状况不好的应控制下水时间;水温在14℃以上可以游30分钟左右,水温越高时间可以越长。水温在14℃以下时要严格控制时间。10℃至14℃可以游10至30分钟;10℃以下要坚持1℃游一分钟的原则。其次是要循序渐进。这一原则对于初次参加冬泳的“新冬泳”和“老冬泳”同样适用。在初次体验冬泳的时  相似文献   

17.
冬泳者必须是已熟练掌握游泳技能,并从夏秋季开始坚持游泳锻炼的人。 冬泳者必须坚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持之以恒”的原则。 冬泳者不可“逞能”“蛮干”,冬泳时要结伴而行。 某些病患者不适合冬泳。  相似文献   

18.
喜欢游泳的人.在寒冷的冬天依然是乐此不疲的。的确.冬泳能让我们强身健体.精力充沛.远离疾病,延年益寿。曾经见过冬泳的人,在结了冰的水面上,“噗通”一声就跳入水中:也曾看见刚冬泳完的人,满身通红的从水中出来。那场景看的我是鸡皮疙瘩起一身,但也实在是佩服这些冬泳爱好者们。对于大多数人来讲.室外冬泳是不可行的,只能去室内的泳池解解馋了。那么,冬天究竟如何游泳呢?  相似文献   

19.
严文清 《长寿》2004,(2):12-12
疒间冬泳是运动医学中的一门新兴学科,它不仅受到了青少年人的喜爱,也受到了越来越多老年人的喜爱。冬泳不单是运动,还具有冷刺激独到的健身医疗效果,这一点已被世人所瞩目。国内外有许多研究者和冬泳爱好者都发表了很多有关冬泳学方面的论述。大量事实证明,冬泳能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不愧是集防病、治病、健身、抗衰为一体的很好的体育项目。冬泳者的共同体会是吃得香、睡眠好、精力充沛、身体素质高、不易患感冒、有些慢性病自然消失。冬泳在自我保健医学中前景广阔,值得提倡推广。但是,冬泳要遵循科学的方法原则,由夏季起步,循序渐…  相似文献   

20.
新生儿肩胛间体温与腋温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量新生儿体温是护理活动最基本,也是最常见的技能之一。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通过对体温的观察可以对疾病作出正确的诊断,并为预防、治疗和护理提供依据。新生儿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调节功能差,体表面积相对较大,容易散热,体温易受周围环境温度影响,所以,每日测量新生儿体温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我院产科和新生儿科85例新生儿进行肩胛间体温与腋窝温度的测量,并采用自身对照观察,旨在探索新生儿体温测量简便而准确的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