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0 毫秒
1.
目的临床中使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仪(PET/CT)进行鉴别,能够有效的提升鉴别的准确性、敏感度,探讨18-氟(18-F)PET/CT对肺部不同大小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2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PET/CT检查的90例肺部结节患者,并有明确的病理随访结果,其中肺癌患者有51例(腺癌32例、鳞癌8例、腺鳞癌2例、大细胞癌3例、小细胞癌1例、临床诊断肺癌5例);良性病变39例,包括腺瘤、错构瘤、肉芽肿等。根据结节大小分为3组,计算PET/CT对不同大小肺结节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 90例患者中PET/CT正确诊断为83例,总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4.51%、88.62%、92.21%、92.92%、91.21%。PET/CT的假阴性病例3例,假阳性病例4例。结论 PET/CT对肺部不同结节良恶性鉴别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肺部占位性良恶性病变2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提高肺部占位性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水平,以利于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法 收集2002-2010年就诊的肺部占位性良恶性病变中确诊为肺癌、肺炎或肺结核的病例共28例,针对其临床资料结合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肺癌21例,肺炎4例,肺结核3例.26例经病理证实,2例经抗炎后随诊确诊为肺炎.12例癌胚抗原升高,3例细胞角蛋白片段21-1升高,均为肺癌.28例中未见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升高.CT结果:14例正确诊断为肺癌;10例诊断不明确,由术后病理或抗炎后随诊确诊;误诊4例.4例行痰脱落细胞学检查,未见肿瘤细胞.8例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4例诊断明确,为中心型肺癌.3例行PET/CT检查,真阴性2例,假阴性1例.结论 熟悉肺癌、肺炎、肺结核的临床特点,注重试验性抗炎治疗及动态观察肺部影像学改变,积极应用痰脱落细胞学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恰当选用PET/CT、CT等影像学技术,重视定期随诊,必要时行外科肺活检,有助于提高肺部占位性良恶性病变的诊断准确性,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肺癌的PET/CT表现及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后经证实的肺癌患者60例,18F-FDGPET/CT显像后,判断病灶良恶性。结果 PET在肺癌的胸内T、N分期诊断中的准确性高于CT,荟萃分析显示其敏感性85%、特异性90%,均高于CT(P<0.001)。CT检查淋巴结肿大者,PET的敏感性100%、特异性78%,而CT检查淋巴结正常者,PET的敏感性82%、特异性93%。结论 PET或PET/CT技术的应用在某些方面弥补了其他影像技术的不足,为诊断肿瘤最有价值的非侵入性的影像技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18F-脱氧葡萄糖PET/CT全身显像对原发灶不明淋巴结转移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93例具有完整随访资料经常规检查难以发现原发灶的淋巴结转移癌患者的18F-脱氧葡萄糖PET/CT全身显像报告,通过分析病历记录、病理结果及临床随访确定最终原发灶诊断结果.结果 93例原发灶不明淋巴结转移癌患者中48例成功检测到原发灶,检出率为51.6%,34例经病理证实,14例为临床诊断,其中肺癌占58.3%(28/48),鼻咽癌占14.6%(7/48),乳腺癌占10.4%(5/48),结直肠癌3例,喉癌2例,扁桃体癌、甲状腺癌、前列腺癌各1例.5例PET/CT诊断错误.38例未检测到原发灶,2例鼻咽癌在随访过程中确诊.结论 18F-脱氧葡萄糖PET/CT全身显像是一种具有较高灵敏度探测淋巴结转移原发灶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PET/CT联合HRCT在诊断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PN)中的应用价值,为其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270例患者均行PET/CT显像和病灶部位HRCT检查,将影像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相对照,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70例SPN患者中,恶性病变200例,良性病变70例。单纯PET/CT、单纯HRCT及二者联合诊断SPN良恶性病变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6%、65.7%、88.1%,91.5%、61.4%、83.7%,97.5%、82.9%、93.7%。PET/CT和HRCT单独诊断SPN的准确性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二者联合诊断SPN的准确性明显优于单独应用(P0.01)。结论 PET/CT显像联合HRCT诊断SPN良恶性的准确性优于单独应用,具有灵敏、特异及定位精确等特点,可达到早期发现病灶和诊断疾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在食管癌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32例食管癌患者术前均行^(18)F-FDG PET/CT检查和胸部CT增强扫描,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对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结果:23例患者存在淋巴结转移,经病理证实,转移淋巴结69枚,良性39枚。^(18)F-FDG PET/CT诊断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8.41%、94.87%、90.74%,胸部增强CT分别为72.46%、87.18%、77.78%。^(18)F-FDG PET/CT诊断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准确度均高于增强CT,两者特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8)F-FDG PET/CT在食管癌淋巴结转移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李翔宇 《现代养生》2014,(12):58-58
目的:对多层螺旋CT肺灌注对肺肿瘤的临床诊断价值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6月-12月间于我院进行疾病诊断治疗的肺肿瘤患者120例,对患者采取多层螺旋CT肺灌注成像检查,对照病理检查结果计算疾病诊断准确率。结果:对非肿瘤疾病患者采取多层螺旋CT肺灌注检查的临床疾病诊断准确率为88.33%。结论:采取多层螺旋CT肺灌注成像检查对肺肿瘤疾病患者进行疾病诊断有较好的临床诊断意义,且对良恶性疾病鉴别诊断亦有临床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18F-FDG PET-CT在甲状腺肿瘤原发灶的诊断价值。方法 45例经术前B超检查,共50个病灶怀疑甲状腺恶性肿瘤纳入研究,术前行18F-FDG PET/CT检查评价良恶性,术后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对比、评价18F-FDG PET/CT的诊断价值及探讨SUVmax的最佳诊断界值。结果 50个病灶,病理诊断26例为恶性肿瘤,24例为良性肿物。18F-FDG PET/CT诊断的敏感度为88.5%,特异度为79.2%。恶性组SUVmax高于良性组。SUVmax最佳诊断界值为1.810。结论对于B超怀疑的甲状腺恶性肿瘤,18F-FDG PET/CT有很好的诊断价值,寻找合适的SUVmax界值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18)F-FDG双探头符合线路(经济型PET/CT)与GE 64排VCT异机融合诊断孤立性肺结节(SPN)的价值。方法 40例经病理或临床证实的SPN接受经济型PET/CT和异机64排CT检查,图像传输至后处理工作站,完成PET图像与异机64排CT图像融合(异机融合PET/CT);PET图像用T/N比值判断病灶的良恶性,CT图像根据病灶的形态学特征判断其良恶性;计算经济型PET/CT与异机融合PET/CT对SPN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结果 40例SPN中,8例良性,32例恶性。异机薄层CT图像可提高恶性SPN内部和周围征象的检出率,异机融合PET/CT对SPN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PPV、NPV、准确性均高于经济型PET/CT。结论异机融合PET/CT较经济型PET/CT提高了SPN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PPV、NPV、准确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PET/CT技术在肺癌诊断上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其他检查(X线胸片、CT、化验等)发现肺内病变怀疑为恶性肿瘤的患者20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5例,年龄54~86岁,使用GE公司DST16型PET/CT行胸部PET/CT检查。结果:本组病例恶性病变15例,良性病变5例。讨论:胸部PET/CT检查对肺癌早期诊断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控制多方面因素可以降低假阳性及假阴性。  相似文献   

11.
杨洪 《现代保健》2011,(2):128-129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在乳腺癌诊断及术后疗效监测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6年1月~2009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的76例病理类型最终确诊为乳腺癌的病例行”F—FDGPET/CT显像和胸部诊断CT扫描,检查范围包括乳房原发肿瘤、淋巴结及全身器官,并将18F—FDG PET/CT和胸部CT检查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18F—FDG PET/CT检查对乳腺癌诊断的灵敏度为91.3%,特异性为53.1%,准确性为85.3%;而胸部诊断cT的灵敏度检查为62.1%,特异性为29.8%,准确性为55.6%。在对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上,18F—FDG PET/CT的灵敏度(99.8%)高于胸部诊断CT的灵敏度(53.1%)。而在对肺部转移灶检测上胸部CT的灵敏度(989%)高于18F—FDG PET/CT(42.9%)。结论18F—FDG PET/CT在对乳房原发肿瘤、淋巴结转移和术后诊断复发的发现和判断上显示出明显优势;但胸部CT在发现肺部转移灶的作用不容忽视,其地位不可取代。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18F-FDG PET/CT显像对胃肠道恶性肿瘤分期、术后再分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原发及52例胃肠道肿瘤术后患者全身PET/CT显像结果。原发灶皆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手术或内窥镜活检术取得病理组织),确诊肿瘤复发、转移的依据为再次手术后病理、胃镜、结直肠镜、多种影像学检查及临床随访,本组随访6-32个月,平均17个月。结果25例原发胃肠道肿瘤患者,PET/CT对肿瘤原发病灶诊断准确率96%(24/25)。PET/CT分期诊断的灵敏度83.3%(10/12),特异度92.3%(12/13),阳性预测值90.9%(10/11),阴性预测值85.7%(12/14),准确度88%(22/25)。PET/CT再分期诊断的灵敏度97.1%(34/35),特异度82.4%(14/17),阳性预测值91.9%(34/37),阴性预测值93.3%(14/15),准确度92.3%(48/52)。治疗方案改变28.6%(22/77)。结论PET/CT能准确、灵敏地检测胃肠道肿瘤原发病灶、转移以及复发病灶,对临床治疗决策有重要影响。18F-FDGPET/CT显像对胃肠道恶性肿瘤的分期、术后再分期诊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孙晓伟  梁艳  高燕  张华  陈艳霞  郭建 《职业与健康》2014,(13):1764-1766,1775
目的探讨18F-FDGPET/CT显像[(18F)氟-2-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体层扫描/X线计算机体层显像]与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尘肺合并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53例肺部病灶性质待定的尘肺患者,全部行18F-FDGPET/CT显像检查,并在1周内检测血清中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CEA、NSE、CYFRA211、CA199、CA125),分析2种检查之间的差异和相互关系。结果18F-FDGPET/CT及血清中肿瘤标志物诊断肺癌的敏感性分别为100%,81%,特异性分别为53.1%,68.8%,约登指数分别为0.531,0.466。PET—CT显像联合血清中肿瘤标志物检测诊断肺癌的敏感性可达100%,特异性为53.1%,约登指数为0.531。原发灶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与CYFRA21—1有弱的相关性(r=0.209,P=0.042);在鳞癌患者中SUVmax与CYFRA21—1呈显著相关(r=0.551,P=0.041);在小细胞肺癌中,SUVmax与NSE显著相关(r=0.453,P=0.038)。结论PET/CT诊断尘肺合并肺癌的敏感性较肿瘤标志物高,肿瘤标志物对PET/CT诊断具有补充作用,两者联合应用对于尘肺合并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肺真菌病CT影像表现特征,提高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肺真菌病32例,其中,手术病理证实9例,痰培养13例,经皮肺穿刺活检证实4例,纤支镜刷检及活检5例,脑脊液培养证实1例。全部病例均行GE Light speed 16 CT扫描技术及重建技术。结果:病灶分布为左肺10例,右肺14例,双肺多发11例。病灶常多发,且以两肺下叶受侵最常见。病灶呈单/多发结节或肿块14例(约44%);呈单/多发斑片影者共9例(约28.4%);斑片与结节影混合者共7例(约27.6%)。结论:CT对有特征性表现的肺真菌病可作出诊断。  相似文献   

15.
PET-CT在肺癌诊断与临床分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显像/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成像(^18F-FDG PET-CT)在肺癌诊断及其在临床分期方面的价值。方法:75例患者进行了PET-CT检查诊断为肺癌,分析其PET-CT代谢情况与影像学检查结果(薄层增强CT和HIKCT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75例患者通过^18F-FDGPET-CT检查,均诊断为肺癌,其中经纤维支气管检查或者穿刺检查有明确病理的49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的23例;^18F-FDGPET-CT75例均表现为放射性摄取异常增高,最大SUV值在1.5-18.8之间;30例CT增强扫描病例中,病灶边缘毛糙,明显强化,CT值升高在20-46Hu之间;45例HRCT检查中病灶有明显分叶、毛刺征、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及支气管截断现象等。结论:^18F-FDGPET-CT与诊断性CT联合应用,可以对肺癌进行明确诊断与分期。  相似文献   

16.
探讨肺癌患者合并肺动脉栓塞(PE)的临床表现及CT血管成像(CTA)特点,提高对肺癌并发肺动脉栓塞的防治认识,并研究两者在临床上诊断上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763例原发性肺癌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9例确诊肺动脉栓塞,同时分析其诊断及治疗相关性。结果:肺癌患者急性肺动脉栓塞的发生率约1.2%(9/763)。9例患者均静脉应用肝素和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其中2例采用了尿激酶溶栓治疗,经积极溶栓及抗凝治疗后效果良好。结论:重视肺癌合并肺栓塞的及早期诊断与治疗,CTA对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简便、安全、准确率高,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是诊断肺癌合并肺动脉栓塞症的理想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在直肠癌术前诊断、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直肠癌患者38例CT影像表现,统计直肠癌局部影像特点、邻近组织侵润情况及远处脏器转移情况,并与术后病理对照。结果:38例患者中癌灶为腔内肿块15例,腔内肿块伴有肠壁增厚12例,肿瘤突破浆膜层并周围组织侵犯7例;肿瘤侵犯邻近器官或伴有远处转移4例。所有病例术后病理对照符合率为81.5%(31/38)。结论: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对直肠癌的诊断、分期和术后病理的对照一致性较高,术前螺旋CT增强扫描为手术方式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并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杜焕旺 《现代保健》2014,(36):131-133
目的:探讨MSCT引导下行肺穿刺活检对肺部肿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本院住院的150例MSCT引导经肺穿刺活检患者,在手术之前进行常规CT胸部扫描后,进行MSCT引导下进行肺穿刺活检,观察其结果。结果:150例患者均穿刺成功。其中,经手术、病理检查后为恶性肿瘤的有104例,46例患者为良性病变。在恶性肿瘤及良性肿瘤患者中,敏感性或者特异性分别为92.3%、89.1%。病灶直径〈3 cm、3~5 cm、〉5 cm的敏感性分别为79.2%(19/24)、95.8%(46/48)、93.3%(28/30),将3~5 cm与〈3 cm的敏感性对比分析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142,P〈0.05);其他直径之间及距胸膜距离之间对比分析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150例患者中,进行传统CT检查、MSCT检查出现并发症的患者有30例、10例,发生率分别为20.0%、6.7%,对比分析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382,P〈0.05)。所有气胸患者经过吸氧、卧床休息后,对胸片进行检查后,气胸能够完全吸收,咳血患者经过保守治疗后病情痊愈。结论:MSCT引导经肺穿刺活检手术是一种较为安全、准确的方式,对肺部肿块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肺癌患者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肋骨单发病灶的特征和临床诊断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评价定位CT在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在SPECT全身骨显像中发现肋骨单发病灶68例肺癌患者加行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所有病变按位置分为前肋、侧肋、后肋、肋骨与肋软骨交界处四个部位,按病灶形状分为点状和条形两种,并进行分类分析,同时分析SPECT全身骨显像和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SPECT全身骨显像肋骨骨折所致单发浓聚灶占52.94%(36/68);条形病灶中肋骨转移占91.30%(21/23);肋骨与肋软骨交界处病灶都呈点状,全部为良性病变;后肋病灶中肋骨转移占81,82%(18/22)。SPECT全身骨显像和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诊断单发浓聚灶骨转移敏感度分别为69.23%(18/26),92.31%(24/26),特异度59.52%(25/42),85.71%(36/42),准确度63.24%(43/68),88.24%(60/68),阳性预测值51.43%(18/35),80.00%(24/30),阴性预测值75.76%(25/33),94.74%(36/38)。二者敏感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异度和准确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肋骨单发病灶良恶性病变具有一定的图像特点,对于鉴别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MRI动态增强与18F-FDG-PET/CT在鼻咽癌放疗后早期鉴别诊断复发以及纤维化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05年8月-2011年8月收治的鼻咽癌患者中,放疗后疑出现复发的患者37例,均分别行MRI动态增强与18F-FDG-PET/CT检查,对比两种检测方式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以及检测费用。结果:MRI检测敏感性93.8%,特异性95.5%,准确性94.9%;PET/CT检测敏感性87.5%,特异性91.3%,准确性90.2%;MRI检测敏感性更高(P〈0.05);在特异性和准确性上差别不显著,且在检测费用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动态增强与18F-FDG-PET/CT在鼻咽癌放疗后早期鉴别诊断复发以及纤维化中均有一定价值,但同时均有局限性;联合应用利于诊断价值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