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睡眠是维持生命必需的生理现象,良好的睡眠可以消除疲劳、积蓄精力、修复损伤、调节机体机能状态。睡眠障碍是指在合适的睡眠环境中不能进行正常的睡眠,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维持睡眠困难、过早觉醒和睡后无恢复感,可引起躯体功能障碍或明显不适感。医学上,将与睡眠相关的各种症状表现均称为睡眠障碍,睡眠总量的减少和质量下降都是睡眠障碍的表现,不仅仅指失眠,而且还包括睡眠过程中出现的异常体验  相似文献   

2.
老年人常见睡眠障碍临床特征及处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睡眠是机体不可缺少的生理需要。随着年龄的增长,睡眠时间和质量会发生明显的变化。老年人睡眠障碍经常被医师忽视,失眠症状被伴随的躯体疾病掩盖。现对老年人最常见的睡眠障碍和处理方法的相关进展进行综述,以引起医师对老年人睡眠问题给予更多关注。 1 老年人睡眠结构特点正常的睡眠结构是由非快速眼动(NREM)睡眠和快速眼动(REM)睡眠2个不同睡眠时相构成,在整个睡眠过程中,2个时相交替出现。随着年龄的增长,睡眠结构发生改  相似文献   

3.
正恶性肿瘤患者在疾病诊断治疗过程中常伴有睡眠障碍,而且随着病情的进展和治疗措施产生的副作用,患者睡眠障碍可能会进一步恶化。睡眠障碍不仅会导致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影响生存质量,而且也是导致治疗效果不理想、治疗中断的常见原因。对恶性肿瘤患者睡眠障碍的干预疗法主要包括认知行为治疗和药物对症治疗等。目前,恶性肿瘤与睡眠障碍的关系是临床医师考虑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4.
现代社会睡眠障碍变得越来越普遍,有30%~64%人群存在睡眠障碍,因此研究睡眠障碍对机体的影响越发重要。新近研究表明睡眠障碍通过自主神经功能调节失衡、降低葡萄糖耐量、增加皮质醇水平、升高血压、降低心率变异性、增加炎症因子分泌、血脂水平异常等参与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  相似文献   

5.
睡眠障碍伴便秘患者胃肌电活动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睡眠障碍伴便秘患者胃肌电活动的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匹斯馒睡眠指数量表,对同期连续就诊的睡眠障碍伴便秘患者及睡眠障碍不伴便秘患者进行睡眠质量测评,同时设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采用多导睡眠仪和胃电图记录仪对上述试验者进行整晚同步监测,在对不同试验组睡眠指数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重点观察其睡眠期的浅睡眠S2期、深睡眠S4期的胃肌电主频变化情况.结果 睡眠障碍伴便秘患者的匹斯堡睡眠指数显著高于无便秘患者;便秘患者在S2、S4、REM期胃电主频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从觉醒至浅睡眠再到深睡眠胃电主频逐渐降低.便秘患者在REM睡眠期胃电主频升高幅度较正常对照组小.结论 睡眠障碍伴有便秘患者存在显著胃电活动障碍.  相似文献   

6.
昼夜节律失调性睡眠障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良好的睡眠是生长发育、机体恢复、保持心理健康等的需要,但随着现代人生活节奏的加快,睡眠问题也日益增多.据2005年国际睡眠疾病分类第二版(ICSD-Ⅱ),睡眠障碍分为8类:失眠、睡眠相关呼吸障碍、睡眠过度、昼夜节律失调性睡眠障碍、睡眠行为障碍、睡眠运动障碍、孤立的睡眠症状、其他睡眠障碍[1].其中,昼夜节律失调性睡眠障碍又可以分为:睡眠时相滞后(delayed sleep phase,DSP)、睡眠时相超前(advanced sleep phase,ASP)、无规则型睡眠-觉醒节律(irregular sleep-wake cycle)紊乱、时区改变睡眠障碍(jet lag disorder)、轮班工作睡眠障碍(shiftwork disorder)、自激型睡眠-觉醒节律(free-running type)6种类型,常见的是DSP、ASP和无规则型睡眠-觉醒节律紊乱[2].  相似文献   

7.
美国明尼苏达州的 Virend Somers博士在最近召开的心身医学会议上报告 ,睡眠呼吸暂停可能是心脏病、高血压和其他心脏疾患的重要原因。有睡眠呼吸障碍的人通常鼾声很大 ,经常发生呼吸暂停 ,然后出长气、气喘吁吁 ,且经常不会完全清醒过来。这种呼吸暂停会给心血管系统造成压力 ,导致血压升高。对于充血性心衰和高血压患者 ,医生们应注意是否存在睡眠障碍的问题 ,特别在患者对常规治疗反应不佳时。不幸的是 ,临床医生们往往忽视了病人在睡眠时的改变。通过与正常人群进行比较 ,专家们发现血压正常而有睡眠呼吸暂停的病人在 4年内更容易发生…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越来越多的人患有睡眠障碍性疾病,影响着生活质量。据调查,我国农村有49.7%的老年人存在着各种睡眠障碍性疾病[1]。目前已知正常睡眠主要是通过复杂的神经网络来调控,包括促睡眠神经元和抑睡眠神经元。近些年来,研究发现由下丘脑外侧Orexin神经元分泌的Orexin除了参与调节情绪、能量代谢和药物成瘾,还在调节睡眠与觉醒的转换中起着重要作用[2-3]。Orexin可以根据昼夜节律激活促进觉醒的神经元,而阻断Orexin也可以促进睡眠[4-5]。为了更好理解Orexin调控作用的重要性,本文将综述Orexin系统在睡眠障碍性疾病的机制  相似文献   

9.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临床上常见的睡眠呼吸疾病.近几年的研究证实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患者在睡眠时由于上呼吸道的阻塞或者部分阻塞而导致机体长期反复的慢性间断性缺氧,而慢性间断性缺氧是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内皮机能障碍、氧化应激、炎症激活、血脂障碍、凝血障碍、代谢障碍等因素相互作用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从而引起各种心血管疾病.  相似文献   

10.
睡眠是机体复原、整合和巩固记忆的重要环节,其生理重要性仅次于呼吸和心跳〔1〕。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方式改变等多因素的影响,睡眠不足问题逐渐受到关注。据报道〔2〕,我国约有1/2的人都曾出现过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老年人占较大比率。老年人需每日睡眠时间保持在7~8 h以满足自身机体需要,然而实际生活中多数老年人睡眠时间不足5 h。  相似文献   

11.
脑血管病与失眠和睡眠呼吸障碍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睡眠占人生 1 3时间 ,脑血管病与睡眠密切相关 ,例如两份资料表明 ,血栓和出血发生于睡眠中者达 2 5 %~ 4 4 %。国内对脑血管病与失眠和睡眠呼吸障碍 (SRBD)的关系尚未引起足够重视 ,为此我们作如下介绍。1 脑血管病的睡眠障碍约 95 %脑血管病患者在发病后发生失眠和睡眠结构紊乱等异常 ,并与病灶部位、大小和预后有一定关系。1.1 脑干脑血管病 Schafer等[1] 报道 10例脑干血栓病例 ,在发生睡眠通气不足和呼吸节律紊乱同时 ,有的快速眼动睡眠 (REM )消失 (正常占 2 0 %~2 5 %) ,有的睡眠表浅 [即非快速眼动睡眠 (NREM)的 3~ 4期…  相似文献   

12.
人一生中大约有1/3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睡眠是生物进化过程中最基本的生命过程,睡眠与觉醒维系生命现象的规律性变化。较高的睡眠质量不仅可以促进神经细胞功能恢复至正常,还可以增加神经细胞之间的联系。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脑卒中、脑白质疏松等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常以睡眠障碍为主诉到医院就诊,也有在患有神经系统疾病后新出现了睡眠障碍,所以,对临床医师而言,了解睡眠、睡眠障碍及其与常见神经系统疾病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正常人的睡眠-觉醒有周期性的昼夜节律,昼夜节律改变则会引起睡眠缺失或紊乱。机体免疫功能紊乱也会导致细胞因子水平发生异常改变,引起失眠障碍。物理疗法因其良好的适应性逐渐被人群所接受。本文通过总结各种物理疗法对失眠障碍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为失眠障碍的相关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脑血管病病人非快速眼动睡眠期(NREM)睡眠障碍对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为改善脑血管病睡眠障碍病人的预后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在武汉市第一医院就诊的脑血管疾病人120例,分为伴非快速眼动睡眠期睡眠障碍病人(观察组,60例)和不伴非快速眼动睡眠期睡眠障碍病人(对照组,60例),比较两组多导睡眠图监测各项指标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MOCA总分、执行功能评分、记忆力评分、注意力及定向力评分均较对照组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睡眠潜伏期、 NREMS1期睡眠时间较长,觉醒次数明显增加,睡眠效率、NREMS2期睡眠时间、 NREMS3+S4期睡眠时间显著减少(P0.05)。观察组MOCA总分、注意力与NREM睡眠S3+S4期总时间呈正相关,记忆力与NREM睡眠S3+S4期总时间呈负相关,执行功能、定向力与NREM睡眠S2期时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脑血管病病人非快速眼动期睡眠障碍可能导致认知功能下降,不利于预后。  相似文献   

15.
背景:胃食管反流病(GERD)与睡眠障碍密切相关。质子泵抑制剂(PPIs)是改善GERD患者反流症状的主要手段。目的:探讨PPIs在我国华北地区一般GERD人群中对夜间反流症状及其相关睡眠障碍的疗效。方法:本研究为一项多中心前瞻性观察性研究。研究纳入2017年7月—2018年3月就诊于华北地区11家三级医院、有夜间烧心或反酸症状并接受PPIs治疗的成人GERD患者,通过日记卡和问卷调查采集夜间反流症状和反流相关睡眠障碍相关信息,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估睡眠质量。分析PPIs治疗4周后的缓解率以评估药物疗效。结果:共750例GERD患者纳入最终分析,其中78.0%存在夜间反流相关睡眠障碍,56.9%睡眠质量不佳(PSQI评分5)。PPIs治疗4周后,51.3%的患者夜间反流症状得到缓解,夜间反流症状和反流相关睡眠障碍完全缓解率分别为32.5%和51.5%;PSQI评分从基线期的6.82±3.38下降至4.56±2.50(P0.05)。结论:PPIs治疗可有效缓解华北地区一般GERD人群的夜间反流症状及其相关睡眠障碍,提高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6.
<正>睡眠是人体基本的生理功能,充足的睡眠对机体的休息、康复与生存至关重要。手术后患者常出现睡眠障碍,并与不良结局相关。老年人的睡眠质量更差,术后睡眠障碍的发生率更高[1],因此改善老年患者的睡眠质量在围手术期管理中至关重要。本文对老年患者手术后睡眠障碍的特点、危险因素、危害、预防和处理等进行了回顾,以期优化老年患者的术后睡眠质量。1 老年人的睡眠特点睡眠是一种自然发生的复杂、节律性生理状态,以暂时的无意识状态为特征。  相似文献   

17.
睡眠不好是一个常见的主诉,据报告,约45%以上的老年人患有程度不同的失眠症。睡眠方式的某些改变在缝康的老年人中可以被认为是正常的,了解这些改变有助于消除一些患有轻度睡眠障碍病人的焦虑。然而,引起病人过分烦恼的,特别是伴有日常工作能力减退的睡眠障碍,不应误认为仅仅是“正常衰老”。在正常衰老过程中伴有的睡眠生理性改变包括:①每日睡眠总时间增加的趋向。但在老年人中个体差异较大,部分人睡眠可>9小时或<5小  相似文献   

18.
<正>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疾病,其特征性的缺氧方式是慢性间歇性低氧(chronic intermittent hypoxia,CIH)。CIH引起的的氧化应激状态是OSAHS产生机体损伤的关键。现就OSAHS与氧化应激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一、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睡眠时机体处于低代谢状态,从而体力和精力得以恢复,而睡觉时会发生某些疾病,如睡眠呼吸暂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睡眠参数与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缺血性脑卒中后恢复期老年患者200例分为睡眠障碍组157例及非睡眠障碍组43例,比较两组睡眠进程、结构、障碍类型及生活质量,评价睡眠参数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结果睡眠障碍组睡眠潜伏期、醒觉时间、醒觉次数、入睡期(S1)、睡眠品质(WASO)均延长或增加,睡眠时间、中睡期(S3)+深睡期(S4)及快速动眼睡眠期(REM)均缩短或减少,与非睡眠障碍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睡眠障碍组生活质量、躯体健康、躯体角色、躯体疼痛、社会活动、心理健康、日常精神、总体健康、精力,焦虑及抑郁评分均显著差于非睡眠障碍组(P0.05)。结论老年脑卒中睡眠障碍对生活质量的改善及生理功能的恢复均有较大负面影响,了解患者睡眠参数对于针对性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睡眠障碍患者的心室复极和心电激动传导指标是否与正常人有差异,为睡眠障碍合并心脏相关性疾病患者提供心脏康复的依据.方法 随机选择来我院常规体检者130例,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进行问卷调查,总分在0~7分为睡眠正常组(91例),总分≥8分为睡眠障碍组(39例).回顾性分析所有被调查者的心脏电生理指标[Q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