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索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房室传导阻滞(AVB)的临床意义。方法对68例老年人AMI中合并AVB的18例作分析。结果合并AVB下壁组发生率明显高于前壁组,其对口才在病死率、心源性休克及心衰发生率各方面有较大影响。结论老年人AMI合并AVB是明显影响近期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CAVB)是危及老年人生命的严重心律失常之一。多因晕厥、胸闷、头晕而就诊 ,现对 64例老年人CAVB的临床分析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64例CAVB均经 2次以上心电图证实。男 3 8例 ,女 2 6例 ,男女之比 3∶2 ,年龄 60~ 69岁 41例 ,>70岁 2 3例 ,最大年龄 89岁。现病因依次为 :①冠心病 2 3例 ,平均年龄 ( 69 1± 9 0 )岁 ;②特发性传导致系统病 19例 ,平均年龄 ( 67 4± 6 7)岁 ,与冠心病发生率接近 ;③高血压性心脏病 14例 ,平均年龄 ( 70 4± 6 9)岁 ,心肌病 2例 ,其他少见病因 5例 ,包括药物过量 ,伤寒及…  相似文献   

3.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房室传导阻滞与近期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房室传导阻滞(AVB)与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130例老年人AMI中合并AVB的30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显示老年人AMI合并AVB者下壁组发生率高于前壁组,老年人AMI合并AVB患者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及死亡率均高于不合并AVB者(P<0.05或P相似文献   

4.
老年急性心肌梗塞合并房室传导阻滞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塞(AMI)合并房室传导阻滞(AVB)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28例老年AMI中合并房室传导阻滞的29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显示老年AMI合并AVB者下壁组发生率高于前壁组,合并AVB对老年AMI患者在死亡率,心源性休克及心衰发生率方面有较大影响。结论:表明老年AMI合并AVB是影响其近期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王达群 《心电学杂志》1991,10(3):165-166
阵发性房室阻滞(PAVB)是一种与频率变化有关的特殊的房室阻滞。当窦、房冲动加快或减慢至临界速率时,突然发生单个或连续的冲动不能下传。前者易被忽视,后者因冲动连续不能下传时不易出现逸搏,造成长时间的心室静止,在临床上可导致晕厥、阿-斯综合征发作,甚至猝死,是一种严重心律失常,须及时给予恰当的处理。最近我们见到本病5例,现介绍其中3个典型病例。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性,39岁,阵发性胸闷伴黑蒙11小时急诊,每次发作持续3~4分钟,其中两次黑蒙发作时伴有意识丧失和四肢抽搐,急诊心电图见图1第一和第二条图。急诊拟诊“阿-斯综合征”而入院。入院后紧急安装临时起搏器,并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次日心电图恢复正常(见图1第三条图)。入院后有关实验室检查结果:“心肌酶谱正常”,“柯萨基病毒I-V型中和抗体阴性”。临床诊断:“急性心肌炎,病毒性可能,阿-斯综合征,双束支传导阻滞”。急诊时所记录的心电图,所有导联均可见如第一和第二条图的心电现象。第一条图是V_2导联连续记录的心电图,图中见二阵连  相似文献   

7.
老年急性心肌梗塞合并房室传导阻滞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本院1993~1998年收治的138例老年急性心肌梗塞(AMI)合并房室传导阻滞(AVB)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探讨老年AMI合并房室传导阻滞的临床意义。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138例70岁以上老年AMI患者的诊断均符合以下2个或2个以上标准:1典型的心绞痛病史;2谷草转氨酶(GOT),肌酸磷酸激酶(CPK),乳酸脱氢酶(LDH)升高2倍或2倍以上;3心电图动态变化。其中男性81例,女性57例,年龄70~91岁,(平均75.2±3.7)岁。梗塞部位分布:广泛前壁9例,前间壁26例,前壁6例,高侧壁3例,下壁33例,下壁 后壁9例,下壁 广泛前壁5例,下壁 右室梗塞25例,多部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阵发性房室传导阻滞(PAVB)的表现和临床意义。方法对动态心电图(DCG)检查发现的15例PAVB进行分析,结合临床分为器质性心脏病组(A组)和无器质性心脏病组(B组),探讨两组的差异。结果15例中A组11例,以冠心病多见;其DCG的特点是二度Ⅱ型和三度AVB,全天均可发生,平均发作5.5次.发作时窦性心率较平均窦性心率增加。B组4例只在夜间发生二度Ⅰ型AVB,平均发作2.1次,发作时窦性心率较平均窦性心率减慢。结论发生PAVB时应结合临床和DCG的特点,鉴别其意义。器质性心脏病引起的PAVB是安装心脏起搏器的指征。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10岁.自幼诊断为室间隔缺损,无紫绀.4年前经心导管检查证实,且有肺动脉高压,以动力型为主.有双向分流.行空间隔修补术.术后因阵发性房宣传导阻滞而安装起搏器.此后一般情况良好.近3个月出现头晕、头痛、呕吐、一过性意识不清,于1982年6月入院.听诊:心律明显不齐.反复停搏,即记录心电图(图1).图示阵发性房室传导阻滞而无起搏信号.上述症状显然由起搏器故障所致,在排除故障后出院.8年后(1990年)又发生起搏器故障,并死亡.心电图分析;第一联RI、R。,第2联RI、R7及第三联已呈rs型.与其前的P波无固定关系…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 ,6 8岁。因眼睛患白内障要求手术而就诊。询问病史 ,活动后心悸。体检发现心率 5 0次 分 ,心律不齐 ,心音弱 ,第二心音分裂 ,血压 17 3 12kpa ,遂查心电图。 1999年 7月 6日心电图 (图 1)示 :窦性心律 ,2∶1房室传导阻滞 ,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考虑患者年龄较大 ,心脏耐受不了白内障手术 ,于是先收入院治疗心脏病后再手术。 99年 7月 7日上午做心电图 (图 2 )示 :窦性心律 ,2∶1房室传导阻滞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99年 7月 7日下午患者心悸胸闷症状加重 ,复查心电图 (图 3)示 :窦性心律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考虑患者年龄大 ,以…  相似文献   

11.
本例患者女性,34岁。临床诊断:急性病毒性心肌炎。近3月来反复感冒,于半个月前突然头昏、黑矇、晕倒,约20~30s后清醒,急诊入院。体检:T正常,BP100/70mmHg,心率约80次/min,心律不齐。入院时Ⅱ导联连续记录(图1)示窦性心律不齐,频率68-100次/min。凡P波下传心室的QRS波群皆呈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型。下行前半段各P-P周期逐  相似文献   

12.
13.
体表心电图正常而经过心脏电生理检查(EPS)发现的房室传导阻滞(AVB)称为隐匿性AVB。阿托品试验是测定窦房结功能的常规检检查方法,我们在作窦房结功能试验时意外发现阿托品可揭示隐匿性AvB,报道于下。患者男性,59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 ,95岁 ,冠心病病史 2 0余年。因胸闷、心慌入院。体检 :神志清楚 ,精神萎 ,消瘦 ,活动后气喘。心电图分析 图 1为Ⅰ、Ⅱ导联连续记录。心电图上可见P P不规则 ,渐渐缩短 ,脱漏一组P QRS T波群 ,出现一次心房漏搏 ,形成一长间隙 ,之后又渐渐缩短 ,重复出现心房漏搏。共出现 4次文氏周期 ,窦房传导比为 4∶3~ 17∶16。第 8~ 2 0个P P ,是一段规整的P P ,P P间期维持在 0 84s,后又出现一段长间隙 ,出现一次心房漏搏。最长的P P间距小于其前最短P P间距的 2倍 ,各心房脱漏后第一个P P之间的距离几乎相等。同时 ,…  相似文献   

15.
冯桂华 《心电学杂志》1999,18(3):169-170
患者女性,70岁.因反复胸闷、心悸、头晕2年,加重半天并昏厥入院.既往有高血压、冠心病史20年.临床诊断:高血压病Ⅲ期,冠心病,心律失常.体检:BP25.3/12.5kPa(190/94mmHg).心率平均32次/min,律不规整,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心电图(图1)为V_1及V_3导联记录.可见窦性P波规整,P-P间期0.52s,频率115次/min,除箭头所示心搏外,P波均未下传.QRS波群有两种:一种主导心室搏动,呈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图形,R-R间期1.30~3.64s,频率平均为32次/min,提示为室性逸搏  相似文献   

16.
一、概念 三度或高度房室传导阻滞中,在一定条件下,房室交接区和室性期前收缩或逸搏,或人工心室起搏,部分可通过室一房或交一房逆传夺获心房产生逆行P波。此称单向性房室传导阻滞。  相似文献   

17.
1病历摘要 患者,女,62岁。因“间断晕厥,心悸5年,加重12h”于2006年6月10日入院。该患者为老年女性,病程长,起病急,以间断晕厥、心悸,“偷停”为主,无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间断性二度房室传导阻滞。心率最慢达35次/min。5年来反复发作头晕,黑噱。本次入院查体,血压150/90mmHg,脉搏95次/min,  相似文献   

18.
低钾血症致右束支传导阻滞伴一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患者女性,28岁.因无明显诱因腹痛、腹胀、恶心、呕吐伴乏力4天入院.体检BP13.3/7.9kPa(100/60mmHg),心率100次/min,心律齐,心音低钝,无病理性杂音.腹部压痛,尤以右下腹明显,墨菲氏征阴性.肌张力减低,肌腱反射迟钝.实验室检查:WBC19×10~9/L,N 0.85,L 0.10,血清K~ 2.2mmol/L,Na~ 130mmol/L,Ca~(2 )1.2mmol/L.临床诊断:急性阑尾炎.心电  相似文献   

19.
1例老年男性,门诊心电图示A型预激,入院心电图示旁道Ⅱ度Ⅱ型至完全传导阻滞,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腔内电生理检查,右房S1S1刺激,起搏周期750m s时出现旁道传导阻滞,旁道有效不应期580m s,旁道无逆传功能。临床诊断:间歇预激综合征,旁道Ⅱ度Ⅱ型至完全传导阻滞,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植入DDD起搏器。本例提示预激综合征患者出现晕厥,若无发作时心电图证据时,要考虑到间歇性预激合并房室传导阻滞的可能。  相似文献   

20.
心脏传导系统的任一部位都有可能发生传导阻滞,其中最常见的是房室传导阻滞,从其心电图表现看,有时不仅局限于房室交接区,还涉及心房或心室内传导阻滞,曾统称为心脏阻滞.目前认为,房室传导阻滞是指窦性激动自心房传向心室的过程中传导延缓,或部分甚至全部激动不能下传的现象.这种由于某个部位不应期异常延长所致的房室传导阻滞是病理性的;而由于正常不应期所致的房室传导阻滞则是生理性的,称为生理性房室传导阻滞,并非本文所指的房室传导阻滞,两者临床意义也完全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