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肾病与视网膜病变的共同患病危险因素及二者的相关关系.方法 对198例2型糖尿病患者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根据结果分为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根据国际通用的Mongensen分期标准将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和临床糖尿病肾病组.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1.5进行处理,尿微量白蛋白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分析用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尿蛋白组患者发生视网膜病变的比例明显高于单纯糖尿病组,临床糖尿病肾病组合并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的概率明显高于单纯糖尿病组和微量白蛋白尿组.白蛋白尿和糖尿病病程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糖尿病肾病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具有相关一致性,但糖尿病肾病分期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级之间无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2.
2型糖尿病冠脉病变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冠脉病变的特点.方法对48例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患者与48例非糖尿病冠心病患者行冠脉造影.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受累血管、范围,侵犯血管类型与非糖尿病患者比较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并发冠脉病变患者较非糖尿病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重、范围广,这与高血糖和胰岛素抵抗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估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能否作为视网膜糖尿病临床诊断指标之一.方法 选取94例Ⅱ型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患者和92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91例健康人为对照组,利用Sysmex 4000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患者血小板、淋巴细胞等血液学 指标,视网膜病变分级采用国际临床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严重程度评分,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 价PLR在诊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价值.结果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PLR显著高于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患者和健康人群(P<0.001 ),且糖尿病视网膜增殖期病变患者的PLR值也显著高于非增殖期病变患者(P=0.000 4).ROC曲线分析显示,当PLR高于107.5时,在 诊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时的曲线下面积为0.724,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65.2%和64.9%。结论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PLR比值 的升高与临床分期相关,PLR比值是诊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良好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纤维蛋白原(Fb)与血流变检测结果并对其进行分析.方法 对50例非糖尿病及大血管病变患者(正常对照组),45例糖尿病无大血管病变患者和45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纤维蛋白原与血流变检测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糖尿病无大血管病变患者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差异( P <0.05), 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患者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 P <0.01),糖尿病无大血管病变患者组与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患者组各项指标比较均有差异(P <0.05).结论糖化血红蛋白(HbA1c)、纤维蛋白原(Fb)与血流变检测结果的增加是导致2 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的重要因素,可作为糖尿病疗效检测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检测糖化血红蛋白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检测糖化血红蛋白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近2年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比无视网膜病变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明显增高,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糖化血红蛋白持续增高相关,控制血糖,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有助于降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的危险.  相似文献   

6.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36例的临床及冠脉造影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贵新 《广西医学》2007,29(7):1007-1008
目的 探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冠状动脉造影特点.方法 对比分析36例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与同期79例不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非糖尿病组)的临床和冠脉造影资料.结果 两组患者除血糖外,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血脂异常、高血压、吸烟、冠心病的家族史)及心肌梗死无显著差异,糖尿病组病变血管三支病变及多节段病变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结论 并发2型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病变部位多且弥漫.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选择2型糖尿病有视网膜病变及2型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患者各65例,比较两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动脉粥样硬化情况.结果 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大于无视网膜病变者,而且具有较高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率.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显示高三酰甘油血症及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是其危险因素.结论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密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8.
余杰  刘志强  帅纪焱  熊茂华 《九江医学》2009,24(4):21-22,33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 主要包括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和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本研究检测2 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瘦素的水平, 以探讨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变化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对糖尿病患者眼科会诊结果来反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重要性.方法 对264例糖尿病患者眼科会诊检查结果分析年龄、病程及合并高血压等因素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中的作用.结果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与糖尿病患者的年龄、病程及合并高血压等因素有关.结论 糖尿病确诊后应在内科医生指导下严格控制血糖、血压、血脂的同时,定期到眼科检查眼底,及早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血清C-反应蛋白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变化及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经彩色多普勒检查证实,2型糖尿病患者56例分为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组26例和糖尿病无大血管病变组30例,并设立正常对照组40例,分别测定空腹血糖和C-反应蛋白,并进行比较.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合并糖尿病大血管病变者血清C-反应蛋白显著高于未合并大血管病变患者(P<0.01).结论:血清C-反应蛋白与糖尿病及其大血管并发症有关,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的检测有助于2型糖尿病及其大血管病变的早期诊断和病情分析.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临床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11年1~10月期间诊治的80例糖尿病患者(其中40例为有微血管病变患者,40例为无微血管病变患者)进行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FBG)进行检测,并与4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和糖尿病无微血管病变组HbA1c、FBG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糖尿病无微血管病变组相比,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HbA1c、FBG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对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的早期诊断,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引起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01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病变组和非病变组,其中病变组65例,非病变组36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血压、血脂、血糖、24小时尿白蛋白等因素.结果: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与年龄、糖尿病病程相关.结论:高龄、病程长是2型糖尿病并发下肢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糖尿病与非糖尿病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方法对34例糖尿病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与50例非糖尿病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糖尿病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高血压、高脂血症的发生率较非糖尿病组高,分别为 50 % 与 38 %(P《0.05)、67 % 与 32 %(P《0.05).糖尿病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多支病变、弥漫性病变的发生率高(P《0.05),左主干病变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P《0.01).结论糖尿病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多伴有高血压、高脂血症,且多支病变、弥漫性病变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海滨  方瑾  吴文雅  刘颖  顾明君 《上海医学》2005,28(10):881-882
近年来,研究发现C反应蛋白(CRP)与2型糖尿病及其大血管并发症密切相关,而CRP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否有关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观察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高敏CRP(hsCRP)水平,并与无视网膜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及健康志愿者进行比较,探讨血清hsCRP水平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在糖尿病肾病出现视网膜病变及大量蛋白尿前,通过微血管病变做出早期诊断的重要性.方法对42例糖尿病肾病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近年来糖尿病肾病发病率明显增高与糖尿病病程呈正相关性.大部分糖尿病肾病患者合并视网膜病变,青年患者高血压常提示并发糖尿病肾病结论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不能单凭蛋白尿的有无,应认真查寻肾脏微血管的病变,以利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2型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患者家庭关怀度、视功能损伤程度(以矫正视力、视网膜病变为评价指标)与治疗依从性之间的关系,为完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127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分别进行矫正视力、视网膜病变检查,并采用APGAR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和糖尿病治疗依从性问卷分别评定家庭关怀度和治疗依从性情况,并分析以上各项与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关系.结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家庭关怀度指数与正常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家庭关怀度总分、家庭适应度、情感度、亲密度三个维度评分及视力损伤程度与治疗依从性呈显著相关性,视网膜病变与治疗依从性无显著相关性.结论家庭关怀度总分、适用度、情感度、亲密度与治疗依从性相关,糖尿病患者依从性与家庭支持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郭永和  张红  成万均  周志明 《北京医学》2005,27(10):586-588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所显示的病变程度与2型糖尿病及血糖的关系.方法回顾总结920例行冠状动脉造影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型糖尿病患者148例(16.19%),确诊冠心病患者728例(占79.13%),排除冠心病患者192例(占20.87%).冠状动脉造影病变程度由三方面表示:是否诊断冠心病、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冠状动脉病变Gensini总积分.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方法,分析冠状动脉造影病变程度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结果2型糖尿病使冠状动脉造影病变程度加重.结论2型糖尿病加重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增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的发病.  相似文献   

18.
钟海花  明扬  万沁  徐勇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8,18(17):2570-2572,2578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HRV)与下肢动脉病变(PAD)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将2005年6月~2006年12月住院的133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75例无下肢动脉病变、58例合并下肢动脉病变作为研究时象,检测其24 h动态心电图和双下肢踝肱指数(ABI),将HRV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病变患者心率变异指数较无下肢动脉病变患者下降,而且心率变异指数与下肢动脉病变程度呈负相关.结论 HILV降低是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视网膜病变分期的相关性.方法 将117例T2DM患者,根据眼底荧光造影结果分为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NDR组)41例、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NPDR组)46例及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PDR组)30例.测定3组患者的baPWV,分析baPWV与T2DM患者视网膜病变分期的相关性.结果 关联性卡方检验显示baPWV测定的血管弹性减退程度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分期有关(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两者呈正相关(r=0.475,P<0.001).结论 随着T2DM患者视网膜病变进展,baPWV测定的血管弹性减退程度加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大血管病变与血脂的关系.方法 将215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成两组,伴发大血管病变组83例,不伴大血管病变组132例,分别测定各组的TC、TG、LDL-C、HDL-C水平并作比较.结果 2型糖尿病伴发大血管病变组中TC、TG、LDL-C、HDL-C较不伴大血管病变组明显升高(P<0.05或P<0.01),而HDL-C较不伴大血管病变组明显下降(P<0.05),血脂情况与大血管病变关系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G、LDL-C、HDL-C为2型糖尿病伴发大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偏回归系数B分别为-1.232、-2.216、2.452.结论 2型糖尿病伴发大血管病变患者血脂水平明显异常,其中TG、LDL-C、HDL-C为2型糖尿病患者伴发大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小而致密的LDL-C为主要危险因素,TC与2型糖尿病患者的大血管病变有关,但不是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