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为配合医学院校《学年学分制培养计划》的实施,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我校已开设了20多门选修课。选修课的开设,对于开拓学生视野、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笔者担任选修课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常听到一些教师抱怨:上选修课真没意思,学生不认真听讲,看专业书的、玩手机的、交头接耳的,甚至中途还有逃课的,现在的学生,真让人费神啊!教师说的这些现象,在选修课堂上可以说 相似文献
3.
4.
张伟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7,24(3):45-46
针对目前高等学校中普遍开设的计算机类公共选修课,分析了调动学生兴趣和求知欲、活跃课堂气氛的方法以及教材和参考书的选择、授课模式、考核方式的变革等问题,探讨了计算机类公共选修课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5.
6.
韩大勇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10):72-74
选修课的开设是医学院校进行综合素质教育的手段之一。通过统计分析大学生选择选修课的数据,了解大学生对学校开设的选修课的兴趣爱好,借此为学校更好的开设选修课课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大学选修课现状之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学术自由为特征的高等学校,大学选修课成为了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但目前我国高等学校选修课出现了很多问题,学生在选课中带有明显的目的性和功利性,没有达到开课的真正目的。不得不引起学校、老师、学生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对我校公选课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阐述加强公选课建设对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和意义所在,并结合医科院校实际.从规范教学管理,构建合理课程体系,提高教学质量几方面对加强我校公选课建设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公共选修课教学方法改革实践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普通高等院校公共选修课普遍出现学生选课爆满,课堂却冷冷清清的现象,出勤率低。除了学生选课意识不正确,学校对公选课管理不够到位、课程资源不足等众多原因之外,教师对公选课不重视、教学手段单一、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缺乏设计,课堂效果较差是极其重要的因素。以面向医药院校本科生所开设的茶叶营养与保健公选课教学为例,从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考核方式等几个方面对本科生的选修课教学进行讨论,并介绍了教学中的教改经验及体会。 相似文献
10.
11.
12.
关于加强我校公共选修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校开设公共选修课是基于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旨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各种技能,提高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增强学生对社会发展的适应能力,为毕业生就业铺就道路。开设选修课是高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我院在1998~1999学年度第一学期开设的4大类20门公共选修课的教学效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医学生的公共选修课学习成绩优秀率以艺术类最高,医学专业类最低;除医学专业类(E类)与文化基础类(A类)课程存在统计学上的差异显著性外,艺术类(B类)和人文科学类(D类)与文化基础类政程的教学效果在统计学均无显著性差异,说明教师的教学效果在各课程类别上基本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14.
综合性大学开设医学通识课程公共选修课反馈情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综合性大学开展医学通识课程公选课的基本状况。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法调查了664例接受医学通识课程公选课的大学生。结果:大多数学生对医学通识课程公选课的开设、教学方法、内容、教学条件和时间安排持赞成态度,学习效果总体感觉较好,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结论:针对性地充实和优化授课内容是更好开展医学通识课程公选课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公共选修课对医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利用综合性大学优势,指导医学生有目的地选修公共选择课,通过学习,学生了解了更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非但未感到负担加重,反而感人际交际交往能力有所提高,心理适应能力加强,社会学知识加丰富,英语水平提高较快,对专业课学习兴趣大增,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某医科高校大学生对公共选修课(以下简称\"公选课\")的重视程度、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为学校公选课教学改革提供参考。方法 本研究采取定量问卷调查方式,随机抽取南方医科大学2018级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计发放691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674份。使用SPSS 20.0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学生的选课目的、对教师的评价、对课程的评价以及课程收获等与学生对公选课的重视程度和满意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选课目的中,因提高综合素质选课的学生对公选课重视程度(4.30±0.73)分和满意度(4.34±0.69)分高于其他选项;在教师评价中,对教师教学评价良好的学生对公选课的重视程度(4.32±0.71)分和满意度(4.45±0.62)分高于其他选项;在课程评价中,对课程评价优良的学生的重视程度(4.35±0.71)分和满意度(4.47±0.63)分最高;在课程收获中,学生对课程收获较多的公选课的重视程度(4.75±0.53)分和满意度(4.85±0.36)分最高。对不同特征对象公选课满意度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性别、教学形式、教师评价、课程质量及课程收获5个变量对公选课满意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男性、探究式教学形式、对教师评价越高、对课程质量评价越高、课程收获越多,具有这些特征的学生公选课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17.
医学院公共选修课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共选修课管理系统是深化医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推动医学教学改革的重要保障,作者从东南大学医学院多年来公共选修课的实践入手,构建了科学合理化的公共选修课课程体系,建立了规范程序化的管理制度与方法,从公共选修课的课程安排、学生选课、成绩管理、查询统计、信息处理等方面运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对该系统进行设计与实现.以得到对医学教学管理有指导意义的数据和信息。 相似文献
18.
19.
20.
随时检查学生的外语知识是外语课堂教学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其形式和内容多种多样,它贯穿于课堂教学趵始终,并延伸到课外。通过这一环节,形成教与学的反馈联络,使教师获悉学生理解、掌握教学内容的程度,有助于成功地实施鉴别法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外语兴趣,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 1 建立统计学生的知识、技能、技巧的系统档案,系统地统计学生的语言知识面。全面地了解学生,能够帮助教师及时地发现学生在认识、理解和记忆所学的知识,并把它们应用于言语实践过程中的缺陷,以便及时地更正。如给学生个别留作业、补充讲解、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