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早期、短程应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对预防中老年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 选择中老年带状疱疹患者90例,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两组均常规口服泛昔洛韦、肌肉注射维生素B1、B12,疗程为2周,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口服小剂量泼尼松,疗程为10 d,皮损恢复正常后随访1个月,对其后遗神经痛发生率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组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不良反应少.结论 早期、短程应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可降低中老年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带状疱疹和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临床常见的疾病,尤其好发于老年人。目前,采用复方甘草酸苷、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较好,但是对其后神经遗痛的治疗及预防仍不能达到好的效果,给患者带来痛苦。为探讨治疗带状疱疹和后遗神经痛的好方法,在复方甘草酸苷和阿昔洛韦治疗的基础上,外用季德胜蛇药片,对预防后遗神经痛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周艳红  王宁 《现代保健》2010,(14):74-75
目的 寻找治疗带状疱疹的最佳方法.方法 92例带状疱疹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用阿昔洛韦加转移因子口服液口服治疗;对照组单用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97.9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亦比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 转移因子口服液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起效快,疗程短,疗效显著,且能防止后神经痛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采用针灸理疗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124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针灸理疗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效果,值得在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神经妥乐平联合抗病毒药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神经妥乐平治疗带状疱疹及其神经疼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设立开放、随机、对照实验,观察抗病毒药物 伐昔洛韦联合神经妥乐平和单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带状疱疹及其伴发神经痛的疗效比较. 结果阿昔洛韦联合神经妥乐平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使病程缩短、病情减轻显著、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低. 结论治疗带状疱疹合用神经妥乐平可明显提高疗效、缩短病程、显著缓解带状疱疹神经痛,降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病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消痛汤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我院近两年收治的8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消痛汤联合阿昔洛韦)与参考组(阿昔洛韦)各为40例,比较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疼痛缓解时间及临床治疗效果,观察两组患者随访期内复发情况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及疼痛缓解时间均明显短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大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随访期内复发率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大于参考组(P〈0.05)。结论消痛汤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起效快,可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同时复发率较低,有着显著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临床常见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列举三例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案例,明确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王希晶 《现代医院》2008,8(6):46-47
目的探讨伴有皮质类固醇激素应用禁忌症的老年带状疱疹患者后遗神经痛的防治。方法选取66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6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服用阿昔洛韦片每次0.2g,1日5次,同时口服美能片每次2片,1日3次;对照组口服阿昔洛韦片每次0.2g,1日5次,强的松每次10mg,一日3次。结果10天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60天后随访治疗组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为25.0%,对照组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为23.3%,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美能片在防治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具有和皮质类固醇激素相当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带状疱疹神经痛的危险因素分析及临床疗效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回顾性分析带状疱疹神经疼痛的危险因素,评估比较不同方案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200例带状疱疹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多元回归分析法分析年龄、性别、病期等与带状疱疹神经疼痛的相关性,同时统计分析阿昔洛韦联合γ-干扰素治疗和单用阿昔洛韦治疗,比较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带状疱疹神经痛危险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和是否应用干扰素与疼痛缓解时间存在线性回归关系。阿昔洛韦联合γ-干扰素治疗组患者的疼痛缓解时间和皮疹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单用阿昔洛韦治疗组(P〈0.01)。结论高年龄可能是带状疱疹病人神经痛的主要高危因素之一。阿昔洛韦联合γ-干扰素应用能够显著缩短带状疱疹神经痛和皮疹的持续时间,可成为老年患者和神经痛症状严重患者的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观察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情况,确定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0年6月—2012年5月期间在该院治疗的52例带状疱疹患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例按照自主选择的治疗手段分为两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32例,单纯西医对照组20例,用统计学方法检验两组患例病例资料差异性是否存在显著意义,后用t检验方法检验治疗组合对照组治疗结果的有效率是否具有显著性差异,以此判断两种治疗手段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例病例资料差异没有显著意义(P<0.0.5),说明治疗手段具有可比性,治疗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消失或者明显减轻的有30例,治疗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有效例数为14例,有效率为70%,2组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t=4.778,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情况明显改善,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微波治疗35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带状疱疹好发于春秋季节,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皮肤病.带状疱疹的皮疹经抗病毒治疗后一般2周左右消退.困扰病人的是带状疱疹的后遗神经痛.后遗神经痛目前没有特效的治疗.因此,一般采取药物、针炙、理疗等综合性治疗方法.我们采用微波仪治疗35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疼痛科近年来收治的92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巴喷丁胶囊和甲钴胺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治疗,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PSQI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疼痛症状及睡眠质量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1%和7.3%,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疗效可靠,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伴有皮质类固醇激素应用禁忌证的老年带状疱疹患者后遗神经痛的防治。方法选取55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25例。治疗组服用阿昔洛韦片每次0.2g,1日5次,同时口服美能片每次2片,1日3次;对照组口服阿昔洛韦片每次0.2g,1日5次,强的松每次10mg,一日3次。结果10天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统计学处理无统计学差异(P〉0.05)。60天后随访治疗组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为23.3.0%,对照组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为24%,统计学处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美能片在防治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具有和皮质类固醇激素相当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带状疱疹是一种常见的病毒性皮肤病,由于带状疱疹的致病原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侵犯脊髓后索和机体的免疫反应等原因,带状疱疹愈后易遗疱疹后神经痛(PHV),尤其在老年人,带状疱疹的发病率和疱疹后神经痛的发生率都较高.近年来,笔者应用更昔洛韦联合氢溴酸高乌甲素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在减轻和预防后遗神经痛方面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更昔洛韦结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更昔洛韦0.4g/d静脉滴注,辅以刺络拔罐,对照组采用单纯口服阿昔洛韦治疗。治疗后1个月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6.67%,对照组有效率63.33%。结论更昔洛韦结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起效快、病程短、不良反应小、不易遗留后遗神经痛,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口服阿昔洛韦。  相似文献   

16.
应用窄谱中波紫外线光疗联合阿昔洛韦治疗48例带状疱疹患者(治疗组),并与单用阿昔洛韦治疗的46例带状疱疹患者(对照组)比较疗效。治疗组痊愈率(41.67%)、有效率(93.7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3.04%、65.22%;P〈0.01);皮疹愈合、止痛及结痂时间,治疗组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且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2.08%)亦比对照组(19.57%)明显降低(P〈0.05)。窄谱中波紫外线光疗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起效快,疗程短,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病相关因素,并提出干预方法.方法:选取132例患者,66例带状疱疹无后遗神经痛患者为对照组,66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为观察组,回顾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在合并疾病、早期治疗使用小剂量激素治疗、最早治疗时间等方面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与患者是否有基础性疾病合并、是否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等因素直接相关,必须及时采取治疗对策,降低发生后遗神经痛的几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特点与中西药治疗效果。方法64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倒,对照组单用西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2组均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估。结果两组间显效率与好转率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都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在老年人常见,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明显优于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19.
谭永红  楚建萍  李石背 《中国卫生产业》2014,(2):160+162-160,162
目的探讨艾滋病携带者或病人并发带状疱疹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3年7月收治的32例艾滋病病人及携带者并发带状疱疹患者,全部均行HIV确认试验阳性,CD4+T淋巴细胞检测300~476个/uL,疱疹出现在胸背部、头颈部、腋下、大腿等部位。治疗方法为阿昔洛韦针剂静脉输液,Q8h1次,连用7 d,皮疹局部给碘伏消毒,放泡液后,给庆大霉素盐水及阿昔洛韦盐水交替湿敷,并给红外线局部照射治疗,同时与对症、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治疗。结果 32例病人的疱疹干涸、结痂,临床症状改善。后遗神经痛者17例。结论阿昔洛韦、阿昔洛韦盐水及庆大霉素盐水对艾滋病合并带状疱疹患者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20.
徐霄 《工企医刊》2015,(1):1183-1184
目的探讨带状疱疹的发病特点,治疗和转归。方法对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带状疱疹的发病与年龄、季节有关,年龄越大,病情越重,后遗神经痛发生率高。结论早期治疗,合理用药,早期联合皮质激素对缩短病程,减少疼痛及后遗神经疼的发生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