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肝脏微小占位病变的影像学诊断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脏微小病变是指直径≤1.0cm的肝脏占位性病变。由于病灶太小,影像学上易漏诊或误诊,特别是肝癌,一经发现,体积均较大,已到晚期。本文着重介绍微小肝癌和其他常见肝脏微小占位病变的影像学检查及评价。  相似文献   

2.
肝脏占位病变(space occupied lesion)并非为一特定疾病的名称,而是泛指新生于肝脏并具有一定体积的各种病变。其中较为常见的有肝血管瘤、肝癌(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肝囊肿等。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少见的肝脏占位性病变,这些病变虽然少见,但性质多种多样,包括:肝瘤样病变、肝上皮性良性和恶性肿瘤、良性和恶性间叶性肿瘤。上述肝脏占位性病变直径小者不到1cm,大者可达30cm。大小不同的肝脏占位病变,无论是在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上,还是在其治疗方法和预后上均不相同。大的肝脏占位病变容易发现和确诊,并能得到及时的治疗;而较小的肝脏占位病变因绝大多数无任何临床表现,且发现后确诊也相对困难,容易使病情延误。因此,肝脏外科医生要重视小的肝脏占位病变,特别是微小占位病变的诊断和治疗。目前,对于肝脏微小占位病变的界定,尚无统一的标准,我们姑且按微小肝癌的定义,暂将直径≤2.0cm的肝脏占位病变称之为肝脏微小占位病变。  相似文献   

3.
对于直径〉3cm的肝脏占位性病变,各种影像检查已可达到较高的定位定性诊断正确率,文献报道普通B超对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直径3—5cm者的检出率可达85%-100%,而直径〈3cm的肝脏微小占位性病变的影像检查检出率较低和定性定位诊断目前仍有较大难度。临床常见的肝脏微小占位性病变,尤其是甲胎蛋白(AFP)阴性者,需要在病理特征、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方面进行鉴别诊断的疾病主要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4.
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肝脏微小占位病变的临床诊断已不再困难,其治疗比较特殊。 从病理上来说,非肝硬化中的肝细胞结节性病变主要包括:肝细胞腺瘤(liver cell adenoma,LCA),局灶结节性增生(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FNH),大再生性结节(large regenerative nodule,LRN),结节再生性增生(nodular regenerative hyperplasia,NRH),部分结节转化(partial nodular transformation,PNT),代偿性增生(compensatory hyperplasia),灶状脂肪变性(focal fatty change)和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从临床上来说,肝脏常见微小占位病变主要有小肝癌(small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sHCC),微小肝癌(micro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mHCC)及相关结节,小转移瘤、小血管瘤、小囊肿、小的其他良性占位病变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肝脏占位病变在超声造影中的增强特征。方法对45例肝脏占位病变患者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并实时观察病灶内灌注过程及回声变化。结果肝细胞肝癌表现为动脉相快速增强,并在门脉相快速消退:肝血管瘤呈现自周围向心性缓慢充填式增强或周边增强,持续较长时间;肝局灶结节性增生(FNH)表现为快速增强,在实质相开始消退;肝转移癌表现为动脉相周边增强;肝炎性假瘤(IPL)和肝硬化增生结节大多在动脉相、门脉相及实质相均未见异常增强和廓清区。结论不同性质的肝脏占位病变在超声造影中有不同的增强方式,可为肝脏占位的鉴别诊断提供依据。超声造影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常见的肝脏微小占位病变有微小肝癌、小血管瘤、小囊肿、微小转移瘤、局灶性结节性增生、肝细胞腺瘤样增生等;少见的有肝腺瘤、肝脂肪瘤、肝平滑肌瘤及炎性假瘤等。其中微小肝癌的治疗极为重要。由于微小肝癌有多中心发生的可能,其切除范围取决于病变的位置、范围及肝脏储备功能,以及众多可供选择的非切除方法的存在,使得更多病人在同样治疗效果下,更愿意接受侵袭性小的局部治疗方法。多数良性微小占位病变不须特殊处理,但当有手术指征时(与肝癌不能鉴别或有恶变可能),有时亦由于种种原因,最后选择局部治疗。因此,局部治疗在肝脏微小占位病变的处理方面已越来越显得重要,甚至有发展成为主流治疗方法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李杰  梁萍 《消化外科》2002,1(5):377-380
  相似文献   

8.
肝脏良性占位病变的诊断和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脏良性占位性病变约占肝脏病的10%,主要有以下几种:肝血管瘤、肝腺瘤、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炎性假瘤和肝囊肿等,其它的良性占位性病变较少见。迄今为止,对于良性肝肿瘤仍无血清学可靠的诊断标志物,因此,如何提高肿脏良性肿瘤的定性诊断率,并根据不同的病因进行治疗是对普外科医生具有挑战性的任务。1 肝脏良性肿瘤1.1 肝血管瘤肝血管瘤是肝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其发生率为2%~7%。肝血管瘤通常系指海绵状血管瘤,无包膜,切面呈海绵状,大的病灶中央可有瘢痕组织。B超是诊断肝血管瘤的常用方法,直径<3.0cm的肝血管瘤多表现为边界清楚的高回…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高肝脏良性实质性占位病变的鉴别诊断水平,减少因误诊导致的不必要手术及不当的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1984年5月-2000年2月间收治的36例,经手术及术后病理证实的肝脏良性实质占位病变患者的诊断过程及外科治疗方式。结果:炎性假瘤23例,局灶性脂肪变性4例,脂肪瘤、局灶性结节性增生各3例,结核球2例,错构瘤1例。瘤变直径0.9-20.0cm,平均3.9cm。36例患者除病变外肝脏均无硬 变表现,AFP均为阴性,2例HBV标记物阳性。患者均接受病变切除术,4例炎性假瘤患者因误诊为肝癌在病变切除术后安置皮下植入式注药装置。29例患者获得随访0.84-14.3年(平均5.9年),2例死于心肺疾患,1例错构瘤患儿术后1年死于肿瘤复发,26例患者无占位性病变复发。结论:AFP、HBV阴性、无肝硬变是肝脏良性实质占位病变与肝癌鉴别的重要依据,手术切除治疗肝脏良性实质占位病变有优良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肝脏占位性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2018年5月至2019年10月对30例肝脏占位性病变病人经外周肘静脉注射造影剂Sono Vue行超声造影检查,依据病变的造影开始增强时间、达峰时间及开始消退时间对其进行良恶性鉴别诊断,并分析不同类型肝脏占位性病变的增强模式。结果以手术或穿刺病理确诊病变类型:恶性病变21个(肝细胞性肝癌14个,胆管细胞性肝癌1个,转移性肝癌6个),以穿刺病理或随访MR/CT临床诊断良性病变11个(肝血管瘤9个,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1个,肝硬化结节1个)。超声造影正确诊断恶性病变21个,正确诊断良性病变10个。恶性病变开始增强时间(12.76±2.68 s vs. 16.12±3.82s)、达峰时间(23.18±3.57 s vs. 42.78±10.46 s)、开始消退时间(40.69±8.42 s vs. 78.35±14.63 s),大部分恶性病变明显早于良性病变,但有小部分不同类型病变间有交叉。结论超声造影对肝脏占位性病变良、恶性的鉴别诊断准确率较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对于直径>3cm的肝脏占位性病变,各种影像检查已可达到较高的定位定性诊断正确率,文献报道普通B超对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直径3~5cm者的检出率可达85%~100%,而直径<3cm的肝脏微小占位性病变的影像检查检出率较低和定性定位诊断目前仍有较大难度。临床常见的肝脏微小占位性病变,尤其是甲胎蛋白(AFP)阴性者,需要在病理特征、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方面进行鉴别诊断的疾病主要有以下几种。1肝癌1.1临床表现病人往往有乙型肝炎病毒(HBV)或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背景。不过,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检查的普及,有许多病人以发现肝脏微小占位性病变就诊时…  相似文献   

12.
肝脏微小占位病变的术中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脏微小占位病变是指直径≤2cm的肝脏占位性病变。对于微小占位肝癌,手术切除是惟一可能获得治愈的方法。对于这类肝脏微小占位病变如何进行手术定位,则是手术成功的关键。通常术中探查依靠术者肉眼观察和手法触摸来判定与发现病灶,但鉴于该类病变病灶较小,尤其是对于位于肝实质内的病变,为避免术中“扑空或遗漏”,术中必须十分重视对病灶进行准确的定位。  相似文献   

13.
超声造影对肝脏小占位病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分析较小肝脏占位性病变(直径≤3cm)超声造影表现,探讨超声造影对肝脏小占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6例患者156个直径≤3cm的肝脏占位性病变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表现,其中恶性病灶74个,良性病灶82个。利用TIC软件分析除外术后瘢痕、坏死结节及性质待定的病灶外的142个病灶造影剂灌注模式,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74个恶性病灶及除坏死结节、术后瘢痕外的72个良性病灶不同程度增强。动脉相原发性肝细胞癌(HCC)100%(49/49)增强,其中71.43%(35/49)呈整体增强;实质相85.71%(42/49)呈典型的"黑洞"征。转移性肝癌动脉相特征性地表现为厚环状增强者占52.00%(13/25);实质相88.00%(22/25)呈"黑洞"征。良性病变中动脉相后期呈整体增强、斑片状增强及环状增强者分别为48.61%(35/72)、18.06%(13/72)、33.33%(24/72);实质相呈"黑洞"征、强度低于、近似于周围肝组织者分别为1.39%、30.56%、68.06%。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和炎性假瘤造影呈快进快退,类似于恶性肿瘤。TIC分析良性病灶始增时间、增强时间及达峰时间均晚于恶性病灶,差异具有显著性,峰值强度在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HCC和转移性HCC上述参数无差异。血管平滑肌脂肪和炎性假瘤TIC上述各参数低于良性组其余病变。结论超声造影对提高肝脏小占位病变的定性诊断率有重要的价值,部分良性病变造影表现缺乏特异性,确诊仍须结合其他影像学方法或穿刺活检。  相似文献   

14.
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一直是研究的重点,这些占位性病变包括原发性肝癌(以下简称肝癌)、转移性肝癌、肝血管瘤、局灶性结节增生、腺瘤以及肝囊肿等。包括CT、MRI及PET或PET/C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在内的影像学检查是较为重要的检查手段,能检查出大部分肝脏占位性病变,但对于直径〈3cm的微小占位病变,由于其功能及组织结构的特殊性,往往在诊断或鉴别诊断上仍存在较大的困难。  相似文献   

15.
三维超声技术及其在肝癌诊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三维超声成像技术的原理,讨论三维超声在肝癌的诊断性应用及在肝脏手术和介入中的治疗性应用。  相似文献   

16.
The use and value of a relatively new diagnostic modality, ultrasound, in the diagnosis of renal masses are discussed. Several examples are presented.  相似文献   

17.
B-scan ultrasound in the evaluation of renal mass lesion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