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上颌尖牙埋伏阻生是正畸临床中常见的错颌畸形.其发病率为0.92%~2.2%。据有关报道:白种人以上颌尖牙腭侧埋伏阻生较多见,而中国人以上颌尖牙唇侧埋伏阻生较常见.上颌尖牙腭侧埋伏阻生矫治难度大,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在局麻下拔除埋伏牙,用固定矫治器进行矫治或在缺隙处做固定或活动义齿进行修复。由于尖牙对美观及颌功能有重要的作用.在临床实践中,作者应用固定矫治器结合牙槽外科手术矫治上颌尖牙腭侧埋伏阻生获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上颌尖牙埋伏阻生常导致错牙合畸形,影响患者颜面美观和口腔功能。上颌尖牙埋伏对牙齿运动及萌出动力也有影响。有些情况下,上颌尖牙埋伏阻生还会导致邻牙牙根吸收,甚至牙齿脱落,对上颌牙列的正常发育有明显的不利影响。上颌尖牙埋伏的正畸治疗过程较为复杂。过去由于技术所限,对此类牙多选择拔除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利用口腔颌面锥形CT(cone beam computred tomography,CBCT)分析影响上颌埋伏尖牙导萌的因素,对导萌疗程进行预测,为临床导萌提供依据.方法 以21例年龄在10-18岁之间,上颌腭侧埋伏尖牙已成功导萌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CBCT三维成像,从三维方向分析阻生牙导萌疗程与以下因素的关系:矢状面:上颌阻生尖牙牙尖至合平面的距离(d1)、阻生尖牙与面中线角度(α);轴向:阻生尖牙牙尖到中线的距离(d2);以及患者的年龄(y).结果 患者的年龄越小,牙尖距离合平面的距离越远,与面中线的角度越大,距离面中线的距离越近,导萌疗程越长.结论 上颌埋伏阻生尖牙的位置以及年龄可为临床预测导萌疗程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恒牙阻生X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研究恒牙阻生发生情况及其发生的局部因素。材料与方法 509例(533个)恒牙阻生牙为本组研究对象,并进行X线影像分析。结果 恒牙阻生牙发生率为0.55%。8-14岁年龄组最多见,占65.0%。上下颌骨之比为1.3:1。上颌尖牙阻生发生率最高(146/533)为27.4%。发生阻生的局部因素主要是牙间隙不足。结论 除上颌第1磨牙外,全口恒牙均可发生阻生,保留牙间隙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CT引导下上颌埋伏阻生尖牙28例矫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峰  林松杉  徐东 《人民军医》2011,(6):517-518
在临床口腔正畸中,对于患者因各种原因而未能萌出的牙齿,须采取手术导萌联合正畸牵引进行矫治。除第3磨牙外,上颌尖牙的埋伏阻生在临床最为常见。由于未萌牙齿位置变异较大,对其进行准确定位较为困难。2009年以来,我们对上颌埋伏阻生尖牙28例,经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准确定位后,采取手术导萌与正畸牵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矫治,效果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固定正畸治疗上颌水平埋伏阻生尖牙2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琳  农晨  王志忠 《人民军医》2008,51(1):40-41
2003年2月~2007年2月,我们采用固定正畸治疗上颌水平埋伏阻生尖牙28例(30颗),疗效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28例(30颗)中,男10例,女18例;年龄11~19岁,平均17岁。其中唇侧阻生21颗,腭侧阻生9颗。本组病例均摄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曲面断层片、定位牙矢状轴向断层片,以确定埋伏尖牙的唇腭向位,水平高度及倾斜度与邻牙关系,是否有萌出能力等。1.2治疗方法1.2.1矫正方案的确定唇向阻生尖牙多因间隙或牙弓长度不足而造成,常须手术及正畸减数治疗,以开创充足间隙[1]。腭侧埋伏阻生尖牙则主要是由于腭侧骨板过厚,骨皮质致密而阻碍尖牙萌出[2],故须正畸治疗才能萌出。外科暴露尖牙后,在尖牙上粘贴附件发挥矫治力,正畸治疗时使尖牙进入牙弓内。1.2.2牙槽外科开窗术牵引导萌术前参考定位投照X线显示的埋伏牙位置和形态,在局麻下行开窗导萌术,在上颌离埋伏牙最近的部位做定位标志。埋伏牙位于唇侧,切口从牙槽嵴开始,采用梯形切口,钝性分离,做唇侧翻瓣,充分开辟出埋伏牙的萌出通道。当所需间隙<3mm,可通过扩弓、减数推磨牙向远中的方法获得间隙,若间隙相差很大,则须拔牙。对唇侧阻生牙行黏膜瓣移位术...  相似文献   

7.
应用曲面断层片定位埋伏阻生上颌尖牙的可靠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琳  钟燕雷  郭红梅 《武警医学》2007,18(6):411-414
 目的 探讨应用全口曲面断层片定位埋伏阻生上颌尖牙的可靠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依据纳入标准选择患者45例,每一患者均拍摄全口曲面断层片,测量埋伏尖牙、同侧中切牙以及对侧正常尖牙的最大的近远中径.同时在垂直方向上以相邻的完全萌出的中切牙为标准,分成牙冠、根中和根尖3部分.结果 经过SPSS统计软件处理.结果如果埋伏尖牙位于邻牙的牙冠和根中部,当尖牙和同侧中切牙近远中径之比(CⅠ值)等于或大于1.10时表明它们全部位于腭侧.但是在根尖部仅用此方法不能辨别其唇腭侧位置.结论 通过限定埋伏阻生尖牙在垂直方向上的位置,利用曲面断层片诊断埋伏尖牙的唇腭侧位置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在正畸治疗中恒尖牙阻生激光导萌的效果。方法 :对 9例不同程度阻生的恒尖牙采用CO2 激光或半导体激光开窗导萌 ,用方丝弓矫治器排齐其他牙齿。结果 :激光手术操作灵活方便 ,出血少 ,手术视野清晰 ,手术时间短 ,疗效确切。结论 :激光开窗导萌阻生恒尖牙可取代手术开窗法。正畸治疗中恒尖牙阻生的激光导萌@毛鸿瑾$陕西省人民医院口腔科!西安市710068 @侯红宇$陕西省人民医院口腔科!西安市710068 @李恩生$陕西省人民医院口腔科!西安市710068  相似文献   

9.
病人,男,16岁。右上颌尖牙区骨质膨隆,摸之较硬实,无痛,大小约3 cm×3 cm,压迫右中切牙和右第一前磨牙根尖1/3处,尖牙未萌出,12牙位正常,松动I度,其牙冠解剖结构形态为乳牙。口腔曲面断层片显示膨隆牙槽骨内有成堆状高密度牙样物,密度不均匀,边界不清楚,上颌单尖牙位于阴影上部,单尖牙和高密度牙样物之间有一囊状阴影带,环尖牙周围有阻射白线,乳侧切牙上方可见另一高密度阻射影像,形状不规则。X线诊断为组合型牙瘤并含牙囊肿。于局麻下拔除乳侧切牙,口腔内右上颌单尖牙区开龈瓣,翻瓣后即可见颊侧隆起的菲薄骨壁,凿除骨壁后,可见到融合在一…  相似文献   

10.
病人,男,35岁,飞行员。左上颌牙痛,伴耳颞部放散痛1周。口腔检查:└7低位阻生,面有龋,└8近中倾斜45~60°,近中根与第2磨牙牙冠关系密切,牙根吸收。在阻麻下拔除└78,压迫止血。术后2d,耳颞部放散痛消失。阻生齿多见于下颌第3磨牙,其次为尖牙及双尖牙,多由于间隙不足或乳牙滞留等造成。故上颌第2磨牙阻生几率极少。其病因目前尚不十分清楚。该患者└7阻生的原因可能为:牙胚发生时和(或)位置变异,牙齿萌出期间因全身或局部疾病造成萌出障碍。└7阻生致耳颞部放射痛1例@苏海燕$解放军沈阳军区大连疗养院付家庄疗区口腔科!辽宁大连116013 @…  相似文献   

11.
上颌前部多生牙、埋伏牙阻生在临床检查中比较常见。主要发生在上颌前牙区域,由于上颌横断(牙合)片清晰显示被照阻生多生牙、埋伏牙的颊舌侧关系,因此该定位技术在临床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作者根据临床需此片位的患者.采用上颌前部横断(牙合)片定位投照法,对上颌前部多生牙、埋伏牙进行投照和诊断,结果表明所拍X线照片影像清晰.效果良好,对设计手术方案,明确诊断,确定手术切口的进路提供了可靠的依据。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PAOO技术在正畸治疗中加速上颌尖牙远中移动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例安氏二类Ⅰ分类错颌畸形拔牙患者,采用PAOO技术,观察双侧上颌尖牙远中移动加速的效果.结果:本组20例患者手术全部成功,PAOO术后,在正畸过程中双侧上颌尖牙远中移动的速度加快1.5~3.5倍,完成双侧上颌尖牙远中移动的时长减少为传统诊疗时间的1/2.结论:PAOO可以显著加快正畸牙的移动,缩短矫正时长.  相似文献   

13.
对36例假性下颌智齿冠周炎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显示,假性下颌智齿冠周炎患者和下颌智齿冠周炎患者比较,具有年龄较大,症状较轻、下颌智齿完全埋伏阻生、相对应的上颌智齿过长等特点。提示,假性下颌智齿冠周炎的病因是过长的上颌智齿牙冠直接或间接造成了下颌智齿冠上软组织创伤,治疗方法只需拔除过长的上颌智齿即可彻底解决,而不必拔除完全埋伏阻生的下颌智齿。  相似文献   

14.
马秀利 《民航医学》2007,17(1):34-35
1 鼻窦手术指导思想的演变过程 鼻窦炎容易迁延复发,发病率极高,是上呼吸道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但由于颅骨结构复杂,鼻窦位置相对较深,鼻窦炎的治疗一直是鼻科的难题。1819年英国人Heath最早经尖牙窝凿开上颌窦治疗上颌窦病变取得一定疗效。1886年Mikulitz创用上颌窦开窗术(Intranasal-antrostomy),在下鼻道造一窗孔以改善上颌窦引流。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 16~ 2 0岁年龄段智齿萌出情况及阻生智齿情况的调查 ,对这一年龄段的口腔卫生保健起到指导作用。本年龄段智齿萌出率、阻生智齿发生率下颌明显高于上颌 (P <0 0 1) ,而左右侧差异不明显 (P >0 0 5 ) ,这进一步印证了颌骨退化病因学说和智齿发育的对称倾向。对于为何下颌智齿萌出明显高于上颌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陈星  缪键  陈蓉 《西南国防医药》2000,10(3):168-169
由于萌出时间晚于侧切牙和第一双尖牙,受间隙不足、牙胚位置异常、邻牙移位、乳牙滞留或早失等因素的影响,常造成尖牙的阻生。尖牙对合系统的功能与美观极为重要,不能轻易作出拔出的决定。自1990年以来,我们用外科开窗助萌,直接粘结正畸附件牵引埋伏尖牙于正常牙列,获得了满意的矫治效果,现将临床特点及处理方法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了解某部青年官兵第3磨牙阻生情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随机抽取某部青年官兵464例,按照年龄分为3组:18~21岁为A组,216例;22~24岁为B组,118例;25~27岁为C组,130例。对第3磨牙萌出及阻生等情况进行调查,比较各组第3磨牙阻生率。结果:3个组第3磨牙阻生率分别为8.2%,8.7%和10.6%,第3磨牙阻生齿总数占全部第3磨牙的9.0%;第3磨牙以垂直和近中阻生比例较高;阻生发生在下颌概率显著高于上颌(P〈0.05)。结论:第3磨牙的萌出数量随年龄增长逐年增加,应采取措施加以防治。  相似文献   

18.
刘瑶  李保玲 《武警医学》2002,13(5):297-297
上颌前牙埋伏阻生影响患儿的美观、功能及心理 ,是替牙期常见的牙颌畸形 ,如不及时纠正 ,邻牙将向缺隙处移动 ,占据其萌出道 ,而使其无法萌出 ,并导致上中线偏移。因此 ,保留并矫治上颌阻生切牙 ,以维护牙弓的对称性是非常重要的[1] 。近年来虽有用多种不同方法报告导萌阻生切牙 ,但由于多采用活动矫治器 ,其固位及稳定性不太适用于替牙期上颌骨的发育及牙列替换。本文试用正畸 2× 4技术治疗 2 8例患者 ,将其对颌骨及牙列的影响减小 ,同时保证了主弓丝的稳定性 ,以便有效保障导萌效果。1 临床资料 2 8例患者 (共有埋伏阻生牙 2 8例 ) ,其…  相似文献   

19.
1995年6月我们对空降兵某部进行了口腔智齿及阻生齿的发生情况的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 调查对象为空降兵战士,共调查289人,年龄17岁~25岁,全部为男性。分为全口智齿未萌、上颌智齿已萌阻生、下颌智齿已萌阻生、冠周炎四项进行调查。检查者使用平面口镜、探针、镊子在自然光线下进行,并作记录。2 结果与讨论 289名空降兵战士中,有39.8%的人智齿未萌,这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镍钛推簧与Ⅱ类牵引联合矫治安氏Ⅱ类错牙的效果.方法 使用镍钛推簧配合Ⅱ类牵引使上磨牙及尖牙快速远中移动.结果 上颌磨牙每月平均远中移动(1.75±0.03)mm,上下磨牙相对移动平均每月(1.81±0.02)mm,上下磨牙达近中尖对尖关系的平均疗程为10周.上颌前磨牙平均每月远中移动(1.76±0.03)mm,上颌尖牙平均每月远中移动(2.12±0.07)mm.结论 镍钛推簧配合Ⅱ类牵引对于下颌轻度后缩、下前牙较直立或内倾、Spee's曲线较平坦的病例,可以迅速远中移动上颌磨牙矫正安氏Ⅱ类错牙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