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胡克强 《中医研究》2001,14(1):54-54
近年来 ,笔者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 ,加强补肾、化瘀治疗哮喘 ,收到较好疗效。1 病因病机本病多属本虚标实之虚实兼杂症。由于宿痰内伏于肺 ,遇诱因如风、寒、暑、湿邪 ,饮食生冷海腥或恼怒气逆 ,劳倦等 ,使气机升降发生逆乱 ,触动肺中伏痰 ,则痰升气阻而发病。正如《症因脉治·哮喘病》所说 :“痰饮留伏 ,结成窠臼 ,潜伏于内 ,偶有七情之犯 ,饮食之伤 ,或外有时令之风寒 ,束其肌表 ,则哮喘之症作矣。”本证发作日久 ,多累及诸脏 ,使肺脾肾虚。肾气虚弱 ,则本虚难复 ,使病情缠绵难愈。因此 ,肾虚、血瘀在哮喘发作日久的患者中占有突出地位 ,…  相似文献   

2.
顽固性哮喘的证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裘端常 《四川中医》1998,16(8):10-11
哮喘分为哮证和喘证,哮以声响言,喘以气息言,临床每多兼见,放合称哮喘证一并论治。哮喘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一年四季均可发作,以气候变换时为多。一般言,哮喘病经过适当的中医或西医治疗,大部分病人的病情能得到控制,但少数严重的患者呈顽固性发作,或呈哮喘持续状态,虽经抗菌消炎、平喘止咳化痰、激素、吸氧补液等治疗,疗效仍不理想。笔者临证月余年,对顽固性哮喘的治疗,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兹不揣浅陋,介绍如下。1正应邪实,急以祛邪为先陈文治在(诸证提纲》中说:“凡喘之暴作,以攻邪发散为先,喘定之后,方可补养,久…  相似文献   

3.
韩明亮 《光明中医》2016,(21):3196-3198
结合黄元御"一气周流"理论、传统中医学对支气管哮喘的认识及我科临床的证治体会,对支气管哮喘病因病机、辨证论治进行概述,提出支气管哮喘主要与肺、脾、肾相关,病机是肺气不降而上逆。在临床治疗时,当根据病人"三因制宜"原则,或重左路升发、或重右路敛降、或健运中州、或补或泻,目的是恢复一身之气左升右降、中焦斡旋的正常运行模式,使正常之气得以宣发肃降,正胜邪退,阴阳调和。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165例哮喘发作期患儿的临床调查,了解儿童哮喘发作期中医证候组成特点及分布规律。方法根据文献报道和临床所见儿童支气管哮喘患者常见的症状以及与本病相关的因素,设计填写病例调查表。按照中医证候诊断标准进行统一证候判断,研究证候与临床调查资料的相关性。结果患者男女比例约为1.6:1,年龄主要分布在3~7岁之间,共占74.0%;大部分儿童有个人过敏史(61.2%)或家族过敏史(27.3%)。中医证候以热性哮喘最多见,占44.8%;患儿病程、发病程度、喘息加重时辰、咳嗽程度在哮喘发作期中医证候的分布上有差异(P0.05)。结论儿童支气管哮喘发病年龄主要分布在3~7岁之间;患病率为男性大于女性;多数患儿有个人及家族过敏史;中医证候分布以热性哮喘最多见;中医证候与病程、发病程度、喘息加重时辰;中医证候与年龄、性别、喘息程度、咳嗽性质无关。  相似文献   

5.
儿童精神神经系统中的多种疾病,除常见的如癫痫、弱智、痿症、多动症等以外,尚有一些其他疾患,给予中药辨证论治,往往颇有良效。这里以常用治法为纲,谈一些个人的体会。此外,配合心理疗法也很必要。  相似文献   

6.
中医辨治支气管哮喘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支气管哮喘是以阵发性带有哮鸣音的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的一种常见疾病.中医学治疗本病可收到良好疗效.现就其辨治略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任小棣 《河北中医》1997,19(6):36-38
支气管哮喘是儿科的常见病,易反复发作,病程迁延。多年来笔者根据祖国医学理论,在临床中采用“未发宣扶正气为主,已发用攻邪为主”的治疗原则,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注重整体治疗,对预防哮喘复发,减少发作次数效果明显,兹举2例共同道参考。例1,赵某,男,9岁,1994年9月10日初诊。主诉:哮喘反复发作6年,加重4天,患儿自2周岁起患“喘息性支气管炎”,后逐渐发展为哮喘,曾在外院做皮肤过敏试验,对螨类及牛奶过敏,小时有湿疹史,哮喘发作时需服氨茶碱。4天来,每晚哮喘发作,初起清涕喷嚏、咳嗽,继而喉中有哮鸣音,胸间发憋,尚能…  相似文献   

8.
老年性痴呆的证治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彩云  张明 《河北中医》1996,18(3):14-15
老年性痴呆的证治体会梁彩云,张明(山东省即墨市人民医院266200)人入暮年,神明耗衰,脑髓不足,极易引发老年性痴呆。本病初期,症状不显,日久正气渐衰,症状日渐加剧,年龄愈大,病情愈重。故早期治疗,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尤为重要。笔者临证以中医辨证治疗本...  相似文献   

9.
胆石症目前现代医学以外科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中医对胆石症的研究历史悠久,本文总结胆石症以肝郁胆逆脾胃虚弱为病机,治法以疏肝利胆为要,调理脾胃贯穿治疗始终,重视补益肝阴、清热利湿或活血化瘀。处方以茵陈四金汤、四金逍遥散等为基础,并随症加减,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11.
瘀血证是临床上常见的病证,是多种疾病的病理产物,也是许多疾病的致病因素,而活血化瘀法是瘀血证的主要治疗原则。瘀血可发生在人体任何部位,能引起各种疾病,临床中许多常见病、疑难病在其致病之因或疾病发展过程中,都可见到瘀血之证。  相似文献   

12.
鼓胀是肝脾肾功能失调引起的气滞血瘀,水停于内,聚积日久化热所致。它由肝气疏泄失常,肾阳虚衰导致脾失温煦,而致运化失常。西医的肝硬化,腹腔内肿瘤,结核性腹膜炎常可出现鼓胀症候,治疗十分棘手;中医治疗也非易事,仅以血府逐瘀汤的治疗其疗效并非理想,而我则以加大活血化瘀的药物,配合通府泻热软坚散结,利水消肿,选加了田七、生山楂、醋炒鳖甲、醋炒龟板,以此来活血化瘀、软坚散,再加卜七叶一枝花、半枝连、白花蛇舌草,取之通府泄热以助活血化瘀之力,配合党参、白蔻、大腹皮,以健脾利水,这样配合与病情更为恰切,仅用中医药就治好了西医陪感棘手的鼓胀病,这充分地说明了中医的独到与伟大,尤其说辩汪施治在中医中的重要,也是对时下不时地泛起的贬损中医的杂音的一个有力的回答。  相似文献   

13.
异食癖乃是儿科中常见病,多见于1~6岁儿童。在祖国医学中又称疳积。古人又列为小儿麻、痘、惊、疳四大证之一。临床表现方面极其复杂,可见小儿形体羸瘦,精神萎靡,或脾气急躁,哭闹无常,纳食少味,喜食泥土、沙石、煤渣、纸屑、冷饮等饮食异常,严重者可伴有低热,嗜睡,腹部胀大,青筋暴露,病情缠绵难愈,加之目前独生子女,父母宠爱有加,是影响小儿生长发育,导致不良后果的一种慢性疾患。  相似文献   

14.
神经官能症是由于大脑皮层功能失调所引起的一组神经机能性疾病,它包括有神经衰弱、癔病、强迫症和各种内脏神经官能症,是临床比较多见的疾病之一。我们对于本病,除了用归脾汤治疗心脾两虚型,补心汤、黄连阿胶鸡子黄汤,朱砂安神丸治疗阴虚火旺型,温  相似文献   

15.
张云 《河北中医》2008,30(4):379-379
便秘是指排便不顺利的状态,包括粪便干燥排出不畅和粪便不干亦难排出两种情况。临床便秘多由大肠积热、气滞、寒凝或阴阳气血亏虚,致大肠传导功能失常而成。笔者经反复临床实践,应用经验方辨证加减治疗便秘疗效满意,现将近年来的临床体会浅谈如下。1便秘经验方引起便秘的病因虽  相似文献   

16.
痹证的证治体会张红珺,杜惠玲内蒙古中蒙医医院(010020)1994年8月4日收稿痹证发病的原因,与气候条件、生活环境、个人素质及抗病能力等有关。《素问·痹证篇》说:“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  相似文献   

17.
先兆流产属中医学“胎漏”、“胎动不安”范畴。笔者在临床实践中遵循“治病必求本”的原则,分析其病因病机,采用补肾益气安胎的治疗方法,取得一定效果,现概述如下。 1 病因病机 引起胎漏、胎动不安的原因很多,如肾气亏虚、气血不足、血热、跌扑闪挫等。通过长期的临床观察,本人认为以肾气亏虚较为常见,应用补肾益气法治疗往往收到良好效果。肾气的盛衰,不仅关系到能否受孕,妊娠以后仍然起着主要的作用。故古人有“肾以载胎”之说。这固然在乎父母阴精是否健强,同时也关系到有无人为的耗损。故房劳伤肾、房室不节应为导致胎漏、胎动不…  相似文献   

18.
支气管哮喘夏季发作辨治体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胡国俊 《中医杂志》1999,40(6):331-332
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诱因繁多,症情急重,且反复发作,为呼吸专科常见的疑难病证之一。本病虽好发严寒隆冬,但仅在夏季发病者亦复不少。笔者于长期的诊治中,发现哮喘只发夏季者常有如下三型,若能晓其机理,窥其症结,对控制病情将起积极作用。兹将哮喘夏季发病之辨治体会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9.
老年支气管哮喘中医辨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元鸿 《世界中医药》2007,2(5):285-286
老年慢性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内科常见的多发性老年病,属于中医学咳嗽、哮喘、伏饮范畴,其发病特点及治疗有其特殊性,现笔者就渝东对老年慢性支气管哮喘分为9型的辨治经验,阐述于后,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 齘齿是指梦中咬牙、即眠中磨牙,其声响之大犹如咬磨硬豆,绝非常人所能模仿。究其病因,一般认为多由肠寄生虫引起,但用驱虫剂后(齿介)齿现象并无改善,后又发现与精神紧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