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总结肺减容术(LVRS)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治疗经验。方法本组行LVRS15例,其中同期双侧行LVRS10例,分期双侧行LVRS2例,单侧行LVRS3例。术前根据CT和同位素肺通气灌注扫描选择肺气肿手术“靶区”。术中使用带牛心包垫的直线切割缝合器切除病变,漏气处涂生物蛋白凝胶。结果术后患者呼吸困难、生活质量、肺功能有较显著改善;呼吸困难指数较术前平均提高1度,单侧行LVRS患者第1秒时间肺活量(17EV1)平均提高30%,双侧行LVRS患者FEV,平均提高58%,术后6个月至1年FEV1改善达到高峰,持续2年后下降。并发症发生率为46.7%。结论LVRS可明显改善具有手术适应证的COPD患者的肺功能,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肺减容手术治疗重度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组肺减容手术8例,胸腔镜或辅助小切口双侧肺减容术5例,标准后外侧切口单侧肺减容术3例。术前根据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T)和同位素肺通气肺灌注扫描选择肺气肿手术靶区,术中使用奈维垫片直线型切割缝合器和腔内切割器切除病变,防止肺泡漏。结果手术时间80~230min,平均135min;主要并发症有肺泡漏≥7d2例,心房颤动1例,术后胸腔内出血1例。3例手术结束即拔出气管内插管,2例带管回病房需要机械通气。随访2~48个月,8例均健在,术后患者呼吸困难指数上升为Ⅰ级1例,Ⅱ级4例,Ⅲ级3例。结论肺减容术能改善重度阻塞性肺气肿患者肺功能,缓解呼吸困难,提高运动能力,但远期效果确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肺减容术(LVRS)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LOPD)病人术后早期给予机械通气的必要性及通气方式的选择.方法18例重度COPD病人行LVRS手术,双侧4例,单侧14例,16例术后给呼吸机辅助通气1-7天,2例麻醉醒后拔管,3日后因呼吸困难再次插管给呼吸机辅助通气,并测血气(PaO2,PaCO2).结果18例痊愈出院,术后动肺血氧分压较术前明显提高(P<0.01),二氧化碳分压较术前明显减低(P<0.01).结论LVRS治疗重度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有效,术后早期应给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提高PaO2,降低PaCP2,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分析胸腔镜肺减容术(lung volume reduction surgery,LVRS)治疗重度肺气肿的临床效果和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26例重度肺气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26例患者均行胸腔镜肺减容术,其中21例单侧,5例分期双侧。用内镜切割缝合器切除过度充气的肺组织。观察对比肺减容术术前、术后的肺功能、血气指标、活动能力的变化。结果 26例患者在手术7~23 d后均康复出院,其中并发应激性消化道溃疡出血患者2例、持续漏气(7 d)患者7例,并发急性呼吸衰竭患者3例,患者的呼吸困难指数从术前的3~4级降低为0~2级。1秒时间肺活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FEV_1)、肺总量(total lung capacity,TLC)、残气量(residual volume,RV)、PaCO_2、PaO_2、以及6分钟步行距离(6MWT)在术后及术后半年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胸腔镜肺减容术治疗重度肺气肿疗效甚好,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余朝辉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5):213-214
目的研究难治性气胸合并重度肺气肿采用单侧肺减容术的手术疗效。方法通过回顾性的分析我院接诊的38例难治性气胸合并重度肺气肿患者采用单侧开胸LVRS的临床实践资料。结果本研究案例中无因呼吸衰竭和手术死亡。对于气促症状的改善明显。患者的平均机械通气时间为17.3h。有17例患者在手术后出现轻微漏气1~5d。在随后的回访中发现,在6~24个月内患者均健在。表明在重症肺患者采用手术治疗后各项功能均有明显的改善,预后生活质量大大改善。结论肺减容手术可以减少患者的痛苦,对于治疗重度肺气肿病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回顾性分析总结23例肺大疱肺减容术病人肺功能对围术期的影响和治疗经验。方法 通过通气障碍程度、围术期血气分析的观察.分析手术的适应症、肺减容术的范围、围术期应采取的措施。结果 23例肺减容术病人,单肺叶手术15例(15/23),多肺叶手术8例(8/23).慢支肺气肿病人19例(19/23),术后应用呼吸机13例.发生呼吸衰竭例,全组病人无死亡。术后呼吸衰竭的发生与肺功能障碍程度、手术范围、抗菌素的应用关系密切。结论 肺减容手术可改善病人呼吸功能,适当的选择手术指征,强化呼吸道管理,合理使用呼吸机可减少呼吸衰竭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肺减容术后并发症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13例电视胸腔镜肺减容术后的近期处理经验,着重探讨肺减容术后近期并发症中肺漏气和肺部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1999年7月至2002年7月共施行了13例电视胸腔镜(8例附如胸壁小切口)肺减容术,其中单侧9例,双侧4例。术中采用内镜切割缝合器切除一侧肺容积的20%一30%。结果 13例病人均于术后15—41d康复出院。病人的呼吸困难、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其中3例术后出现肺漏气,3例出现肺部感染,经治疗后均痊愈。结论 术中熟练掌握胸腔镜手术技巧,术后积极预防和正确处理并发症,能使病人早日康复,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肺减容手术对重度肺气肿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0年10月在本院收治的重度肺气肿患者23例,手术指标按照ATS标准确定,本组患者行单侧肺减容手术15例,双侧肺减容手术8例。结果术后23例患者均痊愈出院,且在术后第2天便可下床进行活动,术后肺平均漏气时间为2.5d。所有患者的胸闷、呼吸困难情况有不同程度的缓解或消失。动脉血氧分压与二氧化碳分压均比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肺功能:FEV1、6-MWD比术前有明显改善(P〈0.01),RV、TLC较术前有明显降低(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总之,肺减容手术能够有效改善肺功能,提高动脉血氧分压,降低二氧化碳分压,使患者的胸闷、呼吸困难情况有不同程度的缓解或消失,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减少疼痛,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胸腔镜肺减容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胸腔镜肺减容术治疗重度慢性阻塞性肺气肿(COPE)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2006年7月至2011年3月我院胸外科为12例重度COPE患者在胸腔镜下行肺减容术,比较患者手术前后肺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全组术中顺利,无死亡,12例患者均康复出院,呼吸困难明显缓解。术后住院时间8~54d,平均(16±10)d。与术前比较,术后6、12个月第1秒用力呼气量、6min步行距离均增加[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0.97±0.07)、(1.01±0.12)L比(0.68±0.15)L;6min步行距离:(380±65)、(415±70)m比(225±70)m],肺总量及残气量均减少[肺总量:(6.3±1.1)、(6.1±1.2)L比(7.8±0.8)L;残气量:(3.6±0.6)、(3.3±0.5)L比(5.2±0.6)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胸腔镜下肺减容术治疗重度COPE患者近期疗效确切,创伤小,肺功能恢复快,临床上实施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0.
近两年来 ,我院开展电视胸腔镜肺减容术治疗重症肺气肿取得良好效果 ,现将其麻醉处理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本组 13例 ,男 12例 ,女 1例 ;年龄 5 1~ 6 7岁。均为重症肺气肿患者 ,术前肺功能示 FEV1 %为 19%~ 4 0 %。常规行戒烟 ,呼吸功能锻炼及各种内科治疗 ,改善呼吸功能后 ,于电视胸腔镜下行肺减容手术 ,切除病变严重的部分肺组织和肺大泡(占单侧肺的 2 0 %~ 30 % ) ,其中单肺 5例 ,双肺 8例。手术时间 2~ 4小时。术前半小时肌注东莨菪碱 0 .3mg,入手术室后缓慢静注异丙酚 1~ 2 mg/ kg、芬太尼 0 .1mg、琥珀胆碱 10 0 mg,快诱导…  相似文献   

11.
陈健  杨莉  金杰  王磊  董敏  柴国祥 《天津医药》2022,50(7):761-765
目的 胸腔引流微管与胸腔镜下肺减容术(LVRS)治疗肺气肿合并巨大肺大疱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 选取肺气肿合并巨大肺大疱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微管组(49例)和LVRS组(39例)。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术前、术后2周和术后2个月的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末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预计值)和FEV1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肺动脉压、动脉血氧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p(CO2)]和血氧饱和度,评估术后呼吸困难指数和生活质量得分。结果 与LVRS组相比,微管组手术时间缩短,术中出血量减少,术后住院时间缩短(P<0.01)。相比术前,2组患者术后2个月时FEV1%预计值、FEV1/FVC、p(O2)和血氧饱和度较术前升高,肺动脉压和p(CO2)较术前降低,且微管组上述指标较LVRS组明显改善(P<0.05)。2组术后动脉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个月时,微管组呼吸困难指数Ⅲ~Ⅳ级比例较LVRS组下降,生活质量评分升高(P<0.05)。结论 对于肺气肿合并巨大肺大疱的患者,胸腔引流微管的创伤更小,术后肺功能和血氧饱和度恢复更快,是一种较好的临床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2.
陈航 《中国当代医药》2012,(24):185-186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肺减容术治疗肺气肿的临床效果。方法总结26例胸外科收治的严重肺气肿患者实施胸腔镜下肺减容术的经验,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肺功能变化情况,并总结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使用呼吸机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随访3个月发生的并发症。结果治疗后患者FVC、FVC%以及FVC1.0均显著优于治疗前,手术时间65~240min,平均120min,使用呼吸机时间为5~48h,平均16.3h,术后住院时间20~90d,平均39.5d,术后3个月死亡1例,严重肺心病4例,生活质量明显改善者21例。结论胸腔镜微创下实施肺减容术治疗肺气肿是一种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可以显著改善患者近期肺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重度阻塞性肺气肿行肺减容手术(LVRS)的护理经验.方法:对18例患者进行围手术期及康复期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术前呼吸道准备、营养支持;术后呼吸道管理、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各项监测工作、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等系统性整体护理.结果:本组16例术后持续漏气4~15 d后自愈,呼吸困难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2例死于呼吸衰竭.随访1年,15例病人均不吸氧,能做一般家务劳动.结论:护理工作是肺减容手术成功的重要一环,其中心环节是术前指导呼吸功能锻炼,术后严密观察、预防术后并发症;而正确的心理及康复指导对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应用胸腹腔镜微创手术以及开胸手术两种方式对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及肺功能所造成的影响。方法50例食管癌患者,依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开胸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应用胸腹腔镜微创手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肺部感染情况及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4.29±0.81)h显著长于对照组的(3.32±0.78)h,淋巴结清扫数量(44.02±6.14)个显著多于对照组的(31.05±4.32)个,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9.45±1.74)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16.02±2.86)d,出血量(221.52±30.29)ml少于对照组的(368.67±40.35)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率8.00%(2/2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2.00%(8/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的FEV1、FEV1/FVC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胸手术方式对比,胸腹腔镜微创手术应用于食管癌治疗其优势更大,而且手术过程当中的创伤明显更小,能够降低术后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改善患者肺功能,患者预后也明显更好,具有良好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呼吸双相高分辨率CT肺定量指标与肺功能检查各项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将54例COPD患者按照病变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5例、中度组21例、重度组19例及极重度组9例,四组均行呼吸双相全肺高分辨率CT检查,检测深吸气末、深呼气末肺密度、呼吸双相肺密度差及肺容积,分析肺密度与肺容积和肺功能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四组患者深吸气末与深呼气末肺密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3.67、9.89,均P<0.05);四组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FEV1/FVC比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5、0.89、7.89、13.76、16.67,均P<0.05);随COPD严重程度的增加,深吸气末与深呼气末肺容积均相应增加,但四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5.46、13.28、11.47,均P>0.05);胸部重建后深吸气末及深呼气末肺容积与FEV1、FVC、FEV1/FVC有明显相关性(r=-0.071、-0.083,r=-0.713、-0.542,r=-0.622、0.639,均P<0.05);深呼气末肺容积与残气量占最大肺总量百分比预计值间有明显相关性(r=0.622,P<0.05);深吸气相肺密度与FEV1/FVC、残气量值有明显相关性(r=0.539,P<0.05)。结论 COPD患者的呼吸双相高分辨率螺旋CT的肺定量指标与肺功能检测指标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可用于评价COPD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6.
AIMS: To assess the systemic bioactivity of fluticasone proprionate (FP) 2000 micro g daily on sensitive adrenal and bone markers in severe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 patients with or without significant emphysema. METHODS: Ten patients without emphysema (COPD group: age 55 years, FEV(1) 51% predicted and DL(CO) 83% predicted) and 10 patients with emphysema (COPDE group: age 59 years, FEV(1) 43% predicted and DL(CO) 49% predicted) received FP 2000 micro g daily via a spacer for 2 weeks. There was a 1-week washout period prior to FP treatment where patients were given salmeterol and oxitropium, after stopping their usual inhaled corticosteroids for the duration of the study. Measurements including overnight 10 h urinary cortisol excretion corrected for creatinine (OUCC) and serum osteocalcin concentrations were performed at baseline following washout and after 2 weeks of FP. RESULTS: Values for OUCC and serum osteocalcin concentrations pre- and post-FP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the COPD and COPDE groups. There was significant suppression of OUCC (nmol mmol(-1)) by FP treatment within the COPD group (P = 0.03): 7.86 vs 4.64 (95% CI on the difference 0.47, 5.98), and within the COPDE group (P = 0.006): 7.13 vs 4.27 (95% CI on the difference: 1.03, 4.69). Likewise, there was significant suppression of osteocalcin concentration (nmol l(-1)) by FP treatment within the COPD group (P = 0.04): 7.24 vs 6.34 (95% CI on the difference: 0.01, 1.78), and within the COPDE group (P = 0.03): 6.92 vs 5.72 (95% CI on the difference: 0.12, 2.29). CONCLUSIONS: Severe COPD patients who are receiving high dose FP are susceptible to the development of systemic adverse effects, irrespective of the presence of emphysema.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多索茶碱联合呼吸功能锻炼治疗肺气肿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阳江市第三人民医院2017年7月—2018年9月收治的肺气肿并呼吸衰竭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多索茶碱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呼吸功能锻炼,两组均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第1秒用力呼气溶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呼吸困难指数]、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CO2)、心率(HR)及呼吸频率(RR)。结果治疗前两组FVC%、FEV1%、FEV1/FVC及呼吸困难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VC%、FEV1%、FEV1/FVC高于对照组,呼吸困难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PaO2、PCO2、HR和R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aO2高于对照组,PCO2、HR和RR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索茶碱联合呼吸功能锻炼治疗肺气肿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指标和血气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