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心肌损伤及病毒感染指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观察急性病毒性心肌炎 (VMC)患者柯萨奇B组病毒 (CVB)和乙肝病毒 (HBV)的感染情况及心肌损伤指标的改变。方法 在 2 6 2例VMC患者中进行血液心肌肌钙蛋白I(cTnI)、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 MB)、CVB RNA/IgM、HBsAg的检测。结果  73 8%VMC患者cTnI/CK MB阳性 ,cTnI对心肌损伤的检出率较CK MB高 ;5 7 4%的VMC患者CVB RNA/IgM阳性 ;VMC患者HBsAg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心血管病患者 ;VMC患者HBsAg阳性其心肌损伤指标阳性率明显高于阴性者。结论 cTnI对急性VMC心肌损伤的诊断较CK MB更敏感 ,可作为诊断依据之一 ;CVB RNA或 /和IgM检测有助于VMC的病原学诊断 ;HBV感染可能与部分急性VMC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341例HBsAg阳性患者前S2抗原(PreS2Ag)、视黄醇结合蛋白(RBP)、纤维结合蛋白(Fn)血清水平及三者的相关性。方法用贝克曼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341例HBsAg阳性患者和100例健康对照的血清RBP和Fn含量,同时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进行比较分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341例HBsAg阳性患者及100健康对照的PreS2Ag水平。结果 341例HBsAg阳性患者中PreS2Ag阳性135例,阴性206例,血清RBP和Fn水平显著降低;PreS2Ag阳性者比阴性者血清RBP和Fn水平低(P<0.01),PreS2Ag阳性者和阴性者血清RBP和Fn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 PreS2抗原是判断HBV感染的慢性化和严重程度及病毒复制的指标,血清RBP和Fn的水平与肝脏功能的损害相关,随着肝病的加重二者水平逐渐下降,可以作为反映肝脏损害程度的灵敏指标。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72例乙型肝炎(乙肝)患者动态检测和观察血清 HBsAg/IgM 复合物(HBsAg/IgMc)。结果:急性和慢性乙肝患者入院初期分别有42.9%和66.7%HBsAg/IgMc 阳性。其中,85.7%的急性乙肝患者随血清转氨酶(SGPT)下降而相继 HBsAg/IgMc 阴转。慢性乙肝则表现持续阳性(P<0.01)。经相关分析发现,急性乙肝 HBsAg/IgMc 阳性多伴有高滴度的抗-HBcIgM,并随后者滴度下降而转阴;早期 HBsAg/IgMc 阴转者 HBeAg 多可消失,并相继抗-HBe 阳转,预后良好。表明该复合物是急性 HBV 感染的早期血清学指标之一,并对预后的顶测和急慢性 HBV 感染的鉴别具有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抗结核药物性肝炎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抗结核药物性肝炎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相关性,了解HBsAg阳性患者发生抗结核药物性肝炎的临床特点。方法观察81例抗结核药物性肝炎及其中14例急性、亚急性暴发型肝炎患者中HBsAg阳性率,比较HBsAg阳性和HBsAg阴性两组抗结核药物性肝炎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在结核病化学治疗过程中出现肝功能损害的患者,HBsAg阳性者占48%(39/81);急性、亚急性暴发型肝炎患者中,HBsAg阳性者占64%(9/14)。肝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比较,HBsAg阳性组明显低于阴性组。结论HBV感染或携带者肝脏更易受到抗结核药物的损害,甚至可引发致死性肝衰竭。  相似文献   

5.
急性病毒性肝炎是由至少五种病毒引起的疾病,即HAV引起的甲型肝炎、HBV引起的乙型肝炎、δ因子引起的δ肝炎、非甲非乙型肝炎和EB病毒引起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本文报道1976~1978年50例急性病毒性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的检测结果。24例血清抗-HAV阳性,但其中仅10例抗-HAVIgM阳性,属甲型肝炎,余仅抗-HAVIgG阳性。28例HBsAg阳性,其中4例非属急性乙型肝炎,皆在急性肝炎发病前HBsAg阳性已达9个月至4年。抗-HBcIgM均阴性,2例抗-HAVIgM阳性属甲型肝炎,另2例高滴度抗-δ阳性属δ肝炎。26例抗-HBcIgM阳性,其中2例HBsAg阴性,但1例HBeAg阳性,另1例高滴度抗-HBs,故仍属乙型肝炎,余HBsAg均阳性。1例为急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产妇妊娠期糖类抗原(CA)125水平与免疫检验结果及部分生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186例妊娠期接受免疫检验的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免疫检验结果为阳性的126例产妇作为观察组,另将60例接受免疫检验的健康产妇作为对照组。分析观察组产妇的免疫检验结果 ,对比各组产妇妊娠期CA125、肌酐(Cr)、尿素氮(BUN)及血糖(Glu)水平,并分析妊娠期CA125水平与免疫检验指标及部分生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126例产妇中,乙型肝炎(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HBsAg阳性组)63例、丙型肝炎(丙肝)抗体(anti-HCV)阳性(anti-HCV阳性组)39例、梅毒抗体(TP抗体)阳性(TP抗体阳性组)24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HIV-1/2)抗体阳性0例。HBsAg阳性组、anti-HCV阳性组、TP抗体阳性组的CA125水平分别为(83.14±13.18)、(75.43±8.02)、(69.82±5.17)U/ml,均高于对照组的(14.02±2.06)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sAg阳性组、anti-HCV阳性组、TP抗体阳性组的Cr、B...  相似文献   

7.
<正> 国内外对各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研究均较乡,对急性型经卧床休息及一般保肝对症治疗(?)可取得较好疗效,对慢性型尤其是慢性活动性肝炎疗效欠满意,本文报告经直肠输注氧气治疗各型肝炎的近期结果。自1983年11月至1984年3月底,共治疗各型病毒性肝炎26例,完成疗程的21例,其中男17例,女4例;20~40岁11例,40~60岁9例,60岁以上1例。按1978年全国病毒性肝炎(杭州)会议所定标准分型,急性病毒性肝炎5例(其中HBsAg阳性4例),慢性迁延性肝炎3例(HBsAg阳性2例),慢性活动性肝炎12例(HBsAg阳性10例),坏死后肝硬化伴腹水1例(HBsAg阳性)。  相似文献   

8.
<正> 乙型肝炎患者或无症状HBsAg携带者孕妇,在围产期可将HBV传给其婴儿;是HBV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我们对HBsAg阳性孕妇血液、羊水、初乳及新生儿脐血和口、胃内容物进行HBV五项指标的检测,现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一、对象:1986年7月~1987年11月在山西省妇幼保健院分娩的HBsAg阳性产妇32例,其中16例为无症状携带者;16例伴有肝功异常,年龄22~31岁。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孕妇产前感染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梅毒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状况,探讨孕妇产前检测相关感染性疾病血清学指标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379名产前孕妇进行血清中HBV、HCV、梅毒及HIV四种病原感染指标检测。结果检出HBsAg阳性308例,占12.95%;抗HCV阳性5例,占0.21%;TRUST阳性11例,占0.46%;抗HIV阳性1例,占0.04%;HBsAg阳性者ALT异常率高于HBsAg阴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本地孕妇产前感染以HBV为主,检测血清相关传染病感染指标能早期发现母婴健康隐患,对预防新生儿传染病及降低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风险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对40例经临床及肝穿刺病理诊断的 HBsAg 阳性及 HBeAg 阳性的慢性病毒性肝炎病例的 e 系统追踪4~25月。12例出现抗 HBe 转化,12例 HBeAg 阴转,其余16例 HBeAg 持续阳性,据此分三组观察。结果表明:向抗 HBe 转化组中血清 HBsAg 滴度低于 HBeAg 阳性持续组(P<0.05),而其急性期 SGPT 水平则高于后者(P<0.01),该组病人多有急性肝炎病史。在缓解期,该组病例约有半数表现临床症状、肝功能、DNA-P 活性等全面好转,血消 HBsAg 阴转或转为低滴度,其近期预后明显优于 HBeAg 阳性持续组。对慢性乙型肝炎病程中出现 HBeAg 向抗-HBe 转化的有关因素、临床特点和转归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IFN α-2a)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将78例中疗程≥48周的45例纳入研究,治疗结束后随访24周.观察生化学、病毒学及血清学应答,对各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治疗24周时HBeAg定量水平≤10 s/co的患者可获得较高的HBeAg血清学转换率,较治疗24周时的HBV DNA载量更能准确预测其HBeAg血清学转换率;治疗36周时血清HBsAg水平下降>2 lg或绝对值≤10 IU/mL的患者可获得较高的HBsAg阴转率,较治疗36周时的HBV DNA载量更能准确预测其HBsAg阴转率.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治疗36周时HBsAg水平及HBsAg水平较基线的下降值是观察结束时HBsAg清除的预测因素.结论 治疗24周时的HBeAg定量水平可作为HBeAg血清学转换的预测因素,治疗36周时HBsAg水平及HBsAg水平较基线的下降值是HBsAg清除的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表面抗原(HBsAg)和乙肝表面抗体(抗-HBs)同时阳性对乙肝性肝癌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2018年在永泰县医院就诊的乙肝患者,通过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ECLIA)检测患者的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标志物,共发现HBsAg3569份阳性样本,其中HBsAg和抗-HBs同时阳性的患者261例,仅HBsAg阳性患者3308例,经过4~5年的病情演变, HBsAg和抗-HBs同时阳性的患者中有25例发展为肝癌(病例组),仅HBsAg阳性患者中有165例发展为肝癌(对照组)。比较HBsAg阳性与HBsAg和抗-HBs同时阳性患者的相关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HBsAg、HBV-DNA、肝癌发生率]及肝癌与非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HBsAg阳性与HBsAg和抗-HBs同时阳性患者TBIL、AL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sAg和抗-HBs同时阳性患者HBsAg(2845.7±2822.6)COI、HBV-DNA(2.62±1.85)IU/ml低于HBsAg阳性患者的(5851.5±1...  相似文献   

13.
《抗感染药学》2017,(4):822-825
目的:评价和分析血清乙肝表面抗原(HBsAg)定量检测对聚乙二醇-α2a(PegIFN-α2a)治疗HBeAg阳性患者慢性乙型肝炎(CHB)的远期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间收治的HBeAg阳性CHB患者80例(其中B基因型30例和C基因型50例),均采用PegIFN-α2a治疗,每周1次,连续治疗48周,并随访24周,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结束后随访24周,根据血清HBV-DNA变化将患者分为病毒血持续应答组(SVR)、复发组和无应答组;治疗第12、24及48周时,持续应答组患者血清HBV-DNA水平与复发组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BsAg水平明显低于复发组(P>0.05);治疗第24周,28例患者血清HBsAg测得值降低>90%,其中25例最终达到了SVR;52例患者降低<90%,其中仅有3例患者达到了SVR(P<0.05);另外,B基因型持续应答率(13/30)高于C基因型(15/50)(P>0.05)。结论:定量检测血清HBsAg可作为预测PegIFN-α2a治疗HBeAg阳性CHB患者远期疗效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4.
谭太昌  王智斌 《淮海医药》2007,25(2):103-105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pre-S1Ag、pre-S2Ag、HBV-DNA、HBV-M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HBV-DNA采用荧光定量PCR法;HBV-M及pre-S1Ag、pre-S2Ag采用ELISA法,检测96例HBV-DNA阳性感染者血清中pre-S1Ag、pre-S2Ag、HBV-M,同时以30例HBV-M全阴性的健康体检者血清作为对照,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96例HBV-DNA阳性患者中HBsAg、HBeAg、HBcAb阳性检出率为64.6%;HBsAg、HBeAb、HBcAb阳性检出率为20.8%;HBsAg、HBcAb阳性检出率为14.6%;pre-S1Ag在96例HBV-DNA阳性标本中检出率为70.8%;pre-S2Ag检出率为79.2%;均明显高于HBeAg的阳性率64.6%,30例对照中未检测出pre-S1Ag、pre-S2Ag及HBV-DNA.结论 HBeAg、HBV-DNA、pre-S1Ag、pre-S2Ag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pre-S1Ag和pre-S2Ag均较HBeAg敏感.pre-S1Ag与pre-S2Ag的检出率差异无显著性,ELISA检测HBV-M、pre-S2Ag及pre-S1Ag只是表型指标,只能提供HBV感染的间接证据.而HBV-DNA的检测是HBV感染与否的直接证据.HBV-M、pre-S1Ag、pre-S2Ag、HBV-DNA的检测各自有其独特的临床意义.应用pre-S1Ag、pre-S2Ag、HBV-DNA及HBV-M进行联合检测,对HBV感染的早期诊断,了解HBV复制、转归及监测疗效和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病毒性肝炎的发病和预后,与机体的免疫状况关系极大。为了解肝炎与体液免疫的关系以及中西医结合防治、研究肝炎,我们调查了 HBsAg 阳性、阴性肝炎及 HBsAg 长期健康携带者血清中 IgG、IgM,IgA 的水平,调查结果总结如下:一、材料和方法(一)标本来源:HBsAg 阳性的慢性、迁延性肝炎21例,HBsAg 健康携带者14例,HBsAg 阴性的急性肝炎10例,HBsAg 阳性的急性肝炎14例,健康者9例。(二)方法:1.IgG,IgA、IgM 单向扩散板是由北京生研所供给。应用马抗人 IgG、IgA 和兔抗人 IgM 混合均匀,倒板制成。2.标准工作液为76—1批,其免疫球蛋白含量为:IgG120单位/毫升(67.0微克/单位),IgA106单位/毫升(13.4微克/单位),IgM124单位/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HBsAg滴度与乙肝系列五项指标的关系,笔者对782例HBsAg阳性血清用反向间接血凝(RPHA)方法测定HBsAg滴度,并根据乙肝“两对半”阳性模式的不同归纳出6个类组。第1组(①HBsAg)26例,第2组(①HBsAg③HBsAg)43例,第3组(①HB-sAg③HBsAg⑤抗-HBc)310例,第4组(①HBsAg⑤抗-HBc)94例,第5组(①HBsAg④抗-HBe)48例,第6组(①HBsAg④抗-HBe⑤抗-HBc)261例。实验方法严格按说明书操作,每批均设试剂及阳性、阴性对照。RPHA作倍比稀释至第7孔,第8孔为空白对照,滴度大于1:128时,继续稀释至第12孔,同时作阳性、阴性及诊断血球对照。结果见表1。  相似文献   

17.
高仕卿  沈启明 《河北医药》1991,13(5):314-315
在HBs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基础上,混合或重叠感染丁型肝炎病毒(简称HDV)所引起的急性和慢性丁型肝炎(HD),日趋引起国内外医学界的高度重视。为进一步了解本地区丁型肝炎的感染情况,本组实验对唐山市区及县区1989年以来就诊的无症状HBsAg携带者300例和HBsAg阳性的  相似文献   

18.
例1男性,33岁,因乏力右上腹不适3天,于1986年3月28日以“急性无黄疸型肝炎“(乙型)收入院。入院时血清谷丙转氨酶166u,HBsAg2~4,HBcAb 阳性;HB(?)Ag 阴性; HBeAb 阴性(ELISA);血清δ抗体阳性.肝活检病理诊断:“慢性活动性肝炎”。肝脏免疫组织化学检测HBsAg 阳性(PAP 法),  相似文献   

19.
陈宇新  郑伙珍 《海峡药学》2005,17(6):127-128
目的 检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V DNA的含量,了解其与免疫学指标的关系。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和ELISA方法.分别检测1242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V DNA含量和免疫学指标。结果 发现HBV DNA在各种模式的HBV标志物特阳性血清中均可检出。HBsAg、HBeAg、抗HBc阳性组患者血清中存在高水平HBVDNA;HBsAg、抗HBe、抗HBc阳性组患者血清中存在低水平HBV;HBsAg、抗HBc阳性组患者血清中存在低水平HBV。另发现28例抗HBs阳性组阳性率10.7%。结论 荧光定量PCR技术在乙肝诊断、治疗过程监测及药效评价方面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研究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胃液、胃黏膜及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的存在情况,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探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对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胃黏膜病变的影响及乙型肝炎病毒消化道传播的可能性。方法对60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同时行胃镜检查,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胃液、血清中HBsAg、HBeAg、anti-HBs、anti-HBe、anti-HBc,免疫组织化学法(Envision)检测胃黏膜组织中HBsAg、HBcAg。结果 60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胃液中HBsAg、HBeAg的检出率分别为80.0%、25.0%。其胃液中的HBsAg、HBeAg与血清中HBsAg、HBeAg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血清中HBsAg、HBeAg阴性者,胃液中HBsAg、HBeAg出现阳性。60例慢性HBV感染者胃黏膜组织中HBsAg和(或)HBcAg阳性29例,在胃黏膜组织中单项HBsAg阳性2例,单项HBcAg阳性10例,同时阳性17例,胃黏膜中HBsAg、HBcAg与血清中的HBVM比较,无统计学意义。60例慢性HBV病毒感染者中29例胃黏膜组织中可检测到HBsAg和(或)H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