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和下合穴,是临床上常用的一个有效穴位,广泛适用于各种急慢性疾病,所以为历代针灸专家推崇,如《马丹阳天星十二穴》和《四总穴》,都把它列入重要穴位之一。笔者近来复习古今文献,结合多年的临床体会,简介如  相似文献   

2.
“木郁达之”是中医常用的治则之一,而在妇科临床上运用更为广泛,现将本人对此认识和体会赘述如下。 一、“木郁”与妇科疾病 “木郁”指肝气郁结,在《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中,认为风气通于肝,风气骤变,致肝受病。这是最早用木气生发的冲和条达失调来形容肝的疏泄功能失常,而出现肝气郁结、气机不畅以致为病的叙述。唐容川在《血证论》中指出:“肝属木,木气冲和条达,不致遏郁,则血脉通畅。”指出“木郁”即肝郁,肝木遏郁则肝气横逆,气机紊乱则诸血症可生。叶天士在《临证指南》中强调,凡“郁”症多在“悒郁动肝”、“气郁不舒、木不条达”为患,明确指出“郁”与“气”有关。由此可知,木郁、气郁、肝郁皆同出一辙。  相似文献   

3.
我们在临床以足三里为主穴,配伍某些辅穴,治疗一些疾病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点滴体会介绍于后,以供同道参考。主治概要足三里穴主治病证极为广泛,历代医家极  相似文献   

4.
柴胡为少阳经药,《本经》称柴胡味苦平,主心腹,主肠胃中积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出新。可知柴胡为心腹肠胃间要药。临床上应引起我们的重视。一、柴胡为退热良药  相似文献   

5.
温胆汤原载《千金要方》,用以治疗大病后虚烦不得眠,后世用于治疗眩晕、心悸、呕吐、颠痫等证。我们在临床实践过程中遇到属于"痰"所致的疾患很多。按现代医学诊断的病种或病程中的某一阶段,并根据祖国医学四诊辩证分析属痰的,用温胆汤随症加减,往往能取得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6.
7.
古人云:‘若要安,足三里常干’。意思是说,人们想要保护身体健康,就应该经常灸自己的足三里穴。 ‘足三里’是人身体上的一个重要的强壮穴位,它的位置在人的外膝  相似文献   

8.
9.
杨老对于妇科诸疾常采用内服与熏洗坐浴、阴中上药、灸疗、灌肠等法配合使用,疗效满意,现将外治法在妇科的应用介绍如下:1 薰洗、坐浴法 常用药物:黄柏、苦参、蛇床子、艾叶、白藓皮,如滴虫性阴道炎加雄黄;霉菌性阴道炎加冰片、百部;老年性阴道炎加甘草。功能:清热利湿,解毒杀虫。适应证:用于带下量多,阴痒或阴部肿痛、阴道炎。  相似文献   

10.
11.
生脉散是祖国医学常用方剂之一,该方出自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中,由人参、麦冬、五味子三味药物组成。功能益气敛汗,养阴生津。主治热伤元气,阴津大耗,脉来虚弱者,故名生脉。现代医学研究证明:生脉散具  相似文献   

12.
大黄性味苦寒无毒,又名川军,绵纹,为临床的常用药.因其临床运用广泛且价廉效高,无毒副作用,深受医患赞赏.我们通过多年临床实践体会到,一般多注重它的泻下作用,而忽视了它的其它功效.现将大黄与其配伍方面作用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一贯煎”为清代名医魏玉横先生所创 制。见于《续名医类案,心胃痛门》高鼓峰、吕 东庄胃痛治验的按语中。魏氏说,此病外间多 用四磨、五香,六郁、逍遥、新病亦效,久服则 杀人矣。高吕二案,持论略同,而俱用滋水生  相似文献   

14.
15.
留针乃针刺手法之一是用不同的针具刺激脸穴后通过捻、转、提、插操作手法,激发经气,亦称之为"得气"亦称"置针"、"卧针",历代医家对比论述颇多,但也因病而异.今结合自己临床体会,简单论述,供同道商讨.  相似文献   

16.
根据“肺主一身之气”的理论,抓住其喜宣发、肃降的特点,在治疗胸痹、胃痛、风水、鼻渊、癃闭、便秘、痰厥等心、肝、脾(胃)、肾系疾患时,结合运用宣肺、肃肺、泻肺、温肺的治法,常可收到较好的疗效。列举病案5例,以资阐述“肺主一身之气”的理论运用于临床的体会。   相似文献   

17.
18.
反治法在儿科临床上的运用王爱明(东台市中医院224200)指导陈启石主题词反治/方法“反治”系指部分复杂或严重的疾病,其外在表现往往与其本质不相一致,甚至出现假象,治疗时要透过现象,采用与其外在表现相同而与其本质相反的药物和措施去治疗.由于反治法不是...  相似文献   

19.
20.
补肾法溯源于《内经》,历代文献多有发挥,特别是《景岳全书》中的左归丸、右归丸、归肾丸更为临床所常用。近年来,补肾法在妇科临床广泛应用,确收良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