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肠移植是治疗短肠综合征的唯一理想途径,对免疫排斥反应的早期诊断和高效免疫抑制剂的正确使用是控制小肠移植后排斥反应的关键[1]。因此,了解移植后免疫排斥反应的确切机理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为了解同种异体小肠移植术后受体抗移植物体液免疫应答的表现及其与细...  相似文献   

2.
组织移植是恢复先天、后天因素导致的畸形或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然而移植过程中存在许多影响因素,其中免疫排斥反应就是急需解决的难题之一.任何异体材料置入体内均会产生免疫反应,同种异体移植物的识别和排斥,是包括效应细胞和调节因子在内的多种细胞间复杂相互作用的结果[1],因此许多专家学者对于如何减少免疫排斥反应做了大量研究,其中深低温冷冻保存可对组织抗原性存在影响,现就此问题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猪肝肠联合移植中肝移植物对同源小肠移植物免疫耐受的作用.方法 70头杂交长白猪分为4组,A、B、C组为辅助性同种异体肝肠联合移植(每组20头);D组为节段性间种异体小肠移植(10头).移植后A、D组未用免疫抑制剂治疗,B、C组分别采用常规剂量和小剂量的环孢素和甲基强的松龙治疗.结果 A组术后小肠移植物较D组排斥反应时间延迟,程度明显减轻(P<0.05).常规剂量的B组与小剂量的C组在术后存活时间、排斥反应开始时间以及排斥反应程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猪同种异体肝肠联合移植中肝移植物可以诱导同源小肠移植物免疫耐受.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鼠同种异体门静脉移植模型,并研究门静脉移植物免疫排斥反应及其处理方法.方法 选用近交系C57BL/6(H2b)和BALB/c(H2d)小鼠,进行异体门静脉移植的动物实验,设同基因移植组(BALB/c到BALB/c),异基因移植组(C57BL/6到BALB/c)和异基因移植加CTLA4-Ig治疗组.结果 共实施80例小鼠门静脉移植,全组手术成功率91.3%(73/80).异基因组术后1周即出现明显排斥反应,管壁全层由单核细胞浸润.术后2周内皮层和肌层破坏进一步加重,管壁增厚伴管腔狭窄.术后4~8周内皮和肌层完全被新生的细胞外基质替代,单核细胞浸润相对减轻.异基因CTLA4-Ig治疗组术后排斥反应受到明显抑制,管壁厚度和管腔面积与同基因组类似,与异基因组相比获得明显改善.结论 CTLA4-Ig能有效抑制同种异体门静脉移植物免疫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5.
冻干和辐照对同种异体血管免疫原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冻干和辐照处理对同种异体血管免疫原性的影响。方法以两个近交系大鼠间同种异体血管移植为模型,比较新鲜和制备血管移植后宿主细胞和体液免疫状态的变化,以及移植血管的病理变化。结果 与新鲜的同种异体血管相比,处理血管移植后不引起宿主的急性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6.
大鼠同种异体肢体移植急性排斥反应动物模型的制作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目的 建立同种异体肢体移植的动物模式。 方法 Wistar大鼠的肢体移植给SD大鼠 ,术后抗炎 ,显微外科常规护理 ,观察移植后宿主及移植物的变化。 结果 大鼠的异体肢体移植 8例 ,成功 6例 ;移植物的排斥反应再现稳定 ,生存时间为 (14± 2 )d。 结论 Wistar→SD大鼠的同种异体肢体移植模型的建立 ,为基础研究提供了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7.
大鼠同种异体股动脉移植后的免疫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以两个近交系大鼠间股动脉移植为模型,观察单纯血管移植后宿主细胞和体液免疫指标的变化,以及移植血管局部的病理变化,探讨单纯血管因素对宿主免疫状态的影响及其在移植排斥中的作用。结果显示,同种异体股动脉移植足以引起的宿主主全身性珠免疫应签反应,导致移植血管的排斥,排斥反应于移植后2-4周最为强烈,细胞和体液免疫因素同时参与。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靶向CD40的RNA干扰对大鼠异体肢体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影响. 方法以纯系SD大鼠为供体,纯系Wistar大鼠为受体,行同种异体右后肢移植.27只大鼠肢体移植后随机分为三组,A组:注射入梭华.Sofast.siCD40-2/pSilencer载体复合物600 μL;B组:注射Sofast-pSilencer4.1-CMV neo空载体复合物600 μL;C组:注射生理盐水600μL,以上均通过阴茎背静脉注射.观察移植物排斥反应征象及存活情况,并于第7天对产生免疫耐受大鼠进行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同时进行组织学检查. 结果与B、C组相比,A组移植物发生排斥反应的时间及存活时间均显著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3 d),未见排斥反应征象;B、C组均于术后近期发牛排斥反应.A组大鼠对供体的淋巴细胞呈现低反应性,移植的供体同系大鼠的肢体得以存活. 结论术后不应用免疫抑制剂的情况下,靶向CD40的shRNA干扰可以抗大鼠异体肢体移植急性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9.
猴胎脑组织移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研究胚胎脑组织移植后的组织生长情况。方法对10只猕猴进行了胎脑组织移植。实验按受体脑损伤的时间分为立即移植组和延迟移植组,移植物为胎脑组织悬液,直接移植至创面。结果术后受体的行为及体温均正常;组织学检查发现,移植后1个月可见受体脑内有部分移植的神经元存活,3个月后发现神经元退行性变,部分神经元消失,6个月后移植部位仅见胶质瘢痕和吞噬细胞浸润,显示排斥反应,其中1只术后4个月仍可见存活的神经元,移植物与受体脑界面有相连的毛细血管,并有突触连接。结论脑组织异体移植仍有严重的排斥反应,立即移植与延迟移植的移植物存活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
胰腺腺泡细胞凋亡在大鼠胰腺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胰腺移植是治疗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有效方法。胰腺移植之后患者可获得正常的糖代谢,不需要外源性胰岛素并可逆转糖尿病的并发症和提高生活质量。移植后排斥反应是影响胰腺移植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器官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靶细胞的凋亡是导致靶细胞损害并进而引起移植物丧失功能的机理之一。本研究动态观察大鼠胰腺移植后细胞凋亡的变化,及其与急性排斥反应的关系,初步探讨大鼠胰腺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机制,以期为临床胰腺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兔同种异体异位膝关节移植实验动物模型.方法在观察兔的下肢解剖的基础上,设计兔同种异体异位膝关节移植术;观察吻合血管同种异体膝关节移植组的自然病程.结果兔吻合血管同种异体膝关节移植共9例,移植成功7例,移植物平均存活(13.57±0.79)d,移植物液化坏死,受体生命体征受排斥反应影响大.结论兔同种异体异位膝关节移植模型操作简便,表现稳定,适用于复合组织移植免疫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T细胞疫苗(TCV)的制备方法及其抗移植皮肤排斥反应的作用.方法 制备针对特定SD大鼠的供体特异性T细胞疫苗,将其免疫受体Wistar大鼠;然后取免疫前和每次免疫后第五天的受体Wistar的淋巴细胞(反应细胞)与供体SD的淋巴细胞(刺激)进行体外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以MTT法检测细胞免疫增值反应情况,比较疫苗接种后诱导淋巴细胞反应受抑制的情况:再将SD大鼠皮肤移植到TCV免疫后的Wistar大鼠,观察皮肤移植反应并统计移植物存活的时间.排斥反应的移植物行病理检查.结果 TCV组受体淋巴细胞反应程度比接种前显著减弱(P<0.05);特异性TCV组皮肤移植物存活时间较非特异性TCV组及对照组延长(P<0.05).移植皮肤排斥反应病理表现更轻.结论 TCV经腹腔接种可以诱导出针对同种抗原特异性免疫耐受,TCV能够延长同种异体移植皮肤的存活时间,有一定抗移植排斥反应作用.  相似文献   

13.
神经移植仍然是目前修复较长的周围神经损伤和缺损的最主要和常用的手段。本文综述了自体神经移植及端-侧吻合、神经导管、神经扩张、细胞因子等提高移植效能和促进移植神经再生的辅助方法,同种异体神经移植及其减低移植物免疫原性和抑制受体免疫排斥反应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同种异体大鼠外耳郭移植后组织形态学改变及免疫细胞的浸润情况.方法将动物分为自体、异体移植组.自体移植组以SD大鼠兼职供体与受体,进行自体移植;异体移植组以SD大鼠为供体,WISTAR大鼠为受体(SD→WISTAR),然后观察外耳郭的生存情况与组织学变化.结果异体外耳郭移植后可能存在快速排斥反应,组织中不但有T淋巴细胞的浸润而且也发现大量单核细胞的浸润.结论血管化的皮肤复合组织移植物的排斥反应机制与皮肤移植可能有着明显差异,进一步了解其排斥反应机制是解决移植物长期生存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吻合血管的异体骨组织移植将极大地拓展重建外科的领域,这种移植具有潜在的供体来源不受限制、移植部位自由的特点。为了详细记录这种异体移植的结果,马塞诸塞州立医院整形外科实验室利用大型动物模型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见下)。为了提供背景资料,我们利用大鼠模型进行的先期实验表明:吻合血管的异体骨组织移植与器官移植对于排斥反应的敏感性相类似,更加一致的是基因差异决定排斥的时间和强度;同时发现环孢菌素A的应用对于异体骨组织移植的成活和骨关节功能的恢复是有效的,但一旦停药,移植物最终将被排斥。  相似文献   

16.
目前普遍认为 ,解决异体移植排斥反应的关键在于诱导受体对供体的细胞、组织或器官产生免疫耐受 ,即受体免疫系统对移植物抗原产生特异性免疫无反应性。 90年代以来 ,随着器官移植术的广泛开展 ,人们对移植排斥反应的认识不断加深 ,对移植免疫耐受提出了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现就以下方面作一介绍。一、阻断抗移植物特异性免疫应答与一般的免疫应答相同 ,移植排斥反应包括感应、增殖与分化以及效应三个阶段。选择性阻断免疫排斥反应过程中的某一环节 ,可以实现免疫耐受 ,提高移植物的存活率。1.利用MHC肽段的封闭作用诱导免疫耐受 :代表…  相似文献   

17.
器官移植时,受者体内的白细胞在趋化因子的作用下进入移植物是引起同种异体移植排斥反应的细胞学基础,阻断趋化因子与其受体的相互作用是抑制排斥反应发生的一条新途径。本文综述了趋化因子的免疫学特性以及在器官移植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在排斥反应中的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器官移植如今已成为治疗某器官因严重病损而致功能衰竭的重要手段。虽然随着外科技术的进步、器官保存方法的提高以及新的免疫抑制剂的出现,同种异体移植的生存率得到了明显提高,但术后排斥反应仍是移植物失功和需再次移植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排斥反应成为当前器官移植界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同种异体大鼠外耳郭移植后组织形态学改变及免疫细胞的浸润情况。方法 将动物分为自体、异体移植组。自体移植组以SD大鼠兼职供体与受体 ,进行自体移植 ;异体移植组以SD大鼠为供体 ,WISTAR大鼠为受体 (SD→WISTAR) ,然后观察外耳郭的生存情况与组织学变化。结果 异体外耳郭移植后可能存在快速排斥反应 ,组织中不但有T淋巴细胞的浸润而且也发现大量单核细胞的浸润。结论 血管化的皮肤复合组织移植物的排斥反应机制与皮肤移植可能有着明显差异 ,进一步了解其排斥反应机制是解决移植物长期生存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程序冷冻液氮保存和-80℃深低温保存方法处理同种异体髌腱后重建膝关节交叉韧带的愈合过程并比较其差异.方法 将兔的1/2骨-髌腱-骨复合体经程序冷冻液氮保存和-80℃深低温保存2周后,观察冻存变化差异并行同种异体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分别于术后3周和8周观察细胞毒反应、细胞活性、最大载荷和形态学变化等指标进行比较并与自体移植组对照. 结果 ①经程序冷冻液氮保存方法处理后,髌腱的最大载荷无明显下降,细胞活性得到了较好的保存,组织学观察冷冻损伤较-80℃深低温保存方法轻微.②程序冷冻液氮保存处理的移植物在术后未表现明显的排斥反应,且免疫反应随时间的推移而下降.③移植后3周,各组移植物的最大载荷差异无显著性,移植后8周,程序冷冻液氮保存组移植物的最大载荷优于-80℃深低温保存组,但和自体移植组相近.④和-80℃深低温保存组相比,程序冷冻液氮保存组的移植物在术后的愈合过程和组织学行为更接近于自体移植组.结论 ①经程序冷冻液氮保存和-80℃深低温保存方法冻存的兔异体髌腱重建膝关节交叉韧带后愈合过程和自体韧带移植重建过程相似.②程序冷冻液氮保存法优于传统的-80℃深低温保存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