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辅助颈丛神经阻滞用于甲状腺手术的可行性。方法:ASAⅠ~Ⅱ级甲状腺次切除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瑞芬组(R组,n=30)和芬太尼组(F组,n=30)。R组先静脉注射瑞芬太尼0.05mg,继以0.1~0.12μg.kg-1.min-1持续泵入;F组给予芬太尼氟哌利多混合液2ml,观察10min后两组均行C4一针法双侧颈丛阻滞。结果:手术时血压、心率明显高于手术前(P<0.05),F组明显高于R组(P<0.05);两组在吸氧状态下脉氧均无明显降低,R组有2例患者在给瑞芬首剂后出现呼吸暂停。OAA/S评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中合作度评级:R组明显优于F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可安全有效辅助颈丛神经阻滞用于甲状腺手术。  相似文献   

2.
颈从阻滞用于甲状腺手术常存在阻滞不全或患者紧张不适,影响了临床应用。瑞芬太尼为一新型、超短效的阿片类镇痛药物,近两年受到重视。本文对瑞芬尼太复合颈丛阻滞用于甲状腺手术的麻醉效果、麻醉安全性进行了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颈丛神经阻滞麻醉下行甲状腺手术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培俊  乌云 《包头医学》2003,27(1):37-37
颈丛神经阻滞最常用于甲状腺手术。甲状腺受高感神经和迷走神经支配,因此,使颈丛阻滞非常完善,也难以达到手术时完全无痛及舒适的要求,也不能完全抑制因手术刺激喉头和气管所致的呛咳和心率、血压改变等不良反应。因此,加强颈丛神经阻滞麻醉下行甲状腺手术的护理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复合咪达唑仑辅助颈丛神经阻滞在甲状腺手术麻醉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甲状腺次全切术患者5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R组)在颈丛阻滞完成后静注咪达唑仑0.04 mg/kg,持续输注瑞芬太尼0.05~0.1μg/(kg.min);对照组(F组)在颈丛阻滞完成后静注咪达唑仑0.04mg/kg,芬太尼0.05 mg,术中根据情况每次追加芬太尼0.025 mg;比较2组手术开始后10、20、30、60 min时点的HR、MAP、SPO2变化及开始后10、20、30、60 min时点的麻醉镇静评分(Ramsay评分)情况,并由手术医师对麻醉效果做出评分。结果手术开始后20(T2)、30(T3)、60 min(T4)时Ramsay评分R组明显高于F组(P<0.01);手术开始后10(T1)、20(T2)、30(T3)时2组HR、MAP、SPO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4时2组MAP、SPO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麻醉效果满意度评分2组2分和4分病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瑞芬太尼复合咪达唑仑辅助颈丛神经阻滞在甲状腺手术麻醉中可以提供更完善的镇静和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5.
6.
小剂量瑞芬太尼辅助颈丛阻滞麻醉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小剂量瑞芬太尼用于防治颈浅丛阻滞下行甲状腺手术牵拉反应的临床观察。方法:8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瑞芬太尼组)和对照组(哌氟组)各40例。颈丛神经阻滞效果确切,于分离颈白线时,观察组微泵静脉推注瑞芬太尼0.5μg/kg持续静脉推注3min,随后以0.05μg/(kg·min)注射。对照组静脉推注哌氟合剂2ml,根据手术要求及病人反应,追加1/3~1/2剂量。观察术中BP、HR、SpO2变化,病人的镇静效果(Remesay评分),术后用VAS评分回忆术中牵拉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术中的BP、HR较平稳(P>0.05),对照组在分离甲状腺或甲状腺瘤时BP、HR升高明显(P<0.05);术中Remesay评分,VSA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小剂量瑞芬太尼可有效地防治颈丛神经阻滞下甲状腺手术的牵拉反应。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持续微量静脉输注辅助颈丛神经阻滞用于甲状腺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颈丛阻滞麻醉下行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60例。对照组静脉注射咪唑地西泮0.03 mg/kg,芬太尼0.01 mg/kg;试验组瑞芬太尼0.01~0.08μg/kg.min持续微量静脉输注。比较术中两组MAP、HR、SpO2及RR各值变化。对比两组患者镇静、镇痛程度的差异。结果:①试验组血流动力学稳定;对照组MAP、HR于T2、T3时点较术前和试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对照组镇静优良率60%,镇痛优良率仅70%。试验组患者镇静镇痛优良率均达90%以上。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瑞芬太尼持续微量静脉输注用于甲状腺手术辅助麻醉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为保留颈丛阻滞麻醉的优点,同时尽量避免其缺点[1],笔者设计丙泊酚联合小剂量瑞芬太尼辅助颈丛阻滞下甲状腺手术的麻醉与传统颈丛阻滞麻醉进行对照研究,以评价丙泊酚联合小剂量瑞芬太尼辅助颈丛阻滞下甲状腺切除术麻醉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瑞芬太尼持续应用对颈丛麻醉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对颈丛麻醉效果的影响及不良反应,了解瑞芬太尼的有效性、安全性,并探讨其最佳剂量。方法选择甲状腺腺瘤手术、无气管压迫或气管偏移者40例,ASAⅠ~Ⅱ级。行一侧或双侧次全切除手术。用0.5%罗哌卡因行一点法双侧颈丛麻醉后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实验组,20例,辅予瑞芬太尼持续微量泵;B组为对照组,20例,辅予哌氟合剂静脉注射。观察两组患者的VAS评分、镇静评分(OAA/S评分);并观察两组的术中、术后不良反应(呼吸影响、牵拉反应、恶心、呕吐)及术后患者满意度。结果A组患者VAS评分0~3分,镇静评分4分,对呼吸无影响,无恶心、呕吐,术毕时意识清醒,患者满意,手术医生满意。B组患者VAS评分0~3分,镇静评分3~4分,亦无恶心、呕吐,但部分患者术毕时意识较为模糊,呈嗜睡状态,随访患者满意。结论瑞芬太尼持续应用能强化颈丛麻醉效果,不良反应少,可控性好,安全度高,是颈丛麻醉较好的麻醉辅助剂,能达到清醒镇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胡珍敏 《当代医学》2014,(20):126-127
目的探讨小剂量舒芬太尼联合异丙酚在辅助颈丛阻滞神经麻醉下甲状腺手术中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3年4月岳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入的行手术治疗的甲状腺切除患者110例(男61例,女49例),随机均分为2组(n=55)。观察组采用舒芬太尼联合异丙酚辅助颈丛神经阻滞,对照组采用芬太尼联合异丙酚辅助颈丛神经阻滞,对患者进行SBP、DBP、HR、RR、SpO2监测,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睁眼时间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等数值。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213.4±49.6)min,睁眼时间(14.3±6.5)min,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在甲状腺手术中采用小剂量舒芬太尼联合异丙酚辅助颈丛神经阻滞,起效快,恢复迅速,对患者的呼吸影响小,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瑞芬太尼是新型μ受体激动剂,具有镇痛作用强、起效快、作用时间短和无蓄积等特点[1],国内已应用于无痛人流等门诊手术[2]。我们将瑞芬太尼应用于颈丛阻滞下锁骨手术,对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和探讨,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颈丛麻醉下复合瑞芬太尼及丙泊酚清醒镇静麻醉用于甲状腺手术的临床应用.方法 择期行甲状腺手术患者40例,其中男18例,女22例;年龄30~55岁;体质量50 ~ 80 kg; ASA Ⅰ级.随机分为2组各20例.Ⅰ组(全麻组)常规全麻诱导后气管插管,术中维持全凭静脉瑞芬太尼及丙泊酚,分别以0.25 ~2、100 ~ 200 μg·kg -1·main -1行恒速输注.Ⅱ组(颈丛复合瑞芬太尼及丙泊酚清醒镇静组)行单侧颈深丛及双侧颈浅丛神经阻滞后持续静脉泵注瑞芬太尼及丙泊酚,剂量分别为0.05~0.1μg· kg -1·min -1和1 mg·kg-1 ·h-1,保持患者清醒镇静且手术无痛.记录麻醉前即刻(T0)、气管插管/颈丛阻滞后(T1)、手术前即刻(T2)、分离甲状腺期(T3)及气管导管拔出时(T4)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及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值.记录术后4h视觉模拟评分(VAS 评分)及舒适评分(BCS评分).结果 2组患者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Ⅰ组相比,Ⅱ组MAP在T1、T4期较平稳(P均<0.05),T0、T2、T3期2组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Ⅰ组相比,Ⅱ组HR各时点均较平稳(P均<0.05),BIS值各时点均较高(P均<0.05).术后4 h VAS评分Ⅰ组略高于Ⅱ组,BCS评分Ⅰ组略低于Ⅱ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颈丛麻醉下复合瑞芬太尼及丙泊酚清醒镇静麻醉用于甲状腺手术方法简便,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少,是一种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4.
甲状腺手术持续输注瑞芬太尼联合颈丛阻滞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甲状腺手术多选用颈丛阻滞联合局部浸润麻醉,该麻醉方法往往镇痛不全,牵拉反应发生率高,常需辅助用药如芬太尼、氟哌啶、咪达唑仑等,仍往往达不到满意效果.瑞芬太尼是新型阿片受体激动药,具有起效快、镇痛作用强、作用消失快等特点,适用于持续输注,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麻醉中[1].本研究拟探讨甲状腺手术持续输注瑞芬太尼联合颈丛阻滞的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一针法颈丛阻滞在甲状腺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先做好麻醉术前的各项准备,入室后垫肩摆好体住让头尽量后仰,充分暴露阻滞所需解剖位置,包块大的一例先阻滞颈深丛4ml,浅丛6ml,观察5-10min后行另一侧阻滞;另一侧只阻滞颈浅丛,给局麻药6ml。手术时,视睛况给予镇静、降压药。结果有146倒血压升高,有12例出现喉返神经阻滞后的声嘶,5例出现气憋,3例出现霍奈氏综合征,无局麻药毒性反应及全脊麻发生。结论一针法颈丛阻滞与以往的三针法颈丛阻滞相比,对患者损伤小,阻滞效果亦能满足手术需要,并发症少,且定位方法简单易懂。  相似文献   

16.
我院近年来采用C4横突一针法颈丛神经阻滞用于甲状腺手术22例,获得较好的麻醉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颈浅丛神经阻滞辅以靶控输注丙泊酚-瑞芬太尼麻醉用于双侧甲状腺手术中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将80例ASAⅠ~Ⅱ级甲状腺腺瘤或结节性甲状腺肿行双侧甲状腺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颈浅丛神经阻滞辅以丙泊酚-瑞芬太尼靶控输注组(Ⅰ组)和对照组(Ⅱ组),每组40例,两组都行双侧颈浅丛神经阻滞。Ⅰ组:丙泊酚血浆靶浓度0.8μg/mL,瑞芬太尼0.8 ng/mL同时输注,待患者进入镇静分级评分(Ramsay)2级时开始手术,缝合皮肤时停止给药。Ⅱ组:于手术前静脉给与芬太尼2μg/kg。观察两组病人术前、手术开始、分离甲状腺、术毕平均动脉压、心率变化、Ramsay评分及镇痛评分。结果:Ramsay评分:Ⅰ组在分离甲状腺时与术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Ⅱ组与术前相比各时段均有差异,Ⅰ组和Ⅱ组之间在手术开始和分离甲状腺时也有差异(P<0.05)。镇痛评分:Ⅰ组与术前相比各时段无显著性差异,Ⅱ组与术前相比各时段均有差异,Ⅰ组和Ⅱ组之间在手术开始、分离甲状腺和术后均有差异(P<0.05)。手术过程中平均动脉压、心率Ⅱ组明显上升(P<0.05)。结论:颈浅丛神经阻滞辅以靶控输注丙泊酚-瑞芬太尼麻醉用于双侧甲状腺手术镇静和镇痛麻醉效果满意,血流动力学稳定,是一种可行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8.
颈丛神经阻滞最常用于甲状腺手术,甲状腺受迷走神经的支配.颈丛阻滞麻醉可抑制颈动脉窦和迷走神经的活性,使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增强,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由于颈丛神经阻滞麻醉存在阻滞不全的缺陷,在麻醉中常合并有各种并发症,尤其是在心血管系统和呼吸功能方面尤为突出.我院自2002年采用颈丛阻滞联合瑞芬太尼微量泵输注用于187例甲状腺手术获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颈丛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在颈椎前路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行择期颈椎前路手术的患者76例,ASA为Ⅰ~Ⅱ级,随机分为全身麻醉组(A组,n=38)和颈丛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组(CA组,n=38).所有患者术前均给予咪唑安定0.05 mg/kg和盐酸戊乙奎醚0.02 mg/kg.CA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以0.5%罗哌卡因加1%利多卡因进行右侧颈深浅丛神经阻滞及左侧颈浅丛神经阻滞.两组患者给予3 μg/kg芬太尼、1.5 mg/kg异丙酚和0.15 mg/kg维库溴铵静脉诱导,加固型螺纹气管导管经鼻行气管插管,并以芬太尼、异丙酚及维库溴铵维持麻醉.分别记录诱导前、插管前、插管后1~5 min、手术切皮、分离颈椎骨膜及术毕清醒时患者无创血压、心率以及心电图ST段变化;并观察记录芬太尼用量、异丙酚用量、手术时间、麻醉苏醒时间及术后拔管时间.结果 CA组在插管后1 min、手术切皮、分离骨膜及术毕清醒时,血压、心率及心电图ST段变化均明显低于A组.CA组异丙酚及芬太尼用量均低于A组,CA组麻醉苏醒时间及术后拔管时间均明显短于A组.结论 颈丛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是颈椎前路手术较为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