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和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EST)取石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86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43例患者接受ERCP+EST取石术治疗,对照组43例患者接受开腹手术治疗。结果:两组结石取净率比较,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ERCP+EST取石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效果显著,临床价值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道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继发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肝内外胆管结石继发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患者108例,均施行十二指肠镜肝外胆管取石术后,观察组55例联合腹腔镜、胆道镜进行肝内胆管取石术,对照组53例采用传统手术进行肝内胆管取石术,观察两组术中出血、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前24 h及术后24 h肝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下床活动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胆汁漏、切口感染、肺部感染、胸腔积液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两组术后残余结石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24 h内血清总胆红素、血清白蛋白及凝血酶原时间延长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24 h内观察组血清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白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十二指肠镜、腹腔镜、胆道镜联合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继发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创伤小、效果好、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比内镜下乳头切开(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 ,EST )取石和EST后行球囊扩张术(Post-sphincterotomy balloon dilation ,PSBD)再取石治疗胆道结石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观察两种治疗方法的优越性。方法:对比2010年1月-2013年4月共治疗的351例次胆道结石患者,其中175例行 ES T 后取石治疗肝外胆管结石(A组),176例根据肝外胆管结石大小不同选择球囊扩张术后取石治疗胆道结石(B组)。结果:通过A、B两组患者术后疗效及并发症观察,B组较A组有优势。结论:选择乳头切开球囊扩张术再行取石治疗胆道结石对以后ERCP治疗胆道结石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有利于降低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诊断明确为胆总管结石的50例患者进行ERCP+EST+取石术,必要时行鼻胆管引流(ENBD)。结果内镜下顺利插管并取石40例,插管困难而行针状刀切开后顺利插管并取石10例,一次取石成功率为96%(48/50),术后并发症:出血2例(4%),急性胰腺炎1例(2%)。结论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治疗胆总管结石具有独特的优势,临床疗效满意,创伤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胆道开口小切开联合柱状气囊扩张术(EST+EPBD)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将64例肝外胆管结石并胆管直径≥0.8mm患者随机分成两组,EST组32例采用胆道开口单纯大切开后取石或碎石后取石,EST+EPBD组32例采用胆道开口小切开,再行柱状气囊扩张后,进行取石或碎石后取石。结果:两组取石过程中出血、胆管引流情况及早期并发症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取石次数(3.0±2.51 vs 1.6±1.32)、机械碎石器使用率(37.5% vs 9.4%)、结石清除时间(29.32±12.84min vs 18.46±12.82min)比较,EST+EPBD组明显优于ES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胆道开口小切开联合柱状气囊扩张治疗肝外胆管结石安全、有效,在手术时间、取石次数及机械碎石器使用率等方面优于传统的胆道开口切开后取石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经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联合中药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胆总管合并肝内胆管结石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EST取石联合中药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EST治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胆总管治愈率分别为95%和87.5%,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肝内胆管结石总有效率分别为75%和27.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联合EST治疗胆总管合并肝内胆管结石疗效显著,且无严重并发症与毒副作用,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王恺 《医学研究杂志》2010,39(5):108-109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和内镜下Oddi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在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2例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的患者先行EST,然后行LC。结果2例因EST取石失败而改开腹手术,其余60例获得成功,无肠穿孔、胆漏等严重并发症发生。8例出现一过性血淀粉酶升高,4例出现肠道出血,均经保守治疗后治愈。结论EST联合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模式。  相似文献   

8.
沈芸  张俊瑶  康靖 《农垦医学》2011,33(3):255-256
目的:探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十二指肠乳头肌切开(endoscopic sphincter-papillotomy,EST)的手术配合及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内窥镜中心自2010年6月至2011年3月期间行ERCP+EST取石患者的治疗过程。结果:61例胆总管结石患者,成功实施56例行ERCP+EST+取石术,38例一次取净结石,18例二次取净结石,5例ERCP未成功,转外科手术治疗。结论:ER-CP手术中护士充分细致的术前准备及熟练的术中配合显得尤为重要,它是ERCP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探讨治疗性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retrograde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在胆胰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38例经ERCP治疗的病例(治疗组)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sphinctcrotomy,EST)117例,经内镜胆总管支架置入(endoscopicretrobiliarydrainage,ERBD)18例。同期取30例本院外科开腹胆管切开取石术患者作为对照组,就手术前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术后腹痛症状缓解情况及开放饮食天数、总住院天数、人均费用等因素进行t检验。结果治疗性ERCP成功率135/138(97.8%),其中单发结石42例,多发结石75例,胆管狭窄14例,慢性胰腺炎胰管狭窄3例,胰腺分裂症1例,壶腹部占位3例,并发症率6/138(4.35%)。两组术前总胆红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腹痛症状缓解情况及开放饮食天数、总住院天数、人均费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性ERCP对于胆胰管疾病是有效的微创治疗手段,并能够替代部分外科手术。  相似文献   

10.
内镜下治疗胆总管结石包括经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内镜下Oddi括约肌切开术(EST)+取石术,我院2008年经内镜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90例,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内镜下逆行胆胰管造影术(ERCP)对胃大部切除毕Ⅱ式胃空肠吻合术(毕Ⅱ式)后合并胆管结石的治疗价值。方法对21例毕Ⅱ式胃空肠吻合术后合并胆管结石的患者施行ERCP诊疗。结果 21例毕Ⅱ式胃空肠吻合术后合并胆管结石患者中,造影成功17例(80.9%)。17例胆总管结石行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取石术10例,其中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9例;内镜下乳头气囊扩张(EPBD)+取石术4例;内镜下胆管塑料支架引流术3例。无消化道穿孔、迟发出血及死亡病例发生。结论 ERCP治疗对于毕Ⅱ式胃空肠吻合术后并发胆管结石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其手术成功率与操作技巧及既往手术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腹腔镜联合内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患者60例,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和T管引流术,观察组采用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内镜括约肌切开取石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和进食时间。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排气和进食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1),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内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临床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内镜下乳头切开术(EST)对胆囊切除后T管引流不能拔除的病因诊断价值及治疗效果。方法10例胆囊切除术后T管引流不能拔除者行ERCP,观察胆总管下段情况,了解其梗阻原因,如有结石则行EST及胆总管取石术,配合使用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ENBD)。结果10例患者9例有胆总管残存结石,内镜下取石成功,1例疑诊胆管癌患者行ENBD,T管均成功拔除,未发生与操作有关的并发症。结论ERCP、EST治疗可了解胆囊切除术后T管不能拔除的原因,并能解除胆总管梗阻,是一项十分有价值、相对安全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前瞻性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治疗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月间我院肝胆胰外科收治的胆管结石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80例)和治疗组(80例),应用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切开术+T管引流术为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应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为治疗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术后胃肠道功能的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道功能的恢复时间、术后引流的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组80例患者中,无1例患者中转开腹手术,手术的成功率为100.00%,术后存在结石残留的患者有7例,结石的清除率为91.25%;在对照组80例患者中,无1例患者中转开腹手术,手术的成功率为100.00%,术后存在结石残留的患者有25例,结石的清除率为68.75%。治疗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X2=12.6563,P=0.0004<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在手术后发生胆管炎、胰腺炎、出血、穿孔、胆漏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为7.50%,而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7.50%,治疗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X2=12.1716,P=0.0005<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ERCP是诊断及治疗胆管结石的重要手段。应用ERCP+EST+LC治疗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取石术将肝外胆管的结石取出后,再行腹腔镜将胆囊切除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采取传统外科手术及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取石术将肝外胆管的结石取出后,再行腹腔镜将胆囊切除的患者共98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每一种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 EST )联合球囊扩张( EPBD )对较大胆总管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将直径≥10 mm的胆总管结石患者48例随机分为EST+EPBD治疗组和常规EST治疗组各24例。比较两种术式的取石成功率、取石时间、采用机械碎石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EST+EPBD组和EST组的一次取净结石成功率分别为95.8%和87.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ST+EPBD组的取石时间显著短于EST组( P<0.05),使用机械碎石的比例也少于EST组( P<0.05)。 EST组术后发生急性胰腺炎3例, EST+EPBD组出现腹痛1例。结论对于较大的胆总管结石,EST+EPBD术可以缩短取石时间和减少采用机械碎石的次数,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联合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护理.治疗期间加强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观察患者术后的治愈情况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患者的一次治愈率为99%,只有一例需二次取石;仅1例患者术后发生高淀粉酶血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0%。  相似文献   

18.
内镜治疗老年总胆管结石30例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焱  朱玉华  张彪 《海南医学》2003,14(1):12-14
目的:探讨内窥镜治疗老年总胆管结石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我院普外科收治的30例70岁以上的老年总胆管结石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经B超或螺旋CT明确诊断并接受内镜治疗,治疗方法包括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鼻胆管引流(endoscopic nasobiliary drainage,ENBD),乳头括肌切开(endoscopic shincterotomy,est)和取石术,碎石术,测定患者内镜治疗前后的生化指标变化。结果:30例老年总胆管结石患者行ERCP检查,成功率100%,28例行EST,总胆管结石直径<1.0cm者成功率100%,结石直径1.0-1.5cm者成功率86%,结石直径≥1.5cm者需进行机械碎石取石,成功率75%;另有2例患者植入塑料支架作长期引流。1例患者发生与内镜有关的并发症,死亡例,30例患者治疗后各项生化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01)。结论:内镜治疗老年总胆管结石成功率增高,避免了手术创新,安全性好,缩短住院时间,是当前治疗老年总胆管结石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9.
①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十二指肠镜联合治疗老年肝外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②方法选择罹患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老年患者56例,其中28例前瞻性地应用十二指肠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及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EST)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联合治疗,另28例作为对照组,行传统胆囊切除术及胆总管切开加T管引流术。比较两组胆总管内径、胆总管结石最大径、胆总管结石数目、手术总时间、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总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③结果两组患者在胆总管内径、胆总管结石最大径和胆总管结石数目方面无明显差异;ERCP+EST+LC组较传统手术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P〈0.05),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明显加快(P〈0.011),术后并发症明显少(P〈0.01),住院天数明显缩短(P〈0.01),住院费用有明显增加(P〈0.01)。④结论十二指肠镜和腹腔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具有疗效好、痛苦少、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有利于老年患者耐受手术。  相似文献   

20.
黄宇 《中外医疗》2014,(33):53-54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ERCP)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患者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84例ABP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给予 ERCP诊断,并于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 )或(和)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ENBD)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均成功行ERCP 检查,其中胆总管结石36例,十二指肠乳头处结石嵌顿6例。观察组的腹痛缓解时间、肠道恢复通气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无出现死亡病例,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ABP患者行ERCP检查与治疗的成功率较高,能有效促进患者病情的恢复,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