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目的探讨138例肩袖损伤全关节镜微创手术后个体化康复功能锻炼的疗效。方法对138例肩袖损伤患者实施全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术后分4期进行规范化功能锻炼指导,评估患者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138例肩袖损伤康复锻炼后疗效,术后3个月随访肩关节功能评分与术前肩功能评分效果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合理有序且个性化康复功能锻炼对肩袖损伤术后功能恢复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成霞  吴丹  潘浩  王翠娟 《中华全科医学》2019,17(11):1965-1968
目的 探究细节性护理在肩关节镜下肩袖损伤修补术患者干预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1月期间于杭州市中医院骨伤科行肩关节镜下肩袖损伤修补术治疗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2组手术由同一组医生行肩关节镜下肩袖损伤修补术,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细节性护理干预。比较2组疗效有效率,并在术后随访6个月,使用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评价患者肩关节功能,使用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价患者生活质量,使用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价患者护理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疗效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应用细节性护理干预可很好地提升肩关节镜下肩袖损伤修补术的疗效,显著改善患者术后肩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邱文斌 《当代医学》2022,28(10):172-174
目的 探究关节镜下单纯肩袖修补术联合运动手法治疗肩袖损伤合并冻结肩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9年5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60例肩袖损伤合并冻结肩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关节镜下单纯肩袖修补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运动手法治疗.比较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研究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对关节镜下肩袖损伤修复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状况的影响,为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关节镜下肩袖损伤修复术患者6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例,试验组予以术后常规护理,对照组予以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前后ASES评分、UCLA肩关节评分、前屈ROM以及体侧外旋ROM,同时随访患者术后6个月的F-36健康得分。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肩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对照组优于试验组,对照术后6个月SF-36健康得分各项均明显高于试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可以有效促进关节镜下肩袖损伤修复术后患者的肩关节功能恢复,长期疗效较好,值得在临床上作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全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与关节镜下小切口肩袖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肩袖撕裂性损伤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患者采用全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治疗,B组患者采用关节镜下小切口肩袖修补术进行治疗,比较2组的效果。结果:2组患者术后的ASES、VAS评分较之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VAS评分改善较之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是2组患者在肩关节功能评分、患者满意度以及术后并发症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关节镜辅助下小切口手术比较,虽然在术后肩关节功能评分、并发症以及患者满意度等方面无显著差异,但是全关节镜手术治疗肩袖损伤术后疼痛更轻,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延伸护理干预对肩关节镜下肩袖损伤修复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宽甸满族自治县中医院检查确诊的肩袖损伤患者(n=100),均行肩关节镜下修复治疗。以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常规护理+延伸护理干预),对比2组康复效果优良率、情绪评分、肩关节评分。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Constant Murley肩关节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康复总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肩关节镜下肩袖损伤修复治疗配合延伸护理干预可以进一步提升患者康复效果,改善肩关节功能功能,临床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7.
田梦  祝锐  王思 《黑龙江医学》2022,46(1):70-71
目的:探讨针对性康复护理在肩袖损伤行关节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4月—2020年2月样本医院收治的86例肩袖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针对性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肩关节功能、肢体活动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肩关节功能与肢体活动度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55,0.074,P<0.05).观察组干预后肩关节功能、肢体活动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655,14.543,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65%)低于对照组(20.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08,P<0.05).结论:针对性康复护理在肩袖损伤行关节镜手术患者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利于促进肩关节功能与肢体活动度的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叶彩霞 《基层医学论坛》2016,(28):4011-4012
目的:分析关节镜下微创手术对运动性肩袖损伤的治疗效果及其康复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80例运动性肩袖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病历编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康复训练护理,2组患者术后均进行随访3个月~12个月,对2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9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微创手术治疗运动性肩袖损伤配合康复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优良率,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开放式肩袖修补术与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肩袖损伤患者41例,其中应用开放式肩袖修补术治疗23例(开放修复组),应用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治疗18例(关节镜修复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在术后2周、2个月及6个月,对两组进行术后肩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美国肩肘外科协会(ASES)、加州大学(UCLA)肩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死亡病例.与开放修复组比较,关节镜修复组手术切口小、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少、住院时间短(P<0.05);关节镜修复组不同时点肩关节VAS评分低于开放修复组(P<0.05),ASES、UCLA评分均高于开放修复组(P<0.05).开放修复组术后切口感染2例,关节镜修复组无切口感染发生.结论 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治疗肩袖损伤具有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是治疗肩袖损伤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将康复护理应用到实施关节镜下微创手术治疗的运动性肩袖损伤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病例抽取时间为2018年7月-2019年10月,共68例运动性肩袖损伤患者,按照护理干预差异分成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患者采用康复护理干预,比对2组护理效果。结果:术前比较2组患者的前区上举ROM,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的前区上举ROM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肩关节优良率、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为采用关节镜下微创手术治疗的运动性肩袖损伤护理中,采用康复护理可帮助患者加快肩关节恢复,提升肩关节优良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梁军 《当代医学》2016,(35):90-91
目的 观察分析关节镜下直接松解再行肩袖修复术式治疗合并肩周炎的老年肩袖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70例合并肩周炎的老年肩袖损伤患者,运用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手法松解后肩袖关节镜修复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关节镜下直接松解再行肩袖修复术治疗,评估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组患者VAS、ASES评分较术前改善,对照组术后6周、3个月VAS评分低于观察组,ASES评分较观察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合并肩周炎的老年肩袖损伤患者,关节镜下直接松解再行肩袖修复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但术后疼痛缓解、肩关节功能改善方面,不如手法松解后行肩袖修复术治疗效果,临床应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方法,确保最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延续护理对老年患者肩袖修补术后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老年肩袖撕裂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30例,分别对其进行常规指导和延续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肩关节视觉模拟评分(VAS)、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评分(UCLA)评分及肩关节前屈、体侧外旋、外展角度,同时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进行评定.结果 干预组患者术后12个月复查时,肩关节的VAS、UCLA评分及关节前屈、体侧外旋、外展角度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延续护理可有效促进老年肩袖损伤患者术后功能康复,提高老年肩袖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王廷江  胡闯  汤志宏 《当代医学》2021,27(34):71-74
目的 探究肩袖损伤患者应用关节镜下修补术、开放式肩袖修补术方案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肩袖损伤需外科手段治疗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与B组,每组30例.A组采用开放式肩袖修补术,B组采用关节镜下修补术.比较两组肩关节活动度、肌力分级、临床指标.结果 术后,两组外展、外旋、内旋活动度均明显大于术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两组外展评分、外旋评分、内旋评分均明显高于术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两组ASES评分、UCLC评分均高于术前,VAS评分均低于术前,且B组ASES评分、UCLC评分均高于A组,VAS评分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肩袖损伤患者应用关节镜下修补术或开放式肩袖修补术治疗效果相当,但关节镜下修补术具有微创、术后康复快及疗效更佳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应用富血小板血浆治疗巨大“L”或“U”型肩袖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巨大肩袖损伤患者5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27例,均行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观察组术中于肩袖损伤处注入富血小板血浆,对照组术中于肩袖损伤处注入等量生理盐水。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3、6、12个月疼痛VAS评分、Constant及UCLA肩关节功能评分以及术后12个月肩袖愈合情况。结果:术后1、3、6、12个月观察组疼痛VAS评分分别为5.12±0.21分、3.99±0.32分、2.15±0.54分和1.15±0.24分,低于对照组的5.36±0.17分、4.25±0.18分、2.49±0.61分和1.17±0.3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12个月两组Constant、UCLA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术后3、6个月观察组Constant评分分别为62.13±1.32分和79.23±2.01分,高于对照组的60.35±2.36分和77.56±1.5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个月观察组UCLA评分分别为25.24±1.34...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术中优化护理在肩袖损伤关节镜下微创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112例肩袖损伤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给予关节镜下微创肩袖修复治疗,观察组给予术中优化护理,对照组给予手术室标准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优良率96.43%,高于对照组的82.14%(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14%,低于对照组的23.21%(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4.64%,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结论:术中优化护理应用于关节镜下微创肩袖损伤修复术可提高护理效果,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肩关节镜下大型肩袖撕裂患者单排锚钉修补术后联合早期被动运动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6月本院68例大型肩袖撕裂并接受肩关节镜下单排肩袖修补手术的患者,术后肩关节肢具固定保护,麻醉后应用ERSA理念指导早期被动康复运动锻炼,于手术前后行视觉模拟评分(VAS)、肩关节前屈和体侧外旋角度(ROM)、美国肩肘外科协会评分系统(ASES)评分、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系统(UCLA)评分、肩关节功能测试(SST)进行疗效评价、复查核磁用于评估术前肩袖损伤程度及术后肩袖愈合情况,术前术后功能评分对比,评估功能改善情况,并统计末次随访肩袖再撕裂率。结果 3例失访,5例出现术后6月内再撕裂,余均获得12月随访,肩关节功能良好。结论 关节镜下大型肩袖撕裂单排修补术后早期被动运动可获得相当的关节活动度及关节功能且不增加发生肩袖再撕裂的风险。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5):139-142
目的分析快速康复理念在肩袖损伤关节镜下微创手术围术期护理及功能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行关节镜下微创手术的肩袖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快速康复指导护理及功能训练)。以术前、术后5周、10周、15周、20周为观察时间点、比较两组Constant Murfey肩关节评估中各项指标(疼痛、肌力、关节活动度、日常生活)分值。比较两组焦虑量表(SAS)、抑郁量表(SDS)分值及护理总有效率。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疼痛、肌力、ROM(关节活动度)、日常生活分值组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异;观察组术后10周起疼痛分值较对照组低、术后各观察时间点肌力、日常生活、ROM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SDS及SAS分值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快速康复理念用于肩袖损伤围术期护理及功能椴炼中具有以下作用:①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和康复;②缓解疼痛,利于功能训练顺利进行;③早期进行功能训练,从而提高肌力和关节活动度,改善日常生活,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在肩袖损伤治疗中,经关节镜辅助小切口与全关节镜肩袖修补术的临床效果对比。方法:分别选取经关节镜辅助小切口治疗患者30例与全关节镜肩袖修补术治疗患者30例,对两组治疗前后肩关节功能及疼痛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全关节镜组VAS、ASES与UCLA评分结果均明显优于关节镜辅助小切组(P0.05)。结论:相较于经关节镜辅助小切,在肩袖损伤治疗中,全关节镜肩袖修补术的效果更显著,可充分满足广大患者需求。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肩袖损伤患者采用全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和小切口肩袖修补术的疗效。方法:随机数字表法将158例老年肩袖损伤患者分为常规组(79例)与观察组(79例),常规组进行关节镜辅助下小切口肩袖修补术治疗,观察组进行全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治疗,术后随访12个月。比较2组术前、术后1、6、12个月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UCLA)、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术前、术后12个月美国肩与肘协会(ASES)评分,外展、内旋、外旋肌力分级与关节活动度,以及术后12个月肩袖再撕裂、关节僵硬总发生率。结果:2组术后1、6、12个月UCLA评分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常规组(P<0.05);术后12个月ASES评分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常规组(P<0.05);2组术后1、6、12个月VAS评分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常规组(P<0.05);2组ASES评分比较,功能、疼痛、稳定及总分术后12个月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常规组(P<0.05);2组术后12个月肌力分级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常规组(P<0.05);关节活动度大于术前,且观察组大于常规组(P<0.05);2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肩关节镜治疗肩袖损伤护理中应用快速康复理念的效果。方法 选择宽甸满族自治县中医院收治的肩关节镜治疗肩袖损伤患者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快速康复理念护理干预,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术后6个月VAS评分低于对照组,UCLA评分高于对照组,术后6周与6个月肩关节活动度前屈、体侧外旋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100%,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快速康复理念护理干预可以加速肩关节镜治疗肩袖损伤患者康复、促进症状体征改善,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