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亚甲基二砜四胺(毒鼠强)和氟乙酰胺在我国已明令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然而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国内许多地区仍在暗地里生产销售。因此,除了零散报道的鼠药中毒的病例外,以家庭或群体为单元的急性中毒事件十分常见,且近年中毒事件大幅度上升。为寻求集体中毒事件的抢救经验,本文对我院自1997年10月-2003年10月共收治急性灭鼠药中毒157例,其中集体中毒3起,共49例总结,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毒鼠强化学名称为四亚甲基二矾四胺,其能拮抗γ-氨基丁酸而发挥毒性作用,导致中枢神经系统过度兴奋而引起惊厥。表现为陈发性抽搐,重者昏迷,可伴有精神症状及心、肝等脏器功能损害。其发病病快,病情重,死亡率高,而且易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及后遗症。自2001年1月~2004年1月,我院急诊科共收治23例毒鼠强重度中毒者,经精心治疗与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误服毒鼠强中毒是儿科急救疾病之一,毒鼠强为剧毒鼠药,化学名为四亚甲基二砜四胺,俗称四二四,是一种中枢刺激剂,具有强烈的惊厥作用。若不及时抢救。常因强直抽搐导致窒息,呼吸衰竭。呼吸骤停而死亡。  相似文献   

4.
毒鼠强又名没鼠命,化学名为四亚甲基二砜四胺,为一剧毒灭鼠药,对大多数哺乳动物也有剧毒,且无特效解毒方法。我院自2005年1月至2007年4月收治急性重度毒鼠强中毒(ATI)25例,应用肌松药合并机械通气治疗,以及认真细致的观察和护理,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共25例,其中男11例,女14例,年龄20~56岁,平均33.1岁。中毒途径均为口服,其中23例为自杀服毒,2例被人投毒,且经法医鉴定为“毒鼠强”。就诊时间除一例不详外,余均为中毒后20min至1h。全部病例均表现为嗜睡、昏睡或昏迷[1]。抽搐发生时呈癫痫大发作状态,…  相似文献   

5.
6.
毒鼠强,商品名有“三步倒”“气死猫”等,化学名称为四亚甲基二矾四胺,简称四二四,为有机氮化合物,无臭无味,白色粉末状,化学性质稳定,体内停留时间长,毒性强,主要损害中枢神经系统,继而造成中毒死亡。我国已明令禁止销售,因其生产成本低廉,不法商贩为牟取暴利而导致销售屡禁不止,中毒事件时有发生。我科于2003年10月-2005年6月,应用血液灌流方法治疗26例急性毒鼠强中毒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毒鼠强,化学名为四亚甲基二矾四胺,为白色轻质粉末,无味。食后可经消化道、呼吸道吸收而引起中毒,该药具有强烈的脑干刺激作用,强烈的致惊厥作用。进入机体后主要作用于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患者临床表现为强直性、阵发性抽搐,伴神志丧失,口吐白沫,全身紫绀,类似癫痫发作持续状态,并可伴有精神症状。严重中毒者频繁抽搐几无间歇,甚至角弓反张。中毒者可因剧烈的强直性惊厥导致呼吸衰竭而死亡。  相似文献   

8.
本介绍从2000年6月中旬~2001年收治的误食毒鼠强引起急性中毒的病例5例,报告本病的中毒症状和抢救措施。  相似文献   

9.
从1999年~2001年因误服药物而就诊的儿童217例中163例是因误服灭鼠药,其次是安定,再其次就是家庭常备用的药物如:感冒药、降压药、镇静药等。而误服灭鼠药多数为国家明文禁止使用的毒鼠强,据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中毒控制中心对山西采样的18种灭鼠药就有15种为毒鼠强以及其与氟乙酰胺的混合物。由于灭鼠药(以下简称毒鼠强)的商  相似文献   

10.
例1女性,32岁.因口服四亚甲基二砜四胺(毒鼠强)25 g约2 h入院,服药后口吐白沫,全身抽搐3次每次持续5min后渐出现昏迷.入院查体:体温36.5℃,脉博80次/min,呼吸22次/min,血压120/90 mm Hg;浅昏迷,双瞳孔直径约0.3 cm,口唇紫绀,颈部抵抗感明显,口内大量白色泡沫,舌尖可见齿咬痕,鲜血渗出.双肺呼吸粗,闻及少量干啰音.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阴性.查血常规:血红蛋白110 g/L,白细胞13.7×109/L,中性粒细胞0.72,淋巴细胞0.28.  相似文献   

11.
毒鼠强是灭鼠药中毒性最强之一,又名没命鼠、424、一扫光、三步倒,化学名为四亚甲基二砜四氨,英文名Tetremthylene Disulfoteramine,简称Tetramine.食人后15分钟到1小时发病,死亡率高,以神经及消化系统受损为主,我院于2003年2月25日,收治26名因食入含有毒鼠强的鸡汤而中毒的儿童,经积极抢救护理,无1死亡.  相似文献   

12.
毒鼠强(Tetramine),化学名称四亚甲基二砜四胺,为剧毒神经毒性杀鼠剂,一旦急性重度中毒,病死率极高。我院儿科收治急性毒鼠强中毒13例,经过积极抢救及护理,取得满意疗效。现将其抢救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患儿13例,男9例,女4例。年龄0.1~8岁。10例呕吐物或毒饵均经防疫站检验证实为毒鼠强中毒,另3例有明确误服史。全部病例均于误服毒物10min内发病,就诊时间最短1h,最长28h。1.2临床表现13例服药10min出现惊厥,发作4~10次/d,每次发作持续5~30min。其中2例持续惊厥,入院已出现呼吸衰竭,8例有呕吐,3例惊厥间歇期有精…  相似文献   

13.
13例毒鼠强中毒抢救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于 2 0 0 1年 3月至 6月共收治毒鼠强中毒病人 13例 ,经抢救治愈 11例 ,有 2例有类似癫痫样小发作 ,带药出院。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 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 13例 ,男 7例 ,女 6例 ,年龄 7— 4 3岁 ,平均 32岁 ,其中误服 4例 ,自杀 9例。1 2 临床表现 :13例病人均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 ,3例出现意识丧失、抽搐、大小便失禁 ;2例出现幻听、幻视、躁狂等症状 ;1例呈持续痉挛性抽搐。1 3 辅助检查 :5例出现肝肾功能及心肌酶谱异常 ;2例脑电图异常 (癫痫样表现 )。2 急救处理 :彻底清除毒源2 1 立即清除毒物 :13例病人均在 2 …  相似文献   

14.
近二年来 ,我科成功救治四亚甲基二砜四胺 (毒鼠强 )中毒患儿 14例 ,现总结临床经验如下。1 临床资料   14例患儿中男 8例 ,女 6例 ;年龄最大 14岁 ,最小 15个月。其中 2例是兄妹 ,误服捡到“娃哈哈”1瓶后 15分钟左右出现抽风症状 ,经检测剩余食物及胃内容物 ,发现有毒鼠强成分 ;其余 12例为散发性病例 ,可追溯有误服史或密切接触史 ,抽取胃内容物检测均检出有毒鼠强成分。患者大都在几分钟到数小时内出现症状 ;脑电图显示弥温性中度异常 4例 ,心肌酶检查丙氨酸转氨酶升高 (6 7~ 2 80 U ) 9例 ,4例作常规脑脊液检查 ,3例颅脑 CT检查…  相似文献   

15.
我院自2001年9月24日起收治35例食入含有碳酸钡的烧饼所致的群体中毒患者,现将抢救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共35人,男13人,女22人,成人23人,儿童12人,年龄最大为78岁,最小为7月。于进食后0.5~5小时来院就诊,主要症状为腹痛、腹泻、呕吐伴口唇、面部、四肢发麻(表1),辅助检查揭示心律失常、血钾降低、尿常规异常(表2)。其中1例入院时无症状,4例出现呼吸肌麻痹,1例死亡,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明文规定的禁用灭鼠剂有氟乙酰胺(FCH2CONH2)、氟乙酸钠(CH2FCOONa)、毒鼠强(四亚甲基二砜四胺)、毒鼠硅(1-对氯苯基-2,8,9-三氧-5-氮-1-硅双环-3,3,3-十二烷)及甘氟(1,3-二氟内醇-2和1-氯-3氟丙醇-2的混合物)等,其他急性灭鼠剂多为限用或禁用品种[1].从近年以来中毒汇总资料来看,毒鼠硅和甘氟危害已基本控制,但毒鼠强和氟乙酰胺仍有众多的非法厂家生产.这两种灭鼠剂也是现阶段对人们健康威胁最大、中毒患者最多的毒物之一[2].尽管政府多次明令禁止,但现临床仍不断有中毒病例就诊.1998-2003年因禁用灭鼠剂中毒就诊的患者有明显增多的趋势,多数除有明显的临床表现外,脑电图(EEG)均表现为异常.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毒鼠强的化学名称为四次甲基二砜四胺,是小分子有机氮化合物,进入机体后其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拮抗r-氨酪酸引起强直性、阵发性抽搐、神志丧失、口吐白沫、全身紫绀,并伴有精神症状,严重中毒者频繁抽搐、无间歇,可因剧烈的强直性惊厥导致呼吸衰竭而死亡。近年来鼠药中毒呈上升趋势,我国中毒事件时有发生,对人的生命造成很大威胁,其病死率高达20%[1]。  相似文献   

18.
毒鼠强又名"424",化学名称为4-亚甲基2-砜4-胺.据国内外的科学实验证明,毒鼠强毒性相当于氰化钾的100倍,砒霜的300倍,5 mg即可致人死亡,目前尚无特效解毒剂[1].  相似文献   

19.
毒鼠强又名"424",化学名称为4-亚甲基2-砜4-胺.据国内外的科学实验证明,毒鼠强毒性相当于氰化钾的100倍,砒霜的300倍,5 mg即可致人死亡,目前尚无特效解毒剂[1].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急性毒鼠强中毒的救治护理措施以及有效的控制抽搐对患者病情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37例急性毒鼠强中毒患者应用维生维B6 静注等综合救治护理措施。结果 :维生素B6 联合鲁米那钠静注对控制抽搐确实有效 ,37例中毒患者 ,临床治愈33例 ,死亡4例。结论 :急性毒鼠强中毒是一综合救治护理过程 ,控制抽搐当属重中之重 ,脑水肿和中毒性脑病的防治也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