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随着生活环境质量的下降,病毒性心肌炎(VMC)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VMC发病机制主要包括病毒直接损伤和自身免疫损伤两方面。病毒感染后引发的自身免疫反应是心肌损伤发生发展的核心,也是导致心肌纤维化,乃至扩张型心肌病(DCM)的主要原因。研究发现,Th17、Treg细胞表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性心肌病(diabetic cardiomyopathy,DCM)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晚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的研究表明,线粒体电子传递链过氧化物的产生增多是导致DM并发症发生4条途径的共同机制。PARP是DNA链氧化损伤的传感器[1],与DCM的发生密切相关。然而,PARP的抑制剂3-AB对DCM的防治作用及机制少有报道。本研究旨在探讨3-AB对糖尿病心肌的保护作用,为临床DCM的防治提供可靠依据。1材料与方法 1.1动物及试剂:雄性清洁级Wistar大鼠(体质量180~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微小RNA-146 (miR-146)在糖尿病心肌病(DCM)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观察miR-146及其下游靶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6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实验(DCM)组和对照(control)组,每组30只,实验组采用低剂量(50 mg/kg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诱导建立糖尿病心肌病模型,对照组给予等量枸橼酸钠缓冲液腹腔注射,建模12周后取心脏做HE和Masson染色观察心脏病理改变,RT-qPCR检测miR-146 a和miR-146b及其下游靶基因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1(IRAK1)和TNF受体相关因子6(TRAF6)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IRAK1和TRAF6的蛋白表达。结果:12周末HE染色显示,DCM组心肌肥大,结构紊乱;Masson染色显示,DCM组心肌内胶原纤维增多;RT-qPCR检测结果显示,DCM组中miR-146a及miR-146b较control组表达明显减少(P 0. 01),IRAK1的mRNA水平明显增高(P 0. 01),而TRAF6的mRNA水平下降(P 0. 01);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DCM组的IRAK1蛋白表达增加,TRAF6的蛋白表达降低(P 0. 01)。结论:miR-146可能通过调节IRAK1介导的炎症反应参与糖尿病心肌损伤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两类原发性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DCM)和限制型心肌病(RCM)的研究已取得一定的进展,但是两者的发病机制和病程发展过程的分子机理尚未明确,在临床上RCM很容易被误诊为DCM。因此,首先对两类心肌疾病的RNA-Seq转录组数据进行基因表达差异显著性分析,筛选出DCM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451个、RCM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1 326个;然后用两类心肌疾病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分别构建共表达网络,并基于网络特征找出两种心肌疾病相关的重要基因(即可能的基因标志物);接着对发现的DCM相关的21个基因标志物和RCM相关的65个基因标志物进行生物功能分析,阐释两类心肌疾病的一些发生发展机制;最后从基因标志物、生物功能和信号通路多个方面比较两类心肌疾病,为在分子水平上区分两类心肌疾病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心肌纤维化涉及到多种复杂的生物学机制.目前,对于免疫介导的心肌纤维化备受关注,而对于心肌损伤时T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在心肌纤维化中的作用尚存在争议.早期的炎症反应有利于心肌修复,但过度的炎症反应则促进纤维化发生.因此,详尽了解T细胞在心肌纤维化中的作用,有助于通过控制或干预过度的炎症反应来防治心肌纤维化发生,为心脏疾病提供新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楚雄地区克山病与肠道病毒感染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肠道病毒感染与克山病发病有关。用套式聚合酶链式反应,分别对克山病患者6例心内膜心肌活检与21例尸检心肌冷冻及蜡块标本和21例脑外伤患者心肌冷冻及蜡块标本进行肠道病毒核糖核酸检测,在克山病患者中,发现5例活检及18例尸检标本中有肠道病毒核糖核酸存在,而脑外伤患者心肌标本中均为阴性,说明克山病患者活检及尸检心肌组织中均有肠道病毒感染,且两者感染率基本一致,提示肠道病毒感染可能是楚雄地区克山病发病的主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SonoVue超声微泡靶向递送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FGF)对糖尿病心肌病(DCM)大鼠左室舒缩功能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24只健康雄性SD大鼠通过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DCM模型,再随机平均分成DCM组与aFGF治疗组。另选择正常对照组12只。aFGF治疗组经尾静脉注射SonoVue-aFGF溶液并同时给予心肌定点超声辐照。干预后4周对所有大鼠行心导管检查,测定左室收缩末压力(LVESP)、左室舒张末压力(LVEDP)和左室内压最大上升/下降速率(LV±dp/dtmax)。处死大鼠取心肌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心肌微血管密度(MVD),改良Masson胶原染色法测定心肌胶原容积分数(CVF),TUNEL法检测心肌组织凋亡指数(AI)。结果:干预后4周,aFGF治疗组大鼠LVESP和LV±dp/dtmax与DCM组比较明显增加(P<0.01),LVEDP较DCM组明显减低(P<0.01)。aFGF治疗组MVD测值与DCM组比较明显增加(P<0.01),而CVF及AI较DCM组明显减低(P<0.01)。结论: 超声微泡靶向递送aFGF可有效改善DCM大鼠的左心室功能,有望成为治疗DCM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及血中3-硝基酪氨酸(3-NT)与糖尿病心肌病(DCM)心肌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选取8周龄雄性SD大鼠60只,将其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DCM组、糖尿病+缬沙坦处理组和DCM+缬沙坦处理组,每组15只。用TUNEL法检测DCM心肌细胞的凋亡指数(AI);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心肌组织中3-NT的表达指数(EI);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3-NT的浓度。结果:(1) 4组大鼠的心脏重量指数有显著差异(P<0.01),DCM组和DCM+缬沙坦处理组心脏重量指数大于空白对照组和糖尿病+缬沙坦处理组。(2) 心肌组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表明,心肌组织中3-NT的EI与心肌细胞的AI呈正相关(P<0.01),而血中3-NT的含量与心肌细胞的AI无相关关系(P>0.05)。(3) 4组大鼠间的AI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两两比较各组AI,DCM组 > 糖尿病+缬沙坦预处理组、DCM+缬沙坦处理组 > 空白对照组。(4) 4组大鼠心肌组织3-NT表达指数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两两比较,DCM组显著大于其它3组。(5) 4组大鼠血中3-NT的浓度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1) DCM大鼠心肌组织中3-NT的表达显著增多并与心肌细胞凋亡密切相关,缬沙坦能够抑制DCM大鼠心肌细胞中3-NT的表达,并由此抑制DCM大鼠心肌细胞凋亡。(2) 循环血中的3-NT水平不能真实反映DCM大鼠心肌组织中3-NT表达水平及其对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应激所致心肌损伤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其中有大量蛋白质家族和成员的参与.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直接执行者,其功能状况决定着应激性心肌损伤的发生和程度.本文综述了应激诱导心肌损伤发生过程中涉及到的主要蛋白质及其作用.  相似文献   

10.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SCs)自体移植后在扩张型心肌病(DCM)微环境中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的可行性。方法 :以日本大耳白兔为研究对象 ,分离培养扩增MSCs,盐酸阿霉素耳缘静脉注射复制兔DCM模型 ,将 5溴脱氧尿嘧啶 (BrdU)标记的MSCs移植到DCM心肌内 ,4周后观察移植细胞的增殖分化情况。结果 :细胞移植 4周后 ,实验组心肌内有BrdU标记的阳性细胞 ,有一部分参与组成新生血管 ,对照组中没有发现 ,且实验组毛细血管密度大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显著性 (P<0 .0 1)。结论 :MSCs自体移植到扩张型心肌病后可以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