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隐匿性拖带时起搏后间期与慢径消融成功靶点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评价应用隐匿性拖带方法对准确靶点消融的有效性及探讨常规慢径靶点部位与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折返环的关系。可反复诱发的持续性典型AVNRT的患者 34例 ,消融导管在后或中间隔标测到A/V≤ 0 .5处 ,然后诱发心动过速 ,在高位右房 (HRA)和冠状窦口 (CSO)超速起搏产生隐匿性拖带 ,并按常规方法进行慢径消融。比较隐匿性拖带时靶点部位起搏后间期与心动过速周长的差值 (PPI-TCL值 )在成功靶点与不成功靶点区别。结果 :HRA超速起搏发生隐匿性拖带时 ,His束记录部位A波均为逆向夺获。而CSO超速起搏拖带时 ,32例His束记录部位A波为顺向夺获 ,另 2例为逆向夺获。在这 32例中共记录 5 4个靶点 ,成功靶点的PPI-TCL值明显小于不成功靶点 (12 .4± 5 .8msvs 32 .1± 18.6ms,P <0 .0 1)。PPI-TCL值≤ 2 0ms对靶点成功消融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 84%、81%。结论 :本研究提示常规慢径消融成功部位作为房室结外的后部延伸组织参与组成AVNRT折返环或距其非常近。在可持续发作和诱发的AVNRT患者中 ,CSO部位起搏拖带顺向心房夺获时 ,靶点部位测出的PPI-TCL值≤ 2 0ms,可作为一种新的慢径路电生理定位消融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房室结慢径消融中出现持续反复交界性心律(JR)现象对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 40 例射频消融术后(平均27.5个月)的AVNRT随访患者,根据其慢径消融中JR的变化特点,分为2 组,Ⅰ组指消融慢径中,先出现JR,后逐渐减少直至消失;Ⅱ组指慢径消融中,JR持续、反复存在,直到消融终点。上述病例均接受经食管心房起搏术,观察心动过速诱发情况。 结果 全部病例均未诱发AVNRT。 结论 房室结慢径消融的成功并不苛求放电过程中JR现象呈现从有到无的演变规律,只要不诱发心动过速即为消融成功,而且对远期预后无影响  相似文献   

3.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慢径消融终点与临床疗效关 …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62例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患者接受慢径消融治疗,评价A型终点(阻断慢径且不再诱发AVNRT)、B型终点(保留慢径前传但不再诱发AVNRT和心房回波)和C型终点(保贸慢径且能诱发1~3个心房回波)对房室传导功能的影响及与AVNRT复发的关系。结果:(1)消融后77.4%(48例);17.7%(11例)和4.8%(3例)的病人分别达A、B和C型终点;(2)消融后A型终点病人的房室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射频消融房室结慢径对诱发Ⅰ型房扑(AFL)的影响,分析这2种心和人常之间的关系和探讨房室结慢径的本质。方法 21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患,分别于射频消融前后行心房程序电刺激恨AFL。结果 慢径消融前AFL恨率为90.48%,慢径消融后 诱发率为38.10%,较消融前明显降低。结论右心房后下部组织是AVNRT和AFL折返环路的共同部分,慢径是右心房后下部缓慢传导组织向房室结  相似文献   

5.
目的 根据影像法射频消融房室结慢径是一相对盲目的方法,其单次放电的成功率低,导致房室阻滞的危险性高。本研究比较超速阈下刺激(USS)终止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的位点与慢径消融靶点之间的关系,探讨USS是否可作为标测慢径的电生理指标。方法 选择AVNRT患者16例,所有患者均诱发出持续性AVNRT,平均心动周期为(333.31±43.9)ms。按影像法结合腔内心电图从右后间隔冠状静脉窦口  相似文献   

6.
报道8例快-慢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的电生理特征及射频消融治疗。其中3例为慢-快型AVN-RT射频消融改良慢径后出现的快-慢型AVNRT。8例均经消融慢径而成功终止心动过速。平均放电次数3±1.1次、平均放电时间120±30.4s、平均放电功率30±11W。随访6~24个月,无复发。快-慢型AVNRT具有以下临床电生理特征:①快径不应期短、慢径不应期长。②心内电刺激无房室结双径路现象。③心动过速能由心房刺激诱发。④心动过速时AH间期<HA间期,冠状窦近端A波最提前。熟悉快-慢型AVNRT的电生理特征,对于鉴别房性心动过速及右后间隔旁道参与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十分重要,也是指导快-慢型AVNRT射频消融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报道2例特殊类型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1例为慢-慢型AVNRT伴起始部多径路逆传;1例为两种不同电生理特性的慢径交替前传、快径逆传构成的AVNRT。电生理检查均提示房室结三径路。2例病人均于冠状静脉窦口上方消融慢径改良房室结成功,心动过速不再被诱发。随访2个月心动过速均无复发。提示房室结多径路形成的特殊类型AVNRT,需详细的电生理检查并仔细鉴别方能予以诊断。射频导管消融方法同典型AVN-RT,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快 慢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在临床上少见 ,其射频消融方法学与慢 快型一样 ,往往多次放电无效 ,手术时间和X线曝光时间长 ,激动标测寻找慢径最早心房出口作为消融靶点 ,国内外少见报道。我们应用这种方法射频消融治疗快 慢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取得良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快 慢型AVNRT 7例 ,男 3例 ,女 4例 ,年龄 2 4~ 6 7(43±18)岁 ,心动过速病史 6~ 84个月。电生理检查方法与常规心内电生理检查方法相同。标测和消融方法为 :诱发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PSVT)后 ,用消融电极在中后间隔仔…  相似文献   

9.
慢 慢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AVNRT)用前传慢径和逆传慢径构成心动过速折返环。目前较常用消融逆传慢径心房插入点 ,但复发率高达 1 0 %左右。笔者推测 ,由于慢 慢型AVNRT前传慢径的传导时间长 ,有效不应期短 ,可能为维持慢 慢型AVNRT折返环的关键支 ,用解剖法消融前传慢径 ,可能与常见慢 快型AVNRT消融前传慢径的方法一样有效。1 .资料与方法 :2 0 0 0年 1月~ 2 0 0 1年 1 1月 ,因AVNRT入院行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患者 1 4 5例 ,其中慢 慢型 1 0例(6 9% )。放置 1 0极冠状静脉窦 (CS)导管至CS ,4极导管分别…  相似文献   

10.
异丙肾上腺素对射频消融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消融房室结慢径的72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病人进行观察分析,以了解异丙肾上腺素在AVNRT射频消融中的临床价值。消融前电生理检查时有27.8%(20/72)从未能诱发AVNRT,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素后,85.0%(17/20)则能诱发;消融后47.9%(34/72)和异丙肾上腺素评价,其中9例既有吉跳跃现象又有心房回波的病人50.0%(4/8)诱发出AVNRT而重新消融。随访8.5  相似文献   

11.
分析13例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患者快径消融产生的问题:发生III度房室传导阻滞(AVB)2例(15.4%);术后出现促心律失常的不良后果2例(15.4%),其中1例因仅阻断快径前传,逆传仍保留而使AVNRT较术前更易发作,另1例快径前传、逆传部被阻断,因合并隐匿性旁道而使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更易发生。4例成功而留有I度AVB者,因心电图不正常而给患者带来一定的心理负担。  相似文献   

12.
心房起搏法在射频消融房室结折返性心运过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射频消融治疗的94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病人按心房起搏法和常规法进行分组(分别为39及55例),回顾性比较两组病人的消融治疗结果,以评价这两种方法在射频消融治疗AVNRT中的安全性、成功率和复发率。随访10.8±4.5个月,总成功率为96.8%,复发率为2.1%。与常规组相比,起搏组有效放电时间明显延长(145±38svs82±26s,P〈0.01),慢径阻断成功率高(61.5%s  相似文献   

13.
对消融房室结慢径的72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病人进行观察分析,以了解异丙肾上腺素在AVNRT射频消融中的临床价值。消融前电生理检查时有27.8%(20/72)的病人未能诱发AVNRT,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素后,85.0%(17/20)则能诱发;消融后47.9%(34/72)用异丙肾上腺素评价,其中8例既有房室结跳跃现象又有心房回波的病人50.0%(4/8)诱发出AVNRT而重新消融。随访8.5±4.3个月,成功消融的71例中,34例经异丙肾上腺素评价者无一例复发,37例未用异丙肾上腺素评价者2例复发。提示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素可提高AVNRT的诱发率;消融后房室结慢径前传功能存在时,无论有无心房回波均应用异丙肾上腺素评价,以确定消融终点和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4.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术中特殊病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260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射频消融中出现11例特殊病例。其中男3例、女8例。5例属电生理现象复杂,其中1例快-慢型者S1S1500ms心室刺激时,连续3个刺激便出现室房文氏现象,随之出现心动过速,AVNRT时心室率182bpm,His束电极A波最先激动,呈A-H-V传导,VA间期220ms,VA>AV;另1例快-慢型者心内电生理诱发出典型AVNRT,其频率162bpm,对其慢径改良后,诱发出另一种频率的快-慢型AVNRT。3例慢-慢型者心动过速较易诱发,AVNRT时均以冠状静脉窦口(CSO)A波最提前,His束电极示H-V-A传导。3例永存左上腔静脉,CSO异常扩张,窦口上缘几乎接近His束水平。3例放电过程特殊者,其中1例在较大范围内消融,均出现慢交界区心律,另1例在消融中出现一个交界区心律后,便诱发AVNRT,再有1例为消融时难以出现慢交界律。所有病例均消融成功(100%)。结果提示对特殊病例除应进行详细电生理检查之外,应采取不同的消融策略  相似文献   

15.
有关慢径消融的终点及方法学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 慢径消融是否以阻断慢径为终点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AVNRT)的电生理机制较为明确 ,射频消融快径或慢径均能达到治疗心动过速的目的 ,但从阻断某一径路对房室传导功能的影响来看 ,消融慢径则是合理的术式。临床实践也证实阻断慢径相对安全 ,治疗AVNRT的远期效果也较为理想[1] 。长期以来消融慢径的终点是否以彻底阻断慢径传导为指标尚存歧议[2~ 5] 。以往的研究和文献报道消融后可残留慢径传导 ,甚至可保留 1~ 3个回波 ,只要不再诱发AVNRT(包括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素 )即认为达到慢径消融的终点[1,6] 。而且对比残留慢…  相似文献   

16.
判断慢径阻断的新指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心房起搏显示慢径前传时放电消融 ,以慢径前传消失作为阻断慢径和指导连续放电的新指标 ,评价这一方法的可靠性及方法学上需解决的问题。1.资料与方法 :2 4例接受射频消融(RFCA)治疗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患者为本研究对象 ,男性 9例 ,女性 15例 ,年龄 19~ 5 6岁。经心电图(ECG)和食管电生理证实为AVNRT。常规置管记录高位右房 (HRA) ,希氏束(HBE) ,冠状窦 (CS) ,右心室 (RV)和ECG。心房刺激明确AVNRT的诱发条件 ,显示房室结双径 (DAVNP) ,明确慢径前传的S1S1周期。置入 8F长鞘 (…  相似文献   

17.
隐匿性后间隔慢传导旁道参与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隐匿性后间隔慢传导旁道的特殊电生理表现,其参与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需与非典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鉴别[1~3]。本文报告1例心中静脉处逆向递减性传导旁道的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过程。1病例资料及消融过程患者男性,16岁,阵...  相似文献   

18.
设计一种新的射频消融方法(选择性消融逆传快径)对25例反复发作的典型房这地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进行消融治疗。经股静脉插入1~2根大头电极至Koch氏三角区,于旁His束心室起搏下寻找逆传A最早的靶点,靶点图上不能有或仅有极小H波,大头电极用力压向靶点出现:(1)VA分离或HA间期延长,说明逆传快径已机械刺激所阻断,立即放电15~25W,持续30~90s;(2)AH间期延长,说明前传快快径已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快速心房起搏最短1∶1房室传导时最大PR间期(PRmax)与RR间期比值(PRmax/RR)在鉴别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中的意义,分析比较了20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有房室结前传跳跃现象者12例、无跳跃现象者8例)和20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患者消融前、后快速心房起搏时最短1∶1房室传导的PRmax/RR。AVNRT组消融前、后心房快速起搏时最短1∶1房室传导的PRmax/RR为1.12±0.12和0.42±0.07,两者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AVRT组为0.52±0.16和0.51±0.18,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消融前,AVNRT组PRmax/RR与AVRT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1.12±0.12vs0.52±0.16,P<0.01)。PRmax/RR>1诊断AVNRT的敏感性为90%、特异性91%。提示PRmax/RR>1在消融前可用来鉴别AVNRT与AVRT;对无房室结前传跳跃的AVNRT,消融后PRmax/RR<1可作为慢径消融成功的指标  相似文献   

20.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房室结功能曲线连续 …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中房室结功能曲线呈连续性者的电生理特点。将AVNRT分为房室结功能曲线连续组(Ⅰ组)及房室结功能曲线不连续组(Ⅱ组),行慢径消融,进行消融前后和组间的电生理比较,分析房室结功能曲线呈连续性者的特点。结果:Ⅰ组心房程序刺激对AVNRT的诱发率仅42%(5/12),低于Ⅱ组的66%(23/35)。Ⅰ组房室结前传有效不应期(ERP-AVN)消融前后无显著变化(21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