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活事件可以造成个人生活风格和行为方式的改变,并要求个体去适应或应对[1].众多研究表明,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有关[2-5].生活事件能否引起心理生理反应进而导致心身问题,不仅取决于生活事件本身发生的频率和影响程度,还受个体的应对方式、归因风格、自我认知评价、人格特征等因素的影响[3,6].应对方式为人们对内外环境要求以及由此产生情绪困扰而采用的应对方法、手段或策略[7].有关研究已表明,应对方式主要是作为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的中介变量起作用[2-3].本研究以阿瓦山区佤族和汉族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为改善该地区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青少年哮喘患者心理社会因素特点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青少年哮喘患者心理健康水平及其与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及个性的关系。[方法]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应对方式问卷(CSQ)、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及症状自评表(SCL-90),对208例青少年哮喘患者及其正常对照组作调查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哮喘患者心理健康水平偏低,在强迫、人际敏感、焦虑、恐怖、偏执等因素差异显著;生活事件应激值、人际关系、健康与适应问题、消极应对、情绪稳定五因子得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SCL-90总分与生活事件应激值、消极应对、N分呈正相关,而与积极应对呈负相关,各因子间也相互存在相关。[结论]在心理社会因素方面,青少年哮喘患者较正常人群存在差异和特点,各因素之间既有直接的影响,又存在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3.
刘艳 《中国学校卫生》2012,33(12):1527-1528
心理健康是一种情感和社会的幸福感,个人能意识到自己的能力,能对付生活中正常的紧张,能创造性地或有效地完成工作,能对自己及社会做出贡献[1].人格作为一种广泛而稳定的个体内部因素,与心理健康有着密切关系[2].有研究表明,应对方式与健康之间有着密切关系[3].积极应对与心理症状呈负相关,而消极应对与心理症状呈正相关[2,4-5].应对的特质理论还认为,个体的应对策略具有一定的跨情境稳定性,不同人格特质的个体有偏好的应对方式[6].本研究在已有研究基础上,考察高职大学生的人格、应对方式以及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探讨应对方式在人格与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效应,为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工作提供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班永飞  宋娟 《中国学校卫生》2012,33(10):1236-1238
研究发现,生活事件与亲社会行为有一定的关系,且生活事件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有明显中介因素(如人际关系、社会支持和情绪认知)的作用[1-5].当遇到负性生活事件时,良好的人际关系和适时的社会支持能够促进弱势对象进行换位思考,激发较多的亲社会行为[6-7];认知应激说强调,生活事件作为应激源,受个人认知评价、应对风格、社会支持等多种中介因素影响[8].可以预见,亲社会行为和生活事件之间,社会支持是一个重要的中介因素.本研究拟建构相应的模型来解释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和亲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为学生心理健康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焦虑是在一定的情境激发之下,受个体认识评价能力、人格倾向与其他身心因素所制约,以担忧为基本特征,以防御或逃避为行为方式,通过不同程度的情绪性反应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状态[1-2].以不同学生群体为对象的研究表明,焦虑与个性特征、应对方式、生活事件、社会支持等因素之间存在显著的关联性[3-6].此外,焦虑或焦虑障碍还与遗传、行为抑制、消极学习经验、应激性生活事件,以及不良家庭环境等因素有关[7].适应行为是指个人独立处理日常生活与承担社会责任达到他的年龄和所处社会文化条件所期望的程度,也即个体适应自然和社会环境的有效性[8].研究表明,小学生的适应行为与父母教养方式、学业成就等因素有关[8-9].本研究拟探讨汉族、哈尼族小学生的焦虑、社会支持和学校适应行为的关系,以期为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事实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国内很多研究探讨了特定文化背景和环境下发生的生活事件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有些研究认为,生活事件和主观幸福感存在较为密切的联系[1]。而以大学生为对象的研究,则得出生活事件对主观幸福感直接影响不显著的结论[2]。也有研究发现,生活事件和自尊呈负相关,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对自尊  相似文献   

7.
初中生主观幸福感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30,自引:4,他引:26  
王极盛  丁新华 《中国公共卫生》2003,19(10):1181-1182
主观幸福感是个体依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所作的总体评价〔1〕。应对是个体为了处理被自己评价为加重或超过其能力资源范围的特定内外环境的要求而作出的不断变化的认知与行为努力〔2〕。为探讨初中生的主观幸福感与其应对方式之间的联系 ,以及幸福感高的个体是否具有特定的应对反应模式 ,进行了本研究。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北京市某普通中学学生 2 94人 ,有效被试 2 83人 ,其中男生 14 9人 ,女生 13 4人 ,初一学生 10 5人 ,初二学生178人。1 2 方法1 2 1 测评工具 中学生主观幸福感量表。此量表为自制 ,初稿为 87个项目 ,采用…  相似文献   

8.
生理和心理特点决定了大学生在身心方面发展的不平衡、不稳定[1]。大量研究表明,负性生活事件对心理健康存在极大影响,负性生活事件和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等因素间接地影响心理危机等极端事件的发生[2]。医科院校的课程设置普遍较  相似文献   

9.
应对方式是个体面对现实环境变化所采用有目的、有意识的认知和行为方式,是大学生社会适应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根据认知心理应激理论,应对方式的不同直接影响人的情绪状态,进而影响心身健康^[1]。一般自我效能感指在应对各种环境的挑战及面对新事物时个体所拥有的一种总体性的自信心。国内外大量研究发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大学生认知易感性和抑郁症状发生之间的关系.方法 以某医学院校1 498名临床专业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抑郁量表,归因方式、应对方式和功能失调性态度问卷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生抑郁症状检出率为12.5%,抑郁症状评分与功能失调性态度评分之间呈正相关(P<0.01);与应对方式中的解决问题和求助两个维度评分之问呈负相关(均有P<0.01),而与应对方式中的白责、幻想、退避和合理化四个维度评分之间呈正相关(均有P<0.01);抑郁症状评分与归因方式中的消极外归因评分之间呈现负相关(均有P<0.01).结论 大学生抑郁症状与应对方式、功能失调性态度和归因方式存在密切关联,改善学生的认知易感性有助于降低其抑郁症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社会心理因素对中年脑梗塞患者发病的影响。[方法]应用生活事件量表、A型行为类型评定量表、社会支持量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对48例中年脑梗塞患者及6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独居、消极应对、积极应对、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行为类型、正性事件刺激量、负性事件刺激量、事件刺激总量病例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独居、负性事件刺激量与脑梗塞呈正相关,而积极应对、对支持的利用度与脑梗塞呈负相关。[结论]中年脑梗塞患者发病前有明显的社会心理因素,应加强心理卫生保健工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老年肺结核患者在传染科病房特定环境下所产生的压力因素,进一步探讨导致状态孤独感心理体验的原因,并提出对策。[方法]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对37名老年肺结核患者进行深入访谈、现场记录,并进行资料整理,提炼主题。[结果]传染科老年肺结核患者产生状态孤独感的环境压力因素来自三方面。(1)自然环境压力:有个人空间的改变、物理居住环境的改变、方位空间的隔离;(2)社会环境压力:有社会支持不足、经济条件不富裕、家属对疾病认知偏差;(3)个体因素压力:有特定的人格特点和行为方式、患者对疾病认知程度。[结论]护理人员应正确认识老年肺结核患者在特定环境所产生的压力而导致的孤独感心理,为患者提供有效的应对援助。提供舒适的物理环境、适宜的个人空间、正确对待空间隔离,提高社会支持及利用度、指导应用正确的减压策略。  相似文献   

13.
杨会芹  刘晖  李瑗 《中国学校卫生》2011,32(4):466-467,469
目的探索抑郁与归因方式、自尊和应激的关系,为大学生抑郁早期预防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整群抽取的647名大学生采用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自尊量表(SES)、归因方式问卷(ASQ)和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进行施测。结果相关分析发现,生活事件、归因方式均与抑郁呈显著正相关;自尊与抑郁呈显著负相关;生活事件与自尊及归因方式呈显著正相关(P<0.01)。路径分析发现:有5条路径显著影响抑郁的发生。归因方式对抑郁直接发生影响;自尊直接影响抑郁,同时也可通过归因方式为中介对抑郁发生影响;生活事件对抑郁的直接影响作用不显著,可经由自尊和归因方式为中介影响抑郁的发生。结论大学生抑郁的发生与负性生活事件、自尊以及归因方式密切相关,其中自尊和归因方式在生活事件和抑郁之间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4.
消化性溃疡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心身疾病,患病率高,对患者的生活影响大,而患者的发病与性格及其生活事件刺激有关[1]。而应对方式是意识层面的行为,是引起或消除焦虑、紧张的重要因素,因此探讨应对方式在消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社会心理因素对中年脑卒中患者发病的影响。[方法]应用生活事件量表、A型行为类型评定量表、社会支持量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对80例中年脑卒中患者及6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行为类型、负性事件刺激量、事件刺激总量、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消极应对病例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负性事件刺激量、A型行为类型、消极应对与脑卒中发病呈正相关;主观支持及对支持的利用度与脑卒中呈负相关。[结论]中年脑卒中发病前有明显的社会心理因素,应加强心理卫生保健工作。  相似文献   

16.
依恋关系会影响人际关系质量、生活满意度和心理问题的发生[1].成人依恋可以划分为安全型和不安全型依恋(回避型、焦虑型和害怕型).研究表明,不安全依恋群体抑郁情绪水平较高,而安全依恋群体抑郁情绪水平较低[2].归因风格是人们解释预料之外事件结果的一种稳定的认知风格,可以分为乐观和悲观2类.消极的归因风格在依恋与抑郁情绪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4].  相似文献   

17.
<正>癔症(hysteria),又称癔病或歇斯底里症,是一类由精神因素和重大生活事件、内心冲突、情绪激动、暗示或自我暗示,作用于易感个体所引起的心理或精神障碍[1]。癔症好发于成年女性,但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生活方式、经济发展水平、文化教育的发展,独生子女癔症的发病率也逐渐增多,甚至在特定的情况下发生小范围的集体发病[2]。独生子女癔症多见于年长儿,患者往往在负性因素作用下,急性起病。我们对2002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22例住院独生子女癔症患者采用心理暗示及个性化心理护理,配合医生的治疗,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8.
国内大学生应对方式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丁凤琴 《中国学校卫生》2007,28(11):1046-1049
自20世纪50年代应对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以来,国内外学者围绕应对展开了大规模的调查研究,其中,应对方式是一个倍受关注的热点。心理学家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应激源与心理健康之间并非是直接的相关关系,应对方式作为中介机制在其中起了调节作用。换言之,个体的应对方式不同,相应的应激反应水平不同,从而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也不同。Andrews研究表明,个体在高应激状态下,如果缺乏社会支持和良好的应对方式,心理损害的危险度可达43.3%,为普通人群危险度的2倍以上[1]。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正处于青春期发育后期,面临大学校园里人际关系、学业…  相似文献   

19.
杜红梅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9):4126-4128
目的:探讨小学儿童生活事件类型、应对方式特点及其性别和年级差异。方法:采用自编小学儿童生活事件问卷、应对方式量表对四川省乐山市2所小学815名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小学儿童常遇到的和影响最严重的生活事件是考试失败,小学儿童总体上趋向于选择"解决问题"、"求助"等积极的应对方式而不是"自责"、"退避"等消极的应对方式,不同年级的小学儿童在应对方式上存在差异,3、4年级与6年级之间差异显著;男生和女生应对方式的选择大体相同。结论:小学儿童常要面对很多生活事件,对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影响很大,尤其是学习方面的影响,需要全社会加以关注,引导他们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20.
孙亚蜀  任俊  吴超 《中国学校卫生》2012,33(12):1514-1516
青少年的自身心理特点、家庭教养和监督、社会文化和网络环境影响其对网络的使用[1-2].初中生自控能力欠缺,认知能力有限,很难抵抗网上新奇刺激信息的诱惑,从而容易造成过度使用网络[3].心理韧性(心理弹性)是个体应对压力、挫折、创伤等消极生活事件的能力和特质[4],具体表现为个体认知、情绪、行为及所处环境对帮助其抵御逆境,获得良好适应的特质[5].心理韧性水平高,预示更为积极的能力,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自我控制及恢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