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剂量米非司酮配伍甲基睾丸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方法应用米非司酮12.5mg及甲基睾丸素5mg口服,1次/d,连服6个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人48例,观察诱导闭经效果、内分泌变化,子宫内膜厚度等。结果服药期间全部病人均闭经,停药后35例病人直接进入绝经期,10例月经稀疏,3例恢复正常月经。性激素水平测定。FSH、LH、P均下降,E2相当于卵泡早期水平。子宫内膜明显萎缩。结论使用小剂量米非司酮配伍甲基睾丸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2.
1987~1993年,我院将功能性子宫出血误诊为子宫肌瘤34例,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本组年龄31~52岁。月经紊乱21例,经量增多11例,经期延长2例。妇科检查:子宫不同程度增大29例,子宫大小正常5例。B超报告子宫肌瘤33例,报告为子宫占位性病变1例。行全子宫切除20例,次全子宫切除14例。术后病理结果:子宫内膜增生或增生过长27例(2例合并子宫颈原位癌),无异常改变7例。  相似文献   

3.
患者29岁,已婚。因阴道不规则流血9d就诊。既往月经规律,无传染性或遗传性疾病史。曾产1子,健康。拟诊功能性子宫出血,行诊断性刮宫。其后检查血清巨细胞病毒IgM抗体为阳性,风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弓形体抗体均阴性。病理检查示子宫内膜淡红色约5g,质地软。组织学检查见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的形态与增殖期子宫内膜相似,但腺体数量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4.
1998年 2月至 2 0 0 2年 5月 ,我们对 4 38例自愿终止妊娠的孕妇应用米非司酮配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 ,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年龄 18~ 4 5岁 ;停经≤ 98天 ,孕次 3~ 6次 ;初产妇 194例 ,经产经 2 4 4例。均确诊为早孕 ,子宫大小与停经时间相符 ,尿妊娠试验阳性 ,B超检查证实宫内妊娠 ,宫体直径 <3cm,无心、肝、肾、肾上腺疾病 ,实验室检查示出、凝血时间正常 ,近 3个月来月经正常 ,无使用前列腺素禁忌证。治疗及观察方法 :患者均每晚服用米非司酮 5 0 m g,连服3天。次晨空腹服米索前列醇 6 0 0 mg,服药前后禁食 2小时…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宫腔镜诊治绝经期无症状子宫内膜增厚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09年5月至2012年4月经阴道超声(TVS)提示子宫内膜增厚≥5 mm,但无临床症状的绝经期妇女83例,所有妇女均施行了宫腔镜检查及内膜病理学检查。比较TVS和宫腔镜检查对绝经期无症状子宫内膜增厚的诊断价值。结果宫腔镜检查提示子宫内膜病变43例(51.8%)中,经病理诊断证实萎缩性内膜1例,增殖期内膜4例,非典型增生7例(包括轻度非典型增生5例,中度非典型增生2例),子宫内膜癌2例。宫腔镜检查提示正常内膜40例(48.2%)中,内膜炎1例,单纯性增生2例,宫腔粘连1例。TVS检查的特异性为46.3%,敏感性为68.3%,阳性预测值为56.0%,阴性预测值为59.4%。而宫腔镜检查分别为87.8%,92.7%,88.4%,92.3%。子宫内膜厚度5~10 mm组及≥11 mm组,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发生(χ~2=23.170,P=0.000)和肥胖(χ~2=12.386,P=0.000)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绝经期无症状子宫内膜增厚≥5 mm的妇女,单纯以TVS作为其内膜病变的筛查方法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存在较高的假阳性率且特异性较差。宫腔镜检查对于无症状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和治疗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特异性强的特点,宜作为有效的诊疗工具之一。  相似文献   

6.
安宫黄体酮治疗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3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云英  王宏 《山东医药》2003,43(18):68-69
1999年 1月至 2 0 0 1年 11月 ,我们对 31例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 (下称功血 )患者采用安宫黄体酮诱导闭经 ,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年龄 4 0~ 5 5岁 ,病程 3~ 10个月。表现为经量增多 13例 ,经期延长 12例 ,月经紊乱 6例。血常规检查Hb6 0~ 10 0 g/ L,曾行卵巢部分切除术 5例 ;合并子宫肌瘤 (直径 <30 mm) 3例 ,痛经 2例。出血期子宫内膜诊刮示增生期 2 1例 ,分泌早期 2例 ,单纯增生过长 9例。本组无血液系统疾患 ,肝、肾功能均正常 ,17例多次接受中药治疗 ,但停药后仍复发。治疗方法 :诊刮后第 5天口服安宫黄体酮 8…  相似文献   

7.
子宫内膜息肉引起的子宫异常出血是妇科常见病因之一,同时也是宫腔镜检查的主要适应症。现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分院(原交通医院)2003~2004年对48例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分析如下。1材料与方法自2003年7月~2004年7月,本院经宫腔镜检查诊断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48例,最小27岁,最大58岁(平均年龄42.5岁),经期延长36例,月经不规则6例,绝经后出血6例,月经干净3~7天,行宫腔镜检查,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直视下取检后送病理检查。2结果与分析宫腔镜检查诊断子宫内膜息肉48例,经病理确诊40例,符合率为81%。以往通过妇检和B超检查常不能明确诊断,微小…  相似文献   

8.
患者42岁。因查体发现雌二醇升高8个月,于2007年12月11日入院。既往月经规律,量中等,无痛经,G2P1A1L1。置宫内节育器9a后取出,于1a前再次置宫内节育器1枚,之后第2个月即出现闭经至今,用黄体酮后月经来潮。于入院前8个月查血激素发现雌二醇升高达3562pmol/L,B超检查发现左侧卵巢内有20mm×20mm无回声区,子宫肌层多个低回声小结节。取出宫内节育器并行宫腔镜检查,见子宫内膜光滑,无明显增厚.行诊断性刮宫,病理诊断为子宫内膜单纯型增生过长。血清肿瘤标志物CA125、AFP、CEA、CA199均在正常范围内。  相似文献   

9.
患者29岁,已婚。因阴道不规则流血9d就诊。既往月经规律,无传染性或遗传性疾病史。曾产1子,健康。拟诊功能性子宫出血,行诊断性刮宫。其后检查血清巨细胞病毒IgM抗体为阳性,风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弓形体抗体均阴性。病理检查示子宫内膜淡红色约5g,质地软。组织学检查见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的形态与增殖期子宫内膜相似,但腺体数量明显增多,间质增生亦较明显,腺上皮细胞数量增多,细胞核呈假复层排列,极性正常。在一腺体上皮细胞核内见包涵体,似尿液、精液、宫颈分泌物和乳汁中间断排出病毒。血管系统的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可能是其主要潜…  相似文献   

10.
老年妇女阴道出血20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绝经后老年妇女阴道出血患者的诊断及治疗。 方法 分析 2 0 7例 6 0岁以上绝经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超声检查、CA12 5值和术后病理结果。 结果 恶性肿瘤引起的绝经后出血在 6 0~ 6 9岁组中占 2 1 5 % ,70~ 84岁组中占 2 8 6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占全部病例的8 2 %。进行手术者在 6 0~ 6 9岁组中占 74 5 % ,70~ 84岁组中占 6 0 5 %。术后总的并发症为19 7% ,超声检查子宫内膜厚度≥ 5mm作为预测子宫恶性病变的敏感性为 87 2 % ,特异性 84 1% ,CA12 5值 >2 0IU/ml作为预测子宫恶性病变的特异性为 75 3% ,敏感性为 4 0 0 %。 结论 老年绝经后出血患者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平均为 2 4 2 % ,超声检查和CA12 5值在诊断中有重要意义 ,老年妇女施行手术仍然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楼航英  郦美根 《山东医药》2001,41(21):36-36
目前确诊子宫腺肌病 (AD)仍需病理检查。本研究旨在探讨 B超联合 CA1 2 5检对 AD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选择我院 1999年 3月至 2 0 0 0年 3月住院手术、病理确诊为 AD的患者 2 36例 (AD组 ) ,其中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 (EM) 38例 ,子宫肌瘤 10 8例 ,卵巢肿瘤 32例 ;伴月经过多 92例 ,经期延长 6 7例 ,月经紊乱 72例 ,痛经 97例。患者的中位年龄为 46岁 (2 5~ 71岁 ) ,每例患者均在术前行 B超检查。随机选择和 AD患者同期住院行子宫切除、经病理确诊为非 AD及非 EM的患者 180例作为对照组 (NAD组 ) ,其中子宫肌瘤 12 5例 ,子宫脱…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绝经后子宫内膜增厚妇女的临床及子宫内膜病理特点. 方法 2008年1月至2011年10月期间经阴道B超提示绝经后子宫内膜增厚的患者共187例,根据有无症状分为有症状组和无症状组,搜集其年龄;体重指数、初潮与绝经年龄、月经生育史、应用雌激素史、高血压及糖尿病史;所有患者均行宫腔镜检查并取活检,结合病理结果,分析其临床结局及与之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 无症状组83例,有症状组104例,无症状组患者平均年龄(68.1±4.8)岁,明显高于有症状组(66.1±5.5)岁(t=3.89,P=0.046).有症状组绝经时程(14.6±2.4)年,明显短于无症状组患者(16.5±2.9)年(t=4.12,P=0.039);两组体重指数均偏高,有症状组(24.3±3.2)kg/m2,无症状组(23.3±2.6) kg/m2,但组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t=3.79,P=0.052).两组患者的既往病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症状组患者子宫内膜平均厚度为(7.2±1.4)mm,与有症状者(7.8±2.0)mm相比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t=3.21,P=0.065).无症状者发现子宫内膜样腺癌5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1例、子宫内膜息肉38例、黏膜下肌瘤25例、增殖期子宫内膜组织14例;有症状组发现子宫内膜样腺癌8例、子宫内膜间质肉瘤1例、子宫内膜浆乳癌4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5例,子宫内膜息肉47例,黏膜下肌瘤21例,宫腔积脓2例,子宫内膜慢性炎8例、增殖期子宫内膜8例. 结论 绝经后子宫内膜增厚以良性病变为主,其中以子宫内膜息肉、黏膜下子宫肌瘤为主,但子宫内膜恶性肿瘤亦占一定比例,需引起高度重视.宫腔镜检查对于内膜病变的诊断和治疗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特异性强的特点,宜作为绝经后子宫内膜增厚性疾病有效的诊疗工具之一.  相似文献   

13.
吴衡慧  张菊新 《山东医药》2005,45(24):59-59
临床上,米非司酮主要用于终止早孕。近年来,逐渐用于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激素依赖性疾病的治疗,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长期服用米非司酮可致子宫内膜异常增生。2004年,我院收治该病患者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杨琴 《山东医药》2013,(48):52-53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的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选择EMS患者62例,均于月经第1天开始服用米非司酮10 mg/(次·d),连用6个月.观察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患者盆腔症状、体征并评分,B超观察子宫内膜厚度,检测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孕酮(P)、催乳素(PRL)及雌二醇(E2);评判临床疗效,记录不良反应;停药后随访1 a,观察妊娠结局、复发情况,监测性激素水平.结果 治疗后盆腔症状评分、体征评分及子宫内膜厚度较治疗前明显减小(P均<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6个月患者血清FSH、P、PRL、E2均降低(P均<0.05),LH升高(P<0.01);停药12个月FSH、LH、P、PRL、E2与治疗前比较,P均>0.05.服药6个月后总有效率为82.26%,停药12个月后总有效率为80.65%;随访1 a,妊娠17例,复发4例.不良反应轻微,对症处理后好转.结论 米非司酮治疗EMS能够改善体内激素水平,缩小子宫内膜厚度,缓解患者症状,妊娠结局良好,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5.
赵梦琳 《山东医药》2003,43(18):46-47
1990年 1月至 2 0 0 0年 1月 ,我院收治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 2 0例。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年龄 2 8~ 4 4岁 ,平均 36 .4岁。均有妊娠子宫切开史 ,其中足月妊娠行剖宫产 16例 ,中期妊娠行小剖宫产终止妊娠 3例 ,行 2次剖宫产术 1例。患者均在腹壁切口瘢痕处发现肿块 ,且月经期前后肿块胀痛增大 ,月经后疼痛减轻 ,肿块缩小。发病潜伏期 5个月至 4年半 ,平均 1.5年。查体发现原切口瘢痕部位 ,可触及不规则结节肿块 ,质韧或实性感 ,均有不同程度压痛 ,肿块 1.5~ 6 .5 cm,盆腔检查怀疑合并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 4例。除 1…  相似文献   

16.
102例原发性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活检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原发性不孕症的病因复杂 ,但几乎所有患者都有子宫内膜结构的变化。我们对 10 2例原发性不孕症患者的子宫内膜活检结果进行了分析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本组均为 1980~ 1990年我院接诊患者 ,年龄 2 4~ 37岁。其中月经正常者 84例 ,不正常者18例 ,均于月经来潮 12小时内行诊断性刮宫。子宫内膜经 10 %甲醛固定 ,石蜡包埋 ,HE染色后行光镜观察。其病理学诊断及分类分级标准见表 1。表 1 不孕症子宫内膜组织学诊断及分类分级标准分类分级病理诊断组织学指标腺  体间  质       分泌反应 分泌低下稍弯曲、腔内无分泌物无蜕…  相似文献   

17.
1例中青年女性患者,因"排便困难1年伴腹胀"就诊,第1次结肠镜检查:直肠处见不规则肿物,表面溃疡,管腔狭窄,第2次结肠镜检查,正逢月经来潮,内镜下不同的是肿物渗血,病理均提示:黏膜活动性炎伴溃疡形成.后行直肠肿物切除术,病理提示:直肠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患者无排便困难、腹胀,服用孕激素药物治疗半年.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中老年妇女子宫异常出血的原因 ,以利早期发现恶性子宫体肿瘤。方法 应用刮宫术结合B型超声和宫腔镜检查分析了 1 685例年龄 >40岁的子宫异常出血病例 ,并对部分手术病例的临床和病理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  56 0 %的围绝经期 ,41 7%的绝经后期和40 6 %的老年期子宫异常出血患者有子宫内膜增生。老年期患者患不典型增生和复杂性增生的比例明显高于围绝经期和绝经后期患者 ,绝经后期高于围绝经期患者 (均P <0 0 1 )。老年期和绝经后期子宫体恶性肿瘤患病率明显增高 (P <0 0 1 )。子宫内膜鳞癌无论在老年期还是在围绝经期都有较高的患病率 (>1 2 % )。结论 子宫内膜增生和子宫内膜癌是中老年妇女子宫异常出血的主要原因 ,非腺癌有逐年增加的倾向  相似文献   

19.
王冬  曾桃英  陈梅香  何芳 《山东医药》2014,(8):67-69,I0002
目的 观察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63、细胞角蛋白5/6 (CK5/6)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5例(A组)子宫内膜增生、20例(B组)非典型子宫内膜增生及26例(C1组)子宫内膜样腺癌浸润肌层≤ 1/2、14例(C2组)浸润肌层>1/2组织中的p63和CK5/6.结果 A组p63阳性23例,B组20例,P>0.05;A组平均阳性指数(ASI)为0.65 ±0.15,B组为0.38 ±0.23,P≤0.05;C1组p63阳性2例,C2组0例,P>0.05;C1组ASI为0.21 ±0.11,C2组为0,P≤0.05;A组CK5/6阳性22例,B组18例,P>0.05;A组ASI为0.66±0.15,B组为0.36 ±0.22,P≤0.05;C1组CK5/6阳性3例,C2组0例,P>0.05;C1组ASI为0.22±0.10,C2组为0,P ≤0.05;C1组p63和CK5/6阳性表达率、ASI均高于B组,P均≤0.05.子宫内膜增生和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p63和CK5/6表达的ASI呈正相关(r分别为0.235、0.257,P均≤0.05).A、B、C1、C2组10年生存率分别为100.0%、75.0%、50.0%、14.3%,P均≤0.05.结论 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p63和CK5/6表达减少,二者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的诊断及病情发展和预后判断中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宫腔镜检(HS)对乳腺癌术后服用三苯氧胺(TAM)的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息内诊治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乳腺癌术后服用TAM患者72例,分为绝经前组(32例)及绝经后组(40例),比较子宫内膜息肉阴道超声检查(TVS)及HS诊断与病理诊断,并随访子宫内膜息肉+内膜切除术(TCRP+E)手术后息肉的复发情况;比较未服用TAM患者(20例)与服用TAM患者(72例)内膜息肉的大小及病理改变。结果 服用TAM组TVS与HS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符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服用TAM组与未服用TAM组、服州TAM绝经前与绝经后组息肉长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服用TAM绝经前与绝经后组、绝经后服用TAM组与未服用TAM组息肉病理类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6个月。服用TAM组经宫腔镜手术后均术见息肉复发,术后1年,TCRP组复发6例,TCRP+E组未见复发。结论 对乳腺癌术后服用TAM患者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HS明显优于TVS;绝经后服用TAM所致内膜息肉体积较大,纤维型较多;TCRP+E是治疗乳腺癌术后服用TAM的绝经后妇女内膜息肉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