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妇女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畸形的效果是公认的 ,叶酸还可能降低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唇腭裂等出生缺陷的危险性。因此 ,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建议育龄妇女增补叶酸 ,以预防胎儿神经管畸形和其它类型的出生缺陷。美国政府甚至强制规定用叶酸对面粉进行强化。但是 ,最近国外有三个研究小组报道 ,妇女增补叶酸可能增加多胎妊娠的危险性。多胎妊娠与妊娠合并症和不良妊娠结局有关。因此 ,这一问题引起了学术界和公众的广泛关注。北京大学生育健康研究所所长李竹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利用“中美预防出生缺陷和残疾合作项目”的监测资料 ,对妇女妊娠…  相似文献   

2.
已经发表的有关妊娠期间服用叶酸增补剂与流产危险性关系的研究结果很不一致。有报道叶酸缺乏、叶酸和同型半胱氨酸的代谢异常以及叶酸拮抗剂与流产的危险性增加有关 ;另一些研究则认为妊娠期间增补叶酸可能与流产危险性的增加有关 ;还有人提出叶酸虽然能提高胎儿的存活能力 ,但另一方面也可能会导致临床上不能识别的极早期流产 ,或者可能会选择性地导致有神经管畸形的胎儿流产。因此 ,有必要对服用叶酸增补剂与流产发生的危险性做进一步的研究。 2 0 0 1年 9月 ,英国的《柳叶刀》杂志 (TheLancet,2 0 0 1,35 8∶796 80 0 )发表了…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叶酸摄入量与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多态性与产后抑郁的关系.方法 将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之间来延安大学附属医院产科进行产检的800例孕妇纳入本项研究,采用开放式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妊娠12周和28周妇女服用叶酸的信息,通过PCR-RFLP检测MTHFR基因C677T和A1298C多态性.于产后8周通过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进行产后抑郁诊断.统计分析叶酸摄入与MTHFR C677T和A1298C基因多态性与产后抑郁的关系.结果 800例受试者中产后抑郁症患者218例,正常582例.产后抑郁妇女与正常妇女妊娠期间每天的叶酸摄入量和不同时间补充叶酸无明显差异,但是产后抑郁妇女血清叶酸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妊娠妇女(x2=15.76,P<0.001).两组受试者MTHFR C677T和A1298C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频率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其中杂合子CT(x2=13.67,P<0.01)、AC(x2=3.39,P=0.02)和纯合子Tr(x2=8.65,P<0.01)、CC(x2=15.18,P<0.01)是产后抑郁发生的高风险因子.此外,不同MTHFR C677T和A1298C基因型(CC、CT、rr和AA、AC、CC)产后抑郁的妇女在孕期摄入的叶酸量、不同时间补充叶酸和血清叶酸水平无明显差异(x2值为0.07 ~ 2.79,均P >0.05).结论 低叶酸摄入量和不同时间补充叶酸不是产后抑郁发病的风险因素,但叶酸水平与MTHFR C677T和A1298C基因型是产后抑郁发病的独立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哮喘是一种复杂的、异质性的慢性炎症疾病,致病机制尚不清楚,关于儿童哮喘及过敏性疾病的危险因素一直是研究热点。叶酸作为人体的必需营养素之一,在围孕期适量增补叶酸能够显著降低胎儿神经管缺陷等先天性异常的发生风险,同时,一些研究也发现增补叶酸会影响子代哮喘及过敏性疾病发生的风险,但是尚未得出一致结论。目前的研究仍存在一些问题,同时,叶酸增补的远期健康效应也值得随访追踪。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舟山地区孕妇孕期抑郁和运动现状,探讨孕期体育运动模式对孕期抑郁的影响,为推荐孕期适宜运动模式,促进孕妇身心健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016年7月-2018年7月在舟山市妇幼保健院进行产检的孕妇作为队列研究对象,采用抑郁自评量表和自编孕期体力活动量表,分别在孕早、中和晚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孕妇在孕早、中和晚期抑郁症状的检出率分别为36. 22%、23. 91%和25. 41%。随着孕程进展,孕早、中和晚期一直运动率分别为12. 20%,9. 06%,8. 54%。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孕前运动模式与孕妇孕中、晚期抑郁负相关(OR=0. 648、OR=0. 686)。全孕期运动模式和孕妇在孕早、中、晚期抑郁均负相关(OR=0. 502、OR=0. 455和OR=0. 480)。结论舟山地区孕妇在各孕期抑郁发生率较高,尤其要关注孕早期的抑郁和体力活动变化情况,孕前和全孕程的体育活动模式是孕妇孕期健康心理的保护因素,应在孕妇保健中制定相关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6.
妊娠前后增补叶酸123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妊娠前后增补叶酸对妊娠结局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于邵阳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育龄妇女从准备妊娠前3个月开始服用叶酸,每天0.4 mg,至孕13周,孕前未服用者一直服至孕26周。结果:增补叶酸组早产、因畸形引产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唇腭裂发生率为0.24%,低于对照组(P<0.05);足月低体重儿、神经管畸形、FGR、妊娠高血压疾病、贫血的发生率远远低于对照组,有极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1)。结论:妊娠前后增补叶酸能显著降低神经管畸形的发生率,减少并发症,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7.
育龄妇女妊娠前后小剂量增补叶酸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育龄妇女增补叶酸对妊娠结局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2006年1月至2008年6月在凤翔县妇幼保健院分娩的孕妇共2 833例,将其在孕前后增补叶酸者1 259例作为观察组,在孕前后未增补叶酸者1 574例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地分析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妊娠结局及并发症中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中早产、足月低体重儿、神经管畸形、胎儿生长受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贫血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11.57、19.47、7.11、31.61、31.00、39.80,均P<0.01);唇腭裂、畸形引产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6.19、5.47,均P<0.05).结论 育龄妇女妊娠前后增补叶酸能显著地降低胎儿神经管畸形、生长受限及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贫血等妊娠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可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8.
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和人群干预试验证实,妇女围孕期增补叶酸可以降低后代神经管畸形危险性的70%~85%.1992年,美国健康与人类服务部公共卫生事务处建议:所有可能怀孕的妇女每日常规增补0.4 mg叶酸.随后,英国、加拿大等许多国家也提出了类似的建议.中国卫生部、计划生育委员会和全国妇联等有关部门和组织也在全国育龄妇女中推广增补叶酸.妇女增补叶酸预防胎儿神经管畸形应从孕前3个月开始,直至妊娠满3个月.但是,有许多妊娠不是计划的,并且准确计划妊娠是很困难的事.因此,许多妇女知道自己怀孕后才开始服用叶酸增补剂,但此时往往已经错过了预防胎儿神经管畸形的最佳时机(神经管在妊娠28天内形成).针对这种情况,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制定了叶酸强化食品政策,要求自1998年1月1日起,所有强化食品中必须添加叶酸(140μg叶酸/100g面粉).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高原藏区妊娠早期增补小剂量叶酸对预防神经性管畸形(NTDs)发生的效果。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14年5月门诊接待的育龄妇女6100人分为观察组服用叶酸者3100人,对照组未服用叶酸者3000人。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的(NTDs)发生率。结果:观察组(NTDs)的发生率为O.89/=8.61,P〈O.0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妊娠早期增补叶酸可预防(NTDs)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孕前及孕期增补叶酸与子痫前期(PE)发生风险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2年3月至2016年9月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住院分娩的9 048例单胎活产孕妇为研究对象,以882例PE孕妇为病例组,8 166例非PE孕妇为对照组,收集孕妇的一般人口学特征、孕前及孕期增补叶酸情况、妊娠并发症及相关影响因素等信息。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增补叶酸与PE发生风险的关系及孕前BMI对增补叶酸与PE关系的影响。结果 调整孕妇年龄、文化程度等因素后,与未增补叶酸者相比,增补叶酸者发生PE的风险降低(OR=0.79,95% CI:0.64 ~ 0.96)。孕前和孕期均增补叶酸可降低PE的发生风险(OR=0.63,95% CI:0.49 ~ 0.81);单纯增补叶酸片及增补叶酸片和含叶酸的复合维生素是PE的保护因素(OR=0.81,95% CI:0.66 ~ 0.99;OR=0.64,95% CI:0.49 ~ 0.85),单纯增补含叶酸的复合维生素与PE未显示关联;增补叶酸剂量<400、400及>400 μg/d与PE发生风险降低有关(OR=0.62,95% CI:0.42~0.91;OR=0.81,95% CI:0.66~0.99;OR=0.68,95% CI:0.49~0.94)。按孕前BMI分层后,孕前BMI<24.0 kg/m2的孕妇增补叶酸是PE的保护因素(OR=0.75,95% CI:0.59~0.96);在孕前BMI≥24.0 kg/m2的孕妇中未发现增补叶酸与PE有关。结论 孕前和孕期均增补叶酸与PE发生风险降低有关,且孕前BMI可能影响增补叶酸与PE的关系,应对不同孕前BMI人群分别提出适宜的增补叶酸建议。  相似文献   

11.
张巍  郭锡永  刘景英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7):2433-2436
目的:为了探讨更年期妇女抑郁症状与血清孕激素、叶酸、五羟色胺的相关性,寻求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采用自我评定抑郁量表(SDS)或抑郁状态调查问卷(DSI)对长春市部分企事业单位的围绝经期及绝经后的更年期妇女进行抑郁症状的评价;采用病例对照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测定方法和荧光法对更年期抑郁组、更年期正常组和生育年龄期正常对照组妇女各30例进行血清孕激素、叶酸、五羟色胺测定。结果:更年期抑郁组的血清孕酮水平高于更年期正常组,且均低于正常生育期妇女;更年期抑郁组血清叶酸、五羟色胺水平均低于更年期正常组和正常生育期妇女;更年期血中孕激素与五羟色胺的水平呈负相关,血中叶酸与五羟色胺水平呈正相关。结论:更年期妇女抑郁症状的发生与血清孕激素水平、低叶酸及五羟色胺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育龄妇女增补叶酸1.2 mg/d后红细胞叶酸水平达到预防胎儿神经管畸形(neural tube defects,NTDs)阈值所需的时间,旨在为计划外妊娠妇女提出合适的叶酸增补方案,有效预防胎儿NTDs。方法将志愿观察对象4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观察组的育龄妇女增补叶酸1.2 mg/d,对照组的育龄妇女以淀粉片为安慰剂。服药周期为28 d,每隔7 d抽样检测红细胞叶酸水平。结果观察组的红细胞叶酸水平在2~3周后906 nmol/L,对照组的红细胞叶酸水平在4周后仍保持在700 nmol/L左右。两组红细胞叶酸水平在给药1、2、3、4周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计划外妊娠妇女增补叶酸可考虑初始剂量为1.2 mg/d,待2周后体内红细胞叶酸浓度大幅提高,再更改为0.4 mg/d的剂量服食至孕3个月。此方案可有效缩短孕早期妇女红细胞叶酸水平提高的时间,预防胎儿NTDs。  相似文献   

13.
妊娠早期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畸形发生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丽静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9):2661-2661
目的:观察妊娠早期增补小剂量叶酸对预防神经管畸形(NTD s)发生的效果。方法:对1994年1月~2003年12月门诊接待的育龄妇女45 642人,分为观察组服用叶酸者23 749人,对照组未服用叶酸者21 893人,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的NTD s发生率。结果:观察组NTD s的发生率为5.89/万,对照组NTD s的发生率为14.62/万,两者比较2χ=8.61,P<0.0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妊娠早期增补叶酸可预防NTD s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孕妇在怀孕期间补充叶酸时间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18年3月在该院分娩的320例足月单胎初产妇在妊娠期间的临床资料,其中未服用叶酸的105例孕妇为对照组,在妊娠早期2个月内开始服用叶酸的112例孕妇为早期服用组,妊娠3个月后服用叶酸的103例孕妇为晚期服用组。监测每组孕妇产前叶酸量及同型半胱氨酸并记录每组孕妇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例数。结果对3组孕妇产前体内叶酸及同型半胱氨酸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发现,早期服用组和晚期服用组孕妇产前叶酸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同型半胱氨酸含量测定却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 05);早期服用组与晚期服用组之间产前叶酸量及同型半胱氨酸测定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早期服用组和晚期服用组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早期服用组和晚期服用组婴儿早产率和胎儿窘迫发生率较低,且均低于对照组(P0. 05);早期服用组和晚期服用组新生儿Apgar评分正常率高于对照组,且早期服用组高于晚期服用组(P0. 05)。结论合理适量服用叶酸对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围孕期叶酸补充剂(folic acid,FA)服用与婴儿呼吸道感染(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RTI的关联。方法 研究对象均来自同济母婴健康队列(Tongji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ohort,TMCHC),于孕早期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孕妇基本情况和FA服用等信息,孕中、晚期产检时继续了解FA服用情况;产后3月龄、6月龄、12月龄通过电话随访了解婴儿RTI患病信息。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母亲围孕期FA服用与婴儿RTI的关联,计算调整母亲年龄、婴儿性别等混杂因素后的比值比(odd ratio,OR)及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结果 本研究最终纳入4013对母婴,其中2040名(50.8%)婴儿出生后第一年发生RTI,1835名(45.7%)发生上呼吸道感染(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URTI),532名(13.3%)发生下呼吸道感染(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LRTI)。调整潜在的混杂因素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孕前及孕期叶酸摄入与早产的相关性,为早产干预措施及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该院建卡并随访到分娩结局的6 631例孕妇为研究对象,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孕前及孕期叶酸补充和膳食叶酸摄入与早产的相关性。结果在控制潜在的混杂因素后,与未服用叶酸补充剂的孕妇相比,在孕前及整个孕期服用叶酸补充剂超过3个月是早产的保护因素(OR=0.85,95%CI:0.77~0.95);按早产等级分层后,类似的保护作用仅对早期与极早期早产(<32孕周)有效;按早产亚型分层后,在孕前及整个孕期服用叶酸补充剂超过3个月的孕妇发生不伴胎膜早破的自发性早产的可能性降低17%(OR=0.83,95%CI:0.70~0.97);孕期膳食中叶酸摄入量较低(<156.58μg/d),孕妇分娩早产儿的危险性增加39%(OR=1.39,95%CI:1.15~1.69)。结论孕前及孕期叶酸摄入不足增加早产的发生风险,因此孕前及孕期适量服用叶酸补充剂以及增加膳食中叶酸的摄入量能有效降低早产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描述产前筛查孕妇尤其是高风险孕妇不同孕期的抑郁水平。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4年6月在合肥市妇幼保健机构进行产前筛查的孕妇1 505例,其中高风险孕妇90例,低风险孕妇1 415例。应用流行病学调查中心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分别在产前筛查结果出来前(在准备做产前筛查时)、产前筛查结果出来后(取筛查结果化验单时)、孕26周和产后6周对孕产妇的抑郁水平进行测评。结果产前筛查结果出来前、产前筛查结果出来后、孕26周、产后6周4个时间段的抑郁得分呈递减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0.55,P=0.000)。运用LSD法进行两两比较,产前筛查结果出来前与产前筛查结果出来后、孕26周、产后6周抑郁得分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前筛查结果出来后与孕26周、产后6周抑郁得分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26周与产后6周抑郁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前筛查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孕早期、孕中期抑郁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晚期、产后抑郁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前筛查孕妇抑郁水平随时间延续有降低趋势,需加强对高危孕妇的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孕期女性补充叶酸及微量元素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定西市安定区孕妇3 089例,获得妊娠结局的为2 994例,根据叶酸及微量元素的情况分为未增补组、单纯孕前期增补组、孕早期增补组、规范增补组,分析各组新生儿体格发育指标、体质量分布情况、孕妇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及神经管畸形发生情况。结果单纯孕前期增补组身长、头围、胸围较未增补组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孕早期增补组身长、头围较未增补组显著性升高(P0.05),规范增补组身长、头围、胸围较未增补组均有显著增加(P0.05)。单纯孕前期增补组体质量分布较未增补组未见显著性差异(χ2=5.127,P0.05),孕早期增补组及规范增补组体质量分布较未增补组显著性升高(χ2=21.139、19.076,P0.05)。单纯孕前期增补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及神经管畸形较未增补组未见显著性差异(χ2=4.086,P0.05),孕早期增补组及规范增补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神经管畸形较未增补组显著性下降(χ2=18.095、22.143,P0.05)。结论叶酸及微量元素补充是否规范直接关系到妊娠结局,应规范化对育龄期妇女进行叶酸及微量元素补充。  相似文献   

19.
目的:叶酸参与DNA、RNA的合成,是细胞组织生长繁殖的必需物质,是胚胎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维生素之一。为了防止子代神经管畸形的发生,妇女可以在妊娠前后适当补充叶酸。目前临床叶酸应用往往存在着补充剂量大、时间长的问题,叶酸过量的影响尚且缺乏系统概述。本文介绍了国内外相关临床研究和动物试验结果,并进行了分析和归纳,以评价孕妇叶酸摄入过量对生殖风险的影响。对于母体而言,高剂量的叶酸的补充可能导致孕妇免疫功能异常,增加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引起同型半胱氨酸异常积累。对于子代而言,高剂量叶酸可能增加子代肥胖症、哮喘、代谢、神经系统疾病发生的风险。围妊娠期孕妇补充叶酸应在检测后进行用药,并控制叶酸补充的时间及剂量,避免盲目增补。  相似文献   

20.
目前叶酸对围孕期的重要作用已得到广泛关注,但对于围孕期补充叶酸的益处、安全性等方面仍存在一些疑惑。本文简要综述了叶酸对先天畸形和妊娠结局的影响,叶酸补充的推荐剂量,体内叶酸状态监测以及补充叶酸时肿瘤、维生素B12缺乏和双胎的影响,为围孕期妇女补充叶酸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