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目的 调查2013年云南省德宏州未经抗病毒治疗的HIV-1感染者的基因型分布和耐药毒株传播水平.方法 根据HIV耐药警戒线调查实施方案,对2013年1-8月德宏州符合要求的54份年龄在16~25岁,新发现的HIV-1感染者的血浆样本进行HIV-1基因型检测和耐药毒株传播水平分析.结果 48份样本完成了基因型及耐药鉴定,中国籍占45.8%,缅甸籍占54.2%.通过进化分析对pol区进行分型,主要的基因型包括:C亚型(41.7%)、URF(31.3%)、CRF01_AE(12.5%)、CRF07_BC(10.4%)、CRF08_BC(2.1%)和B亚型(2.1%).中国籍感染者中首位的基因型是C亚型,而外籍感染者中首位的基因型是URF.在1份缅甸籍样本序列中检测到1个针对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类药物的耐药突变位点(K103N),按照耐药警戒线的统计方法估算耐药毒株流行率为< 5%.结论 本次调查提示德宏州新报告的HIV-1感染者中存在复杂的基因型,HIV-1耐药毒株处于低度流行水平.为控制耐药传播水平的上升,应进一步规范本地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及管理,并针对跨境传播开展包括耐药传播在内的相关监测.  相似文献   

2.
云南省德宏州2014年HIV-1耐药传播警戒线调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调查2014年云南省德宏州未经抗病毒治疗的HIV感染者的耐药株传播水平。方法 2014年1-8月在德宏州收集70份新报告的16~25岁HIV-1感染者的血浆样品,对符合耐药警戒线调查要求的58份样品进行HIV-1基因型耐药检测和耐药株传播水平分析。结果 50份样品完成了基因型及耐药鉴定,中国籍占34.0%,缅甸籍占66.0%。通过进化分析对pol区进行分型,主要的基因型包括CRF01_AE、C亚型、URFs、CRF62_BC、CRF08_BC、CRF07_BC、CRF64_BC、B亚型和CRF55_01B,分别占28.0%、20.0%、20.0%、10.0%、8.0%、4.0%、4.0%、4.0%和2.0%。在1个序列中检测到1个针对蛋白酶抑制剂类药物的耐药突变位点(M46I),按照耐药警戒线的统计方法估算耐药株流行率<5%。结论 德宏州16~25岁新报告的HIV-1感染人群中外籍比例较高,HIV新型重组开始传播,但HIV-1耐药性传播尚处于低度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2015年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德宏州)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HIV感染者的耐药株传播水平。方法 2015年1-7月在德宏州收集72份新报告的16~25岁HIV-1感染者的血浆样品,进行HIV-1基因型耐药检测和耐药株传播水平分析。结果 48份完成了基因型及耐药鉴定,其中中国籍占31.2%(15/48),缅甸籍占68.8%(33/48)。通过进化分析对pol区进行分型,主要的基因型包括URF(52.08%,25/48)、CRF01_AE(16.67%,8/48)、CRF07_BC(10.42%,5/48)、B亚型(6.25%,3/48)、C亚型(6.25%,3/48)、CRF57_BC(6.25%,3/48)和CRF08_BC(2.08%,1/48)。在4个序列中分别检测到1个针对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的耐药突变位点(K103N)和2个针对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的耐药突变位点(T69D和T215I),按照耐药警戒线的统计方法估算耐药株流行率为5%~15%。结论 2015年德宏州16~25岁新报告的HIV-1感染人群中外籍比例较高,HIV-1基因型复杂,HIV-1传播性耐药达中度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德宏州)抗病毒治疗(ART)前的HIV-1感染者基因型和耐药株的流行水平。方法 2017年1-6月在德宏州收集初始ART的HIV-1感染者170例,扩增pol基因,进行HIV-1基因分型和基因型耐药分析。结果 147份样品获得了pol基因,通过进化分析,发现12种HIV-1基因型,居于前3位包括C亚型(29.9%,44/147)、独特型重组形式(URFs)(27.2%,40/147)和CRF01_AE(19.7%,29/147),还检测到了近年该地区新鉴定出的流行重组形式(CRFs),包括CRF62_BC、CRF64_BC、CRF86_BC和CRF96_cpx。基因型在异性性传播和注射吸毒传播人群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发现耐药突变的比例为8.8%(13/147)。注射吸毒的HIV-1感染者中耐药株的比例(25.0%,8/32),高于异性性传播的HIV-1感染者(4.6%,5/109)(χ2=10.166,P=0.002)。结论 2017年德宏州初始ART的HIV-1感染者中病毒基因型高度复杂,HIV-1耐药株的流行达中度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了解2012年云南省艾滋病高流行区文山州未经抗病毒治疗的HIV感染者的基因型分布和耐药株传播水平。方法根据HIV耐药警戒线调查实施方案,对2012年1月-12月文山州符合要求的68份年龄在16—25岁新发现的HIV-1感染者的血浆样本进行HIV-1耐药基因型检测和耐药株传播水平分析。结果45份完成了基因型及耐药鉴定。通过进化分析对pol区进行分型,48.9%的样本为CRF08-BC,其他依次为:CRF01-AE(42.2%)和CRF07-BC(8.9%)。获得的序列中未检测到监测相关的耐药突变(surveillance drug resistance mutations,SDRM),按照耐药警戒线的统计方法估算耐药株流行率小于5%。结论本次调查的样本中主要的HIV-1基因型为CRF08-BC及CRF01AE,文山州目前HIV-1耐药株处于低度流行水平。为控制耐药传播水平的上升,在加强重点人群艾滋病防治的基础上,应加强规范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及科学管理,同时有计划地开展相关的耐药监测。  相似文献   

6.
昆明市2010年HIV-1耐药传播警戒线调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2010年昆明市未经抗病毒治疗的HIV感染者中耐药株的传播水平.方法 根据WHO推荐的HIV耐药警戒线调查方法,对2010年1-8月收集的62份年龄<25岁的HIV-1新发现感染者的血液样本进行HIV-1耐药基因型检测和耐药株传播水平分析.结果 62份样本中,54份完成耐药基因型鉴定.按pol基因区进行分型,其中53.2%的样本为CRF08 BC亚型,其他亚型包括CRF07_BC、CRF01_AE、C.根据采样时间顺序,前47份扩增阳性的样本用于耐药传播水平的分析,其中1份出现针对蛋白酶抑制剂类药物的耐药突变位点,耐药株流行率<5%.结论 昆明市HIV耐药株尚处于低度流行水平,为控制耐药传播水平的上升,规范治疗及科学管理仍然是当前艾滋病患者治疗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昆明市2011年HIV耐药株的传播情况。方法采用WHO推荐的HIVDR-TS法进行调查,连续收集昆明市2011年16~25岁间新确诊的82份HIV感染者血浆样本进行HIV-1基因型检测及耐药株传播水平分析。结果54份样本成功扩增并测序。其中满足耐药传播水平分析的前41条序列中,18份样本(43.9%)为CRF07_BC亚型,16份为CRF08_BC(39.0%),另外7份为CRF01_AE(17.1%)。41份样本中,只有1条序列的核苷类逆转录基因有耐药突变(T69D),耐药传播水平的分析表明昆明HIV耐药株低流行率低于5%。结论耐药警戒线监测结果说明昆明市HIV耐药株为低流行水平,应继续定期进行HIV-1耐药警戒线监测。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台州市新报告HIV/AIDS抗病毒治疗(ART)前HIV-1耐药情况及亚型流行特点。方法 于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台州市开展新报告HIV/AIDS在ART前HIV-1耐药的横断面调查,RT-PCR扩增获得HIV-1 pol基因片段并测序,提交序列至斯坦福大学耐药数据库,根据2014年WHO耐药监测指南的推荐标准,确定耐药突变位点以及HIV-1毒株对抗病毒药物的敏感性。结果 2016-2018年台州市新报告HIV/AIDS中成功获得HIV-1 pol基因区序列的研究对象806例,ART前HIV-1耐药率为2.9%(23/806),其中,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NRTIs)、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RTIs)和蛋白酶抑制剂(PIs)耐药率分别为1.9%(15/806)、0.6%(5/806)和0.0%。2016-2018年新报告HIV/AIDS在ART前HIV-1耐药率依次分别为1.6%、1.8%和4.8%。NNRTIs和NRTIs耐药突变位点以K103 N(0.7%)和M184I/V(0.5%)为主。HIV-1亚型以CRF01_AE(42.7%,344/806)、CRF07_BC(28.9%,233/806)和CRF08_BC(11.2%,90/806)为主。同性性传播者HIV-1亚型以CRF01_AE(53.3%,136/255)和CRF07_BC(32.2%,82/255)为主;异性性传播者HIV-1亚型以CRF01_AE(37.7%,203/539)、CRF07_BC(27.5%,148/539)和CRF08_BC(16.1%,87/539)为主。结论 2016-2018年台州市新报告HIV/AIDS在ART前HIV-1耐药率处于低流行状态,但存在上升趋势,需加强对HIV-1耐药型毒株的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广州市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注射吸毒人群(IDU)HIV-1感染者耐药株流行情况。方法 收集2008-2015年新确证HIV-1抗体阳性、现住址为广州市、传播途径为注射吸毒、确证时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IDU HIV-1感染者的血清样本,提取HIV-1 RNA,采用巢式PCR法扩增pol区蛋白酶(PR)基因全序列与反转录酶(RT)基因部分序列并测序后,提交到美国斯坦福大学HIV耐药数据库做耐药分析。结果 518例HIV感染者中,有407例(78.57%)血清样本成功获得pol区基因片段。年龄18~64(37.44±8.14)岁,男性占89.68%(365/407),汉族占89.93%(366/407),未婚者占55.28%(225/407),文化程度以初中及以下为主(83.78%,341/407)。HIV-1亚型以CRF07_BC为主(47.18%,192/407),CRF01_AE占23.83%(97/407)和CRF08_BC占22.85%(93/407),其他亚型占6.14%(25/407)。总耐药率为3.44%(14/407),蛋白酶抑制剂耐药率为1.47%(6/407),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耐药率为0.25%(1/407),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耐药率为1.72%(7/407)。突变发生率为12.29%(50/407),蛋白酶区和核苷类反转录酶区未检出主要耐药突变,非核苷类反转录酶区中V179E突变率更高的是其他亚型和CRF07_BC亚型,其他亚型中的CRF55_01B亚型8例全部发生此突变;E138A突变率最高的是CRF08_BC亚型,为3.23%。有2例病例对NNRTIs的4种药物全都耐药。结论 2008-2015年广州市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IDU HIV-1感染者的耐药率处于较低水平,大多数IDU HIV-1感染者对现有抗病毒治疗药物敏感。应加强IDU HIV-1感染者的耐药监测,控制耐药性毒株多重、交叉耐药的流行。  相似文献   

10.
天津市2015年HIV流行和传播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2015年天津市HIV流行株的亚型分布和传播特点。方法 从77例新报告未治疗且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μl的HIV-1感染者,提取血浆中RNA,应用反转录和巢式PCR扩增HIV的pol和env区,并测序进行相关分子生物学分析。结果 共获得63例样本的HIV毒株序列结果,亚型依次为CRF01_AE、CRF07_BC、B、CRF55_01B和其他独特型二代重组毒株,分别占46.03%(29/63)、30.16%(19/63)、11.11%(7/63)、4.76%(3/63)和7.94%(5/63);感染者以性传播为主,其中又以CRF01_AE和CRF07_BC重组亚型为主,除异性传播无B和CRF55_01B亚型外,同性和异性传播者的亚型分布无明显差别。重组毒株的构成比为88.89%(56/63),并首次发现的二代重组亚型8例,包括3例CRF55_01B、2例AE/BC、1例AE/B和1例新型的AE/B/C重组均为男男同性传播;1例AE/BC重组为异性传播。HIV感染者中传播耐药率为5.3%,均为NNRTI类监测性耐药突变L100I;进化分析中3对pol区Bootstrap值均≥98%,env区Bootstrap值均≥80%,调查显示3对样本来源确认有性伴传播关系。结论 天津市HIV感染者中重组毒株不断增加并广泛流行,性传播者中HIV新型二代重组和耐药毒株不断产生并在不同人群和不同地区间传播,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调查云南省2014―2018年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ype 1,HIV-1)毒株基因亚型和重组型流行分布情况及其原始传播溯源。   方法   收集2014―2018年云南省16个州(市)2 604例在定点医院随访的HIV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的血样及流行病学信息,扩增HIV-1pol区基因,应用Genotyping和BLAST在线分析工具及软件MEGA 6.06确定毒株亚型,通过计算基因距离和系统进化树分析鉴定HIV-1重组型,阐明云南省HIV-1基因亚型的地区和人群分布特征。   结果   经扩增后共获得1 843条pol区序列,云南省HIV-1毒株主要亚型占比为CRF08_BC 55.8%,CRF07_BC 13.4%,CRF01_AE 14.3%,C亚型3.1%,B(B')亚型2.6%,独特重组型(unique recombinant forms,URFSs)8.1%,其他2.7%。其中,CRF08_BC为最常见亚型。HIV-1基因型分布在年龄,感染途径,民族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 < 0.05)。16个州(市)各亚型的分布均有差异(均有P < 0.05)。其中,德宏、保山和怒江主要以CRF01_AE为主,丽江和迪庆主要以CRF07_BC为主,其余地州主要以CRF08_BC为主。   结论   云南省16个州(市)HIV-1亚型以CRF08_BC流行为主,各种常见亚型均存在,仍有新型流行重组型(circulating recombinant forms,CRFs)出现,与2012―2014年的资料相比较,在地区、民族、年龄和感染途径方面有变化,应密切监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2018年广东省珠海市新确诊且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HIV-1抗体阳性病例不同感染途径病毒亚型分布和耐药情况。 方法 收集研究对象血浆标本207份,提取病毒RNA,采用巢氏RT-PCR扩增HIV -1多聚酶pol区,测序定型和耐药分析。 结果 在男男性行为者中流行基因型为CRF07_BC(43.3%)、CRF01_AE(36.1%)和CRF55_01B(13.4%);在异性性感染人群优势基因型为CRF01_AE(52.5%)、CRF07_BC(31.1%)和CRF08_BC(6.6%);在3例注射吸毒感染人群检出CRF01_AE;有1例血源性感染病例检测基因型为H亚型;在MSM和异性性感染人群产生低度耐药,低度耐药率分别为4.1%和4.9%;在注射吸毒和血源性传播感染人群未检出耐药病例。 结论 在经性传播途径感染HIV-1多种基因型共同流行,以CRF01_AE和CRF07_BC基因型为主;在四类人群未检出低度以上耐药病例,总体传播性耐药呈低度流行。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云南省德宏州HIV-1新近感染者中耐药的发生情况.方法 收集德宏州2006年7-12月期间所有的HIV-1阳性样品共1048份,使用BED捕获酶免疫试验进行新近感染检测,共检出新近感染样品101份;使用Bayer公司的TruGene方法进行基因型耐药检测,应用所有样品的序列构建系统进化树以确定样品的亚型.结果云南省德宏州HIV.1新近感染者巾的耐药发生率为6.25%(4/64),样品PR区中M36I/V、L63P和H69K等次要耐药突变出现的频率较高,分别占81.25%、70.31%和65.63%;HIV-1流行株以C/CRF07 BC/08_BC为主,占65.63%(42/64).结论德宏州HIV-1新近感染者中耐药的流行处于中等水平;有必要加强HIV-1的耐药监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深圳市龙岗区抗病毒治疗前HIV - 1感染者基因亚型和耐药株流行现况。方法 HIV/AIDS流行病学数据来源于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管理系统。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HIV感染者的流行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率和构成比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收集2016—2019年新报告的16~25岁的HIV感染者血清样品,扩增HIV pol区全部蛋白酶基因和部分逆转录酶基因区域,测序后进行HIV - 1基因分型和耐药突变位点分析。结果 173份血清样品成功获得pol序列片段,男性占93.64%(162/173),单身占95.95%(166/173),外省户籍者占65.32%(112/173),同性性传播占67.63%(117/173)。HIV - 1亚型以CRF07_BC(43.35%)和CRF01_AE(32.95%)为主,其次为CRF55_01B(13.87%)、B(5.78%)和其他亚型(4.05%)。不同年份HIV - 1亚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 = 9.456,P = 0.042)。总传播耐药率为5.78%(10/173),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NRTIs)耐药率为4.62%(8/173),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RTIs)为2.31%(4/173)。同性性传播的耐药率为7.69%(9/117),异性性传播为1.79%(1/56)。突变发生率为21.97%(38/173),未检测出PIs突变,主要耐药突变位点中5个针对NNRTIs和4个针对NRTIs。次要突变V179D/E高达17.34%(30/173),主要发生在CRF55_01B亚型,不同HIV - 1亚型检测出V179D/E突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91.733,P<0.001)。5例病例对一线治疗药物NNRTIs耐药,1例对NNRTIs和NRTIs双重耐药。结论 2016—2019年深圳市龙岗区HIV - 1亚型分布表现为以CRF07_BC和CRF01_AE为主,多个亚型共存的特点。HIV - 1感染者原发耐药率已达到中度水平,MSM人群中NNRTIs类药物的耐药需引起重视。应加强年轻的MSM人群的耐药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