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了解我国儿童上学日与周末睡眠时间差异.方法 2010年9-11月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根据地理特征、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在8省(自治区、直辖市)抽取20 603名6~12岁儿童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其上学日与周末的睡眠时间.结果 6~12岁小学生周末睡眠时间高于上学日,但周末男生的平均睡眠时间低于女生(t=3.35,P< 0.05),女生睡眠时间并未呈随年龄增加而递减的趋势.周末睡眠严重不足、不足和适中的比例为13.63%(2 809/20 603)、27.27%(5 618/20 603)、59.10%(12 176/20 603);各年龄别儿童周末睡眠适中的比例(> 50%)明显高于上学日比例(< 30%);小学一年级的儿童即使周末仍然有超过1/3睡眠时间不足.上学日睡眠严重不足的儿童中,有近10%的儿童在周末处于睡眠不足的状态,而对于上学日睡眠时间属于睡眠不足、睡眠适中的儿童周末处于严重不足状态;上学日睡眠严重不足、不足和适中的儿童超过国家规定的10 h的比例为29.75%、64.48%、86.44%;周末睡眠时间少于平时、与平时基本一致、适度补眠(1 h内)和补眠过度(> 1 h),四者的比例分别为9.41%、22.77%、43.32%、24.50%;睡眠严重不足的学生中,补眠适度的比例仅超过40.00%;而睡眠不足、适中的学生中补眠适度的比例分别为54.00%和30.00%左右.睡眠适中的儿童中,周末睡眠时间少于平时的比例最高,接近20.00%;睡眠不足与严重不足的儿童中,周末少于平时的比例为8.16%和3.45%.结论 我国小学生周末过度补眠与周末睡眠不足的现象并存,睡眠习惯亟待改善.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上海市3~12岁儿童的睡眠特征,为促进儿童睡眠健康提供参考。  方法  2019年4—6月在上海市开展多阶段整群抽样,抽取31所幼儿园和17所小学,在纳入研究的16 542名3~12岁儿童中开展睡眠现状横断面调查。睡眠特征采用儿童睡眠习惯问卷(CSHQ)进行评估。  结果  上海市3~12岁儿童的平时和周末就寝时间分别为(21:27±00:36)和(21:46±00:46);晨起时间分别为(6:52±00:28)和(7:47±00:48);睡眠时间分别为(9.05±1.07)和(9.52±1.17)h;睡眠不足发生率分别为81.0%和55.4%。平均睡眠问题得分为(51.56±8.04),睡眠不良检出率达93.5%。随着年龄增长,睡眠时间逐渐减少,周末和平时睡眠模式的差异不断增大,睡眠持续时间短和日间困倦两大睡眠问题不断突出。与男生相比,女生的平时就寝时间和周末晨起时间更晚,周末和平时的睡眠模式差异更大,睡眠焦虑更加严重。  结论  上海市儿童总体睡眠时间不足、就寝时间晚、平时和周末睡眠模式差异大、各种睡眠问题多。女生周末和平时睡眠模式差异大和睡眠焦虑表现尤为严重。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中山市2~6岁儿童的睡眠情况,分析不同特征儿童睡眠的常见问题。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18年3月—2019年2月,随机抽取中山市5个区6所幼儿园的1 880名儿童进行问卷调查。问卷以悉尼儿童医院睡眠中心临床问卷为基准,结合国内实际情况自制问卷调查表,对纳入儿童家长及幼儿园负责人发放调查问卷,收回有效问卷1 799份。结果 中山市2岁组儿童平均每天睡眠时长为11.37 h, 3~6岁儿童睡眠时间为10.26~10.99 h,随年龄增长夜间、白天和全天睡眠时间逐渐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285、28.408、40.635,P<0.05);睡眠不足发生率为17.01%(306/1 799),就寝延迟发生率为88.2%(1 587/1 799),入睡困难为41%(738/1 799)。2~6岁儿童户外活动及屏幕时间分别为(2.27±1.11)h和(1.25±0.94)h,达国内儿童推荐标准;儿童睡眠问题较多,主要表现为害怕就寝(64.0%)、多汗(50.9%)、磨牙(44.8%)、打鼾(40.1%)、梦魇(39.4%)、夜惊(39.1%)及流口水(25....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聊城市6~14岁各年龄段儿童睡眠时间和睡眠行为,分析可能影响儿童睡眠时间和睡眠行为因素。方法:2004年7~9月在聊城市随机抽取650名无疾病和无异常出生史的正常儿童,在严格质量控制的条件下对其家长、儿童家庭环境与睡眠健康问卷调查。结果:聊城市6~14岁儿童各年龄组睡眠时间随年龄增长逐渐减少,各年龄组间、城市与农村组睡眠时间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睡眠行为异常发生率64.61%,城市与农村组睡眠行为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影响儿童睡眠时间和睡眠行为的主要因素有父母的文化程度、家人睡眠时间、居住地、入睡需帮助等。结论:目前聊城市6~14岁儿童睡眠时间普遍偏少,多种因素可造成儿童睡眠时间和睡眠行为异常,应引起儿科、儿保医生及家长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柳州市市区0~5岁儿童睡眠状况,为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9年7~12月在柳州市4城区8街道按系统抽样法抽取8个街道中1408名0~5岁儿童进行睡眠状况的问卷调查。结果:0~5岁儿童睡眠障碍发生率35.04%,其中入睡困难7.96%、打鼾3.29%、入睡过早3.14%、磨牙3.06%、用口呼吸2.98%、夜醒2.90%。儿童每天总睡眠时间和白天睡眠时间随年龄增长逐渐缩短,夜间睡眠时间逐渐延长,8月龄夜间持续睡眠形成。睡眠昼夜节律于5月龄开始形成。和国内《儿童保健学》及尼氏儿科学比较,柳州市儿童在3岁前的各年龄段睡眠时间均减少1h左右。结论:目前柳州市0~5岁儿童睡眠障碍的发生率较高,应该引起儿童保健工作者和家长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我国15~69岁居民睡眠状况。方法使用2007年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数据,对50368名居民的睡眠时间和午睡时间进行分析。结果我国15-69岁居民每天的睡眠时间为(8.1±1.3)h,其中15—29、30~39、40-49、50-59和60~69岁居民的每天睡眠时间分别为8.3、8.1、8.0、7.8和7.7h。不同年龄、地区和性别的睡眠时间均为城市低于农村(P〈0.0.5)。60.7%的人没有午睡习惯,30.4%的人午睡时间不超过1h,8.9%的人午睡时间在1h以上。不午睡人群的比例,女性(62.5%)高于男性(59.1%);农村(65.0%)高于城市(54.3%);西部地区(66.6%)高于中部(58.1%)和东部地区(58.8%),各组比较的P值均〈0.05。结论我国城市居民睡眠时间少于农村居民,午睡人群的比例减少,需进一步开展研究来探讨睡眠与慢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唐山市丰润区0~6岁儿童睡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儿童睡眠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唐山市丰润区0~6岁儿童831例,由其父母填写儿童睡眠状况调查问卷,了解儿童睡眠问题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唐山市丰润区0~6岁儿童睡眠问题总检出率为22.3%(185/831),其中男童睡眠问题检出率为23.1%(102/441),女童睡眠问题检出率为21.3%(83/390),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儿童睡眠问题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2~5岁组儿童睡眠问题检出率较高。睡眠问题相关症状前3位为夜间多汗(8.7%)、早醒(4.2%)、打鼾(3.7%)。多因素分析显示,母亲焦虑情绪、父亲存在睡眠障碍、儿童感冒、父亲打鼾史和儿童困难型气质为儿童睡眠障碍的危险性因素。结论:唐山市丰润区0~6岁儿童存在一定的睡眠问题,应该引起医务人员和家长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北京市2~6岁肥胖儿童睡眠状况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北京市肥胖儿童睡眠状况。【方法】抽取北京市4个区678名2~6岁肥胖儿童,由医生对其家长进行儿童睡眠问卷调查。【结果】3~6岁肥胖儿童平均每日睡眠时间分别为10.90h、10.71h、10.55h、10.33h;2~6岁肥胖儿童睡眠障碍发生率为25.7%,其中鼾症发生率12.4%,睡眠不安6.6%、磨牙5.9%.张口呼吸4.9%.梦呓3.2%,大于5岁儿童遗尿2.4%,睡眠中肢体抽动2.1%,喉头哽咽1.9%,睡眠呼吸暂停1.2%,梦魇1.0%.梦游0.3%。儿童鼾症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有父母打鼾、腺样体肥大、仰卧睡眠、肥胖。【结论】本组肥胖儿童鼾症、喉头哽咽、睡眠呼吸暂停等气道梗阻症状发生率明显高于一般儿童,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9.
延吉市2~6岁儿童睡眠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了解延边地区儿童睡眠状况,探讨提高儿童睡眠质量的措施。方法:应用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儿童睡眠中心临床问卷的中国修订版,对延吉市2~6岁582名儿童的睡眠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儿童全天睡眠时间均值为(10.98±0.96)h,各年龄组睡眠时间峰值位于10~12 h,各年龄组间差异非常显著(P<0.01);睡眠障碍总时点发病率为28.57%;睡眠障碍症状发病率前5位依次为睡眠不安(8.57%)、磨牙(5.54%)、张口呼吸(5.46%)、肢体抽动(5.36%)和打鼾(4.45%),而出生史异常、呼吸系统疾病、生活与睡眠环境不良、遗尿等是发生睡眠障碍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延吉市2~6岁儿童全天睡眠时间低于上海地区和国外儿童,但与北京地区儿童相近;睡眠障碍发病率位于京沪两地之间;做好孕期保健,为儿童提供良好的生活、睡眠环境,积极治疗有关疾病,能有效降低儿童睡眠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重庆市城区0~5岁儿童睡眠状况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了解重庆城区5岁以下儿童睡眠状况,为培养儿童良好的睡眠习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本市2个主要城区1363名0~5岁儿童进行睡眠状况的问卷凋查。【结果】儿童每天总睡眠时间和白天睡眠时间随年龄增长逐渐缩短.夜间睡眠时间逐渐延长,8月龄夜间持续睡眠形成。睡眠昼夜节律于4月龄开始形成。和国内《儿童保健学》和尼氏儿科学比较,重庆城区儿童在3岁前的各年龄段的睡眠时间均减少1h左右。睡眠障碍总患病率为35.22%。女童入睡困难和睡眠节律紊乱的患病率较高。男童打鼾的患病率较高。2岁以下儿童以夜醒、睡眠节律紊乱、入睡过早、夜惊、打鼾、呼吸暂停多见.2岁以上儿童以入睡困难、梦话、磨牙多见。【结论】本市儿童总睡眠时间少于国内外教科书上的参考标准.睡眠障碍的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调查我国0~6岁儿童常见疾病及症状的发生情况,分析我国儿童目前的健康水平及存在的主要健康问题,为儿童疾病的预防、保健措施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在全国15个省抽取43 370名6岁以下儿童,采用家长问卷进行调查,采用SPSS 13.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我国0~6岁儿童家长自报两周患病率为22.35%,男童高于女童,城市高于农村,不同年龄组、东中西部地区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呼吸系统疾病的两周患病率为4.48%,占各系统两周患病总和的74.68%;发热、咳嗽、腹泻等是儿童常见的疾病症状,两周发生率分别为9.62%、9.39%和6.43%。结论 0~6岁儿童两周患病率在不同年龄、城乡、地区间差异提示应加强婴儿常见病的防治,针对儿童呼吸和消化系统疾病防治以及发热、咳嗽、腹泻等疾病症状的处理,开展有针对性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生长发育期的少年儿童进行观察测量,探讨颅面结构-上气道-睡眠呼吸功能是如何一步步作用影响的。方法正畸咨询患者通过问卷和临床检查筛选志愿者,建立8岁、9岁、10岁、11岁4个组。志愿者要求无严重骨骼畸形,无睡眠呼吸障碍,无影响上气道发育的病理性因素。常规拍摄头颅定位侧位X线片,进行整夜多导睡眠监测。对4个组的颅面结构和上气道进行头影测量,结果进行方差分析。结果 4组入选者后鼻嵴-咽顶点距(PNS-R),后鼻嵴-上咽壁距(UPW)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亚组比较表明主要为8岁组与其他3组分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年龄增长,PNS-R及UPW均有一定的生长,而9岁、10岁、11岁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反映了上颌骨的快速生长对高位上气道的扩张作用。结论高位上气道的发育在9岁前基本完成。对于颌骨后缩倾向的儿童,宜早期进行促进骨骼发育的正畸。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我国9~18岁汉族中小学生睡眠不足状况,并探索睡眠不足与体育锻炼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中9~18岁汉族中小学生172 197人,将9~12岁儿童每日睡眠时间<9 h、13~18岁青少年<8 h定义为睡眠不足。采用秩和检验比较不同群体睡眠时间分布的差异;采用χ2检验分析不同群体睡眠不足报告率的差异;采用χ2趋势检验分析睡眠不足报告率随年龄变化的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睡眠不足与体育锻炼的关系。结果 2014年,我国有6.6%的中小学生每日睡眠时间<6 h,30.8%的学生为6~7 h,26.3%的学生为7~8 h,20.8%的学生为8~9 h,分别有13.8%和1.8%的学生睡眠时间为9~10 h和≥ 10 h。睡眠不足总报告率为77.2%,男、女生分别为75.8%、78.6%。对于各个年龄不同性别学生睡眠不足报告率的比较,9~11岁男、女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12岁女生报告率均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小学、初中、高中学生睡眠不足报告率分别为66.6%、74.1%、93.8%;9~12岁儿童、13~18岁青少年睡眠不足报告率分别随年龄的增加而上升。30个省份中,浙江(68.8%)、江苏(66.7%)和陕西(65.2%)中小学生睡眠不足报告率较低。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与平均每日锻炼时间<0.5 h相比,平均每日锻炼时间0.5~1 h(OR=0.72,95% CI:0.69~0.74)、平均每日锻炼时间≥ 1 h(OR=0.46,95% CI:0.44~0.47)为睡眠不足的保护因素;与体育课频率<2次/周相比,体育课频率2次/周(OR=0.82,95% CI:0.78~0.86)、>2次/周(OR=0.65,95% CI:0.62~0.68)为睡眠不足的保护因素。结论 我国9~18岁中小学生睡眠不足报告率高,适量体育锻炼和推迟到校时间可能会缓解学生睡眠不足状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睡眠时间与肥胖儿童代谢综合征(MS)的关系.方法 对311例肥胖儿童分别记录睡眠时间及测定空腹血糖(FBG)、血脂、血压、BMI等有关MS的诊断指标,并根据睡眠时间(<8h、8 h~、9h~、≥10h)分为4组进行比较分析,将MS作为反应变量、睡眠时间作为自变量,正常BMI儿童作为对照,进行多分类无序反应变量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每天睡眠时间<8 h的肥胖儿童与每天睡眠时间≥10h的肥胖儿童比较.各项MS组分测定值(BMI、血压、血脂、FB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S及血压、空腹胰岛素、BMI异常(≥30kg/m2)发生率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多分类无序反应变量的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睡眠时间减少是肥胖儿童发生MS的危险因素.结论 睡眠不足是肥胖儿童发生MS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河北省吴桥县8~10岁儿童碘营养状况。方法对吴桥县1209名8~10岁儿童进行甲状腺触诊,对584名儿童采集尿样,尿碘的测定采用过硫酸铵消化-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测定,采集250份居民户食用盐样,食用盐中碘含量的测定采用直接滴定法。结果共发现74例甲状腺肿大者,肿大率为6.1%。尿碘中位数为208.36μg/L,每人每天碘摄入量为312.54μg/d。尿样中尿碘<50μg/L的样本占总检测数的4.6%,尿碘<100μg/L的样本占总检测数的18.5%,尿碘在200~299μg/L的样本占总检测数的27.2%,尿碘≥300μg/L的样本占总检测数的26.5%。盐碘中位数为26.96mg/kg,碘盐覆盖率为77%、碘盐合格率为94%、合格碘盐食用率为72%。结论吴桥县的甲状腺肿属于地方性的,该县儿童尿碘水平超过了适宜范围,存在碘营养过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调查我国现阶段婴幼儿大运动发育里程碑在人群的分布,绘制我国婴幼儿大运动发育里程碑曲线图,为开展婴幼儿个体评估与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于2020年9—12月,在中国15省(自治区/直辖市)15个城市30个区/县,对1~36月龄正常发育儿童的照养人进行婴幼儿发育里程碑指标的横断面调查,获得照养人自我报告的婴幼儿大运动发育里程碑的达到情况,按“头部控制”、“坐”、“翻身”、“爬行”、“站”、“走、跑”、“上肢力量”、“蹲、跳”、“上楼梯”、“单脚使用”10类大运动能力绘制大运动发育里程碑曲线图,并描述各指标的第50百分位月龄。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36月龄正常儿童8 010例,绘制的大运动发育里程碑曲线图显示我国婴幼儿在30个大运动发育指标中的达到情况。其中部分里程碑的中位月龄为:“俯卧抬头90度”3.2月龄,“仰卧翻俯卧”4.6月龄,“独坐稳”6.3月龄,“用手和膝爬”7.6月龄、“独站稳”11.4月龄、“独走稳”13.1月龄、“跑稳”15.8月龄、“单脚独站1秒以上”18.7月龄,“双脚同时离地跳起”20.4月龄。曲线图反映出不同月龄里程碑的达到情况,并提示各里程碑的达到率在一定月龄...  相似文献   

17.
八省城乡0~5岁婴幼儿生长发育与家长喂养行为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目的调查分析我国八省城乡0~5岁婴幼儿的营养和喂养现状。了解其中婴幼儿生长发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进一步制定营养改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卫生部社妇司2004年在八省城乡开展的“0~5岁婴幼儿营养状况调查”,对我国八省城乡17081名0~5岁婴幼儿进行身高、体重的测量,并以问卷的形式对以上婴幼儿的家长进行了喂养行为的调查。结果城乡婴幼儿生长发育出现差异是从4月开始;农村1~2岁为营养不良的高发期,并以长期慢性营养不良为主;八省西部农村营养不良率高达20%以上,高于中、东部地区。结论在婴儿辅食添加中农村明显存在着添加时间、添加辅食在质量和数量上不科学合理的问题。分析原因除了经济的因素外,还与婴幼儿家长缺乏营养和保健知识关系。  相似文献   

18.
成都地区儿童睡眠障碍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目的了解成都市2~12岁儿童睡眠状况及相关因素.方法 2004年9至10月间在成都市5个城区中抽取2个区的2个小学和2个幼儿园1 600名2~12岁儿童,由专人对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实际回收有效问卷1 526份.幼儿组、学龄前组和学龄组平均睡眠时间分别为12.12 h、10.42 h和9.47 h;睡眠障碍患病率为37.88%,其中打鼾为5.57%、喉头哽咽为1.25%、睡眠不安为7.86%、张口呼吸为4.59%、多汗为21.36%、肢体抽动为2.82%、磨牙为8.26%、梦呓为4.02%、梦游为0.2%、遗尿为1.95%、入睡困难为10.75%,部分症状的患病率男童高于女童,幼儿组高于其他组.影响儿童睡眠的相关因素为与父母同房睡、患扁桃体炎和支气管炎、花粉过敏和父亲打鼾等.结论成都地区儿童睡眠障碍的患病率较高,睡眠时间普遍较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