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了解1991-2009年中国9省区50岁以上中老年城乡居民膳食钙摄入现状、食物来源及变化趋势.方法 选取1991-2009年“中国居民健康与营养调查”七轮调查中50岁以上居民为研究对象,利用连续3天24小时膳食回顾调查数据,按地区分层对历年来该人群钙摄入量水平、钙食物来源分布及变化趋势进行横断面分析.结果 1991-2009年中国9省区中老年居民平均每日钙摄入量总体呈上升趋势.2009年男性人群钙摄入量为400.2 mg/d,女性为352.7mg/d;1991-2009年男性和女性人群钙摄入量不足50%适宜摄入量(AI)的比例分别高达72.0%~82.2%和78.8% ~ 88.0%,而达到AI人数的比例仅分别为0.4% ~ 3.9%和0.4% ~ 3.0%.调查人群膳食钙主要来源于蔬菜、豆制品和谷类,这类食物提供的钙占平均每日钙摄入量的70%以上.结论 1991-2009年中国9省区50岁以上中老年人群钙摄入水平仍较低,奶类和豆制品等富含钙食物的摄入量偏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1997-2011年九省(区)4~17岁儿童青少年膳食铁摄入状况、食物来源及变化趋势。方法基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该调查为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选取1997、2000、2004、2006、2009、2011共6轮调查中的九省(区)12557名4~17岁儿童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连续3天24小时膳食回顾法收集膳食数据,按性别、年龄、地区等分层对历年膳食铁日常摄入量(UI)水平、食物来源分布进行分析。结果 1997年和2011年4~17岁儿童青少年的UI分别为17.4mg和14.3mg。1997年和2011年男生UI低于平均需要量(EAR)的比例分别为13.8%和16.5%,女生膳食铁UI低于EAR的比例分别为27.3%和28.2%。11~13岁年龄组的女生膳食铁UI低于EAR的比例在各年份均最高,分别为36.3%、26.2%、36.7%、33.1%、44.0%和55.8%。膳食铁主要来源于谷薯类,其次为动物性食物、蔬菜水果菌藻类以及豆类坚果类。结论部分儿童青少年人群仍然存在膳食铁摄入不足的问题,需加强健康教育工作,促进儿童青少年营养摄入均衡。[营养学报,2020,42(1...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1991-2009年中国18~49岁成人钙摄入状况、钙的食物来源及变化趋势。方法 选取1991年~2009年“中国居民健康与营养调查”七轮调查中18~49岁成年居民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地区分层纵向分析历年来成人钙摄入量水平、钙食物来源分布及变化趋势。结果 1991-2009年间,我国成人平均每日钙摄入量总体呈上升趋势,2009年成年男性钙摄入量为415.3mg/d,成年女性钙摄入量为367.3mg/d;2009年城市、郊区、城镇、农村四类地区成年男性钙摄入量达到推荐的适宜摄入量(AI)的比例为6.6%、6.6%、2.8%和4.3%,成年女性钙摄入量达到AI的比例为2.8%、3.6%、2.6%和2.1%。钙的食物来源主要为蔬菜、豆类、谷类,三类食物提供的钙占70%以上,奶类食物提供的钙在4%以下。结论 在过去的近20年间,我国18~49岁成人钙摄入水平仍然较低,奶类、豆类等钙的优质食物来源提供钙的比例偏低是钙摄入不足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中国9省(区)1991——2009年6~17岁儿童青少年蔬菜水果摄人变化趋势 及其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分析1991-2009年中国9省(区)6~17岁儿童青少年蔬菜水果摄人的变化及其受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方法 以1991-2009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项目中12596名6~17岁儿童青少年为研究对象,应用SAS 9.2统计软件分析连续3天24小时膳食回顾调查及人口经济因素等数据。结果 调查人群蔬菜水果消费率均呈增加趋势。其中浅色蔬菜消费率从94.4%增加至96.9%(χ2=11.6,P<0.0001),深色蔬菜消费率从1991年的58.3%增加至82.4%(χ2=213.2,P<0.01),水果消费率从12.6%增加至45.4%(χ2=571.2,P<0.0001)。蔬菜总摄入量中位数从1991年的250.0g/d下降至2009年的225.8 g/d(χ2=72.4,P<0.0001),其中浅色蔬菜下降36.6 g/d,深色蔬菜下降约40.0 g/d(χ2=92.8,P<0.0001),而水果摄入量增加50.0/d(χ2= 104.2,P<0.01)。达到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蔬菜最低推荐摄人量(300g/d)的儿童比例从1991年的 38.9%下降至2009年的26.8%,而满足该指南水果推荐量(200g/d)的比例从2.0%增加到13.9%;2009年深色蔬菜摄入占蔬菜总摄入量一半以上儿童的比例约为25.1%。母亲受教育程度和家庭经济收入水平是影响水果消费的重要因素。结论 1991-2009年中国儿童青少年蔬菜水果消费率呈增加趋势,但深色和浅色蔬菜摄入量有所下降,存在明显摄入不足。建议采用有效的综合干预措施增加蔬菜和新鲜水果的摄人量,改善儿童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1991-2009年中国九省区儿童青少年膳食锌的摄入状况、食物来源以及变化趋势。方法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的资料,选取1991、1993、1997、2000、2004、2006和2009年7轮调查中的7~17岁儿童青少年为对象,采用连续3 d 24 h膳食回顾询问法收集膳食资料。结果中国九省区儿童青少年平均每日锌摄入量从1991年的10.4mg下降到2009年的9.1mg。1991年和2009年中国九省区儿童青少年膳食锌摄入量低于平均需要量(EAR)的比例分别为66.6%和79.6%。膳食锌主要来源于谷类食物、动物性食物、坚果和蔬菜水果。结论我国儿童青少年人群中普遍存在锌摄入不足的问题,需要进行适当干预以增加膳食锌摄入量。[营养学报,2013,35(2):131-133] 相似文献
6.
1991—2009年中国9省(自治区)中老年人膳食锌的摄入状况及变化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描述1991—2009年中国9省(自治区)50~79岁中老年人膳食锌的摄入状况、食物来源以及变化趋势。方法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的资料,选取1991、1993、1997、2000、2004、2006和2009年调查中50~79岁中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连续3天24小时膳食回顾询问法收集膳食资料。结果中国9省(自治区)中老年人平均每日锌摄入量从1991年的11.0 mg下降到2009年的10.6 mg。在4类地区中,郊区人群减少得最多(0.7 mg)。1991年和2009年中国9省(自治区)中老年人膳食锌摄入量达到推荐摄入量(RNI)的比例分别为40.5%和35.8%。1991—2009年,男性中老年人膳食锌摄入量低于60%RNI的比例增长了56.9%,女性中老年人增长了89.2%。膳食锌主要来源于谷类食物、动物性食物、坚果和蔬菜水果。结论我国中老年人群中存在锌摄入不足的问题,应该引导中老年人增加摄入富含锌的食物,以维持锌营养需求与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1991-2009年中国9省区儿童青少年膳食脂肪和胆固醇摄人状况及变化趋势+为合理膳食指导提供基础性资料。方法以“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laNS)1991—2009年7轮调查数据为基础.选择连续72 h有完整膳食数据的7~17岁的健康儿童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计算该人群13均脂肪和胆周醇摄人量、脂肪供能比及脂肪食物来源,并与中同居民膳食脂肪适宜摄人量进行比较。结果 调查人群的脂肪和胆同醇摄入量增加,脂肪供能比不断提高.至2009午已分别达到65.8 g/d、240.0me/d和32.O%;脂肪供能比超过30%的人群比例显著增加,至2009年已达到57.0%。结论 中国9省7~17岁儿童青少年膳食结构发生显著变化.脂肪供能比已超过中国居民膳食脂肪参考摄入量的要求,应适当控制高脂肪和胆固醇食物的摄人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2019—2021年中国不同地区6~17岁儿童主要食物摄入量。方法 数据来源于科技部基础资源调查专项—“中国0~18岁儿童营养与健康系统调查与应用”项目,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华东、华北、华中、华南、西南、西北和东北7个区域各随机抽取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每个省各抽取1个城市(区)、1个农村(县)调查点,全国共抽取28个调查点,6413名6~17岁儿童为研究对象。膳食调查采用连续3天24小时膳食回顾法并结合称重法收集食物摄入信息,参照食物成分表标准版中的食物分类划分为粮谷类、薯类、新鲜蔬菜、新鲜水果、畜禽肉、蛋类、奶类和鱼虾类,计算不同地区6~8岁、9~11岁、12~14岁、15~17岁男生和女生的各类食物平均每日摄入量。结果 同性别同年龄段的城市与农村儿童的食物日均摄入量相比较,9~17岁男生粮谷类和薯类、9~17岁女生粮谷类、12~17岁女生薯类以及15~17岁食用鱼虾类男生的日均摄入量均为农村高于城市,新鲜蔬菜、新鲜水果、畜禽肉、蛋类和奶类同性别同年段的儿童食物日均摄入量和食用率有统计学差异的均是城市高于农村(P<0.05)。同性别同年龄段的南方与北方...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1991、2000、2009和2015年中国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6~17岁儿童青少年营养不良双重负担状况及变化趋势。方法 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1991、2000、2009和2015年的随访数据,选取6~17岁儿童青少年为研究对象,各年份纳入研究的儿童青少年分别为2464人、2094人、929人和1555人,并将研究对象划分为消瘦、正常、超重和肥胖组。采用连续3天24小时膳食回顾法结合家庭称重记账法(食用油和调味品)收集膳食相关信息,依据食物成分表计算儿童青少年膳食微量营养素摄入量。采用平均需要量(estimated average requirement, EAR)为膳食微量营养素摄入不足的判断界值,分析儿童青少年膳食微量营养素摄入不足和营养不良双重负担状况。结果 1991—2015年中国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6~17岁儿童青少年的消瘦率呈下降趋势,超重和肥胖率呈上升趋势(P均<0.05)。营养不良双重负担状况从1991年的6.5%增加至2015年的24.6%。1991、2000、2009和2015年分别有94.2%、92.8%、97.2%和93.4%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描述1989-2009年中国九省区18~49成年岁居民膳食锌的摄入状况、食物来源以及二十年间的变化趋势。方法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的资料,选取1989、1991、1993、1997、2000、2004、2006和2009年调查中18~49岁成年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连续3 d 24 h膳食回顾询问法收集膳食资料。结果中国九省区居民平均每日锌摄入量从1989年的12.3mg下降到2009年的11.2mg。1989年和2009年中国九省区成年居民膳食锌摄入量不足的概率分别为32.7%和45.8%。膳食锌主要来源于谷类食物、动物性食物、坚果和蔬菜水果。结论我国成年居民中普遍存在着锌摄入不足的问题,应该从调整膳食结构入手,引导居民增加富含锌的食物摄入,以维持锌营养需求与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1991-2006年中国9省区7~17岁儿童青少年饮奶状况及变化趋势.方法 以"中国居民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1991、1993、1997、2000、2004和2006年6轮调查数据资料为基础,选择连续72 h有完整膳食数据的7~17岁儿童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该人群饮奶(包括液态奶、奶粉和酸奶,不含其他乳制品和乳饮料)状况及变化趋势.结果 1991-2006年中国儿童青少年饮奶率和平均每日饮奶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饮奶率从1991年的2.88%上升到2006年的13.88%;人均饮奶量则从1991年的3.90g/d上升到2006年的26.11 g/d.饮奶消费在城乡、家庭收入水平方面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人均饮奶量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提出的目标(300g/d)还有很大差距,膳食钙摄入不足比例仍在97%以上.结论 1991-2006年中国儿童青少年奶类消费状况有较大改善,但仍存在普遍摄入量不足及地区间差异明显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国河北省、浙江省、陕西省和湖南省(四省)7~17岁儿童青少年心血管代谢性危险因素的流行特征以及人口经济特征对其的影响。方法选取"神经系统疾病专病社区队列研究"2018年的1 747名7~17岁儿童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 对高腰围、中心性肥胖、TG升高、TC升高、LDL-C升高、HDL-C降低、血压升高、血糖升高和危险因素聚集进行分析。应用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人口经济学因素与危险因素的相关性、Cochran-Armitage趋势检验进行分析。结果中国四省7~17岁儿童青少年高腰围、HDL-C降低、血压升高、TG升高、血糖升高、中心性肥胖、TC升高、LDL-C升高检出率分别为29.08%、15.28%、13.17%、13.05%、11.79%、7.33%、6.53%、5.15%。18.37%的儿童青少年中存在危险因素聚集。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女性高腰围发生的风险高于男性(OR=1.67, 95%CI:1.26~2.22), 血糖升高和危险因素聚集的风险低于男性(OR=0.69, 95%CI:0.49~0.99;OR=0.72,...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我国6~17岁儿童青少年腰围水平及中心性肥胖流行特征。方法 利用"2010-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中6~17岁儿童青少年调查资料,分析儿童青少年腰围水平及中心性肥胖流行现状。利用腰围的P90(同年龄、同性别)作为中心性肥胖的判断界值。结果 我国各年龄组儿童青少年腰围均为男生大于女生(P<0.000 1),城市大于农村(P<0.05),家庭收入水平高的儿童青少年大于中、低家庭收入儿童青少年(P=0.000 3)。6~17岁儿童青少年中心性肥胖率为11.2%,其中男生和女生分别为10.7%和1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城市和农村男生的中心性肥胖率分别为13.2%和8.5%,女生分别为12.3%和11.2%。按家庭经济收入水平分,高、中、低家庭收入男生中心性肥胖率分别为15.8%、11.5%和8.8%,女生分别为13.5%、11.9%和11.6%。结论 男生的腰围较女生更易受城乡和家庭收入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我国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流行情况,为制定肥胖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2010-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中6~17岁儿童青少年调查资料,分析我国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现状。6岁儿童采用WHO 2007年推荐的分年龄性别BMI超重肥胖判定标准判定超重肥胖,7~17岁儿童青少年采用《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预防与控制指南》中的分年龄、性别的BMI超重肥胖判定标准进行判定。结果 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9.6%和6.4%,其中城市儿童青少年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11.0%(男生:12.8%,女生:9.0%)和7.7%(男生:9.7%,女生:5.5%),农村儿童青少年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8.4%(男生:9.3%,女生:7.4%)和5.2%(男生:6.2%,女生:4.1%)。按家庭经济收入水平分,高、中和低家庭收入儿童青少年的超重率分别为12.3%、10.7%和8.2%,肥胖率分别为8.6%、7.2%和5.7%。结论 2012年,我国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表现为城市高于农村,男生高于女生;患病率与家庭经济收入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中国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状的流行特征和性别差异。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在全国9个协作地区选取9.0~18.9岁汉族城乡各年龄组儿童青少年男女生各50人,每个地区最低样本量为2000人。采用儿童抑郁量表(CDI)评定小学四年级至高中三年级青少年的抑郁症 状,评估第二性征(男女童阴毛、女童乳房和男童外生殖器)发育指标。结果 中国青少年抑郁症状总检出率为14.81%,男女生抑郁症状检出率分别为15.35%和14.43%。农村地区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状检出率(16.41%)高于城市(13.23%)。lO、11岁组男生抑郁症状检出率均高于同龄女生(χ2=11.625,P<0.005;χ2<0.005),17岁组女生抑郁症状检出率(21.5%)高于同龄男生(17.26%)(χ2<0.005)。仅在Tanner发育Ⅱ期,男生抑郁检出率(18.4%)高于女生 (1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005)。结论 在特殊年龄段和特定发育阶段,中国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状检出率存在性别差异,但还需要进一步纵向研究以证实。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中国9省区50~79岁中老年居民的维生素C摄入状况及变化趋势.方法 利用“中国居民健康与营养调查”项目中连续3天24小时个人膳食回顾调查的数据,分析1991、1993、1997、2000、2004、2006和2009年中国9省区50 ~ 79岁健康中老年居民维生素C摄人状况及其变化趋势.结果 7轮共调查50~79岁中老年人24 321人,其中男性11 739人(48.3%),女性12 582人(51.7%).农村居民平均维生素C摄人量均高于同年份的城市居民,1991-2009年城市男女性中老年居民维生素C摄入量分别增加了8.7 mg和10.2 mg,而农村男女性该年龄人群分别下降了12.1 mg和11.8 mg.农村居民来源于深色蔬菜的维生素C的摄入量男性下降15.1mg、女性下降13.9mg,而城市男女性居民同等来源的维生素C均有一个缓慢上升又缓慢下降的过程.来源于浅色蔬菜的维生素C的量基本保持平稳.除1997年外,中国南方地区中老年居民维生素C摄人量显著高于北方地区居民(p<0.01).维生素C摄人量达到中国居民营养素膳食参考摄入量的比例分别为19.8%~ 30.4%(城市男性)、31.1%~43.9%(农村男性)、15.9% ~ 24.9%(城市女性)、26.4%~ 38.1%(农村女性).结论 中国50~79岁城乡居民维生素C摄入量出现不同的变化规律,城乡居民维生素C摄入量的差异日益减小,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仍然不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