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睡眠时间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1037例脑梗死住院患者作为病例组,以同期健康体检的1205名非脑血管病者作为对照组,采用统一的调查问卷。数据分析采用χ2、u检验和多 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 以睡眠时间6~8 h者为基准相比,调整年龄、性别、BMI、腰臀围比值、吸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以及血脂指标后,睡眠时间<6 h者患脑梗死的风险增加(OR=2.81,95%CI:1.68~4.70);睡眠时间>8 h者与脑梗死无关联(OR=O.76,95%CI:0.48~1.20)。按照性别分层后,睡眠时间<6 h与脑梗死的相关性仍然存在,且女性睡眠时间<6 h者脑梗死发生风险高于男性,OR值分别为5.58(95%CI:1.78~17.52)、2.00(95%CI:1.10~3.64)。结论 睡眠不足可能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行动)开展的效果。方法 在全国每个省(区、市)随机抽取1个开展行动的区县(开展行动组)及1个GDP和人口数与其相似的未开展行动的区县(未开展行动组),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每个区县随机抽取≥18岁常住居民500名。采用面对面问卷方法调查生活方式知识和行为情况,并采用广义估计方程进行多因素比较。结果 城市和农村开展行动组与未开展行动组相比,对行动和健康生活方式的知晓以及自觉控制盐和油摄人的比率更高,如城市开展行动组和未开展行动组对行动的知晓率分别为57.1%和31.7%(OR=3.33,95%CI:1.63~6.80,P=0.001),农村开展行动组和未开展行动组自觉控制盐摄入的比率分别为51.5%和38.8%(OR=1.70,95%CI:1.13~2.56,P=0.011)。城市开展行动组使用各健康支持工具的比率均高于未开展行动组,如限盐勺的使用率分别为49.2%和29.5%(OR=2.46,95%CI:1.45~4.17,P=O.001),农村两组仅见控油壶使用率有差异(OR=2.11,95%CI:1.09~4.09,P=0.028)。农村开展行动组身体活动情况好于未开展行动组,而城市两组人群无差异。城乡两组人群在自觉控制体重、每天摄入蔬菜和水果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可提高居民健康生活方式知识和健康意识,对改善居民健康行为的效果还有待进一步评价。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宁波市气温对居民COPD死亡影响。方法 采用时间序列的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控制时间长期趋势、星期几效应、大气污染和其他混杂因素,分析2011-2016年宁波市日均气温与居民每日COPD死亡的归因风险。结果 宁波市日均气温与每日COPD死亡人数呈反"J"形,最小死亡效应温度为25.5℃;COPD死亡存在一定的冷效应和热效应,滞后14 d累积效应分别为2.767(95% CI:1.950~3.928)和1.197(95% CI:1.021~1.404)。归因于气温暴露造成的COPD死亡人数为4 963(95% CI:3 469~6 027)例,占总死亡的31.62%(95% CI:23.05%~38.89%)。低温的归因风险大于高温,归因死亡人数分别为4 772例和192例,归因分值分别为30.41%和1.22%。女性和≥ 65岁人群更易受到低温和高温天气的影响,而<65岁人群影响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温和低温均可增加宁波市居民COPD死亡风险,应对脆弱人群采取有效预防措施,降低COPD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4.
中国育龄夫妇不孕率系统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运用循证分析方法估计中国育龄夫妇不孕率及其在不同地区和人群间的差别.方法 检索1980-2012年万方、维普、CNKI、PubMed数据库关于不孕率调查的文献,通过Meta分析合并不孕率,并通过Meta回归分析发现不孕率变异的来源.结果 纳入文献27篇.中国各地区总合并不孕率为5.7%(95%CI:5.3%-6.1%),新婚人群1年和2年合并不孕率分别为12.5%(95%CI:9.5%-15.4%)和6.6%(95%CI:4.9%-8.4%);非新婚人群的1年和2年合并不孕率分别为6.4%(95%CI:4.2%-8.6%)和3.0%(95%CI:2.6%-3.3%).Meta回归分析发现各地区2年不孕率低于1年不孕率,经济水平低的地区不孕率高,文献的研究方法中历史性队列研究和前瞻性研究的不孕率较高.结论 由于各研究对于不孕率的界定不-致,导致各研究间不具有绝对的可比性.应重视各不孕率调查的可比性问题.  相似文献   

5.
目的 量化逐日温度对重庆市人群死亡率及寿命损失年(YLL)的影响。方法 利用2010-2013年重庆市主城区全人群死亡个案资料,结合同期气象及空气污染资料,采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DLNM)拟合逐日平均气温与逐日死亡数及逐日YLL的关系,分析高温和低温对不同疾病别、不同人群死亡率及YLL的累积滞后效应。结果 日均气温与非意外、心血管系统及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日死亡数和日YLL呈"U"或"W"形。高温当日可增加人群死亡风险,累积滞后效应在第7天时达到最大,持续2周;低温滞后1周后才表现出危害效应,持续时间长达30 d。高温时,日均气温每升高1 ℃,人群非意外、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疾病死亡的7 d累积相对危险度(CRR)分别为1.05(95%CI:1.03~1.07)、1.08(95%CI:1.05~1.11)、1.05(95%CI:1.01~1.09),YLL分别为23.81(95%CI:12.31~35.31)年、14.34(95%CI:8.98~19.70)年、4.43(95%CI:1.64~7.21)年;低温时,日均气温每降低1 ℃,人群非意外死亡、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疾病死亡的14 d CRR分别为1.06(95%CI:1.04~1.08)、1.09(95%CI:1.06~1.12)、1.06(95%CI:1.02~1.11);YLL分别为23.34(95%CI: 10.04~36.64)年、16.39(95%CI:10.19~22.59)年、2.61(95%CI:-0.61~5.82)年。高温和低温对≥65岁年龄组的影响明显大于<65岁年龄组。高温时,女性死亡率大于男性,男性的YLL大于女性;低温时,女性的死亡率和YLL均大于男性。结论 重庆市高温和低温均可增加人群的死亡风险和YLL,≥65岁年龄组的人群更敏感, 高温对年轻男性影响较大,低温对女性和老年男性影响较大,应有针对性保护极端温度敏感人群。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气温与济南市4 个区居民日均非意外死亡的关系,探讨气温在不同滞后天数下对各死因别死亡的影响。方法 收集济南市4 个区(市中、槐荫、天桥、历下)2008 年1 月至2012 年12 月死亡资料,以及同期气温数据和空气污染指数(API)数据,采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控制长期趋势和季节效应以及其他混杂因素后,研究气温与非意外死亡的关系以及在不同滞后天数时气温对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及部分亚类(高血压病、缺血性心脏病、急性心肌梗死、脑血管病、慢性下呼吸道疾病)的影响。结果 济南市4 个区气温与非意外死亡的暴露-反应曲线为“W”形;低温的滞后天数较长,累计效应可达1 个月,高温的滞后天数较短,不超过5 d,且呈现出收获效应;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缺血性心脏病、脑血管病、急性心肌梗死存在热效应,高温当天的RR 值分别为1.12(95%CI:1.07~1.17)、1.06(95%CI:1.02~1.31)、1.08(95%CI:1.003~1.16)、1.10(95%CI:1.02~1.20)、1.13(95%CI:1.003~1.26),滞后期较短,泌尿系统疾病和高血压病在极高温时有较高的RR 值,分别为2.30(95%CI:1.18~4.51)、1.65(95%CI:1.02~2.69);其中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慢性下呼吸道疾病、高血压、缺血性心脏病、脑血管病、急性心肌梗死均呈现出一定的冷效应,30 d 滞后的累计效应分别为1.51(95%CI:1.42~1.60)、1.90(95%CI:1.64~2.20)、2.12(95%CI:1.67~2.69)、1.48(95%CI:1.08~2.03)、1.60(95%CI:1.46~1.75)、1.40(95%CI:1.26~1.55)、1.68(95%CI:1.45~1.95)。结论 气温与济南市4个区居民的非意外死亡及各死因别死亡存在关系,温度过高或过低均是其危险因素,在高温或低温期间需针对敏感疾病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宁波市大气污染物一氧化碳(CO)及臭氧(O3)对人群心肌梗死(心梗)死亡的影响。方法 收集宁波市2011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每日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同期气象监测数据及死因监测数据资料,控制时间长期趋势、气象因素及星期几效应等混杂因素,采用广义相加模型进行分析。结果 2011-2015年宁波市CO及O3日均浓度分别为0.90(0.02~3.31)mg/m3及82.78(4~236)μg/m3,心梗死亡共5 388例,日均死亡3例。单污染物模型显示滞后第6天CO日均浓度每升高0.1 mg/m3造成总人群心梗死亡风险增加1.06%(95% CI:0.29%~1.93%)。≥65岁人群风险增加1.26%(95% CI:0.28%~2.24%),但对<65岁人群影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男性人群影响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但对女性人群风险增加1.77%(95% CI:0.44%~3.13%)。O3对死亡影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宁波市CO浓度变化与人群心梗死亡风险增加相关,未发现O3浓度变化与心梗死亡风险的关联。  相似文献   

8.
目的 构建台湾地区35~74岁健康体检人群代谢综合征5年发病风险(个体化)预测模型。方法在1997-2006年初次参加台湾美兆自动化健康体检机构(美兆健检)的35~74岁人群中,将随访满5年基线时无代谢综合征13 973人作为随访队列,并分为建模队列(用于建立5年发病预测模型)和验证队列(用于评估模型外部效度),采用logistic回归构建预测模型。以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拟合优度,并将人群的预测风险概率进行风险等级划分。结果 去除基线患者后研究人群5年代谢综合征患病率为11.7%。纳入发病风险预测模型变量有年龄、糖尿病家族史、收缩压、空腹血糖、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体重指数和血尿酸,建模队列建立预测模型的AUC为0.827(95%CI:0.814~0.839),验证队列的AUC分别为0.813(O.789~0.837)、0.826(0.800~0.852)、0.794(0.768~0.820)。将建模队列划分为4个风险等级后,提示个体发病概率≥17.6%者为中危人群,发病概率≥59.0%者为高危人群。结论 由美兆健检纵向数据库建立的5年代谢综合征个体风险预测模型有较高的验证效度,对于体检人群5年代谢综合征发病预测具有实用、可行的特点,预测模型对评估代谢综合征个体发病和群体监测均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宁波市气象条件与中暑的关联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影响人群中暑的主要气象因素。方法 收集2011-2014年宁波市中暑报告病例,采用分段回归模型、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和反应面模型等方法,分析引起中暑的气温阈值、气象因素的滞后效应和交互作用等。结果 气温和湿度与中暑病例的相关性强于其他气象因素。多种模型均显示,日均气温对中暑病例的拟合效果优于日最高气温和日最低气温,其阈值为29.1(95% CI:28.7~29.5)℃,超过该阈值后中暑病例明显增多且效应可持续0~1 d;日均气温从第10百分位升至第90百分位时,中暑累积2 d的RR值为14.05(95% CI:7.23~27.31)。日均相对湿度对中暑的影响呈非线性,低湿度(RH:60%)在滞后1~4 d时可造成中暑发病增多,而高湿度(RH:93%)的效应则无统计学意义;两者造成中暑累积5 d的RR值分别为2.35(95% CI:1.27~4.33)和0.86(95% CI:0.40~1.85)。研究提示气温和湿度对中暑的影响具有交互作用,高温低湿条件下中暑发病风险最高。结论 宁波市人群中暑与气温和湿度有明确的关联,引起中暑的平均气温阈值为29.1℃,高温低湿条件下中暑发病风险最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贵州省注射吸毒人群中HIV/AIDS死亡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降低HIV/AIDS死亡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以我国艾滋病防治基本信息系统中1996-2015年贵州省注射吸毒人群HIV/AIDS为研究对象,应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其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有3 958例注射吸毒HIV/AIDS纳入分析,全死因的死亡比例为44.01%(1 742/3 958),总死亡率为7.80/100人年,生存时间M=8.08年;抗病毒治疗(ART)组死亡率为3.57/100人年,美沙酮维持治疗(MMT)组死亡率为4.08/100人年。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对象的死亡与性别、民族、确认HIV阳性时年龄、确认HIV阳性后首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CD4)、ART和MMT有关;女性的死亡风险是男性的0.82倍(95% CI:0.69~0.98);少数民族的死亡风险是汉族的1.39倍(95% CI:1.21~1.60);确认HIV阳性时年龄≥50岁的死亡风险是<20岁的2.44倍(95% CI:1.07~5.56);确认HIV阳性后首次CD4≥500个/μl组的死亡风险是CD4<200个/μl组的0.27倍(95% CI:0.22~0.32);未参加ART的死亡风险是参加者的2.83倍(95% CI:2.45~3.26);未参加MMT的死亡风险是参加者的1.35倍(95% CI:1.15~1.59)。结论 1996-2015年贵州省注射吸毒人群HIV/AIDS中,男性、确认HIV阳性时年龄较大者、确认HIV阳性后首次CD4较低、未参加ART和MMT的病例,死亡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生活方式因素及健康分值对上海市成年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的影响。方法利用2002--2006年上海市男性健康队列(SMHS)的基线调查资料,至2009年12月最近一次随访,男性队列累积收集恶性肿瘤新病例2033例。根据吸炯(吸烟计0分,不吸烟计1分)、饮酒(≥1 drinks/d计0分,<1 drinks/d计1分)、BMI(<18,5 kg/m2或>/28 kg/m2计0分,18.5-27.9 kg/m2计1分)、体力活动(<54 Met.hours/week计0分,≥54 Met.hours/week计1分)、蔬菜水果摄入(<451 g/d计0分,≥451 g/d计1分)五种常见生活方式因素建立健康生活方式分值表,分值分布范围为0(最不健康生活方式)至5(最健康生活方式)分。采用Cox回归模型估计健康生活方式分值与癌症的相对危险度(HR)及其95%CI结果相对于得分为0或者1分的人群组,得分为2-5分人群组发生癌症的HR值分别为0.77(95%CI:0.66~0.90)、0.67(95%C1:O.58~0.78)、0.56(95%C1:0.47~0.65)、0.5l(95%CI:o.42~0.62)。健康生活方式得分少于3项的人群癌症发病归因危险度百分比(PAR%)为10.4%(95%CI:7.3%~13.5%)。结论不吸烟、不过量饮酒,保持正常体型,适当体育锻炼及多食蔬菜水果可较显著降低癌症的发生,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显著的公共卫生学效益。  相似文献   

12.
昼夜温差对老年人群流感的影响及亚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昼夜温差对北京市老年人群流感发病的影响,并进行亚组分析。方法 收集2014-2016年北京市≥60岁老年人群流感日发病资料、逐日气象资料,并整理成时间序列形式。首先利用广义相加模型(GAM)探讨昼夜温差与日发病数之间是否为线性关系,然后利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DLNM)定量评估昼夜温差对北京市老年人群流感发病的滞后效应。将研究人群按性别、年龄构成进行亚组分析。结果 研究期间北京市老年人群共发生流感4 097例,平均昼夜温差为10.153℃。昼夜温差与老年人群流感日发病数之间呈线性关系,昼夜温差越大,流感日发病数越多。昼夜温差对日发病数的影响最长可至滞后5 d,最大效应出现在滞后0 d。昼夜温差每增加1℃,老年人群流感的发病风险增加2.0%(95% CI: 0.9%~3.0%)。昼夜温差增大时,各亚组人群的流感发病风险均增加。老年男性、老年女性、60~69岁人群、≥70岁人群的RR值分别为1.018(95% CI:1.005~1.032)、1.021(95% CI:1.007~1.035)、1.012(95% CI:1.002~1.022)、1.025(95% CI:1.012~1.039)。昼夜温差对老年女性流感发病的影响最长可至滞后6 d,比老年男性(滞后2 d)更长。结论 昼夜温差增大能增加北京市老年人群流感的发病风险,各亚组人群普遍受其影响。昼夜温差增大时,应加强老年人群流感的预防。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日均气温对北京市居民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死亡的影响。方法 使用北京市2014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卒中死亡监测数据和气象数据,应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校正时间长期趋势、星期效应、空气污染物和相对湿度,评价日均气温对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死亡的累积效应。对性别和年龄进行分层分析以评价其效应修饰作用。结果 2014-2019年北京市因卒中死亡人数共99 222例,其中缺血性卒中69 327例,出血性卒中24 954例,其他未明确分类卒中4 941例。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分析显示,气温对卒中死亡风险影响呈非线性,且存在滞后性。对于缺血性卒中死亡,与卒中死亡风险最小所对应的温度(MMT,10.0℃)相比,极低温(-6.2℃)存在滞后效应,在滞后0~21 d时达到最大效应(RR=1.26,95%CI:1.04~1.51);极高温的效应自滞后0~3 d出现,到滞后0~14 d时累积RR值为2.13(95%CI:1.72~2.62)。对于出血性卒中死亡,极低温对卒中死亡风险较持续,以MMT(28.0℃)为参照,极低温在滞后0~21 d达到最大效应(RR=2.14,95%CI:1.23~3.70),而极高温作用较为短暂,只在滞后0~3 d的效应有统计学意义(RR=1.14,95%CI:1.01~1.28)。分层分析结果显示,极低温和较低温对女性的出血性卒中死亡效应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极高温可增加不同性别和年龄组人群缺血性卒中死亡风险。结论 低温对缺血性卒中死亡风险具有滞后性,而对出血性卒中死亡风险较持续,高温对缺血性卒中死亡风险较持续,而对出血性卒中影响较短暂。性别和年龄可能会修饰气温对卒中死亡风险影响的效应大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国东、中部广东、湖南、江苏、上海四省市结核病发病的影响因素,为结核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09年11月-2011年2月,采用结核病发病监测户卡对四省市若干乡镇/街道的常住人口,共进行3次以全人群为基础的入户调查。调查中的474例结核病患者作为病例组,从源人群中按地区、年龄、性别进行频数匹配,随机抽取1896位非结核病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发病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资料分析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结核病史(OR=52.356,95%CI:18.956~144.607)、人均居住面积≥50 m2(OR=8.742,95%CI:1.107~69.064)、结核病患者接触史(OR-6.083,95%CI:2.336~15.839)、外来人口(OR=3.306,95%CI:1.907~5.734)是结核病发生的危险因素,文化程度高(OR=O.284,95%CI:0.110~0.733)是其保护因素。结论加强对既往有结核病史者、结核病接触者以及外来人口的结核病管理控制工作,将有助于降低结核病的流行强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广州市大气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暴露对卒中逐日死亡风险的影响。方法 通过收集广州市2020-2021年12种大气中VOCs逐日平均浓度、气象因素,卒中及其亚型(包括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死亡数据,采用时间序列的Poisson回归广义相加模型分析不同滞后天数空气中VOCs日平均浓度与卒中逐日死亡之间的关系,并对季节、卒中死亡人群的性别及年龄进行亚组分析。结果 甲苯和正戊烷对卒中及其亚型的死亡风险更高:在累积滞后0~1 d,滑动平均浓度甲苯每增加1个四分位距(IQR),发生卒中及出血性卒中死亡的RR值分别为1.060(95%CI:1.036~1.085)、1.071(95%CI:1.030~1.113);正戊烷每增加1个IQR的浓度,发生缺血性卒中死亡的RR值为1.064(95%CI:1.030~1.099)。冷季、女性和 ≥ 75岁的人群可能更易受VOCs的影响,滑动平均浓度甲苯每增加1个IQR的浓度,冷季和女性卒中死亡风险RR值分别为1.099(95%CI:1.056~1.143)、1.085(95%CI:1.050~1.120);正戊烷每增加1个IQR的浓度, ≥ 75岁的人群发生卒中死亡风险RR值为1.072(95%CI:1.036~1.109)。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当大气细颗粒物和臭氧进行双污染物模型分析以及改变自由度后,结果波动较小。结论 VOCs可能为卒中人群逐日死亡人数的独立危险因素,而甲苯对健康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6.
采用集合RNA检测方法估计高危人群的HIV感染发病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及时发现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人群和男男性行为人群(MSM)HIV抗体窗口期感染者,并估计发病率.方法 收集2012年1-10月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VCT门诊和MSM活动室HIV抗体筛查阴性样本,以50∶1和10∶1二级集合方式进行HIV-1 RNA检测,并随访HIV-1 RNA阳性者,最后以Ron Brookmeyer方法估计VCT和MSM人群的HIV感染年发病率.结果 1400份VCT门诊HIV抗体筛查阴性样本中,发现2名HIV-1 RNA阳性窗口期感染者,HIV感染年发病率为1.87%(95%CI:1.23%-2.65%).MSM 500份HIV抗体筛查阴性样本中,发现2名HIV-1 RNA阳性窗口期感染者,HIV感染年发病率为5.31%(95%CI:3.52% - 7.45%).结论 集合RNA检测为及时发现VCT和MSM的HIV窗口期感染者提供有效方法,建议通过提高集合RNA检测频率等方式,加强MSM及其他高危人群HIV感染窗口期的筛查.  相似文献   

17.
我国14岁及以下HIV感染儿童生存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究我国≤14岁HIV感染儿童全阶段生存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我国艾滋病病例报告数据库及抗病毒治疗数据库内的HIV感染儿童,采取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探究HIV感染儿童生存情况,采取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影响生存时间的因素进行筛选。结果 HIV感染儿童8 029例,中位生存时间179.75个月,确诊阳性后1、2、5、10年的累积生存概率分别为99.13%、97.95%、90.11%、78.63%。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发现,未接受抗病毒治疗儿童的死亡风险是接受抗病毒治疗儿童的12.81倍(95% CI:11.40~14.27);男童的死亡风险是女童的1.20倍(95% CI:1.10~1.32);确诊阳性年龄在3~5岁HIV感染的儿童死亡风险是确诊阳性年龄在<2岁儿童的0.67倍(95% CI:0.60~0.76)。西北地区儿童的死亡风险是东北地区儿童的0.52倍(95% CI:0.29~0.95),本地治疗儿童的死亡风险是异地治疗儿童的1.96倍(95% CI:1.48~2.61),未获得关怀服务儿童死亡风险是获得关怀服务儿童的2.07倍(95% CI:1.88~2.29)。结论 我国≤14岁HIV感染儿童中位生存时间179.75个月。接受抗病毒治疗、女童、异地治疗、西北地区,获得关怀服务和确诊时年龄较大是HIV感染儿童生存时间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系统评价和分析人乳头瘤病毒16型(HPV16)长控制区(LCR)甲基化与宫颈上皮内瘤变2级及以上病变(CIN2+)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计算机系统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数据库等,检索国内外公开发表的中英文文献,按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检索年限为建库至2022年2月27日。采用RevMan 5.3和Stata 15.1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17篇文献,研究对象共1 421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HPV16 LCR甲基化与CIN2+关系的合并效应OR值为1.56(95%CI:0.70~3.47)。亚组分析结果显示,5''端、增强子区和启动子区甲基化与CIN2+均未显示相关性;4个E2结合位点(E2BS)中,E2BS1、E2BS3和E2BS4甲基化增加CIN2+的发生风险,OR值分别为3.92(95%CI:1.92~7.99)、10.50(95%CI:3.67~30.04)和3.65(95%CI:1.58~8.41),由于文献篇数限制,未对E2BS2进行亚组分析;在不同地区人群来源中,中国人群CIN2+的发生风险与HPV16 LCR甲基化具有相关性,OR值为2.14(95%CI:1.31~3.50);对HPV16 LCR进行焦磷酸测序的人群CIN2+的发生风险与HPV16 LCR甲基化具有相关性,OR值为1.75(95%CI:1.03~2.98)。结论 CIN2+的发生风险与HPV16 LCR E2BS的甲基化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腰围水平与糖尿病前期空腹血糖受损(IFG)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以参加2006-2007年度开滦集团职工健康体检的101 510名职工中空腹血糖(FPG)<6.1 mmol/L、无糖尿病病史、未使用降糖药物且FPG和腰围资料完整的职工作为观察队列,排除2010-2011年度未参加体检者、FPG及腰围资料缺失者,最终纳入统计分析的有效数据为52 099名,依据基线腰围测量值将观察对象分为4组,比较组间IFG的患病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腰围增加与IFG发病风险的关系。结果 (1)肥胖组IFG患病率高于非肥胖组(10.5%us.6.8%,P<O.01)。随着腰围水平的增加,IFG的患病率逐渐升高,第一至四分位组患 病率分别为6.0%、7.1%、8.6%、11.0%;按性别分层后,男性4组的IFG患病率分别为7.0%、7.9%、9.1%和11.4%,女性分别为2.5%、4.6%、6.8%和9.8%。(2)影响IFG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校正年龄、性别等因素后,与第一分位组比较,第二、三、四分位组均增加IFG的发病风险,OR值分别为1.03、1.15、1.30。在不同性别人群中,校正上述因素后与第一分位组比较,男性第二、三、四分位组均增加IFG的发病风险,OR值分别为1.45、1.66和2.08,女性第二、三分位组对IFG影响不再显著,但仍增加IFG的发病风险,OR值分别为1.00、1.09和1.23。结论 腰围增加可加大IFG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平均气温、寒潮和热浪对湖北省12个区(县)居民脑卒中死亡的影响。方法 收集湖北省12个区(县)2009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脑卒中死亡监测资料和同期气象数据,应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DLNM)评估各区(县)日均温度、寒潮和热浪与脑卒中死亡之间的关系,利用多元Meta分析合并12个区(县)的温度-脑卒中死亡的暴露-反应关系及寒潮和热浪对脑卒中死亡影响的滞后反应关系。结果 2009-2012年共观察670.2万人,纳入的脑卒中死亡人数为42 739例,各区(县)脑卒中日均死亡2.7(0.5~6.0)例,年均气温为16.6(14.7~17.4)℃。DLNM分析显示,日均气温与脑卒中死亡间呈反“J”形关系。寒潮对脑卒中死亡的影响存在2~3 d滞后,持续近10 d;热浪的效应则发生急促,持续时间较短。12个区(县)寒潮日滞后3~14 d,脑卒中累积死亡风险为0.968~1.523,合并风险RR=1.180(95%CI:1.043~1.336);热浪日滞后0~2 d,脑卒中累积死亡风险为0.675~2.066,合并风险RR=1.114(95%CI:1.012~1.227)。结论 日均气温与湖北省居民脑卒中死亡呈反“J”形关系,寒潮和热浪均明显增加脑卒中死亡风险,但其死亡效应的滞后模式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