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五城市流动育龄妇女人工流产风险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流动育龄妇女人工流产现状段危险周素,为有针对性的改善流动育龄妇女人工流产服务及利用提供借鉴。方法利用2005年中同5城市流动人口生殖健康调查数据,对4687例流动育龄妇女的人口学特征、外出工作生活特征和避孕情况进行描述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人口学特征、外出工作生活特征和避孕情况与流动育龄妇女人工流产风险暴露的关联。结果<30岁和30~39岁年龄组人工流产发生风险分别是40,49岁组的2.2I倍(95CI:1.47—3J34)和2.38倍(95%CI,:1.53—3.70);受教育程度越高,其发生人工流产的风险越高,小学、初中、高中/中专及以上的流动育龄妇女发生人工流产的风险分别是未上学者的2.15倍(95%CI:1.15—4.03)、2.47倍(95%CI:1.33—4.57)、2.6I倍(95%CI:1.34—5.11)。流入地打工年数在2—4年及≥5年组人工流产发生风险分别是<2年组的2.62倍(95%C!:1,83.3.76)和7.78倍(95%CI:5.63,10.75):流动育龄妇女与配偶共同居住的人工流产风险是不与配偶共同居住者的1.49倍(95qoCI:1.05~2.11);从事家政保洁业.餐饮娱乐业和批发零售业者人工流产风险分别是从事办公室文员的5.82倍(95%C,:1.73一t9 59)、5.07倍(95%Ch l 59—16.ts)和4.37倍(95%d:1.37-13.92)。结论流动育龄妇女的人口学特征、外出工作生活特征等均可增加人工流产风险,血有针对性开展对流动育龄妇女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流动已婚育龄妇女避孕生殖健康相关因素与人工流产发生风险的关联, 为改善流动育龄妇女人工流产保健服务及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05年全国五城市流动人口生殖健康调查数据, 对543例有过1次及以上人工流产的流动已婚育龄妇女和1796例未经历人工流产的流动已婚育龄妇女的人口学特征、避孕方法选择、保健服务利用及人工流产状况进行描述分析, 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避孕相关因素与其人工流产发生风险的关联。结果<30岁流动已婚育龄妇女发生人工流产风险是/>40岁者的2.08倍(95%CI:1.26-3.42);选择短效避孕方法者的人工流产风险是选择长效方法者的2.56倍(95%CI:1.84-3.56), 需要付费才能获得避孕药具的人工流产风险是免费获得者的1.72倍(95%CI:1.32~2.24), 从妇幼保健院、综合医院、街道居委会获得避孕工具者的人工流产风险分别是从乡镇或市计划生育服务站获得避孕工具者的2.69倍(95%c, :1.71~4.22)、2.49倍(95%c, :1.68~3.68)和1.81倍(95%CI:1.20-2.72), 不了解紧急避孕措施的流动已婚育龄妇女发生人工流产风险是知晓者的1.41倍(95%CI:1.12-1.78), 避孕知识来源于同事/亲友中的流动育龄妇女人工流产风险是来源于计生服务人员的1.85倍(95%CI:1.28~2.67)。结论年龄、短效避孕方法、付费获得避孕药具、不知晓紧急避孕措施可能是流动已婚育龄妇女发生人工流产的危险因素, 据此针对流动已婚育龄妇女开展生殖健康教育, 提高保健服务利用水平, 可有助于预防和减少其人工流产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3.
中国五城市流动育龄妇女孕产期保健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流动育龄妇女孕产期保健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改善其孕产期保健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2005年北京、南京、厦门、深圳和重庆5个城市流动人口生殖健康抽样调查数据,描述分析流动育龄妇女孕产期保健分布情况,用logistic回归分析流动育龄妇女孕产期保健影响因素。结果 5399份有效调查问卷中有4037来自经历妊娠的流动育龄妇女,其中参加过和未参加孕产期保健者分别占75.3%(3041/4037)和24.7%(996/4037)。初次产前检查时间与其受教育程度有关(P<0.05)。孕产期保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产期保健在调查地区间存在差异(P<0.05),<30岁和30~39岁组参加孕产期保健的比例别是≥40岁组的4.09倍(95%Cl:3.11~5.39)和1.98倍(95%Cl:1.61~2.43);高中及以上、初中文化程度的流动育龄妇女参加孕产期保健的比例分别是小学及以下者的5.47倍(95%CI:3.85~7.77)和2.86倍(95%Cl:2.42~3.39);已婚流动育龄妇女参加孕产期保健比例是未婚流动妇女的2.36倍(95%Cl:1.07~5.22);生育1胎和2胎者均比生育≥3胎的流动育龄妇女更可能参加孕产期保健,其OR值分别是3.36(95%Cl:2.33~4.84)和1.61(95%Cl:1.12~2.30);有婚育证明者参加孕产期保健比例是无婚育证明者的1.44倍(95%Cl:1.21~1.71)。结论 教育程度高、已婚、生育胎数少及有婚育证明对流动育龄妇女的孕产期保健具有保护作用。通过改善孕产期保健影响因素,提高外来流动人口孕产期保健服务的利用水平,有助于预防和降低不良生殖健康结局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藏族农村育龄妇女自然流产状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对2006-2012年藏族农村孕妇采取入户访问获得其生育史,并进行随访直至获得本次妊娠结局。采用广义Poisson回归模型探索影响自然流产的因素,估计各研究因素的OR值及其95%Cl。结果 共随访l557名孕妇,总妊娠2687次,总产次2382次,发生自然流产171人204次;人工流产93人101次。自然流产妊娠比为7.6%,自然流产率为7.9%,发生自然流产的育龄妇女比例为11.O%。孕次是发生自然流产的重要原因,随着孕次增加,育龄妇女发生自然流产的风险增加,孕次超过3次时其风险最大,Poisson回归分析OR=3.921(95%Cl:2.553~6.021),OR=4.722(95%17/:2.834~7,866);随着产次的增加,育龄妇女发生自然流产的风险减少。自然流产的发生风险与怀孕年份有关,2009年后妇女发生自然流产的风险较低,OR=O.419(95%Cl:0.285。0.616),OR=0.580(95%Cl:0.380~0.885)。并未发现社会人口学特征与其自然流产的发生有显著关联。结论 藏族育龄妇女自然流产率并不高于陕西等平原地区,加强孕产期保健、延长生育间隔和减少育龄妇女的妊娠次数有助于降低西藏地区育龄妇女发生自然流产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接受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I汀)艾滋病患者脂肪营养不良(LD)情况,探 讨影响LD发生的主要因素。方法2012年5月对261名正在接受ART的艾滋病患者进行问卷调 查,收集人口学、体格测量以及ART相关I临床资料,并评估身体外周部位和中心部位的脂肪变 化。结果261名艾滋病患者中147名出现LD,检出率为56.3%。LD组与非脂肪营养不I曼(NLD) 组在年龄、性别、睡眠质量、体重以及治疗时间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女性患LD的风险是男性的1.894倍(95%CI:1.075—3.338);治疗时间每增加1年, 患LD风险增加1.448倍(95%CI:1.267~1.654);睡眠质量越差的患者越容易发生LD,睡眠质量很 差者患LD的风险是很好者的11.901倍(95%c,:2.701~52.441)。结论LD在接受ART的艾滋病 患者中较常见,性别、治疗时间以及睡眠质量是其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流动育龄妇女的人工流产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乌鲁木齐市六区一县流动人口较集中的社区对18~50岁的流动育龄妇女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婚育史、人工流产情况。采用卡方检验和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共回收合格的问卷106568例,既往人工流产占16.2%。既往发生流产的次数和民族、年龄、学历、职业、月收入、婚姻状况、首次性生活年龄、目前未避孕措施和产次均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首次性生活年龄30岁及以上者人工流产的风险降低(OR=0.83,95% CI:0.80~0.86);未避孕(OR=1.21,95%CI:1.16~1.26)或再婚(OR=1.55,95%CI:1.38~1.75)者人工流产的风险升高。结论应加强对流动育龄妇女的避孕方法宣教、指导及流产后服务,特别是对未婚或再婚、未避孕的对象,应加大服务的强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河南省驻马店市HIV单阳家庭阴性配偶抗体阳转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分析当地2006-2011年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和HIV单阳家庭随访管理信息系统中HIV单阳家庭随访信息,每6个月随访一次,包括HIV单阳家庭阴性配偶的人口学信息、原阳性配偶感染特征和抗病毒治疗情况,以及夫妻间性行为特征和社会支持情况,并检测阴性配偶的HIV血清阳转情况。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HIV单阳家庭阴性配偶抗体阳转的影响因素。结果4813户HIV单阳家庭中,127例阴性配偶发生HIV抗体阳转,2006-2011年总HIV抗体阳转率为0.63/100人年,各年抗体阳转率为0.29/100人年~1.28/100人年,维持在1%左右。HIV阴性配偶受教育程度为初中以下(RR=1.50,95%C1:1.02~2.21,P=0.04)、原阳性配偶为未接受抗病毒治疗(RR=3.16, 95%CI: 2.20~4.56,P<0.01)和最近一次CD4+淋巴细胞检测结果<200 cel即1(RR=2.11, 95%C1:1.40~3.19, P<0.01)、最近半年夫妻性生活中性行为频率≥4次/月(RR=4.27, 95%CI: 2.89-6.30, P<0.01)和从不使用安全套(RR=6.40, 95%CI: 3.67-11.17, P<0.01)以及最近半年家庭未获得过经济支持和关怀救助(RR=4.75, 95%CI: 2.34 - 9.64, P<0.01)均是阴性配偶HIV抗体阳转的影响因素。结论近年来驻马店市HIV单阳家庭阴性配偶抗体阳转率趋于稳定,并较之前水平有所下降。随访中需加强感染者抗病毒治疗和依从性管理及夫妻性行为干预,宣传正确的安全套使用知识及搭建社会支持平台。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女性生育年龄与不良出生结局的关系,以探索女性适宜生育年龄。方法 收集2008—2019年上海市闵行区出生登记信息,应用方差分析与χ2检验比较各年龄组产妇和新生儿出生特征。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产妇生育特征与不良出生结局的关系。结果 2008—2019年女性平均生育年龄自26.68岁上升至29.97岁,增长3.29岁。高龄产妇(>35岁)占比自7.77%上升至峰值17.58%。低龄组(<20岁)早产、低出生体重的风险分别是20~24岁组的1.36倍(95%CI: 1.26~1.47)和1.35倍(95%CI: 1.21~1.50);35~39岁组早产、低出生体重与剖宫产的风险分别是20~24岁组的1.60倍(95%CI: 1.47~1.73),1.47倍(95%CI: 1.33~1.62)和2.21倍(95%CI: 2.13~2.29);≥40岁组早产、低出生体重与剖宫产的风险增高为20~24岁组的2.09倍(95%CI: 1.81~2.41),2.15倍(95%CI: 1.82~2.55)和2.85倍(95%CI: 2.64~3.06)。结论 低龄与高龄生育均会增加不良出生结局风险,20~24岁组不良出生结局的风险最低,应鼓励育龄妇女在适龄期生育。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武汉市江岸区育龄妇女孕前健康检查及妊娠结局情况,探讨武汉市江岸区育龄妇女不良妊娠的可能危险因素,为做好优生优育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9年1月1日—12月31日期间,在武汉市百佳妇产医院接受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有妊娠结局的1356例已婚育龄妇女为研究对象,回顾性研究其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采用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356例中93例出现不良妊娠结局,占6.8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育龄妇女年龄≥35岁不良妊娠结局发生风险是<30岁的3.963倍(95%CI:2.321~6.767);流动人口不良妊娠结局发生风险是常住人口的2.978倍(95%CI:1.328~6.676);孕前BMI<18.5和BMI≥24.0育龄妇女分别是孕前BMI正常的3.586倍(95%CI:1.887~6.813)和1.473倍(95%CI:1.005~2.158);相较于初中及以下学历的育龄妇女,有高中和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风险较低,OR值别为0.309(95%CI:0.190~0.502)、0.416(95%CI:0.229~0.756);孕前吸烟/被动吸烟(OR=5.254,95%CI:2.610~10.577)以及丈夫吸烟(OR=4.100,95%CI:2.168~7.752)均是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的危险因素;孕前接触有害物质是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的危险因素(OR=3.357,95%CI:1.846~6.103);孕前生殖道感染是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的危险因素(OR=3.710,95%CI:2.246~6.127)。结论育龄妇女不良妊娠结局影响因素较多,建议计划妊娠的夫妻合理计划,选择更适合生育的年龄,保持体重在正常BMI水平上,避免暴露在吸烟场所,不接触有害物质,同时加强自我保健意识和生殖道自我防护意识,以此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此外,政府机构应加强流动人口孕产妇系统管理,增加孕产妇产检的次数,减少孕产妇的不良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艾滋病(AIDS)患者(PLWHA)衰弱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选取2019年6-8月长沙市某医院≥18岁的PLWHA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自行编制的问卷以及蒂尔堡衰弱量表分别评估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以及衰弱情况。 结果 PLWHA衰弱发生率为26.4%, 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 感染年限>5年的患者发生衰弱的风险为感染年限≤5年患者的2.33倍(95%CI: 1.24~4.37, P=0.009);最高HIV载量≥10万拷贝/mL患者发生衰弱的风险为最高HIV载量 < 10万拷贝/mL患者的1.40倍(95%CI: 1.05~1.85, P=0.022);CD4+T淋巴细胞计数 < 200个/mm3的患者发生衰弱的风险为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mm3患者的3.60倍(95%CI: 1.96~6.62, P < 0.001)。 结论 HIV感染年限越长、当前CD4+T淋巴细胞计数越低、HIV载量越高的PLWHA更容易发生衰弱。  相似文献   

11.
广东省梅州市饮水型氟中毒病区病情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掌握梅州市辖区内饮水型氟中毒的病情及改水降氟后效果,为防治饮水型氟中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梅州市的6个地氟病区县(市),采用普查和抽样调查相结合,对调查县(市)氟病区村8~12岁儿童氟斑牙采用Dean氏法检查,饮水氟、儿童尿氟均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进行检测。结果调查的6个县38个乡镇115个病区村中,儿童氟斑牙总患病率为21.99%,儿童尿氟几何均值为1.45mg/L,饮水氟范围为0.10~2.10mg/L。结论梅州市饮水型氟中毒病区的病情,通过改水降氟已经得到有效控制,但还有9个病区村的儿童氟斑牙患病率未达到控制病区标准;个别病区村的改水设施存在着管理不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为及时掌握若尔盖县饮茶型氟中毒病区居民户合格砖茶普及情况,动态评价病区人群饮茶型地氟病流行趋势,为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11年对5个监测村50个居民户采集砖茶并测定茶氟含量,检测8 ~ 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及成人氟骨症X线患病情况.结果 检测村民砖茶氟含量最小值为502.05 mg/kg,最大值为1 513.4 mg/kg;平均值为990.28 mg/kg,无合格份数,日人均摄氟量达5.23 mg;检查137名8~12岁儿童,共检出极轻度及以上氟斑牙病例15例,检出率为10.95%;共X线拍摄成人氟骨症111名,检出49例氟骨症患者,检出率为44.14%.结论 若尔盖县属于饮茶型氟中毒高流行区,农牧民群众处于高摄氟状态;成人氟骨症病情重,呈现慢性氟中毒蓄积.  相似文献   

13.
燃煤污染氟中毒病区居民室内空气氟污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守仁 《卫生研究》1992,21(2):75-79
中国14个省、市、自治区的部分地区盛产高氟、高硫煤,居民以落后的烧煤方式——室内堆煤做饭、取暖,由于没有炉灶及烟囱,燃烧不完全,排出大量含氟煤烟,污染室内空气及粮食、蔬菜、饮水,造成严重的氟中毒。室内空气中氟化物及二氧化硫浓度分别为10.5~304μg/m~3及0.2~122.7mg/m~3,其日平均浓度均超过国家大气卫生标准的几倍到几十倍。在一些病区居民总氟摄入量为2.43~11.3mg/d·人,超过规定水平。摄氟途径为消化道、呼吸道。所有病区居民从呼吸道摄氟量均超过国家标准,而从消化道摄氟量仅重病区超过规定。由此看出,从呼吸道摄入氟对氟斑牙的患病率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掌握安康市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病区病情变化、防氟炉灶使用和相关行为形成情况,评价防治效果,为燃煤型氟中毒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0年对安康市岚皋、平利县6个自然村进行监测。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在2个监测县实施改炉改灶的病区村中各随机抽5个病区村,在抽中的每个病区村和6个监测村各抽取10户家庭,调查炉灶使用及相关行为转变情况;调查监测村所有8~12岁学生氟斑牙患病情况,氟斑牙诊断采用Dean氏法。同时对8~12岁学生每年龄段采集10份尿样,检测尿氟,尿氟测定采用尿中氟的离子选择电极法(WS/T 30-1996),依据《人群尿氟正常值》WS/T256-2005进行评价。对监测村25周岁以上人群,按每个年龄段随机抽取20人进行氟骨症X线检查。诊断采用《地方性氟骨症诊断标准》(WS192-2007)。结果:病区普遍使用铁炉和改良灶,铁炉、改良灶的合格率及正确使用率均较低;玉米、辣椒正确干燥率和保管率均不高;玉米、辣椒加工前淘洗率均在95.00%以上;6个检测村8~12岁儿童氟斑牙检出率为59.00%(118/200);共采集儿童尿样200份,尿氟在0.55~2.02 mg/L,几何均数1.09 mg/L;X线共拍片576人,氟骨症检出率为16.23%(93/576)。结论:安康市燃煤污染型氟中毒呈流行态势,防氟炉灶损坏较为严重,健康行为形成率较低,加强病情监测、防氟炉具后期管理和健康教育干预工作是防治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河东区地方性氟中毒(地氟病)病区病情和改水降氟工程现状。[方法]2006年,在河东区地氟病村进行饮用水氟含量检测、儿童氟斑牙和成人氟骨症患病及降氟改水工程状况调查。[结果]检测108个村的540份水样,氟含量超标率为23.15%;检查15处降氟改水工程,3处报废,1处水氟超标;调查8~12岁儿童1830人,氟斑牙患病率为72.02%;调查16岁以上成人11349人,Ⅱ度以上氟骨症患病率为5.60%。[结论]河东区地氟病防治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应进一步加强改水降氟等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青岛市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儿童氟斑牙患病现状。[方法]2004年对青岛市主要地氟病病区即墨、胶州、莱西、平度4市8~12岁儿童5939人进行调查。[结果]儿童氟斑牙患病率为35.17X,斑釉指数为0.69;其中3个市氟斑牙患病率超过30%,平度市最高为61.68%;儿童氟斑牙患病率与所在村饮水氟含量呈高度正相关(r=0.963,P〈0.05)。[结论]青岛市地氟病病情仍然较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掌握山东省菏泽市地方性氟中毒流行现状,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按国家《地方病防治项目技术方案》的要求,2009年选择菏泽市的曹县、牡丹区、单县、巨野县、郓城县等5县(区)为监测地,各县(区)按轻、中、重病区各选择1个村为重点调查点,共15个村。调查内容为饮水氟含量、儿童氟斑牙与成人临床氟骨症患病情况及人群尿氟水平。结果其检测5县(区)15个村水样69份,氟含量超过国家标准(1.0 mg/L)的水样56份,超标率81.16%,其中2.0mg/L的水样26份,4.0 mg/L的3份,水氟最大值为7.76 mg/L。检测15个村人群即时尿氟728人份,其中儿童435例,成人293例,几何均数分别为2.73、2.92mg/L。对679名8~12岁儿童进行氟斑牙临床检查,氟斑牙检出率为50.81%(345/679),缺损型率为4.57%(31/679),氟斑牙指数为1.16。调查7 956名成人地方性氟中毒临床症状与体征,临床氟骨症检出率为7.69%(612/7 956),其中检出中、重度病例175例。结论菏泽地区水氟超标仍很严重,以未改水病村(包括改水后报废病村)为主;尿氟水平仍维持在较高水平,氟斑牙与氟骨症仍存在一定程度流行,高氟危害依然存在。因此,应加大落实科学有效的改水降氟措施力度,控制地方性氟中毒流行。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寿光市地方性氟中毒(地氟病)流行状况,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2006年6月至2007年8月,在寿光全市范围内进行降氟改水工程饮水氟含量调查和高氟地区地氟病病情调查。[结果]调查改水降氟工程554处,其中工程年限在15年以上的占66.96%;水氟含量3.67~0.14mg/L,查出氟含量〉1.0mg/L的高氟水源136处(中病区40处,轻病区96处),占24.55%,分布在7处镇(街道),受害人口122195人。在水氟含量≥1.6mg/L村调查8~12岁儿童4500名,查出氟斑牙患者1982例(极轻577例、轻度980例、中度302例、重度123例),患病率为44.04%,斑釉指数为0.92。在5处高氟区镇(街道)调查16岁以上居民36802人,查出临床诊断氟骨症患者(轻型)700例,患病率为1.90%。[结论]寿光市部分降氟改水工程水氟含量超标,仍然存在部分氟斑牙和氟骨症患者。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山东省东营市地方性氟中毒流行现状,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抽样方法,调查丁五等6个病村的居民饮用水氟含量,检测8~12岁儿童尿氟含量,调查8~12岁儿童氟斑牙检出率,16岁及以上成人临床与X线氟骨症检出情况。结果6个病村饮用水平均水氟浓度为3.04 mg/L,22份水样水氟浓度均超过国家标准(≤1.0 mg/L),最高者达4.15 mg/L;8~12岁儿童氟斑牙平均检出率59.7%,缺损率11.8%,斑釉指数1.20,最高的码头村氟斑牙检出率达69.4%,缺损率21.5%,斑釉指数1.51;8~12岁儿童尿氟几何均值2.40 mg/L,6个病村均未达到≤1.5 mg/L的控制标准;成人临床氟骨症检出率和X线阳性检出率均为14.8%,病情以码头村最重,并出现2例X线Ⅱ期氟骨症患者。结论东营市地方性氟中毒病情尚未得到控制,需加大改水力度,控制氟源,尽快落实防制措施,以期早日摆脱高氟危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掌握重庆市黔江区燃煤型氟中毒病情现状,为地方性氟中毒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现场调查方法调查黔江区74个病区村的基本情况和改炉改灶情况;运用Dean′s法检查所有病区村8~12岁儿童氟斑牙及16岁以上成人临床氟骨症患病情况,计算氟骨症检出率;对氟斑牙检出率>30%的村中所有家庭开展相关信息调查,同时每村随机采集5户食用的玉米、辣椒样本进行氟含量测定。结果燃煤型氟中毒病区村病情在逐渐减轻,从原有重病区26个、中病区12个、轻病区36个改变为轻病区7个、控制病区67个;重、中、轻病区改炉改灶率分别为100.00%、88.17%、18.44%;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率、氟斑牙缺损率、氟斑牙指数分别为11.83%、0.62%、0.20%;临床氟骨症患者135人,检出率为0.08%。结论黔江区燃煤型氟中毒病氟斑牙病情逐渐减轻,病情程度逐渐下降,病区类型逐渐减轻。降氟措施除改炉改灶外,修建沼气池,人们生活行为方式改变也是病情减轻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