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19例壮族正常足月新生儿血清胆红素的动态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壮族正常足月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早期血清胆红素的动态变化值,探索其与汉族的异同。方法:①用微量胆红素法测定219例壮族正常足月新生儿(1~7天)血清胆红素,将其按血清胆红素水平分为正常组和高胆组,比较两组间各种围产因素对血清胆红素的影响。②用同样方法测定280例汉族新生儿血清胆红素,将壮族、汉族新生儿分别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间血清胆红素。结果:①壮族正常足月新生儿出生后第2~3天出现黄疸,第4天达到高峰,平均峰值为(188.29±35.87)μmol/L,≥220.5μmol/L者占22.83%,峰值的95%可信区间的上限为258.60μmol/L。男女性别两者比较:第1、2、3、7天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4、5、6天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壮族新生儿血清胆红素平均峰值略高于汉族,但两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在围产期因素中,壮族正常组与高胆组的比较:高胆组的母亲孕周小于正常组(P<0.01),婴儿出生体重、母亲年龄、母亲孕次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壮族正常足月新生儿黄疸出现的时间及峰值与汉族基本相同,亦与国内报道相似。监测壮族正常足月新生儿早期血清胆红素的动态变化,可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早期不同喂养方式对危重新生儿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06例危重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3例。观察组采用早期微量喂养,于出生后6~12 h内开奶,奶量从0.4~4.0 ml·kg~(-1)·d~(-1)开始,对照组则采用晚期常规喂养,于出生后48~72 h内或病情平稳后开奶,奶量从10~20 ml·kg~(-1)·d~(-1)开始;比较两组的胃动素、胃泌素、监测资料以及临床症状。结果观察组静脉营养时间、恢复出生体重时间、达全肠道喂养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黄疸、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生后第2天及第9天的胃动素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出生后第15天的胃泌素水平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生后第9天、第15天的胃动素及出生后第15天胃泌素水平,相比第2天均有所上升,且均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微量喂养能够有效促进危重新生儿胃肠功能的成熟,提高其喂养耐受性,同时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新生儿听力筛查不同初筛时间对通过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我院出生的足月顺产新生儿400例,随机分为2组。A组于出生后第7天进行听力筛查初筛,B组于出生后第30天进行听力筛查初筛。对于初筛未通过的新生儿,均于出生后第45天复查。比较2组初筛通过率、复查通过率及2组假阳性率。结果 A组初筛通过率67.00%,B组初筛通过率9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复查通过率100.00%,B组复查通过率94.7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初筛的假阳性率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新生儿出生后第7天进行听力筛查的通过率明显低于出生后第30天的筛查结果,假阳性率高于第30天的筛查结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抚触对正常新生儿体重、黄疸及新生儿神经行为能力(NBNA)的影响。方法:将2006年10月~2007年8月在该院出生的足月剖宫产儿240例按出生时间顺序随机分为抚触组和对照组,每组120例。均接受相同的护理保健措施,抚触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婴儿抚触,每日1~2次,每次15 min,共持续30天。结果:抚触组与对照组第3天、第7天体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第30天时体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新生儿第3天总胆红素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第7天、第30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第3天NBN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7天,第30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抚触能促进新生儿的生长发育,促进新生儿体重的增长,减轻新生儿早期黄疸,促进新生儿神经行为能力的发育。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早期新生儿黄疸程度与出生后体重下降的关系。方法 :本院产科 2 0 0 2年 2月至 2 0 0 3年 4月出生 ,连续监测 5天的正常足月新生儿 136例 ,羊水污染新生儿 2 9例。采用国产 JD- 1型经皮黄疸仪和电子秤 ,生后第 1天开始每日晨间沐浴前测量黄疸读数和体重。结果羊水污染组与正常新生儿组比较 ,出生体重与黄疸读数差异均无显著性 ;正常新生儿组体重达最低天数最少 1d,最多 6 d,按从低到高分为 6组 ,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显著 ;体重降低越多 ,体重降低百分比越高 ,黄疸读数越高 ,各组之间差异显著。结论早期新生儿黄疸程度与出生后体重下降关系密切 ,早期积极、耐心地鼓励、帮助母亲授乳 ,增加水分与热量的摄入 ,对减轻新生儿体重降低程度与黄疸程度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新生儿游泳对新生儿血生长抑素(SS)、胃泌素(GAS)水平及体重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6月~2010年2月剖宫产的足月新生儿42例为观察组,34例为对照组。观察组新生儿第一次游泳在出生后4~5 h进行,第一天1次,以后每天2次,共10次;出院后每周游泳≥3次。对照组新生儿出生第1~5天进行常规沐浴,出院后不游泳或每周游泳<3次。两组新生儿在出生当时、生后第3天、5天、42天测量体重;出生后第3天抽取第1次血、第42天抽取第2次血,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SS、GAS水平。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恢复快,第5天及42天体重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生后第3天空腹血中SS和GAS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后第42天观察组SS水平较第3天低,但对照组SS水平无明显变化,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后第42天GAS水平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游泳可使其GAS水平增高,增进食欲,促进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新生儿黄疸行早期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对72例新生儿黄疸进行研究分析,并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为36例,通过不同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展开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护理5天后血清胆红素、出生后3天体重、胎便转黄时间和护理后第3天、第5天黄疸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P<0.05。结论:在对新生儿黄疸护理中早期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新生儿黄疸行早期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对72例新生儿黄疸进行研究分析,并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为36例,通过不同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展开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护理5天后血清胆红素、出生后3天体重、胎便转黄时间和护理后第3天、第5天黄疸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P<0.05。结论:在对新生儿黄疸护理中早期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不同时机应用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症的疗效。方法选取76例ABO溶血症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接受IVIG治疗时间分为早期治疗组和晚期治疗组,两组患者治疗方式基本相同。观察记录患儿接受IVIG治疗后24、48、72 h胆红素水平、出生后第3~5天的Hb、RBC水平以及患儿接受光疗时间及黄疸消退时间。结果两组患儿接受治疗后胆红素变化水平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生后第3~5天Hb及RBC水平也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两组黄疸的消退时间及光疗次数比较也有统计学差异(P0.05)。上述指标早期治疗组均优于晚期治疗组。结论新生儿出生后早期应用IVIG治疗ABO溶血症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健康足月自然分娩母亲、新生儿红细胞免疫功能表达水平,为深圳围产期母亲及新生儿系统保健提供基础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祝爱霞微量全血法RBC-C3bRR、RBC-ICR试验,对健康足月自然分娩母亲,出生5 min、出生3天新生儿进行检验。结果:①出生5 min、3天新生儿RBC-C3bRR、RBC-ICR与母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健康足月自然分娩母亲,出生5 min,出生3天新生儿与经典参考值比较RBC-C3bRR、RBC-ICR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本资料显示了健康足月自然分娩母亲,出生5 min、出生3天新生儿RBC-C3bRR、RBC-ICR表达水平;她们的红细胞免疫功能均低下,应引起妇幼保健人员的高度重视;为围产期母亲、新生儿系统保健提供基础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新生儿游泳后黄疸指数及胎便初排时间变化的意义。方法选取游泳组新生儿78例,对照组新生儿82例,记录两组新生儿的分娩孕周、出生体重、黄疸指数及胎便初排时间。结果两组新生儿出生时孕周,体重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胎便初排时间,出生后第3、5d平均黄疸指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新生儿游泳能减轻黄疸,促胎便排除,有利于新生儿身心的健康生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期新生儿黄疸程度与出生后体重下降的关系.方法本院产科2002年2月至2003年4月出生,连续监测5天的正常足月新生儿136例,羊水污染新生儿29例.采用国产JD-1型经皮黄疸仪和电子秤,生后第1天开始每日晨间沐浴前测量黄疸读数和体重.结果羊水污染组与正常新生儿组比较,出生体重与黄疸读数差异均无显著性;正常新生儿组体重达最低天数最少1 d,最多6 d,按从低到高分为6组,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显著;体重降低越多,体重降低百分比越高,黄疸读数越高,各组之间差异显著.结论早期新生儿黄疸程度与出生后体重下降关系密切,早期积极、耐心地鼓励、帮助母亲授乳,增加水分与热量的摄入,对减轻新生儿体重降低程度与黄疸程度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早期功能性吸吮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方法对同期出生的足月健康新生儿430例,按常规在出生后1h内进行早吸吮,并由专人进行母乳喂养知识与技巧的指导,提倡早期功能性吸吮。记录新生儿每天吸吮次数和排胎便次数、第1次排黄便的时间、母乳充盈的时间及出生后72h经皮测定黄疸指数值。根据新生儿每天吸吮母乳的次数(≥或〈6次)分组,比较两组的黄疸指数值。结果 A组72h经皮测胆红素值低于B组;A组母乳充盈时间早于B组;吸吮次数越多,充盈时间越早。结论早期功能性吸吮有助于母乳分泌,减轻新生儿黄疸。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母亲为妊娠期糖尿病(GDM)新生儿脐血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IP-1α)的表达水平及其与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评分的关系,并探讨MIP-1α含量变化对GDM母亲分娩新生儿脑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丽水市人民医院产科分娩的GDM母亲的足月新生儿69例,根据新生儿是否存在脑损伤(NBNA≤35分),分为GDM合并脑损伤A组(n=26)和GDM未合并脑损伤B组(n=43);并选取同期娩出的健康足月新生儿20名为对照C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三组新生儿脐血血清MIP-1α水平,并于生后第三天对新生儿进行NBNA评分。结果①A组新生儿脐血MIP-1α蛋白含量显著高于B组和C组(F=54.37,P<0.05);且A组新生儿NBNA各项评分及总分均显著低于B组和C组(F=3.02~13.56,均P<0.05)。②A组新生儿脐血MIP-1α蛋白水平与NBNA评分呈负相关(r=-0.595,P<0.05)。③脐血MIP-1α蛋白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25,当以105.47pg/L作为MIP-1α的最佳截取值时,灵敏度为88.5%,特异度为86.0%。结论 GDM母亲分娩的新生儿脐血血清MIP-1α含量变化有助于新生儿脑损伤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5.
姜伟超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0):4734-4736
目的:探讨血清学标志物S100B联合NSE检测在足月新生儿HIE疾病的早期诊断和监测中的价值,为临床诊治提供更多补充性依据。方法:以2009年7月~2011年7月收治的236例足月新生儿HIE患者为研究对象,选择同期出生的236例足月健康新生儿为对照组,应用电化学发光法监测HIE患者病程早期(入组后第1天、第3~5天,第7~10天)的血清S100B和NSE水平。结果:HIE组血清S100B和NSE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各观察点P<0.05;第3~5天除轻度组外,S100B和NSE分别在重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有显著性上升,均P<0.05。治疗前后(第7~10天对比第1天)S100B和NSE在各组均有显著性降低,P<0.05;轻度组在初步治疗后S100B和NSE基本上能恢复正常,与健康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组仍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S100B和NSE相关性较好,r=0.950,P>0.05。结论:血清S100B和NSE联合检测是足月新生儿HIE疾病早期监测和辅助诊断的合理模式,有助于为临床诊治提供更多补充性证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不同胎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该院新生儿科住院的180例RDS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根据胎龄分为3组:A组(84例早期早产儿,出生胎龄34周)、B组(62例晚期早产儿,出生胎龄为34~36周)和C组(34例足月儿,出生胎龄≥37周)。对比分析3组新生儿一般情况、高危因素、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 3组患儿男女比例、入院pH以及入院PaO_2/Fi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 3组患儿Apgar评分、出生体重、入院年龄、发病时间均随胎龄的增加而逐渐增加(P0.05);3组患儿母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多胎妊娠、胎膜早破、出生窒息、胎盘异常发生率显著高于C组,母亲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无指征择期剖宫产率明显低于C组,并且A组多胎妊娠、胎膜早破、出生窒息、胎盘异常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A组母亲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无指征择期剖宫产率明显低于B组(P0.05)。A、B、C 3组患儿随着胎龄的增加,PS应用比例、住院时间逐渐减少,治愈比例逐渐增加(P0.05)。结论 RDS新生儿的胎龄不同,其临床特征、高危因素、治疗及预后情况亦不同,诊断及治疗时应考虑胎龄因素。择期剖宫产是足月儿RDS的高危因素,因此在选择剖宫产时要严格掌握指征。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足月新生儿获得性脑损伤早期相关血清指标探查与脑电图监测及其预后。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月在该院接受诊治的获得性脑损伤足月新生儿50例(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出生的无脑损伤足月新生儿50例(对照组)。两组新生儿均在出生后2~3 d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BP)、神经细丝酸性蛋白(GFAP)及肌酸激酶脑型同工酶(CK-BB)表达水平,于出生后3~5 d行动态脑电图监测,并在出生后3个月、12个月时进行随访,行脑电图复查。结果研究组患儿血清MBP、GFAP、CK-BB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最长背景抑制时间高于对照组(t=13.285,P0.05);研究组3例出现持续低电压表现,3例背景波率慢,5例最长背景抑制时间20 s;随访显示研究组患儿中9例神经行为发育评估显著低于正常新生儿,对照组中1例神经行为发育评估显著低于正常新生儿,Bayley婴幼儿发育量表中心理运动发育指数(PDI)及智力指数(MDI)均70。结论足月新生儿获得性脑损伤早期相关血清指标水平明显高于正常新生儿,可能与新生儿早期脑损伤程度、预后等因素有关,脑电图监测可以作为临床评估新生儿早期脑损伤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健康足月分娩母亲、新生儿可溶性细胞间隙粘附因子(sICAM)含量,为围产期母亲及新生儿系统保健提供基础免疫数据。方法:无菌采集健康足月分娩母亲静脉血、出生5min新生儿脐静脉血及3天新生儿股静脉血。由美国RD有限公司提供试剂,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测定sICAM含量。结果:①在健康足月分娩母亲、新生儿血清中sICAM均有一定的含量。②出生5min新生儿血清中sICAM-1、slCAM-2及出生3天新生儿血清中sICAM-2的含量与母亲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出生3天新生儿血清中sICAM-1的含量与母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深圳健康足月分娩母亲、新生儿的血清中sICAM均有一定含量;新生儿血清中sICAM-2表达水平升高,没有导致机体病变,是新生儿生理性表达的体现,为围产期母亲及新生儿系统保健提供了基础免疫数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后血中胃泌素、胃动素的变化及临床意义,以及促使其恢复的可能相关因素。方法将100例窒息新生儿分为轻度窒息组及重度窒息组,其中重度窒息组随机分为禁食组(A)与微量喂养联合非营养性吸吮组(B),用放射免疫法对出生后第1日喂奶前及第5日空腹血中胃泌素、胃动素浓度进行了测定,与正常新生儿作对照。结果①轻度窒息组生后第1日血中胃泌素、胃动素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重度窒息组生后第1日血中胃泌素、胃动素水平则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意义(P<0.01);生后第5日空腹血中胃泌素、胃动素浓度均较生后第1日喂奶前升高(P<0.05);其中A组仍低于同期对照组水平(P<0.05),B组其水平较A组明显升高(P<0.01),与同期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①轻度窒息新生儿生后第1日新生儿血中胃泌素、胃动素的水平基本同正常新生儿,提示可酌情给予早期胃肠营养。②重度窒息新生儿生后第1日血中胃泌素、胃动素的水平明显降低,微量喂养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可缩短两种激素水平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健康足月分娩母亲、新生儿T细胞亚群、NK细胞的水平,为围产期母亲及新生儿系统保健提供基础免疫数据。方法:无菌采集健康足月分娩母亲静脉血、肝素抗凝、出生5min新生儿脐静脉及3天新生儿股静脉血、肝素抗凝。由美国RD有限公司提供试剂,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和S.P法测定T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水平。结果:①健康足月分娩出生5min及3天新生儿与母亲的T细胞亚群、NK细胞水平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②出生3天新生儿CD4与正常参考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2);出生5min新生儿CD3、CD4/CD8及母亲的CD3、CD4、CD4/CD8与正常参考值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③出生5min新生儿NKCD16、NKCD57,出生3天新生儿及母亲的NKCD16与正常参考值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明确了深圳健康足月分娩母亲、新生儿T细胞亚群、NK细胞表达水平;为围产期的母亲、新生儿系统保健提供基础免疫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