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长沙地区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LRTI)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及人偏肺病毒(hMPV)的流行病学特点和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07年9月-2008年8月湖南省人民医院儿科医学中心1 165例ALRTI住院儿童鼻咽抽吸物样本,进行RSV及hMPV基因检测。对RSV和hMPV感染患儿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等进行比较。结果 1 165例样本检出RSV阳性标本315例,检出率为27.04%,1岁以下患儿占64.1%;hMPV阳性76例,检出率为6.52%,1岁以下患儿占63.15%;RSV感染全年均有发生,第一年11月到次年2月份为检出高峰,hMPV的检出高峰在3-4月;RSV感染病例气促的发生率高于hMPV感染病例(P〈0.05),发热、喘息、呕吐、腹泻的发生率两种病毒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SV、hMPV感染病例白细胞、C-反应蛋白、转氨酶及心肌酶等实验室指标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学检查同以散在肺部实变或间质病变为主,鲜有累及大片肺叶及胸膜。14例患儿同时存在RSV及hMPV感染,混合感染率1.20%(14/1 165)。RSV及hMPV协同感染患儿发绀几率较单一RSV感染患儿高(P〈0.05),白细胞升高几率大于单一感染者(P〈0.05),而喘息、气促、呕吐、腹泻发生率及C-反应蛋白、转氨酶、心肌酶等实验室检测指标变化与单一RSV或hMPV感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一hMPV感染患儿的发热率高于单一RSV感染或两者协同感染患儿(P〈0.05)。单一感染和协同感染病例间病程、住院天数及预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SV及hMPV均是引起长沙地区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流行季节相近,具有相似的临床特征及影像改变,临床上难以鉴别。RSV感染较hMPV感染患儿更易发生气促,而hMPV感染则相对更易出现发热症状。混合hMPV感染可能有加重RSV感染患儿呼吸道症状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人类偏肺病毒(hMPV)在粤东地区的感染情况及所致疾病的临床特点。方法(1)应用TemPCR技术对12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鼻咽分泌物扩增多种病原体,并应用多重荧光微球技术检测hMPV等病毒核酸;(2)分析hMPV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120份标本中hMPV阳性6份(5%),占常见病毒阳性者的24%,占100例其他常见呼吸道病毒检测阴性患儿的6%。6株hMPV特异性核酸扩增片段核酸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人类偏肺病毒AF371337(NL00-1)株的基因同源性>95%。6例hMPV阳性患儿中,临床表现为毛细支气管炎4例、喘息型肺炎1例、上呼吸道感染1例。结论hMPV是粤东地区小儿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毒性病原体之一,其感染主要引起小儿喘息性疾病。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桐乡地区婴幼儿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中偏肺病毒(hMPV)感染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法,对2008年8月-2009年7月收集的431例急性呼吸道感染婴幼儿的呼吸道分泌物标本进行hMPV抗原检测;同时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等其他常见呼吸道病毒的感染情况。结果 431份标本中检测到hMPV阳性68例,阳性率为15.78%;68例中临床诊断为肺炎者38例,占55.88%。结论 hMPV为桐乡地区婴幼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冬季高发,春秋两季发病率也较高;hMPV感染易发展为肺炎等较重病症,在临床上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徐州市急性呼吸道感染儿童中人偏肺病毒感染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徐州市因急性呼吸道感染而就诊的儿童中hMPV感染情况,并简要描述病毒感染后引起的临床症状.方法 采集咽拭子,提取RNA,用设计的引物进行一步法RT-PCR,扩增产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结果 83份咽拭子标本,21份标本为hMPV的RNA阳性标本,感染率25.30%.阳性患者中80.95%表现为高热(≥38.5℃)、咳嗽,28.57%缺氧,61.90%患者被诊断为支气管炎.结论 徐州地区儿童中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与hMPV感染有关;咳嗽、发热是hMPV感染后的主要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5.
人偏肺病毒(hMPV)多与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有关,较少引起成人呼吸道感染聚集性疫情。2013年3月1日广州市一所职业学校出现大学生感染hMPV导致的成人急性呼吸道感染疫情,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人类偏肺病毒(hMPV)在湖南地区小儿呼吸感染系统感染中的感染情况,分析其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选取2009年2月至2010年5月湖南省儿童医院1355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DFA)进行hMPV检测,并结合其他7种常见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情况对其流行特征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 1355份标本共检测出hMPV阳性标本226份,检出率为16.7%;检测出其他病毒阳性标本289份,检出率为21.3%:检测出混合感染的阳性标本54份,检测出率为4.0%两性儿童、不同年龄段、不同季节hMPV检出情况P>0.05,统计学差异无意义;感染hMPV患儿确诊肺炎捡出率为58.8%,P<0.05,统计学差异有意义;不同年龄段、不同季节其他病毒检出情况P<0.05,统计学差异有意义;不同年龄段混合感染检出情况P>0.05,统计学差异无意义;不同季节混合感染检出情况P<0.05.统计学差异有意义.结论 2009年至2010年度儿童感染hMPV的可能性与性别,年龄和季节均无关;感染hMPV患儿临床诊断结果主要是肺炎;其他病毒感染儿童有一定的年龄针对性和季节流行性;混合感染多发于秋季,春季比较少见.  相似文献   

7.
嘉兴地区住院婴幼儿感染人偏肺病毒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人偏肺病毒(hMPV)和合胞病毒(RSV)在嘉兴地区的流行情况及感染的人群分布。方法收集医院2008年12月-2009年12月因急性呼吸道感染入院治疗的患儿共计3359例,用实时定量PCR和直接免疫荧光(DFA)法对样本进行检测。结果 3359例样本中hMPV阳性63例,RSV阳性494例,在整个季节中hMPV的阳性率为1.88%,RSV为14.7%;流行季节hMPV最高感染率为6.14%,RSV为41.15%;感染的人群中6月龄婴幼儿的患病率最高,其hMPV的感染率为2.71%,RSV为24.69%。结论 hMPV和RSV在嘉兴地区按一定的时段流行,并且易感6月龄的婴幼儿。  相似文献   

8.
广州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中偏肺病毒的感染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广州地区14岁以下急性呼吸道患儿人类偏肺病毒(humanmetapneumovirus,hMPV)的感染情况,分析广州地区儿童感染hMPV的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特征,为hMPV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一些依据.方法 2006年9月至2008年8月,在广州某医院的儿科门诊及住院部的急性呼吸道患儿中采集521份鼻咽拭子标本,提取总核酸,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ER)扩增hMPV的核蛋白(N)基因的213个核苷酸片段,对16份强阳性的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和序列分析,同时对采集病例的流行病学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21份标本用RT-PCR方法检测后,共有39份标本为N基因阳性,检出率为7.49%,hMPV发病高峰期在10月和4月份,对N基因进行序列测序与分析,结果与北京株BJ1897N基因的同源性高达99%,与泰国AY550156株N基因的同源性高达97%,基因型别以B型为主.结论 广州地区的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中hMPV感染是原因之一,且以6岁以下的儿童感染为主,但不同性别的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感染hMPV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高热、咳嗽、头痛、咽痛、卡他症状、肺部影像学改变等,其中大部分患者表现有高热和咳嗽,且有41.03%的hMPV患者合并感染其他呼吸道病毒.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人偏肺病毒(hMPV)在乌鲁木齐地区儿童呼吸道感染患者中的致病情况.方法 选取2006年11月至2007年4月因呼吸道感染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儿科住院患儿和部分门诊患儿的呼吸道分泌物及咽拭子标本共209份.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hMPV的M基因片段.并对阳性标本进行测序,用BLAST及DNAStar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共检出2例阳性标本,占总例数1.0%.将2份阳性标本扩增的hMPV M基因片段进行对比,同源性为83.8%.进一步选取GenBank中与本次扩增目的基因相同的hMPV M基因片段做基因进化树分析,结果提示2例标本可能属于不同的2种基因型.结论 hMPV是乌鲁木齐地区儿童呼吸道感染病原之一,在一个流行季节当地可同时有2种不同基因型的hMPV流行.  相似文献   

10.
徐州市人偏肺病毒感染临床症状与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对儿童以外人群感染人偏肺病毒(hMPV)少见报道,其感染的临床症状、流行病学特征等均未完全阐明。本研究试图厂解徐州市因急性呼吸道感染而就诊的一般人群中的hMPV感染情况,初步描述其引起的临床症状及流行病学特征。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区县医院感染管理现状,运用SWOT分析其优劣势及发展的内外部环境,为区县医院制定中长期医院感染管理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检查与访谈相结合方式,于2015年12月-2016年4月调研淄博市28所区县医院感染管理现状,并将区县医院分为综合型与专科型两组对比,应用SWOT分析法对区县医院感染内部环境中的优势、劣势和外部环境中的机会、威胁进行综合分析,剖析区县级医院医院感染防控整体管理与发展情况。结果 82.14%区县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已健全,但预防控制管理工作水平尚不均衡,综合型医院在CAUTI监测、环境卫生学监测、灭菌效果监测、信息化软件数据收集、手术室布局及内镜室布局方面明显优于专科型医院(P0.05);手卫生依从性上,区县综合医院明显高于专科医院(P0.05)结论区县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优势是管理体系及制度健全,能有效开展院感培训、监测工作,劣势是风险管理、管理人员核心能力建设、重点科室管理、院感文化建设等工作仍有缺失,区县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应积极面对医改背景下分级诊疗实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紧跟医院发展脚步,做好精细化、深层次的规范感染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小儿人类偏肺病毒(human metapneumo-virus,hMPV)感染CD4+、CD8+细胞,IL-4、IFN-γ和lgE变化情况,探讨其与喘息性疾病之间关系。【方法】225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分别检测hMPV特异性基因,外周血CD4+、CD8+细胞,IL-4、IFN-γ和lgE。【结果】①共检出hMPV29例(12.9%),伴喘息症状者hMPV检出率(15.2%)明显高于不伴喘息症状者(7.5%)(P<0.01);②毛细支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哮喘发作组CD4+、CD8+,IFN-γ下降,CD4+/CD8+,IL-4I、gE、IL-4/IFN-γ升高(P<0.05或<0.01);③hMPV(+)和hMPV(-)组同对照组比较,CD4+、CD8+、IFN-γ下降,CD4+/CD8+I、L-4、IgE升高(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④hMPV感染患儿IL-4、IL-4/IFN-γ与IgE呈正相关,IFN-γ与IgE呈负相关(P<0.01)。【结论】hMPV感染患儿T细胞亚群,细胞因子改变明显,免疫功能紊乱,且免疫功能紊乱可能是导致喘息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在全球范围内,呼吸道感染是儿童时期的主要疾病之一。肺炎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第一位原因。2001年BG Van-Den-Hoogen等首次在儿童鼻咽分泌物中分离到人偏肺病毒(hMPV)[1]。hMPV是一种主要引起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副黏病毒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建立可靠的TaqMan-MGB实时荧光RT-PCR方法 ,检测临床样本中人偏肺病毒(hMPV)N基因,以了解2006年10月至2008年2月期间上海地区hMPV致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LRTI)的临床与分子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为了明确hMPV在儿童ALRTI中的地位,用直接免疫荧光方法 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B型流感病毒,1、2和3型副流感病毒7种儿童常见呼吸道病毒抗原,结合肺炎支原体、沙眼衣原体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 及细菌学培养结果 进行分析.结果 2006年10月至2008年2月上海地区ALRTI儿童鼻咽分泌物中hMPV的检出率为3.86%(24/622),2006-2007年冬季和2007-2008年冬季检出率分别为6.60%(14/212)和1.11%(2/180);hMPV致儿童ALRTI以<5岁儿童多见.该期间上海地区hMPV仅见A2亚型株流行.呼吸道病毒是上海地区儿童ALRTI主要病原,在儿童ALRTI中hMPV感染可能仅次于RSV,是常见的呼吸道病毒.结论 hMPV是上海地区儿童ALRTI的重要病原体.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婴幼儿中人偏肺病毒(hMPV)的感染情况。方法采集2004年7月至2006年6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门诊和住院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咽拭子和鼻咽洗液临床标本3330份,进行细胞培养和间接免疫荧光检测病毒;同时提取标本中病毒RNA后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扩增位于hMPVM基因的片段,经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扩增片段。结果从3330份临床标本中检测到110份hMPV阳性标本,阳性率3.3%。hMPV感染的患儿男女比例为1.5:1,其中〈1岁年龄组患儿占46.4%(51/110),1~岁年龄组患儿占11.8%(13/110),2~5岁年龄组患儿占33.6%(37/110),〉5岁年龄组患儿占8.2%(9/110)。hMPV感染患儿的临床症状以肺炎占的比例最大,为44.5%(49/110);其次是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22.7%,25/110);诊断为毛细支气管炎的占10.9%(12/110),其中诊断支气管炎占7.3%(8/110)。2004年7月至2005年6月期间几乎每个月份(除2005年5月和6月)都检出hMPV感染的阳性标本,未出现明显的流行高峰。而2005年7月至2006年6月期间hMPV出现了较为明显的流行,于2006年4月为最高峰,阳性检出率为17.1%。110例hMPV感染的临床标本中有6份标本存在与其他呼吸道病毒的合并感染。hMPV和同期的人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感染高峰没有重叠。结论hMPV是北京地区婴幼儿急性呼吸道感染(尤其是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毒病原之一,其感染对2岁以下婴幼儿威胁更大。  相似文献   

16.
人偏肺病毒(hMPV)是一种新发现的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从遗传学上来说,hMPV与鸟肺炎病毒相似。该病毒首次分离于荷兰28例有类似于呼吸合胞病毒感染的儿童中。序列分析发现,该病毒分离株中有hMPV的两个型,这可能是在相同季节病毒循环出现的原因所在。该病毒的细胞培养时间较长,传统的技术难以鉴别。近期,据加拿大、英国对其  相似文献   

17.
人偏肺病毒(hMPV)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呼吸道病毒,病毒从症状与呼吸道合胞病毒(hRSV)感染相似的患儿的鼻咽部分泌物中分离出来,常见于儿科患者,成人和免疫力低下的个体也可以受到感染。hMPV感染可引起儿童严重的细支气管炎和肺炎,其症状与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难以区分。有关呼吸道病毒的研究众多,对于引起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一些常见病原体,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然而,关于hMPV的研究却始终难以深入,特别是对它的分子发病机制及对其不同治疗方式的有效性评估还知之甚少。本文就h MPV的分子病毒学、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及治疗和控制策略做一概述,旨在为实验室和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苏州地区儿童呼吸道偏肺病毒感染的流行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人偏肺病毒(hMPV)是从呼吸道感染的儿童中新发现的一种病毒,本研究探讨苏州地区hMPV感染的流行特征. 1对象与方法:选取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科2005年11月至2006年10月间1932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男1196例(61.9%)、女736例(38.1%).<6月龄590例、6月龄~1岁399例、1~3岁527例、3~5岁213例、>5岁203例.  相似文献   

19.
<正>人偏肺病毒感染是人体感染人偏肺病毒(Human metapneumovirus, hMPV)后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全年散发,多发生于冬末及春初。hMPV感染大多表现为轻度自限性疾病,部分患者因出现毛细支气管炎、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和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等并发症需要住院治疗,免疫功能低下者可进展为重症肺炎,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或多器官功能不全等,甚至导致死亡。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