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2 毫秒
1.
广东省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运行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广东省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CIDARS)运行现状.方法 分析CIDARS三种预警方法的预警信号数与响应时间,并比较调整前后的预警信号阳性率、错误预警率.结果 2008年4月2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广东省共发出114 585条预警信号,平均响应时间为1.35 h.其中固定阈值法发出12 394条预警信号,阳性率为7.96%;移动百分位数法发出85727条预警信号,阳性率为0.85%;累积和控制图法发出16 464条预警信号,阳性率为1.82%.报告病例数与预警信号数呈正相关(r=0.924,P<0.01).2010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CIDARS调整后,广东省预警信号阳性率从1.48%升至2.14%,甲型肝炎、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等8种传染病的错误预警率下降.结论 CIDARS预警信号响应及时,运行状况良好;CIDARS调整后预警效能提高,但-些功能和参数仍需调整和完善.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中国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CIDARS)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传染病暴发早期探测中应用效果.方法对2009-2011年预警系统移动百分位数法的预警信号及其信号响应率、响应时间、信号核实方式及响应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并比较2010年12月10日预警参数调整前后的预警效果.结果广西区域内CIDARS共发出16种传染病的29 788条预警信号,平均每县每周约产生预警信号1.7条.信号响应率为100%,平均响应时间为1.5h.其中624条信号(2.09%)经初步核实后被判断为疑似暴发事件,经过现场调查最终确认9种传染病的191起暴发.总体上预警灵敏度为89.25%,探测及时性为2.8d.与预警参数调整前比较,预警参数调整后每月预警信号数减少,各病种预警灵敏度上升;除流行性腮腺炎外,流感、风疹及其他感染性腹泻的预警及时性均有所提高.结论CIDARS在广西区域内预警信号响应率和响应及时性较高,通过调整预警参数可进一步改进预警系统的应用效果,但目前假阳性信号所占比例仍较大,需根据不同疾病的特点改进预警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中国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预警系统)在浙江省的运行情况,探讨在传染病暴发早期探测中的效果。方法对2009-2012年浙江省预警系统移动百分位数法的传染病自动预警监测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并比较2010年12月10日预警参数调整前后的预警效果。结果在全省范围内,预警系统19种传染病的39 304条预警信号,响应率为99.97%,平均响应时间为1.03h。其中309条信号(0.79%)经初步核实判断为疑似事件,经过进一步现场调查确认78起暴发,预警阳性率为0.20%。预警病种的报告病例数与预警信号数呈正相关变化(r=0.91,P〈0.05)。与预警参数调整前比较,预警参数调整后,每月预警信号数减少,预警阳性率上升(χ2=4.46,P〈0.05)。结论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运行良好,可初步实现传染病暴发的早期自动预警,通过调整预警参数可进一步改进预警应用效果,但需针对不同疾病特点选用适宜的预警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在济宁市运行情况,评价响应及时性。[方法]对2012年济宁市传染病自动预警监测数据进行分析评价。[结果]2012年有效预警信号1 226次,预警信号阳性率为0.41%,响应平均及时率为90.46%。各地区预警病种数与预警信号次数无相关变化趋势(P>0.05),各病种涉及地区数与预警信号次数呈正相关变化趋势(P<0.01),不同地区单病种预警、时间序列预警响应及时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预警系统运行基本良好,初步实现暴发疫情早期预警的能力,但仍需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疾控机构响应及时性需要提高。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暴发预警效果评价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 分析国家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预警系统)在浙江省传染病暴发早期探测中的效果.方法 以浙江省2008年7月1日至2010年6月30日移动百分位数法预警相关病种的预警信号数及初步核实、现场调查结果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系统报告结果作为研究对象,以灵敏度和错误预警率评价预警系统的有效性.结果 预警系统共发出预警信号26 446条,涉及17种传染病,平均每县每周预警信号2.83条.99.95%的预警信号得到响应,预警信号经过初步核实后,254条(0.90%)预警信号被判断为疑似事件,经过现场调查共确认暴发30起,预警系统的灵敏度为69.77%,预警错误率为1.39%.结论 预警系统可初步实现传染病暴发的早期自动预警,但仍需进一步研究以减少假阳性预警信号,合理设置阈值,提高暴发探测来源数据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国家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预警系统)在浙江省传染病暴发早期探测中的效果.方法 以浙江省2008年7月1日至2010年6月30日移动百分位数法预警相关病种的预警信号数及初步核实、现场调查结果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系统报告结果作为研究对象,以灵敏度和错误预警率评价预警系统的有效性.结果 预警系统共发出预警信号26 446条,涉及17种传染病,平均每县每周预警信号2.83条.99.95%的预警信号得到响应,预警信号经过初步核实后,254条(0.90%)预警信号被判断为疑似事件,经过现场调查共确认暴发30起,预警系统的灵敏度为69.77%,预警错误率为1.39%.结论 预警系统可初步实现传染病暴发的早期自动预警,但仍需进一步研究以减少假阳性预警信号,合理设置阈值,提高暴发探测来源数据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初步了解国家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CIDARS)在基层传染病暴发早期探测中发挥的作用.方法 在云南和湖南两省共选取4个市(县、区),对2008年7月1日至2010年6月30日预警相关病种的报告病例数、预警信号数、预警信号初步核实结果反馈时间间隔和初步核实方式、预警信号初步核实和现场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两省4个市(县、区)共报告了纳入预警系统的28种传染病病例12 346例,预警系统共发出2096条预警信号,共涉及19种疾病,平均每个市(县、区)每周预警信号数为4.94条.预警信号初步核实结果反馈时间间隔中位数为0.70 h(P25~P75为0.06-1.29h),预警信号初步核实的主要方式是监测数据分析(占63.07%).预警信号经过初步核实后,共有4种传染病的34条预警信号被判断为疑似事件信号,占总预警信号的1.62%;4个市(县、区)的疑似事件信号占预警信号的比例有较大差异,其中湖南省双峰县比例最高(4.71%)、昆明市西山区比例最低(0.58%),长沙市岳麓区为1.88%、云南省个旧市为0.95%.疑似事件经过进一步现场调查后确认了12起暴发,其中风疹事件5起,流行性腮腺炎4起,流行性感冒2起,伤寒1起.结论 CIDARS能够辅助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早期发现可能的传染病暴发,但不同地区、不同病种的预警效果存在差别.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初步了解国家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CIDARS)在基层传染病暴发早期探测中发挥的作用.方法 在云南和湖南两省共选取4个市(县、区),对2008年7月1日至2010年6月30日预警相关病种的报告病例数、预警信号数、预警信号初步核实结果反馈时间间隔和初步核实方式、预警信号初步核实和现场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两省4个市(县、区)共报告了纳入预警系统的28种传染病病例12 346例,预警系统共发出2096条预警信号,共涉及19种疾病,平均每个市(县、区)每周预警信号数为4.94条.预警信号初步核实结果反馈时间间隔中位数为0.70 h(P25~P75为0.06-1.29h),预警信号初步核实的主要方式是监测数据分析(占63.07%).预警信号经过初步核实后,共有4种传染病的34条预警信号被判断为疑似事件信号,占总预警信号的1.62%;4个市(县、区)的疑似事件信号占预警信号的比例有较大差异,其中湖南省双峰县比例最高(4.71%)、昆明市西山区比例最低(0.58%),长沙市岳麓区为1.88%、云南省个旧市为0.95%.疑似事件经过进一步现场调查后确认了12起暴发,其中风疹事件5起,流行性腮腺炎4起,流行性感冒2起,伤寒1起.结论 CIDARS能够辅助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早期发现可能的传染病暴发,但不同地区、不同病种的预警效果存在差别.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国家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China infectious disease automated-alert and response system, CIDARS)在北京市通州区重点传染病早期预警的应用效果,为该系统的改进和完善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3—2020年北京市通州区CIDARS预警信号进行描述性分析,比较分析固定阈值模型、时间模型、时空模型3种模型预警信号数、及时响应率、响应时间、疑似事件阳性率、暴发事件阳性率等指标。结果 2013—2020年北京市通州区CIDARS接收预警信号3940条,及时响应率为98.73%,平均响应时间为0.43(0.18~1.20)h。疑似事件阳性率为26.62%,暴发事件阳性率为1.47%。固定阈值模型预警信号1904条,涉及14种传染病,其中以麻疹、肺结核、布鲁氏菌病为主,共占82.77%;时间模型预警信号1460条,涉及12种传染病,其中以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猩红热为主,共占55.61%;时空模型预警信号576条,涉及7种传染病,其中以流行性感冒、其他感染性腹泻病、猩红热为主,共占88.20%。固定阀值模型的暴发事件阳性率高于时空模型(P<0.05)。不同年份之间预警信号响应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2019年平均响应时间最长,2014和2016年平均响应时间最短(P<0.05)。结论 2013—2020年北京市通州区CIDARS预警信号响应时间和及时响应率保持较高水平,固定阈值模型、时间模型、时空模型3种模型均探测到传染病暴发事件,CIDARS运行有效,但预警系统参数和功能应进一步完善,以提高传染病预警暴发事件阳性率。  相似文献   

10.
赵志荣  姚为玲 《疾病控制杂志》2014,18(11):1091-1094
目的了解马鞍山市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的特征,为改善传染病预警系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1-2012年马鞍山市自动预警系统生成的预警信息与响应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全市2011-2012年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发出预警信息1 579条,预警病种数12种,疑似事件67条,确认暴发20条。预警信息数季节分布呈现3个峰,分别为4~6月、9月和11月。预警信息涉及的主要病种分别是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麻疹、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感冒、痢疾,占总数的98.80%。预警系统灵敏度为80.00%,阳性预测值为1.27%,特异度为85.03%。预警信息数、暴发阳性率及24 h内响应率均以花山区最高,含山县最低。结论马鞍山市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运转正常,但仍需进一步完善,设置合理的预警阈值,减少错误预警信号。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 分析国家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预警系统)在浙江省传染病暴发早期探测中的效果.方法 以浙江省2008年7月1日至2010年6月30日移动百分位数法预警相关病种的预警信号数及初步核实、现场调查结果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系统报告结果作为研究对象,以灵敏度和错误预警率评价预警系统的有效性.结果 预警系统共发出预警信号26 446条,涉及17种传染病,平均每县每周预警信号2.83条.99.95%的预警信号得到响应,预警信号经过初步核实后,254条(0.90%)预警信号被判断为疑似事件,经过现场调查共确认暴发30起,预警系统的灵敏度为69.77%,预警错误率为1.39%.结论 预警系统可初步实现传染病暴发的早期自动预警,但仍需进一步研究以减少假阳性预警信号,合理设置阈值,提高暴发探测来源数据的质量.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China Infectious Disease Automatedalert and Response System(CIDARS).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conducted on data related to the warning signals, the outcome of signal verification,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of CIDARS,and the emergent events reported through Public Health Emergency Events Surveillance System from July 1,2008 to June 30, 2010 in Zhejiang province. The performance of CIDARS was qualitatively evaluated by indicators on its sensitivity and rote of false alarm. Results In total, 26 446 signals were generated by the system which involving 17 diseases, with an average of 2.83 signals per country per week. Among all the signals, 99.95% of them were responded. 0.90% of the signals were judged as suspected events via the preliminary verification, and 30 outbreaks were finally confirmed by field investigation. The sensitivity of the system was 69.77% with the false alarm rate as 1.39%. Conclusion The system seemed to have worked on the outbreak early warning of infectious diseases and could directly reflect the anomaly event emerged from the infectious disease reporting system.However, more efforts should be paid to the following areas as how to decrease the false positive signals, select suitable thresholds and increase the quality of data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accuracy of the system.  相似文献   

13.
国家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在基层应用效果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初步了解国家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CIDARS)在基层传染病暴发早期探测中发挥的作用.方法 在云南和湖南两省共选取4个市(县、区),对2008年7月1日至2010年6月30日预警相关病种的报告病例数、预警信号数、预警信号初步核实结果反馈时间间隔和初步核实方式、预警信号初步核实和现场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两省4个市(县、区)共报告了纳入预警系统的28种传染病病例12 346例,预警系统共发出2096条预警信号,共涉及19种疾病,平均每个市(县、区)每周预警信号数为4.94条.预警信号初步核实结果反馈时间间隔中位数为0.70 h(P25~P75为0.06-1.29h),预警信号初步核实的主要方式是监测数据分析(占63.07%).预警信号经过初步核实后,共有4种传染病的34条预警信号被判断为疑似事件信号,占总预警信号的1.62%;4个市(县、区)的疑似事件信号占预警信号的比例有较大差异,其中湖南省双峰县比例最高(4.71%)、昆明市西山区比例最低(0.58%),长沙市岳麓区为1.88%、云南省个旧市为0.95%.疑似事件经过进一步现场调查后确认了12起暴发,其中风疹事件5起,流行性腮腺炎4起,流行性感冒2起,伤寒1起.结论 CIDARS能够辅助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早期发现可能的传染病暴发,但不同地区、不同病种的预警效果存在差别.
Abstract: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China Infectious Disease Automated-alert and Response System(CIDARS)for outbreak detection at the regional level.Methods Two counties in Hunan province(Yuelu and Shuangfeng county)and two counties in Yunnan province(Xishan and Gejiu county)were chosen as the study areas. Data from CIDARS were analyzed on the following items: reported cases, warning signals, the time interval of signal response feedback, way of signal verification, outcome of signal verification and field investigation, from July 1,2008 to June 30,2010. Results In total, 12 346 cases from 28 kinds of diseases were reported,and 2096 signals of 19 diseases were generated by the system, with an average of 4.94 signals per county per week. The median of time interval on signal verification feedback was 0.70 hours(P25-P75:0.06-1.29 h)and the main way of signal preliminary verification was through the review of surveillance data(account for 63.07%). Among all the signals, 34 of them(1.62%)were considered to be related to suspected events via the preliminary verification at the local level. Big differences were found to have existed on the proportion of signals related to the suspected events of the total signals among the four counties, with Shuangfeng county as 4.71%, Yuelu county as 1.88%, Gejiu county as 0.95% and Xishan county as 0.58%. After an indepth study on the fields of suspected events, 12outbreaks were finally confirmed, including 5 on rubella, 4 on mumps, 2 on influenza and 1 on typhoid fever. Conclusion CIDARS could be used to assist the local public health institutions on early detection of possible outbreaks at the early stage. However, the effectiveness was different depending on the regions and diseases.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在合肥市运行状况及其在传染病暴发探测中的作用,为完善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功能提供依据。方法以合肥市2008年5月1日-2013年4月30日期间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发出的预警信号数、法定传染病报告数、传染病暴发疫情及传染病类突发事件作为研究依据,以信号响应率、响应及时性评价运行状况,以预警及时性、灵敏度和突发事件阻断率评价预警效果。结果预警系统共发出预警信号8 958条,99.90%得到响应,92.57%在24h内有响应,响应及时性逐年提高。30起传染病暴发疫情中,预警系统探测到27起并发出预警,预警灵敏度90.00%。44.44%的暴发疫情及时预警。49条聚集性疫情预警信号中,39条未发展为突发事件,突发事件阻断率为79.59%。结论预警系统运行机制操作性强,预警信号响应良好,可初步实现传染病暴发的自动预警,但预警信号滞后,假阳性预警信号较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