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不同形式的童年期虐待与中学生自杀行为的关系。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以广州、新乡、沈阳和重庆4个地区14221名中学生为研究对象,使用问卷调查了解一般人口统计学指标、心理问题症状、童年期虐待经历及自杀行为等信息,建立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同形式的童年期虐待对自杀行为发生的影响。结果 中学生童年期总体虐待、躯体虐待、情感虐待、性虐待、自杀意念、自杀计划和自杀未遂的检出人数(率)分别为7246(51.0%)、5824(41.0%)、5409(38.0%)、1039(7.3%)、2042(14.4%)、1174(8.3%)和548(3.9%)。男生躯体虐待的检出率高于女生,女生情感虐待和自杀意念的检出率高于男生,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童年期性虐待、自杀计划和自杀未遂的检出率在不同性别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控制相关混杂因素的作用后,童年期虐待经历会增加男生自杀意念(OR=2.03,95%CI:1.72~2.40)和自杀计划(OR=1.93,95%CI:1.57~2.37)的发生风险,增加女生自杀意念(OR=2.45,95%CI:2.12~2.82)、自杀计划(OR=2.46,95%CI:2.02~3.00)和自杀未遂(OR=2.12,95%CI:1.61~2.78)的发生风险。除童年期躯体虐待与男生自杀未遂外,不同类型的童年期虐待均是男女中学生自杀行为发生的危险因素(P<0.01)。随着童年期虐待种类数的增加,男女生自杀行为的发生风险亦呈增高趋势(P<0.01)。持续受虐以及施虐人为父母/其他的中学生,自杀行为的发生风险显著增加。结论 童年期虐待经历是中学生自杀行为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童年期虐待经历与青春期抑郁症状的前瞻性关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童年期虐待经历与青春期抑郁症状的前瞻性关联。方法 于2013年5月方便选取安徽省蚌埠市3所小学,根据知情同意原则,对参加研究的3~4年级学生进行身高、体重测量,同时开展问卷调查,其中学生问卷包括童年期受虐待经历(情感、躯体和性虐待)和抑郁症状等;父母问卷包括父母学历和家庭经济条件等信息。2017年3月进行随访。基线抑郁症状采用儿童抑郁量表评价,随访期抑郁症状采用《心境与情绪问卷》评价。建立多因素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童年期虐待经历与青春期抑郁症状的前瞻性关联。结果 2013年基线调查1 172名学生,4年后随访1 021名(87.1%)。基线童年期虐待经历报告完整的学生为1 126名,其中躯体、情感和性虐待报告率分别为12.8%(144/1 126)、11.1%(125/1 126)和10.9%(123/1 126)。基线与随访期抑郁症状报告率分别为7.0%(82/1 172)和12.3%(126/1 021)。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调整基线抑郁症状、随访时年龄、性别、独生子女、家庭经济状况、父母离婚、BMI分类后,童年期情感虐待经历(OR=1.86,95% CI:1.03~3.36;P=0.039)和躯体虐待经历(OR=2.37,95% CI:1.39~4.03;P=0.001)增加青春期抑郁症状发生风险。结论 童年期情感虐待和躯体虐待可能增加青春期抑郁症状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银川市老年居民抑郁与情绪调节策略的现况及两者的关系。方法 2016年3-5月选择银川市5所养老机构505名老年人及5个社区的538名老年人,共1 043名。抑郁调查采用老年抑郁量表(GDS),情绪调节策略调查采用Gross情绪调节问卷和反刍思维量表。结果 银川市老年居民抑郁发生率为32.0%,其中社区老年人为35.5%,养老机构老年人为2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87,P<0.05)。经倾向值匹配分析法分析,社区老年人和养老机构老年人抑郁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66,P=0.798)。1 043名老年居民GDS得分为(9.1±5.7)分,老年人认知重评得分为(26.7±8.0)分,表达抑制得分为(16.3±6.6)分,反刍思维得分为(34.5±11.7)分。不同性别、兴趣爱好、体育锻炼的老年人认知重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文化程度、经济收入的老年人表达抑制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兴趣爱好的老年人反刍思维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抑郁得分与认知重评负相关(r=-0.400,P<0.01)、与反刍思维呈正相关(r=0.652,P<0.01)。结论 银川市老年居民抑郁发生率较高,老年人抑郁与情绪调节策略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儿童侵袭性流感嗜血杆菌(Hin)感染的临床特征及血清分型特点。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2021年山西省儿童医院收治的34例侵袭性Hin感染患儿的病例资料。根据临床诊断分为脑膜炎感染组和非脑膜炎感染组。分析患儿的一般资料、症状、体征、实验室血清学指标、Hin血清分型特点及两组间炎症因子水平的差异。 结果 34例患儿中男22例,女12例,男女比例为1.83 ∶1,≤36个月患儿占82.35%。脑膜炎感染组患儿降钙素原(PCT)为[23.71(4.10, 77.80)] ng/mL、C反应蛋白(CRP)为[200.00(164.55, 200.00)] mg/L,均高于非脑膜炎组[分别为1.08(0.49,6.00) ng/mL、69.46(48.09, 125.63) mg/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血小板计数(PLT)非脑膜炎组[(312.56±186.81)×109/L]高于脑膜炎组[(183.28±165.67)×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白细胞计数(WBC)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分离的Hin菌株中,b型流感嗜血杆菌(Hib)27株,e型2株,f型2株,3株不可分型,未发现a、c、d血清型菌株。脑膜炎感染组与非脑膜炎感染组患儿可分型Hin菌株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5,P>0.05)。可分型Hin菌株在男、女患儿中的构成比(67.74% VS 32.2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2,P>0.05)。 结论 侵袭性Hin感染病例以3岁以内儿童居多,分离株以b型占优势,感染患儿CRP、PCT明显升高,PLT明显低于非感染患儿,对临床诊断有一定应用价值,可结合临床及其他检验项目为侵袭性感染疾病的早期分类诊断及抗感染治疗提供有效支持。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估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生活质量,探讨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0年8月至2013年3月在西安市5家三级甲等医院血液科住院的227例MM患者临床和实验室资料。采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开发的生活质量测定量表(QLQ.C30 3.0)中文版进行生活质量的评估,以该量表的常模作为对照,利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MM患者总体生活质量评分(49.0±21.7)低于常模(60.7±23.4),乏力、恶心呕吐、疼痛、呼吸困难、睡眠障碍、食欲下降、便秘、经济困难等症状得分高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人(尤其是年龄≥70岁患者)、费用自付比例较高的农村居民、经济困难是影响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PP<0.05);血红蛋白降低、血清钙和球蛋白增高对MM患者生活质量有负面影响(P<0.05)。结论 MM患者总体生活质量明显下降,且低于其他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乏力、疼痛和经济困难等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治疗效果评估应更加关注血红蛋白、血清钙和球蛋白的改善情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焦虑、抑郁现况,探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护理干预模式。方法 选取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2020年1月23日—2月10日收治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统计患者焦虑和抑郁得分情况。制定相应护理干预措施并评估疗效。结果 共收治40例新冠肺炎患者。10例(25.00%)患者出现焦虑,SAS平均得分(42.94±8.33)分。14例(35.00%)患者出现抑郁,SDS平均得分(46.41±13.37)分。患者焦虑与抑郁得分均高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患者焦虑得分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不同年龄、文化程度组患者焦虑和抑郁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干预后,SAS量表平均得分(37.94±5.67)分,SDS量表平均得分(39.93±8.55)分,均较干预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焦虑和抑郁高于普通人群,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可降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长期的护理干预需要持续进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童年期虐待经历与初中生孤独感发生的关系. 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使用自编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问卷,对安徽省、霍邱县3所中学共1 417人进行整群抽样调查. 结果 随着年级的升高,孤独感高分组的检出率呈现上升趋势,非独生子女孤独感高分组所占比例较高,随着与母亲关系的融洽,青少年孤独感高分组所占比例呈下降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童年期遭受过反复中度躯体虐待、情感虐待、非接触性性虐待的初中生其孤独感的高分组的检出率均高于没有遭受过虐待的初中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童年期反复情感虐待是初中生孤独感中等分组的危险因素;童年期反复中度躯体虐待、反复接触性性虐及反复非接触性性虐均是初中生孤独感高分组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 结论 童年期反复虐待与初中生孤独感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衰弱指数模型在老年人综合评估中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基于老年人综合评估的衰弱指数模型(FI-CGA)在中国老年人群中的适用性,及其评估老年人的衰弱状况。方法 对118例参加体检的老年人进行综合评估,并计算衰弱指数;同时采用临床衰弱量表(CFS)-09的9级分级法进行衰弱测评,比较两种衰弱评估方法的相关性。结果 118例老年人FI-CGA均值为0.19±0.07,平均CFS分级为3.11±1.46;5例老年女性FI-CGA均值为0.20±0.02、CFS分级均值为3.40±0.55;113例老年男性FI-CGA均值为0.19±0.07、CFS分级均值为3.10±1.48,女性高于男性,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270、0.452,P=0.788、0.652)。随着年龄增加老年人FI-CGA值和CFS衰弱分级均增加(F=10.437、5.651,P=0.000、0.001);且FI-CGA值与CFS衰弱分级水平呈正相关(r=0.615,P=0.000)。结论 FI-CGA可为中国老年患者准确定量评估病情,应在老年医学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童年期虐待经历与初中生抑郁症状的关系.方法 整群抽取安徽省霍邱县3所乡镇普通初级中学的1 417名初中生,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自编童年期虐待经历问卷和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 417名初中生中抑郁症状的检出率为61.3%,女生(66.7%)高于男生(56.6%),初二年级(64.4%)高于初一(62.4%)和初三年级(56.7%),非独生子女(63.5%)高于独生子女(54.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01);与父母的关系从差、一般到亲密,学习成绩从差、中等到好,初中生抑郁症状的检出率均逐渐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01);童年期遭受各种类型反复虐待的初中生抑郁症状的检出率均高于未遭受反复虐待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01);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童年期遭受反复重度躯体虐待、反复中度躯体虐待、反复情感虐待、反复接触性性虐待和反复非接触性性虐待的初中生抑郁症状发生的危险性分别是未遭受上述虐待的1.989(OR=1.989)、1.436(OR=1.436)、1.698(OR=1.698)、2.834(OR=2.834)和2.235倍(OR=2.235).结论 童年期遭受反复虐待是青少年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山西省和陕西省贫困县基层临床肝病医师(学员)的肝病相关知识现状,评估培训效果,为后续干预、培训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山西省和陕西省贫困县的县级医院及上一级市级医院临床肝病医师90名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肝病相关知识培训,分别在培训前、培训后、培训后5个月各做1次知识题测试;采用方差分析、χ2检验,统计知识得分和正确率。结果 培训前学员的知识得分为(42.96±14.02)分,培训后重测的知识得分为(62.86±13.28)分,培训后5个月的知识得分为(59.03±17.9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理论培训后,学员对各项知识的了解程度均有所提升,提升的幅度与培训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5个月,提升幅度的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山西省和陕西省的贫困县基层临床肝病医师参加培训后,肝病相关知识均有所提高,并且知识可保持近半年时间。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 探讨颅骨瓣腹部保存早期回植效果.方法 对68例颅骨瓣腹部保存早期回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8例患者均恢复良好,痊愈出院.术后随访半年,无切口感染,无回植骨下陷,无积液等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 选择合适的患者行颅骨瓣腹部保存早期回植手术可降低费用、减少排异反应.  相似文献   

13.
14.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肿瘤的认识不断加深。KLF6是一种在哺乳动物组织中普遍表达的核转录调控因子,参与生长发育、细胞分化、生长信号的转导、细胞增殖、凋亡和血管形成等过程。研究表明,KLF6作为肿瘤抑制基因,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文章从KLF6的结构功能、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肿瘤中的失活机制及KLF6在恶性肿瘤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20.
An investigation carried out of eye disorders in workers employed in the manufacture of coke demonstrated a high percentage of changes in the anterior segment of the eye. Registered symptoms such as conjunctival hyperemia, pinguecula, pigmentation and conjunctivitis were most probably connected with specific work and exposure to coal dust and irritants. In workers exposed for less than two years there were no changes in lacrimal secretion. In those working for 2-7 years excessive hypersecretion dominated, and after a longer period of exposure the majority of workers had hyposecre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