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监测中国丙型肝炎(丙肝)哨点5类人群HCV感染率,为评估丙肝的流行趋势和评价防控效果提供数据。方法 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87个国家级丙肝哨点,对无偿献血者、单位体检者、医院侵入性诊疗患者、血液透析患者以及计划生育门诊就诊者5类哨点人群进行监测,了解HCV感染状况。2016、2017年4-6月以重复横断面调查方法,对5类哨点人群开展丙肝监测,同时采集血样进行HCV抗体检测。结果 2016年86个哨点(1个哨点未能开展调查)完成了监测,监测人数115 841人,HCV总阳性检出率为0.38%(442/115 841,95% CI:0.23%~0.53%)。2017年87个哨点完成了监测,监测人数120 486人,HCV总阳性检出率为0.37%(449/120 486,95% CI:0.23%~0.52%)。2016、2017年丙肝哨点监测人群中,血液透析患者的HCV抗体阳性率分别为4.46%(223/5 005,95% CI:2.18%~6.73%)和4.39%(216/4 919,95% CI:2.29%~6.50%),医院侵入性诊疗患者的HCV抗体阳性率分别为0.85%(44/5 200,95% CI:0.27%~1.42%)和0.70%(36/5 150,95% CI:0.15%~1.24%),无偿献血者、单位体检者和计划生育门诊就诊者3类人群的HCV抗体阳性率均≤ 0.25%,5类监测人群HCV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16年,F=23.091,P<0.001;2017年,F=20.181,P<0.001)。结论 5类监测人群HCV抗体阳性率存在明显差异,血液透析患者HCV抗体阳性率最高,其次为医院侵入性诊疗患者HCV抗体阳性率,其他3类监测人群的HCV抗体阳性率维持在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2015年西藏自治区暗娼等7类艾滋病重点人群HIV、梅毒和HCV的流行现状及其相关行为因素。方法 2015年6-12月对西藏自治区的拉萨市、昌都市、林芝市、日喀则市、山南市、阿里地区、那曲地区共7个市(地区)及25个县(区)的暗娼等7类艾滋病重点人群开展横断面调查。样本量分别为暗娼人群2 000人、MSM人群200人、注射吸毒者200人、男性流动人群1 200人、青年学生5 600人、医院就诊人群为2015年6-12月在综合医院就诊者、孕产妇为2015年6-12月在综合医院和妇幼保健机构首次接受孕期和围产期检查的门诊或住院孕产妇。收集人口学和行为学信息,进行HIV、梅毒和HCV血清学检测。计数资料采用率或构成比进行统计描述。结果 7类艾滋病重点人群共调查20 597人。暗娼人群HIV和梅毒抗体阳性率分别为0.05%(1/2 133)和5.81%(124/2 133);MSM的HIV和梅毒抗体阳性率均为9.80%(10/102);吸毒人群、男性流动人群及青年学生中未检出HIV抗体阳性,梅毒阳性率分别为4.00%(4/100)、0.33%(4/1 297)和0.08%(4/5 095);医院就诊人群HIV和梅毒抗体阳性率分别为0.04%(2/5 565)和1.64%(91/5 565);孕产妇中HIV和梅毒抗体阳性率分别为0.11%(7/6 305)和1.19%(75/6 305)。HCV抗体阳性率,吸毒人群为1.00%(1/100),其他6类人群均低于0.50%。各类人群坚持使用安全套率均较低。结论 西藏自治区的HIV感染主要集中在MSM人群,梅毒感染主要集中在MSM人群和暗娼人群中,HCV感染主要集中在吸毒人群中,各人群对艾滋病和性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接受干预服务比例均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南京市浦口区吸毒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及HIV/HCV/梅毒感染现况。方法 2010-2012年根据《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要求,每年随机选取浦口区戒毒所新羁押吸毒人群400名进行问卷调查以及HIV/HCV/梅毒抗体检测。结果监测对象羁押前吸食的毒品主要为海洛因和冰毒,分别占71.1%、25.8%;注射吸毒者占46.8%,其中曾共用针具者占35.8%;发生过商业性行为者占12.8%,其中每次均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86.3%。3年间吸毒人群主要吸食海洛因的比例在逐年下降,而吸食冰毒的比例在逐年上升,注射吸毒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P0.001)。吸毒人群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为99.4%,HIV、梅毒、HCV抗体阳性率分别为0.3%、7.6%、47.0%。有注射吸毒史者HCV抗体阳性率(61.7%)显著高于无注射吸毒史者(33.4%)(P0.001)。结论浦口区吸毒人群HIV感染率较低,但HCV感染率较高。注射吸毒比例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但存在一定比例的共针行为。应继续对该人群进行艾滋病宣传教育及行为干预,加大监测力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江苏省某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吸毒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及HIV(艾滋病病毒)/HCV(丙型肝炎病毒)/梅毒感染状况。方法按照《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要求,对2012—2015年在监测期内(4-6月)的吸毒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和HIV/HCV/梅毒的检测。结果 2012—2015年共监测982名女性吸毒者,吸毒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和接受干预服务率均呈逐年上升(P值均<0.05)。注射吸毒占30.86%,逐年下降(P<0.05),其中发生性行为比例逐年上升(P<0.05)。该吸毒人群中发生商业性行为占5.20%,每次均使用安全套的占26.00%。在最近一个月中发生性行为的吸毒人员占37.17%,最近一次使用安全套比例逐年上升(P<0.05)。仅2015年发现1例HIV阳性,感染率为0.10%。梅毒阳性率为29.53%。HCV抗体阳性率为34.73%,逐年下降(P<0.05)。有注射吸毒史者HCV抗体阳性率高于无注射者(P<0.05)。结论江苏省某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吸毒人群HIV感染率较低,但HCV感染率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河南省2012-2014年新报告HIV感染者中HCV抗体的流行情况。方法 通过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管理系统对河南省2012年7月1日至2014年6月30日新报告的HIV感染者进行信息整理、HIV-1 BED新发感染检测和HCV抗体检测。结果 4 267例新报告HIV感染者中HCV抗体阳性率为13.19%(563/4 267),感染途径为注射吸毒者的HCV抗体阳性率最高(77.27%),采血浆/输血、异性性传播、同性性传播和母婴传播人群的HCV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5.06%、15.81%、3.74%和8.96%。开封(32.04%)、驻马店(25.00%)、商丘(25.00%)、周口(18.86%)和南阳(14.67%)为HCV抗体阳性率最高的前五个省辖市。BED阳性者(HIV新近感染者)中HCV抗体阳性率为7.50%(86/1 14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BED阴性、年龄>40岁、农民、HIV感染途径为注射吸毒以及报告地区为开封市、南阳市、商丘市、驻马店市和周口市为HCV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2012-2014年河南省新报告HIV感染者中HCV抗体流行率有降低的趋势,但是部分地区和重点人群仍存在较高的HCV抗体流行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驻马店市吸毒人群艾滋病病毒(HIV)、丙型肝炎病毒(HCV)及梅毒的感染状况及相关危险因素,为制订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全国哨点监测方案要求,以重复横断面调查方法对强制戒毒所内吸毒人员进行监测,对2010-2013年吸毒哨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共监测检测972名吸毒者,平均年龄(32.05±2.45)岁,注射吸毒占8.23%(80/972),吸毒者通过钱或毒品交易与他人发生过性行为占13.75%(130/972)、其中每次均能够使用安全套的占25.38%(33/130);HIV抗体阳性5例,阳性率为0.51%,梅毒感染者14例、感染率为1.44%,HCV抗体阳性62例,阳性率为6.38%;注射吸毒及吸毒者通过钱或毒品交易与他人发生性行为的HIV、梅毒和HCV的感染率均高于口吸及固定性伴人群。结论驻马店市吸毒人群的HIV、梅毒和HCV的感染率较低,但存在多种危险因素,应加强综合防控,预防和控制艾滋病在该人群的传播。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我市吸毒人群艾滋病、丙肝等疾病的感染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制定相关对策,预防艾滋病由吸毒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方法按照《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患者134人入组时进行问卷调查,并抽取静脉血样进行HIV、HCV、梅毒抗体检测。结果共抽取有效血样130份,其中HIV抗体阳性者2人,阳性检出率1.54%,HCV抗体阳性者71人,阳性检出率54.62%,梅毒初筛阳性3人,阳性检出率2.31%。结论吸毒人群注射吸毒或注射与混吸者较多,达80.60%,艾滋病防治知识了解率较低,HCV抗体感染率较高,且在此人群中已经检出HIV阳性者,有性行为的患者半数以上存在无保护性行为,吸毒人群艾滋病感染危险因素广泛存在,亟需加强该人群的防病知识教育,使其改变行为,减少艾滋病等传染病在此人群中传播的几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在注射吸毒者、MSM、暗娼和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中开展HIV-1新发感染检测,估算新发感染率,了解艾滋病在4类人群中的流行趋势。方法 收集2011-2015年四川省注射吸毒者、MSM、暗娼和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监测哨点的确证阳性样本,排除既往感染后,采用BED-CEIA方法进行新发感染检测,估算4类人群的HIV-1新发感染率。结果 2011-2015年4类人群共计监测194 223例,检出HIV-1阳性5 297例,完成BED-CEIA检测4 640例,判为新发感染749例。MSM、暗娼、性病门诊男性就诊,凉山州3个吸毒哨点(主要为彝族聚居地)监测的注射吸毒者、凉山州外地区吸毒哨点监测的注射吸毒者HIV-1新发感染率分别为5.16%(95% CI:4.65~5.66)、0.22%(95% CI:0.16~0.28)、0.57%(95% CI:0.45~0.69)和7.53%(95% CI:6.06~9.01)、0.44%(95% CI:0.36~0.53)。经χ2检验,各年新发感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2011-2015年凉山州外地区的注射吸毒者、暗娼和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新发感染率均保持在较低的水平,防治工作取得一定成效。MSM的HIV-1新发感染率较高,且存在上升趋势,不排除HIV由MSM向其他高危人群扩散的可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湖南省郴州市高危人群与孕产妇中艾滋病流行状况及相关行为信息。方法按照《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要求,分别对吸毒者、暗娼、性病门诊就诊者和孕产妇进行问卷调查和艾滋病病毒(HIV)抗体检测。结果2009年共监测4类人群3202人,检出HIV抗体阳性15人。吸毒人群HIV阳性率为1.36%,暗娼人群阳性率为0.06%,性病门诊就诊者哨点HIV阳性率为0.50%,孕产妇监测哨点HIV阳性率为0.25%。吸毒者注射毒品占91.69%,共用注射器的比例为39.71%,暗娼人群中注射过毒品者占11.18%。结论HIV在郴州市高危人群中呈低流行,但存在HIV传播的多种危险因素,应加强高危险人群及一般人群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陕西省各类高危人群中艾滋病病毒(HIV)感染流行趋势和相关行为变化信息,为艾滋病综合防治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国家监测方案要求,对吸毒者、男男性行为者、暗娼和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等高危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和HIV抗体检测。结果 2010年陕西省4类高危人群共监测10 305例,检出HIV抗体阳性63例。1/3的吸毒哨点检出HIV抗体阳性,HIV抗体阳性率为0.3%;男男性行为者哨点HIV抗体阳性率为8.8%;暗娼和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人群哨点HIV抗体阳性率均为0.0%。吸毒人群和暗娼每次性行为都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分别为8.2%和59.4%,男男性行为者肛交时每次都用安全套的比例为45.5%。结论多种HIV传播的危险因素并存,陕西省HIV感染仍呈蔓延扩散之势,应进一步加大健康教育和有效干预措施的力度及覆盖面。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无锡市吸毒人群国家级哨点吸毒者艾滋病哨点监测结果,为在该人群中开展监测和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对2010-2012年新进入戒毒所的1158名吸毒者进行问卷调查,同时抽取血样进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HCV)的实验室检测。结果l158名吸毒者的HIV感染率为0.35%(4/1158),梅毒感染率为9.93%(115/1158),HCV感染率为55.87%(647/1158)。吸毒者中注射吸毒比例为50.35%(583/1158),其中有88.34%(515/583)与他人共用针具。共用注射器吸毒者HIV、HCV感染率与其他吸毒者感染率有显著性差异。最近一年有过商业性行为的占28.07%(325/1158),商业性行为时从未使用安全套的占31.38%(102/325)。结论无锡市吸毒者HIV感染率较低,但梅毒和HCV感染率较高,共用注射器吸毒是HIV和HCV感染的高危因素,不安全的性行为增加了HIV、梅毒等性传播疾病向一般人群传播的机会,应对吸毒人群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中国不同地区吸毒者艾滋病和梅毒流行特点和变化趋势.方法 收集1995年以来中国艾滋病监测系统病例报告、哨点监测和疫情估计信息,分析吸毒者艾滋病病例报告数量与分布变化情况,吸毒者HIV和梅毒感染率变化趋势以及吸毒行为的变化情况.结果 中国吸毒者规模在过去6年中基本保持稳定,艾滋病病例报告中吸毒者所占比例逐年下降,从2005年之前的44.2%下降到2009年的25.8%.2009年哨点监测数据显示,中国吸毒者HIV和梅毒感染率差异较大,西南地区高东北地区低的态势较为明显.2009年吸毒者哨点HIV抗体平均检出率为6.2%,梅毒为3.7%;注射吸毒者HIV平均感染率为9.2%,梅毒为4.0%.多年监测结果显示,1995-1999年为全国吸毒人群HIV感染的快速增长期,2000年之后注射吸毒者流行进入平台期,最近3年HIV抗体检出率维持在9.0%~10.0%、梅毒检出率在3.5%~4.5%之间波动.结论 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吸毒行为仍是中国艾滋病流行的重要影响因素;应根据区域流行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艾滋病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掌握中国大陆吸毒人群的基本情况,以及该人群中艾滋病病毒(HI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流行状况,探讨其相关因素。方法通过相关检索策略查找已经发表的针对中国大陆吸毒人群HIV、HBV、HCV感染状况的相关文献,整理并制作成数据库进行Meta分析。结果我国吸毒人群HIV、HBV、HCV的感染率分别为3.3%、25.0%、50.4%;吸毒人群中HIV、HBV、HCV感染与性别并无明显关联;注射吸毒是吸毒人群HIV、HBV、HCV感染的危险因素;长期吸毒可以促进HCV在吸毒人群中的流行。结论应加强对吸毒人群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尤其是注射吸毒人群,防止HIV、HBV、HCV在其中扩散。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社区与监管场所之间吸毒人群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es,HIV)、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梅毒螺旋体的感染状况及相关危险行为的差异。方法采用“同伴推动抽样方法(respondent—driven sampling,RDS)”在广东省3地市征募社区吸毒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同时采集血样进行HIV、HCV和梅毒抗体的检测。在3地市各选取1强制戒毒场所,按照全国统一的艾滋病哨点监测方案对戒毒者进行问卷调查和HIV、HCV、梅毒的检测。结果与监管场所内戒毒人群相比,市1社区招募的吸毒人群女性比例更高、外省户籍人口比例较低,市2社区招募吸毒人群的未婚比例更高;市3场所内外吸毒/戒毒人群人口学特征基本相同;注射毒品、共用针具2个高危行为在3地区的场所内外吸毒/戒毒人群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市2社区吸毒人群的HIV阳性率为8.3%,当地监管场所内的结果为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59,P〈0.001)。结论不同地区社区与监管场所吸毒/戒毒人群之间在HIV感染率、人口学及行为学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提示目前主要来自监管场所吸毒人群的哨点资料不一定能代表当地的实际情况,应结合社区的监测结果做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15.
中国1995~1998年艾滋病哨点监测报告   总被引:62,自引:1,他引:6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更科学地监测我国艾滋病病毒(HIV)感染流行趋势、为制定艾滋病防治规划和进行干预活动提供准确的信息。方法 从1995年起以重复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性传播疾病(STD)门诊就诊者、暗娼、吸毒者、长途卡车司机,以及孕产妇和供血员进行监测。结果 1995年首次监测的8个吸毒者监测哨点未发现HIV感染者,219个吸毒者监测哨点已有17个哨点发现了HIV感染者。在1995-1998年乌鲁木齐点HIV感染  相似文献   

16.
本次调查为评估瑞丽悬HIV感染流行的静脉吸毒人群中HBV、HCV的感染状况,血清学调查结果证实了该人群有极HCV感染率(81%),明显高于非静脉吸毒人群(14%),HIV抗体阳性者中92%为HCV抗体阳性,提示两者在同一人群中存在密切联系,而这种联系很可能与该人群静脉吸毒行为有关。HBV的感染指标在静脉吸毒人群中为68%,尽管我省有HBV高感感染流行的背景,但仍显示出该人群静脉吸毒行为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四川省吸毒者艾滋病流行变化趋势.方法 收集1995年以来四川省艾滋病病例报告、哨点监测、疫情估计、美沙酮社区药物维持治疗信息,分析吸毒者HIV感染状况与行为危险因素的变化趋势.结果 随着吸毒者共用针具比例从2001年的58.20%下降至2012年的30.10%,HIV阳性检出率从2008年的15.68%下降至2012年的5.39%,新发感染率从2009年的4.14%下降至2012年的1.17%;凉山地区和非凉山地区均存在线性趋势;美沙酮门诊受治者的HIV阳转率也从0.70%下降至0.51%,但HIV阳转率与年份变化的趋势并不明显.结论 全省吸毒者艾滋病疫情呈下降趋势,但凉山地区吸毒者行为危险因素有所增加,需强调干预的持续性和质量,美沙酮门诊在提供美沙酮治疗服务的同时还应强调门诊综合干预对受治者易感高危行为的改变.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在金牛区范围内活动的吸毒人群HIV、HCV、梅毒感染现况,评价艾滋病综合防治措施实施3年的效果。方法以哨点监测结合主动监测的方法,对辖区内吸毒人群进行综合监测和问卷调查,对抽样人群采取自愿采血检测HIV病毒。结果共采样监测调查1 200人,总体HIV阳性率3.50%,梅毒阳性率0.58%,HCV阳性率23.50%。其中2007-2009年HIV阳性率分别为4.00%、4.75%和1.75%;2010年梅毒阳性率为1.75%,HCV阳性率为70.50%。结论金牛区辖区范围内HIV感染控制措施整体效果较好,应在加强监测控制力度的同时做好对易感人群的健康教育,控制AIDS的传播,确保医疗输血安全和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吸毒人群中艾滋病病毒(HI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者与未感染者中,等位基因树突状细胞表面特异性分子同源物(DC-SIGNR)的分布情况,筛选出HIV或HCV抗性基因.方法 选择深圳市戒毒所吸毒人群血液样本500份,其中313份来自静脉注射吸毒者,对他们进行HIV及HCV抗体筛查,并提取外周血基因组DNA,对DC-SIGNR颈区基因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对扩增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和基因序列测定分析.结果 检出97例HIV阳性吸毒者,均为静脉注射吸毒者,且全部为HCV阳性;HIV阴性吸毒人群中,HCV抗体阳性率57.57%(232/403);HIV阴性静脉注射吸毒者中,HCV阳性率63.89%(138/216);而采用鼻吸等其他方式吸毒者的阳性率为50.26%(94/187),静脉注射吸毒与其他方式吸毒者阳性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7.61,P=0.0058).x2检验结合确切概率法分析显示,HIV阳性的吸毒者中,DC-SIGNR颈区5/6和5/8等位基因型的出现频率[4.55%(4/88)和2.27%(2/88)]高于HIV未感染组[1.04%(4/384)和0(0/384),确切概率法P=0.043和P=0.034],具有统计学意义;HCV阳性吸毒人群中,各类杂合子及纯合子的出现频率与HCV阴性吸毒人群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静脉注射吸毒者与其他方式吸毒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吸毒人群中,DC-SIGNR颈区等位基因分布与HCV感染无明显相关性,而等位基因型5/6可能与HIV感染相关,但由于频率较低,仍需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