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2001-2010年北京市城区老年人超重、肥胖率变化趋势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的变化。方法 分析数据来自课题组对北京市万寿路社区/>60岁老年人2001年(2277人)和2010年(2102人)进行的两次横断面调查。结果 2001年男女性年龄调整BMI(kg/m2)均值分别为25.3(95%C/:25.1~25.5)和25.8(95%Cl:25.5-25.9),2010年分别为25.0(95%C/:24.8~25.1)和25.0(95%C1:24.7.25.1),男女性BMI均值均呈下降趋势(P<0.05)。年龄标化后,按WHO标准,lo年间超重(BMI≥25kg/m2)率男性由48.3%下降为44.5%,女性由46.3%下降为39.9%;肥胖率(BMI≥30kg/m2)男性由5.4%下降至4.9%,女性由11.6%下降至7.3%,其中女性超重率和肥胖率下降均存在统计学意义,而男性均不显著;按中国标准,10年问超重(BMI>,24kg/m2)率男性由47.9%下降为47.2%,女性由44.9%下降为41.0%;肥胖率(BMI≥28kg/m2)男性由19.2%下降至15.5%,女性由24.2%下降为18.0%,其中男性超重率下降不显著(P>0.05),女性有统计学意义,两性别人群肥胖率下降幅度均有统计学意义,女性超重率和肥胖率的下降幅度显著大于男性。两次调查m糖、血脂、血压水平均与超重或肥胖呈正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10年间人群中吸烟、饮酒、体育锻炼等生活方式的改变对体重变化有一定影响。结论 10年间研究人群的BMI及超重和肥胖现患率均呈下降;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仍是老年人超重或肥胖的重要危险因素,而其健康生活方式对降低超重和肥胖率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中国成年人红肉摄入量对BMI、体重及超重危险的影响。方法利用开放式队列研究“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在1991--2009年问至少参加过-轮调查的18 006名成年人(其中男性占47.5%), 应用三水平(社区-个人-调查时间)混合效应模型分析红肉摄入量对BMI、体重变化和超重(BMI≥24kg/m2)危险的影响。采用连续3天24小时膳食回顾方法评价成年人平均每日红肉摄入量。结果中国成年人高红肉摄入量-般是年轻、收入水平和受教育程度高、体力活动水平低、总能量摄人高及有吸烟和饮酒习惯者。三水平混合效应线性模型显示成年人红肉摄入量与BMI、体重的变化呈正相关。在调整其他因素(年龄、收入水平、受教育程度、吸烟、饮酒、体力活动水平、城市化程度和总能量摄入水平)后, 与不进食红肉男女性相比, 红肉摄入水平最高组的男性BMI值分别增加了0.17 kg/m2(95%C1:0.08-0.26, P<0.0001)和0.12 kg/m2(95%CI:O.02~0.22, P<0.05), 体重分别增加了5969(95%CI:329。864, P<0.0001)和4009(95%CI:164~636, P<0.0001)。进-步调整基线BMI值后, 三水平logistic模型显示, 与不进食红肉的成年人相比, 最高红肉摄入水平的男女性发生超重的相对危险分别是1.21(95%CI:1.01~1.46, P<0.05)和1.18(95%CI:1.01~1.37, P结论较高的红肉摄人量可增加BMI和体重, 并增加发生超重的危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中国成年人BMI与生命质量的关系。方法 纳入2010年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的所有调查对象共83 347名。应用问卷收集调查对象的年龄、性别、相关疾病患病情况等信息。并使用WHO生存质量测定简表(QOL-BREF)测定其生命质量。测量体重和身高,计算BMI。采用秩和检验比较不同BMI分组的人群生命质量的差异;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检验不同性别人群BMI与生命质量的关系。结果 83 347名调查对象中,与体重正常组相比,体重过轻、超重和肥胖组的生理维度得分均较低;超重组的心理和环境维度的得分高于其他3组;社会关系维度的得分以肥胖组最高,体重过轻组得分最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体重过轻男性的生理(OR=1.38,95%CI:1.12~1.70)、心理(OR=1.29,95%CI:1.08~1.54)、社会关系(OR=1.26,95%CI:1.08~1.47)和环境(OR=1.37,95%CI:1.12~1.67)4个维度的生命质量受损的危险度明显增加。超重和肥胖组男性的生理(OR=0.88,95%CI:0.82~0.94;OR=0.90,95%CI:0.82~0.98)、心理(OR=0.88,95%CI:0.83~0.94;OR=0.83,95%CI:0.77~0.90)、社会关系(OR=0.89,95% CI:0.84~0.94;OR=0.78,95% CI:0.71~0.85)和环境(OR=0.85,95% CI:0.80~0.92;OR=0.79,95%CI:0.73~0.86)维度的生命质量受损的危险度降低。超重组女性的社会关系(OR=0.92,95%CI:0.85~0.98)和环境维度(OR=0.91,95%CI:0.80~0.92)的生命质量受损的危险度显著降低。而肥胖女性社会关系维度的危险度也显著降低(OR=0.86,95%CI:0.78~0.95)。结论 BMI分组不同的人群各个维度的生命质量不同,男性体重过轻组4个维度的生命质量均较差,男性超重和肥胖组各个维度生命质量均较好,女性超重组的社会关系和环境维度生命质量较好,女性肥胖组社会关系维度生命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我国成年人BMI和腰围与缺血性卒中发病风险的关联。方法 从2010年中国慢性病监测项目选取60个监测点人群(城市监测点25个、农村监测点35个)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共计36 632人。将2010年中国慢性病监测项目数据作为基线数据。2016-2017年对该60个监测点人群进行随访,实际完成者27 762人。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不同人群BMI和腰围与缺血性卒中发病风险比,敏感性分析将死亡者和高胆固醇血症者剔除。结果 共纳入26 907人进入分析,随访期间观察到缺血性卒中事件1 128例(男性491例,女性637例)。调整相关混杂因素后,以BMI正常/腰围正常者为参照,全人群和男性具有CVD危险因素人群,BMI正常/腹型肥胖组、超重/腹型肥胖组和肥胖/腹型肥胖组缺血性卒中发病风险分别增加50%(HR=1.50,95% CI:1.07~2.08)、51%(HR=1.51,95% CI:1.20~1.91)、46%(HR=1.46,95% CI:1.09~1.96)和63%(HR=1.63,95% CI:1.12~2.38)、56%(HR=1.56,95% CI:1.20~2.03)、45%(HR=1.45,95% CI:1.05~2.01),超重/腰围正常组未见发病风险增加;女性全人群和女性CVD危险因素人群,超重/腹型肥胖组和肥胖/腹型肥胖组发病风险分别增加40%(HR=1.40,95% CI:1.15~1.72)、46%(HR=1.46,95% CI:1.16~1.83)和35%(HR=1.35,95% CI:1.08~1.69)、30%(HR=1.30,95% CI:1.01~1.67),超重/腰围正常组和BMI正常/腹型肥胖组未见发病风险增加。敏感性分析结果未见变化。结论 在男性人群中,超重/肥胖且腹型肥胖或单纯腹型肥胖缺血性卒中发病风险增加;在女性人群中,超重/肥胖且腹型肥胖发病风险增加;提示在控制体重预防缺血性卒中,应将BMI和腰围进行结合来评价人群肥胖情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湖北省≥18岁居民体质指数(BMI)与健康相关生命质量(HRQOL)的关系。方法于2013年运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湖北省共纳入研究对象27 814人。采用欧洲5维健康量表(EQ-5D)对居民HRQOL进行评价;分析不同BMI分组与HRQOL得分以及EQ-5D各维度之间的关系。结果不同性别低体重人群EQ-5D和EQ-VAS得分均低于正常体重人群,而超重或肥胖人群EQ-5D和EQ-VAS得分与正常体重人群没有明显差异。相对于正常体重者,不同性别低体重人群在EQ-5D各维度出现问题的风险均增加;超重男性出现"焦虑或抑郁"问题的风险降低(OR=0.776,95%CI=0.626~0.961),超重女性出现"疼痛或不适"的风险升高(OR=1.150,95%CI=1.105~1.303);不同性别肥胖人群出现"行动能力"和"自我照顾能力"方面问题的风险较大,且肥胖女性更容易出现"焦虑或抑郁"问题(OR=1.381,95%CI=1.028~1.856)。结论低体重人群HRQOL较差,超重和肥胖人群也存在一定的影响其生命质量的生理和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育龄人群孕前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活性与体重指数(BMI)的关系。方法:以2013年—2015年参加深圳市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86 341例男性和87 366例女性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检查、临床检验收集相关信息,比较G6PD酶活性组间基线特征,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G6PD酶活性低下对BMI异常(体重过低、超重或肥胖)的影响。结果:G6PD酶活性低下男性检出率为3.8%,女性为1.9%。男性体重过低、超重或肥胖发生率分别为4.9%、37.9%,女性分别为21.4%、10.9%。多因素分析显示,与G6PD酶活性正常组相比,男性G6PD酶活性低下者发生体重过低的风险更高(OR=1.32,95%CI 1.11~1.57),发生超重或肥胖的风险更低(OR=0.84,95%CI 0.76~0.93);女性G6PD酶活性低下者发生体重过低的风险同样更高(OR=1.30,95%CI1.11~1.53),发生超重或肥胖的风险无统计学差异。结论:G6PD酶活性低下会增加育龄人群孕前体重过低的风险,需对孕前G6PD酶活性低下合并体重过低的育龄人群加强体重管理,以降低不孕不育及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腰围、体质指数综合评价成人高血压患病风险。方法:按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贵州省12个县(市/区)18岁及以上9280名常驻居民进行调查。结果:高血压患病率有随BMI增高而增高的趋势,正常体重组、超重组和肥胖组的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22.37%、36.59%和51.73%,青年人中肥胖人群患高血压风险最大男性OR=4.171(95%CI=2.872~6.058),女性OR=5.071(95%CI=3.402~7.560),而在超重人群中则以老年组患高血压风险最大,男性OR=1.983(95%CI=1.339~2.937),女性OR=2.503(95%CI=1.801~3.479)。结论:与正常体重相比,超重肥胖人群患高血压危险逐步增加,控制青年人肥胖和老年人群超重对于降低人群的高血压患病水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风险与其生命早期因素以及父母体重的关联,为防制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于2022年6月1—30日,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呼和浩特市抽取5 370名中小学生,使用问卷调查收集信息,并就父母体质量指数(BMI)和儿童青少年生命早期因素对其超重肥胖影响使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中小学生超重肥胖率为32.2%,男生超重肥胖率为37.8%,高于女生的26.1%(χ2=84.59,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仅父亲超重(OR=1.52,95%CI=1.30~1.77)、仅母亲超重(OR=1.61,95%CI=1.31~1.97)、父母均超重(OR=2.42,95%CI=2.03~2.87)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风险较高(P值均<0.01)。高出生体重(OR=1.29,95%CI=1.08~1.55),剖宫产(OR=1.32,95%CI=1.17~1.48),母亲孕期增重过多(OR=1.24,95%CI=1.06~1.46)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风险较高(P值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出生体重与青年期体质量指数(BMI)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以18~24岁高校青年为研究对象开展流行病学问卷调查,其主要内容包括研究对象父母BMI、研究对象的出生体重及BMI、性别、年龄以及一般生活习惯等。采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出生体重与青年期BMI的关系。结果:符合纳入排除标准8578人,其中偏瘦2574人(30.0%),超重或肥胖384人(4.5%)。低出生体重1077人(12.6%),高出生体重509人(5.9%)。低出生体重者相比出生体重3000~3499g者更易发生青年期偏瘦(调整OR=1.35,95%CI 1.15~1.59),并且更易发生超重或肥胖(调整OR=1.22,95%CI0.85~1.76);高出生体重者相比出生体重3000~3499g者更易发生青年期超重或肥胖(调整OR=1.51,95%CI 1.03~2.21)。结论:出生体重对18~24岁高校青年发生超重或肥胖的影响风险表现为"J"字型关系,对偏瘦的影响风险呈下降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绝经状态下中国女性BMI与乳腺癌发病的关系。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收集国内外2000年1月至2017年2月公开发表的关于中国女性不同体质指数(BMI)分组与乳腺癌发病关系的研究文献。应用Stata12.0进行Meta分析,在总体效应关系存在的基础上,进行线性和非线性模型拟合,若未发现剂量反应关系,再进一步探讨不同BMI对乳腺癌发病的截断效应,采用Begg's检验评估发表偏倚。结果共纳入8篇文献,共103 141人。绝经前组合并后的效应量RR值为1.10(95%CI:0.95~1.27),绝经后组合并后的效应量RR值为1.52(95%CI:1.31~1.75),绝经前、后均未发现剂量-反应关系(X~2=1.95,PLinearity=0.16;=2.02,PNonlinearity=0.57)。相对于参照组(18.5 kg/m~2BMI≤24kg/m~2),绝经后超重人群(24kg/m~2BMI≤28kg/m~2)其乳腺癌发病风险RR值为1.33(95%CI:1.10~1.60),肥胖人群(BMI28 kg/m~2)为1.83(95%CI:1.46~2.29)。Begg's检验的Z=0.82,P=0.41,所纳入分析的文献不存在发表偏倚。结论在中国,BMI升高可增加绝经后女性乳腺癌的发病风险,而在绝经前女性人群中尚未发现此关联。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北京市顺义区人群体重指数(BMI)、腰围、年龄及性别对血压的影响。方法运用与人口规模成比例的概率抽样方法抽取18~79岁顺义区常住居民3840人,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及体格测量表对调查对象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和体格测量。结果高血压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高而增高,60岁组男性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60岁以上组,男女性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着BMI值的增大,高血压患病率逐渐增高;腰围异常者高血压患病率亦高于腰围正常者,患高血压的风险增大(男性OR=2.329,95%CI:1.912~2.836;女性OR=4.806,95%CI:3.940~5.862);体重指数正常组、超重及肥胖组中,腰围异常者高血压患病率均高于同组腰围正常者;BMI及腰围是高血压分级的影响因素。结论应积极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有效预防和控制超重、肥胖,降低高血压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中国成人BMI和腹型肥胖与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type 2,T2DM)发病风险的关联。方法 选取1993、1997、2000、2004、2006、2009和2011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中未出现T2DM且第1次进入调查队列的12 085名成年居民作为研究对象,1997―2015年作为随访终点。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不同BMI和腰围联合分组与T2DM的发病风险比;亚组分析以BMI且腰围正常组作为参照组,分析BMI正常且腹型肥胖组T2DM的发病风险。结果 共纳入12 085人进入分析,中位随访9.04年(共计128 760人年),随访期间共观察到775例T2DM患者(男性450例,女性325例)。调整相关的混杂因素后,以BMI且腰围正常者为参照,超重肥胖且腰围正常、BMI正常且腹型肥胖、超重肥胖且腹型肥胖者的T2DM发病风险分别增加1.26倍(HR=2.26,95%CI:1.84~2.78)、1.32倍(HR=2.32,95%CI:1.64~3.28)和2.87倍(HR=3.87,95%CI:3.18~4.70)。亚组分析中发现基线慢性病对BMI正常...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青少年慢性心理社会应激暴露对BMI变化的影响。方法 2011年9月在江苏省徐州市区10所中学对初一和高一年级学生进行体格检查和问卷调查,收集社会人口学特征、青春期发育等级、父母肥胖程度和心理社会应激程度等信息,采用青少年多维生活事件多维评定问卷的编制和信效度检验(MLERQ)作为心理社会应激暴露测定,该量表包括家庭生活事件、学校生活事件、同伴关系、两性关系及健康成长5个维度,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基线应激对随访BMI变化的影响,使用交互分析检验基线BMI和应激对BMI改变的交互作用。结果 基线调查共获得5 473(男性2 841,女性2 632)名中学生完整数据。2013年9月获取第二轮体格检查数据,队列研究共获得4 316(男性2 171,女性2 145)名学生完整数据,失访1 157人。 随访研究表明基线超重/肥胖的女性青少年基线应激总分和随访BMI-Z分增加呈正相关,且相关性在控制了年龄、青春发育等级、父母亲肥胖程度和社会经济状况等协变量后,差异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男性无论在体重正常或超重/肥胖组,基线应激总分和随访BMI-Z分变化相关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慢性心理社会应激暴露可导致青春期超重/肥胖女性BMI增加。提示女性超重/肥胖青少年为慢性心理社会应激致体重增加的易感人群。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深圳市育龄女性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升高与体质指数(BMI)的关系。方法:以2013年1月—2018年12月在深圳市参加国家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256675例育龄女性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收集相关信息,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育龄女性TSH水平升高与BMI的关联。结果:本研究纳入的256675例育龄女性中TSH水平升高者占3.4%;体重过低(BMI<18.5kg/m2)和超重/肥胖(BMI≥24.0kg/m2)者分别占20.0%和12.0%。多因素分析显示,与TSH水平正常组相比,TSH水平升高组女性超重/肥胖的风险增加29%(OR=1.29,95%CI 1.20~1.38),体重过低的风险降低13%(OR=0.87,95%CI 0.82~0.93)。结论:育龄女性TSH水平升高与BMI增大有关,将TSH水平控制在适当范围,可能会降低超重/肥胖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描述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CKB)项目10个地区人群超重/肥胖现状的地区差异。方法 CKB项目于2004-2008年在城市和农村各5个地区募集30~79岁队列成员并完成基线调查,剔除BMI异常个体后,分析10个地区中512 489名队列成员基线调查时的BMI和WC及其对应的超重/肥胖和中心性肥胖分组情况的地区差异。结果 10个地区女性的超重/肥胖(45.3%)和中心性肥胖(44.6%)水平均高于男性(41.7%和38.3%)。青岛项目点人群的超重/肥胖率(男性为66.9%,女性为67.5%)和中心性肥胖率(男性为63.3%,女性为64.9%)均为最高。超重/肥胖的地区差异在男性中更为明显;除河南以外的农村项目点超重/肥胖率相对较低。在BMI< 24.0 kg/m2的非超重/肥胖人群中,部分个体达到中心性肥胖标准(男性为9.8%,女性为15.3%);该比例在青岛项目点更高(男性为22.2%,女性为23.2%)。结论 CKB项目10个地区研究人群的超重/肥胖情况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  相似文献   

16.
2010年我国≥60岁老年人超重/肥胖流行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我国/>60岁老年人超重/肥胖流行特征。方法 利用2010年中国慢病监测收集的相关信息,将项目中所有年龄≥60岁的19882人作为研究对象。对样本进行复杂加权后,按性别及年龄、城乡、地区、教育程度、经济收入等分组分别计算BMI均值、百分位数、超重率和肥胖率。结果 我国≥60岁老年人平均BMI为23.8±3.6kg/m2;超重率为32.1%,男、女性分别为31.O%和33.3%(f=15.23,P<0.05),城市和农村分别为38.3%和29.1%(Z2=29.05,P<0.05);肥胖率为12.4%,男、女性分别为9.3%和15.3%(C=152.75,P60岁老年人中超重者(25kg/m2<一BMI<30kg/m2)比例为29.3%,肥胖者(BMI>一30kg/m2)比例为5.3%。结论 2010年我国≥60岁老年人中,有接近一半的人体重超过正常标准。老年人平均BMI、超重率及肥胖率均为女性高于男性、城市高于农村、随年龄增长而下降,随教育程度及家庭平均经济收入增加而上升。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我国长寿地区老年人BMI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控制老年人群BMI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数据来源于"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子队列-"老年健康生物标志物队列研究",于2017年选取我国8个长寿地区对2825名老年人进行了问卷调查、身体测量等,其中≥65岁老年人2217名。计算其BMI水平并采用有序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老年人BMI影响因素。结果我国8个长寿地区老年人BMI水平为(22.36±3.87)kg/m2,其中男性为(22.76±3.58)kg/m2,女性为(21.75±3.98)kg/m2;BMI处于正常范围老年人1165名(52.5%),超重532名(24.0%),体重过低351名(15.8%),肥胖人数最少,为169名(7.7%)。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百岁以下老年人BMI水平的主要因素依次为年龄(65~岁:OR=2.78,95%CI:1.87~4.15;80~岁:OR=1.47,95%CI:1.00~2.17)、吸烟(OR=0.46,95%CI:0.32~0.66)、家庭年收入(<3万元:OR=1.26,95%CI:1.07~1.47;3~7万元:OR=1.52,95%CI:1.12~1.86)以及茶摄入频率(OR=1.36,95%CI:1.01~1.71);百岁及以上老年人BMI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性别(OR=3.68,95%CI:1.32~10.36)。结论我国长寿地区老年人体重过低、超重及肥胖水平均较高,同时吸烟、较高家庭年收入、男性以及经常饮茶老年人群超重、肥胖水平降低趋势也应该引起人们重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儿童青少年各类营养不良与父母体重指数(BMI)、身高的关系。方法从1991—2011年8次"中国营养与健康调查"资料中选择6 950人次6~18岁儿童青少年及其父母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地点包括黑龙江、辽宁、山东、江苏、河南、湖南、湖北、广西和贵州9个省(自治区),进行8次追踪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社区调查、住户调查、膳食调查、体格测量、医学体检。对儿童青少年的生长迟缓、消瘦、营养不良和肥胖与其父母的BMI、身高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1991—2011年,儿童青少年生长迟缓率、消瘦率、营养不良率呈下降趋势。儿童青少年肥胖,父母超重、肥胖和身高总体呈上升趋势。广义线性模型显示,儿童青少年生长迟缓与母亲、父亲的身高及母亲的BMI有关,儿童青少年消瘦与父母BMI有关,儿童青少年营养不良与父母身高、BMI有关;儿童青少年肥胖与父亲身高有关,儿童青少年肥胖与父母超重、肥胖有关。时间延迟效应模型显示,相比母亲身高150 cm,母亲身高≥165 cm的儿童青少年生长迟缓(RR=0.2,95%CI:0.0~1.0)和营养不良(RR=0.4,95%CI:0.2~0.8)的发生风险低;相对正常体重者,父亲低体重的儿童青少年消瘦(RR=2.5,95%CI:1.5~4.3)和营养不良发生风险高(RR=2.5,95%CI:1.5~4.3),父亲超重、肥胖的儿童青少年消瘦发生风险低(RR=0.5,95%CI:0.3~0.8;RR=0.1,95%CI:0.0~0.5)、儿童青少年肥胖发生风险高(RR=2.6,95%CI:1.3~5.0;RR=4.3,95%CI:1.8~10.3);相对正常体重者,母亲低体重的儿童青少年消瘦发生风险高(RR=1.9,95%CI:1.1~3.1),母亲超重、肥胖的儿童青少年消瘦发生风险低(RR=0.6,95%CI:0.4~1.0;RR=0.7,95%CI:0.3~1.5)、儿童青少年肥胖的发生风险高(RR=2.0,95%CI:1.0~3.9;RR=6.4,95%CI:2.8~15.0)。结论儿童青少年各种营养不良与父母的身高、BMI存在一定的关系,合理的家庭营养干预有利于改善整个人群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老年人群体质指数(BMI)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发病风险之间的关系,为老年人体重管理和肥胖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7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行体检的1 140名老年人为研究对象,男性511名,女性629名,年龄60岁,进行1年的跟踪随访。对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人口学特征、生活方式及既往病史等)、体格检查,并测定空腹血糖、血脂。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及血脂异常3种疾病中的1种及以上定义为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亚洲人群BMI分类标准,将调查对象分为低体重(BMI18.5 kg/m_2),体重正常(18.5kg/m_2≤BMI≤22.9 kg/m_2),超重(23.0 kg/m_2≤BMI≤24.9 kg/m_2),肥胖I级(25.0 kg/m_2≤BMI≤29.9 kg/m_2)和肥胖II级(BMI≥30.0 kg/m_2)。用SPSS 19.0软件进行t检验,χ2检验。BMI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之间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在老年人群中,男性、女性至少有1种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检出率分别为62.8%和73.9%。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调整年龄、肌力、吸烟、饮酒、运动锻炼、肝脏疾病和肾脏疾病后,与正常体重者相比,低体重者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发病风险OR值为1.57(95%CI:1.09~2.26),超重、肥胖I级和肥胖II级老年人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发病风险OR值分别为1.49(95%CI:0.94~2.02)、3.21(95%CI:2.28~4.52)和4.12(95%CI:2.23~7.60)。结论老年人群BMI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发病风险之间存在"U"形关系。低体重的老年人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增加。随着肥胖程度的增加,老年人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上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BMI和腰围对成年人糖尿病发病的影响。方法 使用"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CKB)浙江省桐乡市数据,剔除基线时自报患有恶性肿瘤、心脏病、脑卒中和糖尿病患者后,纳入分析30~79岁53 916人。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计算糖尿病发病风险比(HR)。结果 调查对象累计随访391 512人年(平均随访7.26年)。随访期间,男性944人和女性1 643人被新诊断为糖尿病。多因素调整后,与BMI正常组的人群相比,男性超重和肥胖组糖尿病发病的HR值(95%CI)分别为2.72(95%CI:2.47~2.99)和6.27(95%CI:5.33~7.36)。女性超重和肥胖组HR值(95%CI)分别为2.19(95%CI:2.04~2.36)和3.78(95%CI:3.36~4.26);与腰围正常组的人群相比,男性Ⅰ级(85.0~89.9)和Ⅱ级中心性肥胖(≥ 90.0)组糖尿病发病的HR值(95%CI)分别为2.56(2.22~2.95)和4.66(4.14~5.24)。女性Ⅰ级(80.0~84.9)和Ⅱ级中心性肥胖(≥ 85.0)组HR值(95%CI)分别为1.99(1.80~2.21)和3.16(2.90~3.44)。结论 超重/肥胖以及中心性肥胖人群糖尿病发病风险均会升高。在开展控制体重预防糖尿病的同时,更应控制腰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