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图像分析方法,对34例胃印戒细胞癌及其癌旁球样异形增生细胞(GDC)的PCNA表达和DNA含量进行检测,并以15例正常胃粘膜组织作为对照组。结果:1.印戒细胞癌,Ⅰ、Ⅱ、Ⅲ级球样异形增生细胞PCNA阳性细胞指数依次为(74.6±8.2)%,(12.5±8.7)%,(43.3±14.9)%和(68.1±9.1)%。印戒细胞癌,Ⅱ、Ⅲ级GDC分别与对照组(6.5±3.3)%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2.在DNA直方图上,正常胃粘膜呈位于2C区的单峰型。SCC的众数峰右移,分布分散,各例都有>5C的非整倍体细胞。GDC图像介于二者之间,并且Ⅲ级GDC有>5C非整倍体细胞出现。我们认为GDC是异常增生的细胞,是胃印戒细胞癌的癌前病变。 相似文献
2.
本文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对病变大肠粘膜且织进行CEA 和抗体产生细胞的对比研究。材料与方法肠病患者66例,男47例,女19例,年龄15~70岁,平均43岁,均经纤维肠镜检查取材。一、实验方法:大肠粘膜标本作冰冻连续切片,滴加第一抗体(CEA 单克隆抗体或抗IgG、IgA、IgM)。湿盒37℃孵育,PBS 浸洗(?)滴加HRP 标记的羊抗鼠或兔抗羊的IgG,湿盒37℃孵育,PBS 浸洗,放入含DAB 的显色液中,暗处反应5分钟。水洗、封片后光镜观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上皮钙依赖黏附蛋白(E-cad)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膀胱肿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995~2010年76例膀胱恶性肿瘤和12例良性肿瘤,计算每例切片中癌细胞E-cad的异常表达率及增殖细胞核抗原阳性指数(PLI)。结果 E-cad在76例膀胱恶性肿瘤和12例膀胱良性肿瘤中异常表达率分别为84.2%、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膀胱良、恶性肿瘤中PLI增殖指数分别为(35.85±8.20)%、(80.24±19.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在膀胱恶性肿瘤中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 E-cad与膀胱恶性肿瘤的浸润、转移有关,可作为预测转移潜能的指标,PCNA可作为恶性肿瘤增殖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PCNA,MMP-9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探讨其在食管鳞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CNA,MMP-9在52例食管鳞癌和30例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PCNA,MMP-9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CNA的表达与食管鳞癌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MMP-9的表达与食管鳞癌分化程度,肿瘤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相关;PCNA和MMP-9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食管鳞癌组织中PCNA,MMP-9的高表达参与了肿瘤的发生发展,联合检测有助于食管鳞癌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判断和病程的评估。 相似文献
5.
6.
7.
目的研究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在戴冠牙龈组织和正常牙龈组织中的表达 ,探讨瓷熔附金属全冠修复的生物学效果。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 ,以瓷熔附金属全冠修复后建立出的家兔戴冠牙龈实验动物模型为研究对象 ,检测PCNA在戴金属烤瓷全冠 3个月组、戴金属烤瓷全冠 6个月组和不戴金属烤瓷全冠组即对照组牙龈组织中的表达。结果戴金属烤瓷全冠 3个月组与对照组PCNA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戴金属烤瓷全冠 6个月组与对照组PCNA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PCNA表达与戴冠牙龈组织炎症反应有关 ;PCNA的表达 ,不表明戴冠牙龈组织有异常增殖。 相似文献
8.
PCNA在垂体腺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在人脑垂体腺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 SP法对 2 5例侵袭性垂体腺瘤、2 2例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病理蜡块和 4例正常脑垂体标本。检测 PCNA的表达及侵袭性垂体腺瘤复发情况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侵袭性垂体腺瘤中 PCNA表达显著大于非侵袭性腺瘤 (P <0 .0 5 ) ;侵袭性垂体腺瘤中复发组 PCNA表达明显高于非复发组 (P <0 .0 5 )。结论 :腺瘤组织中的 PCNA的异常表达能够准确地反映垂体腺瘤细胞的增殖状态及侵袭潜能 ,可为临床上评价垂体腺瘤侵袭性、复发、治疗及预后提供重要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在消化道肿瘤 ,尤其是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 ,对胃癌、食管癌、大肠癌和良性对照组织标本中PCNA的含量进行半定量检测 ,观察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结果 (1)在良性对照中 ,增殖细胞核抗原标记指数 (PCNALI)为 (2 7 80± 12 2 0 ) ,明显低于各种肿瘤组 ,P <0 0 1。 (2 )在胃癌组、食管癌组和大肠癌组中 ,PCNALI分别为 (5 2 73± 12 2 5 )、(5 1 5 4± 10 2 4)和 (5 7 19± 7 78) ,相互之间经统计学处理 ,P >0 0 5。 (3)PCNA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变部位和大体分型无关 ,同时也与胃癌的组织学类型及其分化程度无关 (P >0 0 5 )。 (4 )PCNA的表达与患者的临床分期、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相关 ,P <0 0 5。结论PCNA的检测可作为判断肿瘤的恶性程度、预测淋巴结转移的趋势、指导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和预后评估的有益指标。 相似文献
10.
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甲状腺肿瘤中的表达福建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外科赵文新福建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病理科陈红,邱晓明指导陈大良甲状腺癌为常见恶性肿瘤,临床上应用PCNA表达探讨细胞增殖状态以及肿瘤预后等方面工作,国外已有很多报道[1~5]。Shim... 相似文献
11.
胃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Plk1和PCNA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保罗样激酶1(Plk1)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二者之间关系,分析它们的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0例胃癌组织和15例癌旁正常组织中Plk1和PCNA的表达水平。结果80例胃癌组织中Plk1和PCN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2.5%(66/80)和80.0%(64/80),15例癌旁正常组织中Plk1和PCNA均未见表达;Plk1表达与胃癌的浸润深度、P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PCNA表达与胃癌的浸润深度、PTNM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Plk1与PCNA的表达显著相关(P<0.01)。结论Plk1和PCNA在胃癌组织中有较高的表达率,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二者联合检测对判断胃癌的生物学行为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13.
为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与肺癌分化、TNM分期和预后的关系,用鼠抗PCNA单克隆抗体,以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06例肺癌及癌旁肺组织中PCNA表达指数。在肺癌组织中PCNA指数,鳞癌为456%、腺癌为394%、小细胞癌为474%,均显著高于癌旁肺组织的29%(P<0001)。在肺鳞癌和腺癌中,癌组织分化越差,PCNA指数越高(P<005)。PCNA指数与肺鳞癌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相关不密切,而与肺腺癌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均密切相关(P<005)。无论是鳞癌还是腺癌,术后存活3年以上者PCNA指数明显低于3年以下者(P<005)。结果提示PCNA的表达指数可反映肺癌组织的增殖能力,对评估肺癌的分化和预后有重要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4.
卵巢肿瘤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卵巢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133例卵巢肿瘤和12例正常卵巢组织PCNA的表达。结果:卵巢肿瘤与正常卵巢组织的PCNA表达有显著性差异。良性、交界性、恶性组PCNA表达呈上升趋势(P〈0.05)。病理分类上皮性组PCNA表达显著高于非上皮性组(P〈0.05)。在上皮性组中,中、低分化组PCNA表达高于高分化组,晚期表达高于早期(P〈0 相似文献
15.
大肠癌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其预后与组织分化程度有一定关系。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gen ,PCNA)是分子量为3 6KD的一种周期素 ,表达和合成于细胞周期S期和G1 晚期。我们应用抗PCNA的单克隆抗体 ,以ABC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对大肠癌作了研究 ,旨在探讨其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和预后的关系。1 材料与方法1 1 病例 选用我院 1 988~ 1 995年行直肠癌根治术后石蜡标本共 5 0例 ,其中男 3 1例 ,女 1 9例。年龄 2 2~ 68岁 ,平均 5 0岁。按WHO标准 ,组织分化程度 :高分化 1 3例 ,中分化 1 6例 ,低分化 2 1…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PTEN蛋白和PCNA在原发性小肠腺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小肠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原发性小肠腺癌的关系,为原发性小肠腺癌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法对32例小肠腺癌及其相应癌旁组织、8例正常小肠组织进行PTEN蛋白及PCNA的定位观察。结果原发性小肠腺癌组织中PTEN蛋白阳性率为71.88%(23/32),相应癌旁组织及正常小肠组织中PTEN蛋白未阳性率分别为15.63%(5/32)、2.50%(1/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原发性小肠腺癌组织中PTEN蛋白的表达与其分化程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相关( P <0.05)。原发性小肠腺癌组织中PCNA阳性率为65.63%(21/32),相应癌旁组织6.25%(2/32)及正常组织PCNA阳性率为2.50%(1/40),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原发性小肠腺癌组织中PCNA的表达与肿瘤部位、浸润深度、分化程度相关( P <0.05)。结论小肠腺癌中PTEN蛋白和PCNA的高表达可作为判断预后的有效指标,两者联合检测可早期诊断小肠腺癌并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和细胞增殖在成釉细胞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27例良性成釉细胞瘤和17例恶性成釉细胞瘤中Bc l-2、c-myc和PCNA的表达。结果c-myc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恶性成釉细胞瘤中的表达显著高于良性成釉细胞瘤(P<0.01)。Bc l-2的表达在良、恶性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c-myc和PCNA表达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Bc l-2和c-myc可能与成釉细胞瘤的发生发展有关,c-myc参与细胞的恶性转化,c-myc和PCNA可作为鉴别良恶性成釉细胞瘤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8.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