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探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rhG -CSF)治疗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合并白细胞减少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 95例SARS急性期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分类、红细胞及血小板 ,对白细胞小于 3.0× 10 9 L和中性粒细胞小于 2 .0× 10 9 L者给予rhG -CSF治疗 ,观察其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35例白细胞小于 3.0× 10 9 L和中性粒细胞小于 2 .0× 10 9 L的患者给予rhG -CSF治疗后 ,患者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血小板显著增加 ,肺部炎症反应并未加重 ,住院时间明显缩短。 35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 ,住院和随访期间无继发细菌、真菌、结核菌或二重感染。结论 SARS合并白细胞减少者应用rhG -CSF治疗 ,可显著改善外周血象 ,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对预防继发感染可能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恶性血液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 1 2 1例恶性血液病医院感染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恶性血液病医院感染率达 34 .7% (42例 )。粒细胞缺乏组 (粒缺组 ) 78.6 % ,非粒细胞缺乏组 (非粒缺组 )2 1 .5 % (P <0 .0 1 ) ;因医院感染死亡人数粒缺组 4例 ,非粒缺组 2例 (P <0 .0 5)。随着住院时间的延长 ,医院感染率逐渐增加。感染病原菌以真菌为主达 41 2 % ,其次为革兰阴性杆菌达 32 .4 %。结论 粒细胞缺乏是恶性血液病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 ,提高功能完善的粒细胞数是防治恶性血液病医院感染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3.
119例多发性骨髓瘤医院感染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分析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情况。方法 对 119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发生的医院感染进行回顾性分析 ;将患者分为粒细胞缺乏组 (粒缺组 )和非粒细胞缺乏组 (非粒缺组 )。结果  119例中 34例发生医院感染 ,感染率 2 8.5 7% ;医院感染率粒缺组 83.33% ,非粒缺组 2 2 .4 3% (P<0 .0 0 5 ) ,粒缺组死亡率 16 .6 7% ,非粒缺组 2 8.3% (P<0 .0 1) ;人均感染日粒缺组 10 .3d,非粒缺组 5 .75 d(P<0 .0 5 ) ;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 ;医院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结论 粒细胞缺乏是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 ,缩短白细胞减少的持续时间 ,有效的预防措施 ,早期、合理应用敏感的抗生素是减少医院感染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将我院死亡的2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以下简称慢粒) ,将我院死亡12例慢粒临床资料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2例死亡病例均为我院1992~2 0 0 2年收治病例,年龄2 5~78岁,平均5 5岁,男10例,女2例,死亡最短时间1年,最长1达10年,中位生存期42月。诊断标准:根据血象和骨髓象典型变化,粒细胞碱性磷酸酶阴性,脾大,骨髓细胞Ph1 (+) ,BCR/ABL基因(+) [1 ] 。死因:慢粒急粒变死亡7例,其中2例少见,先有髓外浸润表现,后有骨髓象急粒变,1例是慢粒3年,以膝关节疼痛为主要症状入院,周围血与骨髓象未达急变标准,行放疗无效,用止痛剂止痛,3 6d后骨髓活检…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防治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方法。方法 对 37例造血干细胞移植 (HSCT)患者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发生情况和采用综合措施防治的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7例HSCT患者中心静脉置管平均 2 3d(1 7~ 6 1d) ,仅 1例 (2 .7% )于置管 38d发生导管感染 ,导管插入口皮肤细菌培养见表皮葡萄球菌 ,且感染程度轻 ,预后良好。结论 无菌置管、全环境保护、精心护理、保持导管通畅、粒细胞缺乏期应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rhG -CSF)等综合措施防治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静脉导管感染 ,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急性白血病乙肝病毒感染与化疗后肝功能损害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乙肝病毒 (HBV)感染与化疗后肝功能损害关系。方法 对 196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肝功能变化情况进行分析 ,其中乙肝病毒感染 92例 ,化疗前肝功能均正常。结果 正规化疗后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 [HBsAg( + ) ]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肝功能损害占 67 2 4 %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阴性 [HBsAg( - ) ]患者肝功能损害占 3 3 3 3 % (P <0 .0 1) ,HBsAg( + )的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肝功能损害占 4 1 17% ,HBsAg( - )患者肝功能损害占 18 75 % (P <0 .0 5 )。结论 乙肝病毒感染的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易致肝功能损害 ,尤其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者 ,并用保肝药物可减少肝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7.
甲状腺功能亢进 (简称甲亢 )合并粒细胞缺乏症是抗甲状腺药物治疗中最严重的副作用 ,其发生率约为 0 1 %~ 0 5 % [1 ] ,极易引起感染、败血症、脓毒血症、休克 ,甚至诱发甲亢危象而危及生命 ,是甲亢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对收治的应用抗甲状腺药物引起粒细胞缺乏症 9例甲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抗甲状腺药物赛治治疗甲亢致粒细胞缺乏症(粒缺)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01-01至2010-06-10收治的14例赛治治疗甲亢致粒缺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0例在服药后1个月发生粒缺,4例在2个月发生粒缺。粒细胞在停用赛治4周内恢复8例,停用赛治8周内恢复6例,无死亡病例。结论粒细胞缺乏症为抗甲亢药物少见但非常严重的不良反应,不可预测,在甲亢开始治疗2个月内定期复查血常规,高度警惕粒缺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合理的营养支持可使急性胰腺炎 ,特别是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病人能够经受漫长的病程 ,有效地改善病人的预后 ,减少病死率。本文结合我们近年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体会 ,讨论全胃肠外营养 (TPN)在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应用。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自 1998年 2月至 2 0 0 0年 2月共收治急性胰腺炎 36例 ,其中男 2 5例 ,女 11例 ,平均年龄 5 2(32~ 78)岁。按照 1992年亚特兰大国际胰腺炎专题讨论会上制定的现行标准[1] 分为轻症、重症两组。其中 ,轻症组 2 4例 ,重症组 12例。1·2 全胃肠外营养 (TPN)的应用 轻症组 2 4例 ,行非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0.
我科自 1995年 1月~ 2 0 0 0年 2月共收治经细菌学检查证实的成人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 (简称金葡菌肺炎 ) 36例 ,占同期其它种类肺炎住院病人数的1 2 2 % ,该病病情重 ,细菌耐药现象明显 ,治疗有一定难度 ,现就本组 36例临床分析总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2 3例 ,女 13例 ;年龄 14~ 78岁 ,平均年龄 4 0 2岁。起病至入院时间 :1~ 60d ,平均16 1d。其中院内感染 4例 (诊断符合医院内获得性支气管—肺感染诊断标准[1] )。1·2 诊断标准 ⑴具有肺炎的临床表现 (包括病史、体征及X线特征 ) ;⑵细菌培养金葡萄生长 (…  相似文献   

11.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 CSF)具有刺激粒系集落形成单位 (CFU G)向中性粒细胞分化成熟 ,增加其数量 ,并向外周血释放的功能。所以可加快粒细胞恢复 ,缩短骨髓抑制时间[1] 。近年来 ,G CSF广泛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白细胞低下或感染 ,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但在临床应用过程中 ,可引起类白血病反应的现象 ,以致误诊为急性白血病 ,现报道 7例如下。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男性 2例 ,女性 5例 ;年龄 2 0~ 6 8岁 ;导致白细胞低下的原因为 :恶性淋巴瘤化疗后 1例 ;MDS RAEBT化疗后 2例 ;恶性淋巴瘤 1例 ;MDS RAEB 2例 ;肾移植后使用免疫抑…  相似文献   

12.
急性细菌性痢疾 (简称急性菌痢 )如能根据本地区痢疾杆菌的耐药情况及时采用敏感药物进行治疗 ,大部分疗效良好 ,但由于痢疾杆菌对药物耐药性不断增加 ,影响了治疗药物的选择。 1996年 2月~ 1999年 2月我科试用大容量复方灌肠液治疗急性菌痢 195例收到满意效果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96年 2月~ 1999年 2月共收治急性菌痢 4 10例 (孕妇除外 )。根据分型标准[1] :入院时判断轻型 82例 ,普通型 30 9例 ,中毒型 19例。将 4 10例分为两组 :大容量复方灌肠液治疗组 195例 ,男 10 8例 ,女 87例 ,年龄 2月~ 72岁 ,平均 (38 3…  相似文献   

13.
重型肝炎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8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重型肝炎、尤其是亚急性重型和慢性重型肝炎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SBP)的比率高 ,治疗困难 ,预后差[1] 。我院自 1992年 1月至 1998年 6月收治重型肝炎并SBP86例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病毒性肝炎的诊断符合 1995年所订标准[2 ] ,本组 86例 ,男 66例 ,女 2 0例 ;年龄 11~ 60岁 ,平均年龄 36 4 8岁。急性重型肝炎 6例 ,亚急性重型2 8例 ,慢性重型 5 2例。SBP诊断标准 :⑴有典型发热、腹痛、腹胀、腹肌紧张者 ;⑵腹水常规白细胞计数 >0 3× 10 9/L ,中性多形核细胞 (PMN) >2 5 % [1] ;⑶除外腹腔脏器破裂…  相似文献   

14.
153例恶性血液病医院感染分析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对153例恶性血液病(HM)医院感染(NI)回顾性调查表明HM的医院感染率(NIR)52.9%。NIR粒细胞缺乏组(粒缺组)87.2%,非粒细胞缺乏组(非粒缺组)41.2%(P<0.005);因NI死亡人数粒缺组6例,非粒缺组1例(P<0.005);NI患者人均感染粒缺组19.2d,比非粒缺组多10d(P<0.001)。急性白血病(AL)与淋巴瘤的NIR经x2检验P>0.05,HM患者肝炎病毒携带与否其NIR差异无统计学检验显著意义。粒细胞缺乏是HM患者发生NI主要危险因素,提高功能完善的粒细胞数是防治HM的NI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15.
洛赛克治疗应激性溃疡出血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洛赛克是质子泵抑制剂 ,能抑制H+ -K+ -ATP酶 ,强力抑制胃酸分泌 ,可迅速提高胃内pH ,在应激性溃疡伴出血时使用 ,可促进黏膜溃疡或糜烂面愈合达到止血目的。本文对 30例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自 1995年 1月~ 1999年 10月共收治应激性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 5 8例 ,按入院先后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30例 ,其中男 16例 ,女14例 ,年龄 2 6~ 71岁 ,平均 (5 1 2± 10 7)岁 ;原发病 :脑溢血 17例 ,脑梗死 6例 ,脑外伤 5例 ,感染 2例 ;按出血程度分为三级[1] :重度失血 (失血量 >15 0 0m…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 2 6例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APBSCT)治疗的小儿恶性血液肿瘤患儿有关材料进行总结分析。方法 自1989-0 1~ 2 0 0 3 -0 62 6例恶性血液肿瘤患儿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11例、急性髓系白血病 3例、恶性淋巴瘤 7例、神经母细胞瘤 5例 ) ,男 17例 ,女 9例 ,年龄 3 5~ 12 (平均 7 4)岁 ,在其完全缓解 ( 2 4例 ) ,部分缓解 ( 2例 )后进行了APBSCT治疗。移植时病程中位时间 12月 ( 6-64 )。 18例用化疗加rhGM -CSF或rhG -CSF动员 ,8例采用常规化疗方案作为动员剂。预处理方案中 19例基本方案为全身放疗 (TBI)加环磷酰胺 (CTX)。 7例未用TBI ,仅以马法兰为主做为预处理方案 (马法兰 +卡铂 +足叶乙甙 4例 ,白消胺 +马法兰 3例 )。结果 移植后白细胞 >0 5× 10 9/L、>1 0× 10 9/L、血小板 >2 0× 10 9/L的中位时间分别为 12 ( 8~ 2 0 )d、17d( 10~ 2 8)、2 1( 7~ 78)d。中位随访时间 7 3年 ( 1月至 14年 )。至今无病生存 70 %( 18/2 6) ,死亡 3 0 %( 8/2 6) ,其中移植相关死亡 2例 ( 7 7%)。结论 化疗联合G -CSF是一高效、低毒的动员方案 ;APBSCT是治疗小儿血液系统肿瘤 ,改善其预后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7.
结核病现代控制策略 (DOTS)的重点是控制结核病的传染源 ,即及早发现并彻底治疗痰涂片阳性的肺结核病患者 ,以减少感染、控制发病 ,降低疫情。达州市通川区 1995 - 2 0 0 1年以世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 (以下简称“项目”)的形式实施DOTS策略、发现和治愈了大量的涂阳肺结核病患者。为总结项目成效 ,发现问题 ,改进防治措施 ,促进结核病防治工作可持续发展。现采用结核病传染源发现 ,治疗和管理综合效应 (ICT) [1] 的方法对该区实施DOTS策略控制结核病传染源效果进行分析。1 材料和方法1 1 资料来源 通川区 1995 - 2 0 0 1年实施项…  相似文献   

18.
刘鑫 《中国妇幼保健》2024,(7):1214-1217
目的 探究血清肾上腺髓质素前体(pro-ADM)、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对小儿高热惊厥(FC)合并感染的临床预测效能。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9月丽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82例FC患儿为研究对象,以患儿是否合并感染分为单纯FC组(94例)和FC合并感染组(88例)。比较两组患儿一般资料;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pro-ADM、sTREM-1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FC合并感染患儿血清pro-ADM、sTREM-1水平与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水平的相关性;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pro-ADM、sTREM-1水平对FC合并感染的预测价值。结果 FC合并感染组患儿血清pro-ADM[(1.78±0.59)nmol/L]、sTREM-1[(56.14±19.03)pg/ml]、白细胞[(13.52±4.51)×109/L]、中性粒细胞[(8.78±2.93)×109/L]水平及感染性休克比例(14.77%)均明显高于单纯FC组[(0.91±0.30)nmol/L、(27.89±9....  相似文献   

19.
更昔洛韦治疗巨细胞病毒性肝炎4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巨细胞病毒性肝炎是由人巨细胞病毒 (humancytomeyalovirus,CMV)感染 ,损害肝脏而引起的疾病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黄疸、肝脏肿大 ,肝功能异常等。该疾病在婴幼儿时期多见[1] ,严重者可出现颅内出血、消化道出血、肝硬化、癫痫、神经性耳聋等并发症[2 ] 。目前临床上主要应用更昔洛韦来早期治疗CMV感染 ,收到较好疗效[3 ] 。现将本院 2 0 0 2~ 2 0 0 3年收治的 4 0例巨细胞病毒性肝炎分析如下。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男 2 5例 ,女 15例。年龄 <1岁 37例 ,占92 5 % ,>1岁 3例。2 临床表现 以黄疸、肝脾肿大入院者 2 5例 ,以呼吸道症状起…  相似文献   

20.
哮喘患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病毒病原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儿童时期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发作多与呼吸道病毒感染有关[1-2]国内外已经对无基础疾病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病毒病原学进行过多项研究[3-4],但对哮喘患儿发生急性呼吸道感染时病毒病原学研究较少.本研究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对2008-2009年浙江省金华市517例哮喘并发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病毒病原学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