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6 年 6 月至 2019年 11 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 711 例 RA 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合并原发性高血压分为观察组(n=125)和对照组(n=586),比较两组一般资料、疾病相关指标及药物使用情况差异。利用趋势 χ2检验比较不同年龄、病程和身体质量指数(BMI)的 RA 患者原发性高血压的患病率,并采用二分类 logistic 回归分析 RA 患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结果 两组在年龄、BMI、病程、合并 2 型糖尿病(T2DM)和使用糖皮质激素(GC)、羟氯喹(HCQ)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而在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使用甲氨蝶呤(MTX)、来氟米特(LEF)以及常规抗风湿药(cDMARDs)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均>0.05)。logistic 回归显示,年龄大(OR=1.056,95%CI:1.034~1.077,P<0.001)、BMI 高(OR=1.120,95%CI:1.060~1.184,P<0.001)、合并T2DM(OR=3.012,95%CI:1.664~5.435,P<0.001)以及使用 GC(OR=1.996,95%CI:1.238~3.215,P=0.005)是 RA 患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而使用 HCQ(OR=0.604,95%CI:0.389~0.937,P=0.024)为其保护因素。结论 年龄、BMI 增长以及 GC 使用可致 RA 患者原发性高血压患病率升高,而使用 HCQ 可降低此类患者患病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 构建复杂性肛瘘术后并发肛门失禁的风险预测模型并进行效果评价。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肛肠科收治的195例复杂性肛瘘患者资料。根据术后肛门失禁症状,将CCFIS评分≥2分划为肛门失禁组(42例),CCFIS评分<2分划为功能正常组(153例)。结合患者一般情况、瘘管性质、肛门直肠压力测定结果、手术方式等变量进行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术后肛门失禁发生率为21.54%,CCFIS平均分为(3.40±1.170)分。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瘘管类型为括约肌上瘘(OR=1.024,95%CI=0.405~2.585,P=0.025)、既往有1次以上的瘘管手术(OR=16.224,95%CI=3.291~29.977,P=0.001)、低静息压(OR=0.909,95%CI=0.869~0.952,P=0.000)、手术方式为切割挂线术(OR=1.389,95%CI=1.044~1.848,P=0.024)是复杂性肛瘘术后并发肛门失禁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根据筛选出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879(95%CI=0.818~0.939,P<0.001),提示该模型有较好的预测价值。结论 通过独立危险因素建立的预测模型准确度较高,为临床复杂性肛瘘治疗方案的制订提供较好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金怀双  徐健 《安徽医学》2020,41(9):1058-1061
目的 分析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恶性心律失常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在六安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48例,根据患者是否并发恶性心律失常分为观察组(合并恶性心律失常,127例)与对照组(未合并恶性心律失常,121例),对比分析两组基本信息及临床资料,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恶性心律失常的影响因素。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病程(OR=0.329)、白细胞计数(OR=1.299)、中性粒细胞水平(OR=1.355)、Killip分级>Ⅱ级(OR=6.453)、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OR=1.127)、前壁心肌梗死(OR=3.804)、QT间期变异度(QTV)(OR=0.829)、左冠状动脉闭塞(OR=2.129)是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恶性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病程(OR=0.329)、QTV(OR=0.829)是其保护因素。结论 临床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恶性心律失常应针对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早期预防和有效管理,以降低患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25-羟维生素D水平与肾癌发病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8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初治肾癌患者100例设为肾癌组,同期选择本院体检者采用倾向性评分法匹配200例非肿瘤人群为对照组,检测两组人群25-羟维生素D水平,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如血钠、血磷、血钙及血肌酐)及25-羟维生素D水平等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与因变量相关的变量,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多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中再次分析。结果 25-羟维生素D (B=-0.067,OR=0.935,P=0.001)及高血压(B=0.064,OR=1.896,P=0.001)是影响肾癌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高水平的25-羟维生素D是肾癌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进行早产儿乳糖不耐受的筛查,并分析影响早产儿乳糖不耐受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科256例喂养不耐受早产儿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86例(存在乳糖不耐受)和对照组170例(无乳糖不耐受)。收集早产儿的临床资料,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临床资料的差异,进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影响早产儿乳糖不耐受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胎龄28~30周(β=0.578,OR=1.782)、1分钟Apgar评分4~6分(β=0.922,OR=2.514)、坏死性小肠结肠炎(β=1.673,OR=5.328)、人工喂养(β=1.293,OR=3.644)、父母乳糖不耐受(β=0.986,OR=2.680)是早产儿乳糖不耐受的独立危险因素。使用含乳糖酶的益生菌(β=-0.523,OR=0.593)是早产儿乳糖不耐受的保护性因素。结论 早产儿乳糖不耐受高危因素众多,应尽早防治。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高出生体质量与儿童肥胖之间的关系,为预防和减少儿童肥胖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调查方法,选取70 284名3~12岁上海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所有研究对象年龄、性别、体质量、身高、新生儿时期数据(包括出生孕周、出生体质量和喂养方式)等信息,分析高出生体质量与儿童肥胖之间的关系。结果 男孩高出生体质量组和正常出生体质量组超重、肥胖及重度肥胖构成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女孩高出生体质量组和正常出生体质量组超重、肥胖及重度肥胖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经多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调整年龄及性别因素后,高出生体质量是引起儿童超重(OR=1.41,95%CI 1.33~1.51,P<0.05)、肥胖(OR=1.45,95%CI 1.31~1.62,P<0.05)、重度肥胖(OR=1.51,95%CI 1.35~1.68,P<0.05)的独立危险因素;调整年龄、性别及新生儿特征因素(包括孕周、喂养模式)后,高出生体质量是引起儿童超重(OR=1.40,95%CI 1.31~1.50,P<0.05)、肥胖(OR=1.44,95%CI 1.28~1.61,P<0.05)、重度肥胖(OR=1.42,95%CI 1.25~1.60,P<0.05)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高出生体质量是儿童超重、肥胖和重度肥胖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调查住院医师抑郁症状的患病情况,分析其相关的人口学信息、培训情况及心理学影响因素,为现阶段我国住院医师心理健康管理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本研究调查对象为辽宁省沈阳、大连、锦州、抚顺的8家培训基地共1 050名住院医师。采用匹兹堡睡眠量表、国际体力活动量表、组织支持感简化量表、心理资本量表、明尼苏达满意度短式量表等,调查住院医师社会人口学信息、培训信息、睡眠情况、运动情况、组织支持感、心理资本、工作满意度、抑郁症状等。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logistic回归等统计分析。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962份,结果显示44.59%(429/962)住院医师有抑郁症状。培训年级高(ORPGY-3=1.775,P=0.006)、睡眠质量差(OR=1.662,P<0.001)是住院医师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心理资本(OR=0.962,P<0.001)、工作满意度(OR=0.972,P=0.001)是住院医师抑郁症状的保护因素。结论 住院医师抑郁症状患病率较高,培训年级、睡眠质量、心理资本、工作满意度等因素与住院医师抑郁症状高患病率有关联,应予以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中青年慢性病住院患者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和方便抽样法选取2019年8月1~31日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住院号末尾数为偶数的中青年慢性病住院患者270例为研究对象。通过问题"最近一周内,你是否曾有过自杀的念头"来测定患者自杀意念发生情况,回答"是"则判定为有自杀意念,反之则无。根据有无自杀意念,将患者分成有自杀信念组(23例)和无自杀信念组(247例)。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导致患者有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婚姻状况(OR=0.182,95% CI:0.065~0.504,P=0.001)、主观支持(OR=0.703,95% CI:0.588~0.841,P=0.000)和家庭功能(OR=0.793,95% CI:0.658~0.956,P=0.015)是中青年慢性病住院患者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结论 单身、获得社会支持少和家庭功能欠佳是中青年慢性病住院患者产生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临床对此类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予密切关注并及时干预。  相似文献   

9.
赵金钱  曹荣格 《安徽医学》2020,41(10):1189-1192
目的 探讨48 h腹水量联合血钙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急诊外科收治的106例有腹膜炎症状的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MSAP)及SAP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急性胰腺炎患者脏器衰竭持续时间是否超过48 h,将患者分为MSAP组(n=68)与SAP组(n=38),分析发生SAP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危险因素对SAP的诊断效能。结果 SAP组患者48 h腹水量、降钙素原高于MSAP组,而血钙、血清白蛋白低于MSA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48 h腹水量是发生SAP独立危险因素(OR=1.187,P=0.000),而血钙是发生SAP的保护因素(OR=0.056,P=0.008)。48 h腹水量、血钙及二指标联合预测SAP的敏感度分别为0.789、0.868和0.763,特异度分别为0.809、0.662和0.882,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6、0.778和0.860,48 h腹水量、血钙的截断值分别为1 240 mL和1.87 mmol/L。结论 48 h腹水量联合血钙能够早期准确预测S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关伟  王玉丰 《安徽医学》2020,41(8):897-900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随访1年的预后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对2015年7月至2018年6月371例在三亚中心医院(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住院的CHF患者进行1年随访,依据患者是否死亡将其分为死亡组(74例)和存活组(297例);分析患者的预后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法筛选影响CHF患者近期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CHF患者1年病死率为19.95%(74/37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70岁)(OR=2.212)、心功能Ⅳ级(OR=3.618)、下肢水肿(OR=4.354)、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OR=4.773)、高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OR=5.280)及心肌肌钙蛋白(cTnI)(OR=2.670)均为影响CHF患者1年死亡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 CHF患者近期预后较差、病死率较高,应针对年龄≥70岁、心功能Ⅳ级、下肢水肿、LVEF<50%、NT-proBNP>3 600 pmol/L及cTnI>0.5 μg/L的患者早期采取预防和治疗措施,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高龄离休老干部多重用药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并分析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空军第九八六医院保障的226例军队高龄老干部相关资料,根据其使用药物的数量分组:非多重用药(2~4种药物)组、多重用药(5种药物及以上)组。收集研究对象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离退休老干部多重用药的影响因素,采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筛选出使用排名靠前的十大常用药物类别;采用Lexicomp Drug Interactions数据库对药物-药物相互作用(DDIs)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 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文化程度(OR=1.783,P=0.012)、慢性病共病(OR=7.546,P<0.001)、用药依从性差(OR=6.430,P< 0.001)、有用药不良反应(OR=1.904,P=0.003)是离退休老干部多重用药的危险因素。高龄离休老干部DDIs发生频次最高的依次为降压药、心血管系统用药、抗凝药物和抗骨质疏松药物。结论 高龄离休老干部多重用药比例较高,文化程度、慢性病共病、用药依从性、用药不良反应是其多重用药的影响因素,临床应指导其有效地进行个体化用药。  相似文献   

12.
王菲菲  姜丹  白璐 《安徽医学》2018,39(9):1133-1135
目的 探讨血清前清蛋白(PA)、清蛋白(AL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分析急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和保护性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34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影像学检查结果分为急性脑梗死组和非急性脑梗死组,每组各67例,比较两组患者年龄、血压、PA、ALB及hsCRP的数值水平差异,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与脑梗死的相关性。结果 急性脑梗死组PA、ALB数值水平低于非急性梗死组,hsCRP水平高于非急性梗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示PA的OR=0.984(P<0.05)、ALB的OR=0.648(P<0.001),hsCRP的OR=1.818(P<0.001)。结论 PA、ALB为急性脑梗死的独立保护性因素,hsCRP可能为急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116项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评估结果并探讨影响评估结果的指标,为明确项目质量评估重点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卡方检验、Fisher精确检验对28个指标的评估结果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logistic回归显示:项目基本信息一致性[OR=6.712,95%CI(1.314~34.275)]、主办单位是否提供教材[OR=109.386,95%CI(2.577~4 642.659)]、现场学员与签到人数是否符合[OR=13.296,95%CI(2.440~72.456)]、学员考核材料反馈[OR=19.069,95%CI(3.713~97.929)]、教师评估材料反馈[OR=13.497,95%CI(2.672~68.181)]和主办单位是否按要求送审学分[OR=51.326,95%CI(4.999~526.996)]为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评估结果合格与否的影响指标。结论 继续医学教育管理部门应健全项目评估制度,根据研究结果改进并完善评估指标,重视影响评估结果的指标,发挥评估指标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TUC)手术治疗后膀胱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且随访资料完整的445例UTUC患者病例资料。分析患者的基线数据、手术方法、术后病理结果、随访数据等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与UTUC术后膀胱复发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本研究纳入UTUC患者的术后中位随访时间为33.5个月,UTUC术后膀胱复发率为18.0%(80/445),其中66.2%(53/80)的患者膀胱初次复发发生于术后1年内。单因素Cox回归分析发现患者年龄≥65岁(OR=1.99,95% CI:1.22~3.22,P<0.01)、有膀胱癌病史(OR=2.69,95% CI:1.71~4.24,P<0.01)、行保留肾单位肿瘤局部切除术(OR=2.15,95% CI:1.30~3.57,P<0.01)、输尿管下段肿瘤(OR=1.40,95% CI:1.11~1.78,P<0.01)与UTUC术后膀胱复发密切相关。将上述危险因素纳入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发现其均为UTUC术后膀胱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年龄≥65岁、有膀胱癌病史、行保留肾单位肿瘤局部切除术、输尿管下段肿瘤是UTUC术后膀胱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存在上述危险因素的UTUC患者术后需加强随访监测,定期复查膀胱镜。  相似文献   

15.
牛圆圆  刘昱婕  陈玲 《安徽医学》2022,43(6):683-686
目的 探讨34周后使用地塞米松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早产儿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安徽省立医院产科34~36+6周出生的早产儿1 012例。根据孕妇孕期是否诊断GDM,分为GDM组(n=146)与非GDM组(n=866),再依据孕妇34周后是否应用地塞米松(DXM),分为DXM组(n=340)与未使用DXM组(n=672),比较地塞米松对两组新生儿呼吸系统、低血糖等不良结局影响的差异。结果 GDM组中,DXM组和未使用DXM组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低血糖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GDM组中,DXM组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5.90%)低于未使用DXM组(11.30%),低血糖发生率(42.60%)高于未使用DXM组(33.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对于34~36+6周有早产倾向的孕妇产前使用地塞米松,可以降低新生儿患呼吸系统疾病的风险,但同时可能增加新生儿发生低血糖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颅内未破裂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过程中发生缺血性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为临床降低缺血性并发症的发生率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0年1月至2017年2月间在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接受血管内介入治疗的1 232例颅内未破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及影像学特点,并对缺血性并发症可能的危险因素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1 232例患者中有34例(2.8%)发生缺血性并发症,其中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16例、术后症状性脑梗死15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3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病(P=0.002)、吸烟(P=0.050)、动脉瘤最大径>10 mm(P=0.005)与缺血性并发症有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病(OR=3.192,P=0.003)、吸烟(OR=2.956,P=0.022)、动脉瘤最大径>10 mm(OR=2.915,P=0.004)为缺血性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缺血性并发症的永久性致残率和致死率分别为8.8%(3/34)和2.9%(1/34)。结论 高血压病、吸烟、动脉瘤最大径>10 mm是颅内未破裂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过程中发生缺血性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子宫颈环形电切术(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 procedure,LEEP)术后发生宫颈管粘连的危险因素,建立并验证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本研究前瞻性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4月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cervical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IL)且行LEEP治疗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LEEP术后有无发生宫颈管粘连分为粘连组(n=45)和未粘连组(n=155),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LEEP术后发生宫颈管粘连的影响因素,基于筛选得到的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模型,并对模型的精准度进行验证。结果 年龄(OR=1.152,95%CI=1.063~1.249)、创面出血(OR=6.602,95%CI=2.652~16.436)、创口感染(OR=6.288,95%CI=2.357~16.772)、切除深度(OR=3.383,95%CI=1.367~8.373)是宫颈管粘连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验证结果:一致性指数(concordance index,CI)为0.904;Hosmer-Lemeshow提示该列线图模型预测LEEP术后发生宫颈管粘连的风险预测值与实际观测值比较,差异未显示统计学意义(χ2=1.810,P=0.840);列线图模型预测LEEP术后发生宫颈管粘连的校正曲线趋近于理想曲线,验证前后的平均绝对误差为0.033;列线图模型预测LEEP术后发生宫颈管粘连的校正曲线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下的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904(95%CI=0.858~0.950),灵敏度为0.933,特异度为0.768。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SIL行LEEP术后患者宫颈管粘连发生风险预测模型效果良好,可以有效预测宫颈管粘连的发生,可为早期对患者采取预防性干预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脓毒症患者住院期间临床有创干预措施及24 h内入院指标与入院28 d内死亡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12例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住院期间4项临床有创干预措施[机械通气、气管插管、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深静脉置管]及可能影响脓毒症患者死亡的入院指标(包括人口统计学特征、生命体征、实验室指标等),并以患者入院28 d的生存情况为结局变量,比较生存组(n=81)和死亡组(n=31)之间上述指标的差异,然后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脓毒症患者入院28 d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在年龄、序贯器官衰竭评分、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IL-6水平、降钙素原水平、天冬氨酸转氨酶水平、CRRT、深静脉置管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L-6水平升高(OR=1.001,P=0.011)、降钙素原水平降低(OR=0.966,P=0.005)、采用CRRT(OR=6.846,P=0.002)是脓毒症患者入院28 d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IL-6水平升高、降钙素原水平降低、住院期间使用CRRT的脓毒症患者入院28 d内死亡风险较高,密切观察并动态监测这些因素有助于早期识别可能发生不良结局的脓毒症患者;必不可少的机械通气、气管插管、CRRT、深静脉置管等临床有创干预的实施比例在死亡患者中较高,临床医师应认真评估、准确把握其中的平衡点。  相似文献   

19.
王开旺  张荣新 《安徽医学》2022,43(8):918-922
目的 探讨McKeown食管癌术后呼吸衰竭发生的危险因素,建立临床预测模型,为早期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12月在安徽省肿瘤医院胸外科行McKeown食管癌手术的26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患者203例,女性患者58例。结果 261例患者中有13.00%(34/261)的患者发生术后呼吸衰竭。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78,P=0.015)、术中补液量(OR=1.001,P=0.032)、术后低蛋白血症(OR=4.501,P=0.001)、吻合口瘘(OR=7.101,P<0.001)、胸腔广泛粘连(OR=2.785,P=0.031)是McKeown食管癌术后呼吸衰竭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Nomogram预测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48(95% CI:0.772~0.925,P<0.001)。结论 对于McKeown食管癌手术的患者,年龄越大、术中补液量越多、胸腔广泛粘连、伴有术后低蛋白血症及吻合口瘘,术后发生呼吸功能衰竭的风险越高。  相似文献   

20.
成胜  王宇清  尹同进  潘晶晶 《安徽医学》2022,43(11):1286-1288
目的 分析住院儿童百日咳混合感染病原学情况及混合感染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就诊的253例百日咳患儿为研究对象,收集患儿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临床表现、病原学检测等结果,根据病原分析结果,将患儿分成单纯感染组(n=92)与混合感染组(n=161),进一步采用广义估算方程(GEE)找出百日咳混合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混合感染组中,混合1种病原体103例(63.98%),按检出率高低依次为鼻病毒36例(34.95%)、肺炎支原体17例(16.50%)、肺炎链球菌11例(10.68%);年龄>6月(OR=0.450,95%CI:0.205~0.990,P=0.047)、喘息(OR=0.316,95%CI:0.151~0.662,P=0.002)、影像学提示斑片影(OR=0.230,95%CI:0.121~0.437,P<0.001)是住院儿童发生混合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鼻病毒、肺炎支原体、肺炎链球菌为住院百日咳儿童混合感染前3位病原;年龄>6月、喘息、影像学提示斑片影为百日咳混合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