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决奈达隆是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一种脱碘的苯并呋喃衍生物, 其抗心律失常作用机制与胺碘酮类似, 但不良反应明显减少。决奈达隆主要用于阵发性或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心房扑动(房扑)患者的节律控制, 减少房颤/房扑的复发, 并降低再住院风险。不建议决奈达隆用于长程持续性房颤或永久性房颤, 以及射血分数减低的房扑或房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该规律监测心电图、电解质和肝肾功能, 并注意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2.
心衰患者可并发多种心律失常,室上性的心律失常以房颤最为常见,室性心律失常则以频发室早、阵发性与非阵发性室速为多见,此类患者死亡率尤其是猝死率相对较高,因此提高此类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存活率,就要在积极治疗心衰的同时,还要合理正确地纠正心律失常。心衰并发心律失常首先要治疗基础疾病,如风湿性心瓣膜病、缺血性心肌病等,改善心功能,调节心脏的神经及内分泌(如β阻滞剂的应用,ACEI,ARB应用等),应同时纠正或消除其促发因素,如感染、电解质紊乱等。抗心律失常药物的选择方面,尽可能避免应用Ⅰ类抗心律失常药,因为它的致心律失常作用较为明显,且对血流动力学和心衰的预后不利;Ⅱ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有负性肌力及致心律失常作用也不适合于心衰患者;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是心衰并心律失常的最常用药物,胺碘酮及决奈达隆的负性肌力作用很小,可用于心衰合并房颤等多种心律失常。总之,心衰并心律失常病死率高,应积极防治,有效地抗心衰,改善血流动力学改变,才是减少心律失常发生的最有效的措施。胺碘酮是一种苯并呋喃衍生物,属Ⅲ类抗心律失常药,在心肌组织中,包括附加传导束,延长动作电位时间,因而延长不应期。此外,它也是一种非竞争性的α和β肾上腺能受体阻滞剂。它的钙拮抗作用和抗心肌缺血作用也是肯定的。是一种复合性抗心律失常药,兼有各类抗心律失常药的特性。目前广泛用于抗心律失常,有资料证实,胺腆酮可使心衰合并心律失常的死亡率降低38%。所以,我们认为,胺碘酮及决奈达隆是心衰并心律失常最好的选择。正像欧洲2008年心衰指南所指出的那样,心衰合并持续性房颤者在电复律以后,唯一指定的药物是胺碘酮。  相似文献   

3.
心衰患者可并发多种心律失常,室上性的心律失常以房颤最为常见,室性心律失常则以频发室早、阵发性与非阵发性室速为多见,此类患者死亡率尤其是猝死率相对较高,因此提高此类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存活率,就要在积极治疗心衰的同时,还要合理正确地纠正心律失常。心衰并发心律失常首先要治疗基础疾病,如风湿性心瓣膜病、缺血性心肌病等,改善心功能,调节心脏的神经及内分泌(如β阻滞剂的应用,ACEI,ARB应用等),应同时纠正或消除其促发因素,如感染、电解质紊乱等。抗心律失常药物的选择方面,尽可能避免应用Ⅰ类抗心律失常药,因为它的致心律失常作用较为明显,且对血流动力学和心衰的预后不利;Ⅱ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有负性肌力及致心律失常作用也不适合于心衰患者;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是心衰并心律失常的最常用药物,胺碘酮及决奈达隆的负性肌力作用很小,可用于心衰合并房颤等多种心律失常。总之,心衰并心律失常病死率高,应积极防治,有效地抗心衰,改善血流动力学改变,才是减少心律失常发生的最有效的措施。胺碘酮是一种苯并呋喃衍生物,属Ⅲ类抗心律失常药,在心肌组织中,包括附加传导束,延长动作电位时间,因而延长不应期。此外,它也是一种非竞争性的α和β肾上腺能受体阻滞剂。它的钙拮抗作用和抗心肌缺血作用也是肯定的。是一种复合性抗心律失常药,兼有各类抗心律失常药的特性。目前广泛用于抗心律失常,有资料证实,胺腆酮可使心衰合并心律失常的死亡率降低38%。所以,我们认为,胺碘酮及决奈达隆是心衰并心律失常最好的选择。正像欧洲2008年心衰指南所指出的那样,心衰合并持续性房颤者在电复律以后,唯一指定的药物是胺碘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决奈达隆与胺碘酮对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后空白期维持窦性心律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收集2019年5月至2020年10月我科收治的98例接受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的阵发性和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按照术后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类型,患者被随机分为决奈达隆组(52例)和胺碘酮组(46例)。比较两组术后3月内房颤复发发生率、术后1月、3月QTc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内,决奈达隆组房颤复发率显著高于胺碘酮组(26.9%比10.9%),P=0.045。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1个月、3个月的QTc均显著延长[决奈达隆组:(423.9±40.0)ms比(439.6±37.7)ms比(441.6±38.7)ms,胺碘酮组:(422.2±29.8)ms比(447.5±30.2)ms比(447.6±23.1)ms],P均<0.01;该不同时间点,两组间QTc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决奈达隆组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胺碘酮组(26.9%比47.9%),P=0.032。结论:房颤导管消融术后3个月空白期内,决奈达隆维持窦律疗效不如胺碘酮,而总的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胺碘酮。  相似文献   

5.
可达龙(胺碘酮)常常被用于在房颤患者中维持窦性心律,在良好的效果背后,也潜在诸多严重的毒副作用。决奈达龙是一种新型的抗心律失常药物,药理作用与可达龙类似但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6.
可达龙(胺碘酮)常常被用于在房颤患者中维持窦性心律,在良好的效果背后,也潜在诸多严重的毒副作用。决奈达龙是一种新型的抗心律失常药物,药理作用与可达龙类似但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7.
正决奈达隆(dronedarone)是新型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由法国赛诺菲·安万特公司开发,于2009年相继在美国和欧洲上市。其化学结构类似胺碘酮(乙胺碘呋酮胺碘酮)但不含碘,既有与胺碘酮相似的电生理作用,又摒除了碘相关不良反应,因而备受推崇。然而,随着临床试验结果的不断报告,曾为人们看好的决奈达隆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心衰)和急性心肌梗死的探索提前终止。其适应证仅限于心房颤动(房颤)转复之后窦性心律的维持。当下决奈达隆的路在何方仍  相似文献   

8.
决奈达隆是一种多通道阻滞剂,与胺碘酮一样,兼具Ⅰ~Ⅳ类抗心律失常药物(Vaughan-Williams分类)的特性。药理学研究中,决奈达隆的电生理学和血液动力学特性与胺碘酮相似。动物模型研究显示,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导管消融术后早期使用决奈达隆对房颤及房扑复发的预防效果.方法:于我院行导管消融术进行肺静脉隔离术的256例阵发性房颤/房扑患者被随机均分为胺碘酮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胺碘酮口服200mg,1次/d)与决奈达隆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决奈达隆口服400mg,2次/d),两组出院后均治疗3个月,停药后再随访9个...  相似文献   

10.
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胺碘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明友 《山东医药》2008,48(7):108-109
胺碘酮70年代初开始作为抗心律失常药物应用于临床,1985年获美国FDA批准.因心脏不良反应少、抗心律失常范围广,其临床应用越来越广.其临床适应证主要有阵发性或持续性房颤或房扑的复律、窦律的维持、心室率控制及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的二级预防等.  相似文献   

11.
乙胺碘呋酮治疗心律失常,有关文献报道,总有效率在86。本文报道用大剂量乙胺碘呋酮治疗持续性房颤107例;中、小剂量治疗和予防阵发性房颤93例,共计200例的疗效观察。治疗持续性房颤有效率达91.6%,阵发性房颤总有效率达94.7%. 乙胺碘呋酮;心房纤颤;持续性;心房纤颤;阵发性  相似文献   

12.
近来,有关新的抗心律失常药决奈达隆( dronedarone)信息引起了许多关注,其临床疗效与安全性、适应证与禁忌证已经陆续有报道,但也有上市后发现副作用和有关其临床试验(PALLAS研究)被提前终止的消息.该药品尚未在我国上市,如何看待这一新药却已经成为一个较为热门的话题.盐酸决奈达隆是苯并呋喃的一种衍生物,结构类似于胺碘酮,但不含有碘,且增加了一个甲基磺胺基团.因此,决奈达隆的组织内蓄积减少,理论上对器官的毒性降低.其细胞电生理研究显示,该药的作用类似胺碘酮.  相似文献   

13.
决奈达隆是非碘化的苯并呋喃衍生物,其化学结构与胺碘酮类似。决奈达隆作为一种新型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具有多通道阻滞的作用,它既保留了胺碘酮的疗效,又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其有效性和安全性经多个临床试验证实后,于2009年被FAD批准用于心房颤动患者复律后窦性心律的维持。本文就决奈达隆的电生理与临床应用进展作扼要介绍。  相似文献   

14.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并呈现出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的趋势。尽管目前有多种介入治疗方法,但抗心律失常药物是房颤患者维持窦性心律最主要的手段。胺碘酮是目前最常用的复律及维持窦律的药物,其有效率达40%~60%;然而对老年阵发性房颤,其能否进一步提高窦性心律维持率,尚未见充分报道。本文采用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阵发性房颤,观察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在2004年8月欧洲心脏会议上报道一种新的抗心律失常药物Dronedarone决奈达隆。心律失常经常困扰不少患者和医生,特别是胺碘酮Cordarone的临床应用,因为它对不少的室性期前收缩、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的控制收到很好的疗效,但是长期较大量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心房颤动是常见且难治疗和难控制的心律失常,治疗方法包括药物、电复律以及射频消融等.传统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存在增加导致室性心律失常的风险,不利于急性房颤的转复以及长期预防,新的治疗房颤药物如维那卡兰、决奈达隆、雷诺嗪等在作用机制、药效动力学、药代动力学等方面与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相比,有着各自的特殊性及优越性,不仅能有效转复...  相似文献   

17.
关于心房颤动的治疗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心房颤动 (房颤 )是临床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对房颤患者的治疗有 3个主要目标 :控制心室率、维持窦性心律和预防血栓栓塞形成。本期“心房颤动研究专栏”(简称专栏 )的 1 6篇文章中 ,1 3篇关于房颤的治疗和预防复发。  房颤的治疗是当前心律失常治疗中最薄弱的环节。对有持续性 (非自行终止的 )、阵发性房颤以及经选择的慢性房颤患者 ,转复为窦性心律是理想的终点。  有少数药物 (例如奎尼丁、普鲁卡因酰胺、几个Ic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以及胺碘酮和索他洛尔 ) ,能够转复并维持窦性心律 ,但总的说来 ,有效率仅60 %或略高 ,且受其它…  相似文献   

18.
新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决奈达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04年8月欧洲心脏会议上报道一种新的抗心律失常药物Dronedarone 决奈达隆。心律失常经常困扰不少患者和医生,特别是胺碘酮 Cordarone的临床应用,因为它对不少的室性期前收缩、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的控制收到很好的疗效,但是长期较大量的应用,使它的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射频消融术空白期后继续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能否降低术后心房扑动、房性心动过速等房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方法:在空白期结束后,将空白期后心律仍为窦性心律的患者分为试验组(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胺碘酮或普罗帕酮至术后12个月)和对照组(停止应用胺碘酮及其他Ⅲ类和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物),随访1年,对两组患者的远期成功率、房颤负荷和生活质量评分等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远期成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62.5%∶58.3%,P=0.534),但房颤负荷及生活质量评分在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房颤病史为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危险因子(HR:1.013,95%CI:1.004~1.023,P=0.003)。结论:空白期后抗心律失常药物强化应用对持续性房颤术后复发影响甚微,但可降低房颤负荷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房颤病史是持续性房颤射频消融术后远期复发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20.
许多研究评价了已经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病人房颤复发的预测因子 ,显示年龄偏大、左房内径、阵发性房颤既往史、左室功能障碍及器质性心脏病史等可能预示复发性房颤。而信号平均心电图上的P波持续时间能否预测房颤复发的危险仍存争议。估测患者是否处于频发性阵发性房颤的危险有助于阵发性房颤的治疗 ,对频发的症状性阵发性房颤行抗心律失常治疗除能缓解症状外 ,尚可减少中风危险 ,推迟持续性房颤出现时间。本文研究体表心电图、临床及电生理指标能否预测阵发性房颤的复发。方法 近 2年连续收治的症状性阵发性房颤、未使用任何抗心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