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治疗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引起的免疫相关垂体炎的临床特点和药学监护,为类似病例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临床药师收集1例纳武利尤单抗联合伊匹木单抗致垂体炎患者的诊疗资料,通过评价药物与不良事件之间的关联性,分析患者出现垂体炎的用药因素,并在用药治疗过程中实施药学监护。结果 患者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垂体炎症状改善。结论 纳武利尤单抗联合伊匹木单抗可能引起垂体炎,在临床中较为罕见,一旦出现类似症状,应积极明确诊断,及时采取治疗措施,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2.
骆楚君  杨珺 《中国药师》2021,(3):509-511
摘要:临床药师参与1例肺鳞癌患者应用纳武利尤单抗后出现间质性肺炎的药学监护,分析纳武利尤单抗与间质性肺炎的关联后,对纳武利尤单抗引起间质性肺炎进行评估、判断和确定分级,给予对症治疗的建议,并根据临床治疗情况逐步调整治疗方案。经治疗患者肺炎症状好转,显示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有助于药物治疗方案的优化和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3.
目的 加强对新型抗肿瘤药物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1,PD-1)抑制剂致免疫相关性肺炎的药学监护,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临床药师参与1例患者使用PD-1抑制剂纳武利尤单抗治疗后出现的免疫相关性肺炎的治疗过程并进行全程药学监护。结果 临床药师在对该例患者进行药学监护时,通过学习相关指南及最新文献,及时制订用药监护计划,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及防治措施,确保患者治疗顺利进行。结论 临床药师协助医师优化免疫相关性肺炎的用药方案,提高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临床使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纳武利尤单抗致免疫相关性脑炎的发生情况、临床特征及治疗与转归,为纳武利尤单抗在临床治疗中出现的免疫相关性脑炎的鉴别及处置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PubMed及Elsevier/Science Direct等数据库关于纳武利尤单抗致免疫相关性脑炎的文献报道并进行分析.结果:纳武利尤单抗致免疫相...  相似文献   

5.
《中南药学》2019,(8):1309-1312
纳武利尤单抗注射液是新上市的PD-1抑制剂类抗肿瘤药物,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该药的机制新颖,虽然较化疗的耐受性好,但其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多,且国内临床应用经验少。临床药师在对1例使用该药的患者进行药学监护时,通过学习相关指南及最新文献,积极应对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及时改善患者的不良反应症状,确保患者的治疗顺利进行,有效促进了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纳武利尤单抗致免疫相关性肺炎发生情况、临床特点、治疗与转归以及再给药后肺炎复发情况,为临床治疗过程中免疫相关性肺炎的鉴别及处置提供参考。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关于纳武利尤单抗致免疫相关性肺炎的文献并进行分析。结果:纳武利尤单抗致免疫相关性肺炎的个案报道共57例,中位发生时间为(2.6±2.3)个月,其影像学特征主要表现为GGO、实变和网格状影,肺炎类型主要表现为隐源性机化性肺炎和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49例经停药和(或)对症治疗后好转或痊愈,1例出现呼吸衰竭,7例死亡。好转后,10例患者再次给予纳武利尤单抗治疗,4例复发。结论:纳武利尤单抗治疗过程中需关注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肺部影像学特征,鉴别其可能导致的免疫相关性肺炎,发生免疫相关性肺炎的患者需根据其严重程度不同予以相应的治疗手段,同时应警惕再次给药后的肺炎复发风险。  相似文献   

7.
罗琪  陈泳伍 《安徽医药》2020,24(10):2116-2120
目的探讨纳武利尤单抗致免疫相关性肝炎毒性反应的临床特点,旨在为临床上合理应用纳武利尤单抗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 PubMed以及 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集 2015年 3月至 2019年 8月关于纳武利尤单抗致免疫相关性肝炎的文献,提取数据并整理分析。结果纳入分析的病人共 15例,其中男性 13例,女性 2例;年龄范围为 14~80岁,其中 31~60岁年龄段较多(10例, 66.7%);原发疾病为恶性黑色素瘤 7例,非小细胞肺癌 4例,肝癌 2例,胃腺癌 1例,霍奇金淋巴瘤 1例;单用纳武利尤单抗者 8例,联合应用纳武利尤单抗和伊匹单抗者 7例; ADR发生时间最短为用药后 1周,最长为用药后 40周,多发生在用药后的 90d内(8例, 53.3%); 15例 ADRs报道中,以肝酶升高为主(11例, 73.3%),其中肝酶升高伴胆红素升高 5例。经停药和(或)对症治疗后, 4例好转, 7例死亡。结论临床医师和药师应了解纳武利尤单抗致免疫相关性肝炎的规律和特点,加强用药监测,重视其不良反应的发生,做到及时处理及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8.
摘要:1例肺鳞癌患者使用2周期纳武利尤单抗免疫治疗后出现头晕、疲劳、多尿、烦渴,诊断为暴发型1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医师给予大量0.9%氯化钠注射液补液及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持续泵入后纠正。临床药师分析患者出现暴发型1型糖尿病的原因,评价降糖药物选择的合理性,建议医生及时停用醋酸泼尼松片,并提供了纳武利尤单抗的循证药学证据,帮助患者在停用纳武利尤单抗15 d后重启第3周期免疫治疗并顺利出院。此后药师定期随访,出院10 d,患者遵医嘱坚持胰岛素降糖治疗,血糖控制良好,复查肺部MRI示胸膜结节缩小,拟住院行第4周期纳武利尤单抗免疫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纳武利尤单抗致免疫性肝损伤的临床特点和防治原则.方法 回顾1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肿瘤免疫治疗过程中的病程变化,结合纳武利尤单抗的临床研究、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的诊治规范,对本案例进行分析.结果 纳武利尤单抗导致了患者出现免疫性肝损伤.在停药予以对症处理后,患者预后良好.结论 在抗肿瘤免疫治疗的过程中,需要防范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纳武利尤单抗致免疫相关性肾毒性的临床特点,旨在为其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PubMed以及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集2015年3月至2021年12月关于纳武利尤单抗致免疫相关性肾毒性的文献进行分析。结果:纳武利尤单抗致免疫相关性肾毒性的个案报道共33例,中位发生时间为(3.0±5.5)个月,其临床表现主要为乏力、肢体水肿等伴肌酐升高,伴或不伴蛋白尿。病理学主要表现为急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29例患者经停药和(或)对症治疗后痊愈或好转,4例患者死亡。结论:纳武利尤单抗治疗过程中需关注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肾功能,鉴别其可能导致的免疫相关性肾损伤,及时根据严重程度分级处理,并警惕再次给药后可能发生的复发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我科20例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0例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17例抢救成功,3例死亡。结论产后出血、胎盘早剥、羊水栓塞是主要诱因,早期诊断,去除诱因,合理使用肝素,及时补充凝血因子,果断切除子宫是成功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产科急诊子宫切除术2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产科急诊子宫切除术的指征,旨在降低其发生率。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产科急诊子宫切除术27例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27例产科急诊子宫切除术指征均为子宫出血。子宫出血的原因中胎盘因素居第1位,产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居第2位,产后宫缩乏力居第3位。结论胎盘植入和难以控制的子宫出血是产科急诊子宫切除术的主要指征,要降低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的发生率,应做好围产期保健工作,加强孕期检查,及时诊治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诱发病。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生原因、治疗方案及其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妇产科收治的28例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孕妇作为本次临床观察的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孕妇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原因及其临床表现,探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28例孕妇均抢救成功,无产妇死亡病例;子宫全切除的患者有3例,次全子宫切除患者1例,子宫动脉灌注栓塞术患者6例。胎儿情况,新生儿存活27例,宫内死亡1例,死胎4例,新生儿死亡率为15.62%。患者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有明显区别。在治疗后,患者的凝血功能有着明显改善。结论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治疗主要是及时并且有效地将引起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病因去除,同时进行有效的止血、补充血容量等相关的对症治疗。子宫动脉灌注栓塞术及再次开腹探查时加行B-Lynch子宫缝扎术,对保留子宫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陈捷 《中国医药指南》2011,9(33):256-257
目的探讨DIC(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早期诊断治疗的重要性。方法选取我院自2006年6月~2011年7月收治的105例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5例DIC患者经治疗,抢救成功92例,死亡13例。结论早期准确诊断DIC病因,并对症治疗是治疗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脓毒症作为一种由感染导致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异常和自身组织损伤而出现的一种威胁生命的状况,是重症监护病房(ICU)的常见疾病之一。在脓毒症病程发展过程中,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MP)、炎性介质、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等多种因素在诱导炎症反应的同时,激活患者机体的凝血功能。凝血系统的过度激活可能对宿主机体造成伤害,致脓毒症相关性凝血病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发生,进而发展为危及生命的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大大增加了患者的死亡风险。如何及时纠正脓毒症相关性凝血病与凝血功能障碍,有效改善患者预后,也成为了脓毒症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主要对重组人活化蛋白C(rhAPC)、重组人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rhsTM)、抗凝血酶ⅢI(ATⅢ)、重组组织因子途径抑制剂(rTFPI)、肝素和血必净注射液等脓毒症相关性凝血病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临床研究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诊治方法。方法本文选取近十几年收治的16例DI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16例患者中,12例患者经治疗后效果良好(75%);胎儿中有1例死胎引产,2例胎盘早剥患者在入院时胎儿已死。结论临床引起产科DIC的病因较多,目前临床主要采用综合治疗法,即去除病因、补充凝血因子、大量输血及辅助临床治疗同时进行,进而有效提高临床DIC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重组水蛭素对治疗脂多糖致兔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模型的抗凝疗效。方法:建立兔脂多糖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模型,18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静脉注射脂多糖的同时分别予生理盐水、普通肝素和重组水蛭素,于注射脂多糖前,注射后2,4,6h检测血小板计数、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抗凝血酶Ⅲ、纤维蛋白原、血清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并观察心、肺脏器的病理变化。结果:模型组兔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明显延长,血小板计数和纤维蛋白原显著降低,抗凝血酶Ⅲ活性明显下降,与肝素组相比重组水蛭素组血小板和纤维蛋白原消耗减少,抗凝血酶Ⅲ活性下降程度减轻。所有实验动物血清FDP变化无统计学差异。病理检查模型组心、肝、肺、肾、脾脏可见微血栓形成,重组水蛭素组均未见微血栓形成。结论:重组水蛭素具有明显的抗凝作用,可有效治疗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 通过1例药学查房过程中发现的药品不良反应探讨心内科临床药师在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性中的作用。方法 临床药师通过药学监护,协助医师及时发现1例心衰伴肺炎患者使用抗菌药后出现凝血功能异常的不良反应,通过查阅药品说 明书和文献,建议医师停用抗菌药物并分析患者凝血功能异常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结果 医师采纳药师建议,先后停用头 孢哌酮/舒巴坦和莫西沙星,患者凝血功能恢复正常。患者发生凝血功能异常的不良反应与抗菌药物的使用存在因果关系,加强 血药浓度监测和药学监护是防范此不良反应的重要手段。结论 临床药师开展药学监护,协助医师进行用药方案调整对降低临 床不良反应的发生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Accidents caused by brown spiders (Loxosceles genus) are classically associated with dermonecrotic lesions and systemic manifestations including intravascular haemolysis,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and acute renal failure. Systemic reactions occur in a minority of cases, but may be severe in some patients and occasionally fatal. The mechanisms by which Loxosceles venom exerts these noxious effects are currently under investigation. The venom contains several toxins, some of which have been well-characterised biochemically and biologically. The purpose of the present review is to describe some insights into loxoscelism obtained over the last ten years. The biology and epidemiology of the brown spider, the histopathology of envenomation and the immunogenicity of Loxosceles venom are reviewed, as are the clinical features, diagnosis and therapy of brown spider bites. The identification and characterisation of some toxins and the mechanism of induction of local and systemic lesions caused by brown spider venom are also discussed. Finally, the biotechnological application of some venom toxins are covered.  相似文献   

20.
The acronym DIC is commonly interpreted as "death is coming". This pessimistic view emphasizes the deficiency of available treatment options following diagnosis of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Clinically, DIC manifests as a systemic hemorrhagic disorder associated with widespread activation and eventual exhaustion of the coagulation system, although events underlying DIC also involve effectors of inflammation. DIC can be associated with diverse conditions including sepsis and major trauma and, when identified, signifies a significant worsening in prognosis and expected mortality. Although recent clinical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activated protein C reduces mortality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sepsis, there is a need for further investigation and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