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右心房横径(RAD)是否可以预测持续性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复发。方法:纳入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北京安贞医院行导管射频消融术的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共274例。消融策略为双侧环肺静脉隔离(PVI)基础上加行左心房顶部、二尖瓣峡部和三尖瓣峡部线性消融。术后以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随访患者心律失常复发情况。运用回归分析方法甄别与心律失常复发相关的危险因素并检测其预测效力。结果:术后随访平均24个月,共有174例消融术后复发。与未复发组相比,复发组左心房内径(LAD)显著性增大[(44.6±5.4)vs.(42.8±5.8)mm;P=0.009],但是两组的RA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3.5±5.6)vs.(43.7±6.1)mm;P=0.796)。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女性(HR=0.475,95%CI:0.260~0.867,P=0.015)﹑体质量指数(HR=1.063,95%CI:0.988~1.143,P=0.100)和LAD(HR=1.064,95%CI:1.015~1.115,P=0.010)是心房颤动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而RAD不是心房颤动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LAD(HR=1.053,95%CI:1.000~1.109,P=0.050)和女性(HR=0.418,95%CI:0.213~0.819,P=0.011)可以独立预测心房颤动消融术后复发。结论:右心房大小不能独立预测持续性心房颤动消融术后复发,推测有其他潜在的机制参与此类心房颤动的发生与维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阵发性心房颤动(AF)冷冻球囊消融术(CBA)后复发的预测因素。方法 107例接受CBA治疗的阵发性AF患者,随访CBA术后早期(3个月内)AF复发和晚期(3个月后)AF复发的情况并分析复发的预测因素。结果 24例(22.4%)在术后早期复发AF。多因素分析显示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尿酸(SUA)是术后早期复发的独立预测指标。随访(10.32±3.54)个月,19例(17.8%)在术后晚期复发AF,其中18例为早期复发患者。多因素分析显示SUA是晚期AF复发的独立预测指标(OR:1.058;95%CI 1.010~1.109,P0.017)。结论 SUA和早期AF复发可作为CBA术后晚期AF复发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连续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行导管消融术的阵发性房颤患者164例。房颤复发定义为消融3个月后发生持续30 s以上的快速房性心律失常。根据消融术前的MHR水平将患者分为MHR≤0.54组和MHR0.54组,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Cox回归分析探究影响房颤复发的因素。结果平均随访时间为(18.9±7.7)月,期间共53例(32.3%)患者复发。MHR0.54组患者的房颤复发率为43.9%(36/82),而MHR≤0.54组患者为20.7%(17/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 P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MHR水平与房颤病程、左房内径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呈正相关。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表明,MHR(HR=1.62,95%CI:1.13~2.13;P0.01)、左房内径(HR=1.40,95%CI:1.05~1.86;P=0.021)和早期复发(HR=2.13,95%CI:1.25~3.63;P0.01)是消融术后房颤复发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阵发性房颤导管消融术前的MHR水平与术后复发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房颤复发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压水平与心房颤动(AF)导管射频消融术(RFCA)术后复发的关系及机制。方法:收集首次行导管RFCA的AF患者318例,随访12个月,其中阵发性AF患者207例(65.1%),持续性AF患者111例(34.9%),根据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66例和非复发组252例,分析可能对AF消融术后复发产生影响的因素,并行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影响RFCA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压对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复发组与未复发组比较,舒张压(DBP)、AF类型、AF病程、左房内径(LAD)、高密度脂蛋白(HDL-C)、术后他汀类用药史、术后早期复发史、房颤抗凝(CHA2DS2-VASc)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中,DBP越高,病程越长,HDL-C越高,LAD越长,CHA2DS2-VASc越高,有持续性AF,术后未服用他汀类药物,术后早期出现复发,AF术后复发率越高。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BP、AF类型、AF病程、术后他汀类药使用史、术后早期复发史是AF消融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32,95%CI:1.004~...  相似文献   

5.
目的:左心房大小可以预测心房颤动(房颤)导管射频消融术后的复发。本研究旨在探讨右心房大小是否可以预测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方法:纳入2009-01-2011-12在北京安贞医院行导管射频消融术的阵发性房颤患者共196例。阵发性房颤的消融策略为双侧环肺静脉隔离(PVI)。术后以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随访患者心律失常复发情况。运用回归分析方法甄别与心律失常复发相关的危险因素并检测其预测效力。结果:术后随访(25.3±18.1)个月,共有111例消融术后复发。右心房横径(RAD)和左心房内径(LAD,r=0.285,P0.001),左心室射血分数(r=-0.241,P=0.001)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r=0.239,P=0.001)有关。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RAD可以独立预测房颤合并LAD增大患者术后复发(HR 1.044,95%CI1.007~1.082,P=0.021)。其中RAD的截断值为35.5 mm时的预测敏感性为85.4%,特异性为29.2%。KaplanMeier分析两组的窦性心律维持率有显著性差别(Log Rank P=0.034)。结论:右心房增大可以独立预测阵发性房颤合并左心房增大患者的房颤术后远期复发。推测双心房参与房颤的发生与维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HDL-C比值(MHR)对老年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晚期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行导管射频消融术的老年阵发性房颤患者82例,根据消融术3个月后房颤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31例和未复发组51例,收集入选患者术前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老年阵发性房颤行射频消融术患者术后晚期复发率为37.8%,复发组房颤病程、单核细胞、MHR及左心房内径明显高于未复发组,HDL-C明显低于未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校正相关因素后,左心房内径和MHR是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晚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OR=1.280,95%CI:1.079~1.518,P=0.005;OR=1.482,95%CI:1.153~1.906,P=0.002)。ROC曲线分析显示,MHR预测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晚期复发的曲线下面积为0.76(95%CI:0.650~0.870,P=0.000)。结论 MHR是老年阵发性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晚期复发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睡眠时长(SD)对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影响。方法:入选2017年2月至2017年10月,在北京安贞医院首次接受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的432例心房颤动患者,定期随访并收集患者的睡眠时长、心电图、24 h动态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等资料。根据术后第6个月的睡眠时长,将患者分为三组:睡眠时长不足组(SD≤6 h)、睡眠时长正常组(6SD8 h)、睡眠时长过多组(SD≥8 h)。结果:随访至术后第6个月, 330例患者维持窦性心律,97例患者复发,4例患者失访,1例患者死亡。睡眠时长正常组患者的窦性心律维持率明显高于睡眠时长不足组和睡眠时长过多组(85.9%vs. 60.7%vs. 69.5%,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左心房内径(HR=1.060, 95%CI:1.004~1.118)、睡眠时长不足(HR=2.643, 95%CI:1.540~4.535)及睡眠时长过多(HR=1.920, 95%CI:1.120~3.290)是消融术后心房颤动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睡眠时长不足或过多是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心房颤动(AF)射频消融(RFCA)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连续选取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AF患者129例,采用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校正影响RFCA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评估NLR对AF术后复发的影响,并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NLR对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经过平均15个月的随访后,共40例(31.0%)复发,其中阵发性AF复发25例(24.8%),持续性AF复发15例(5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以NLR的四分位数进行分组,从低到高的复发率分别为5(15.6%)、8(24.2%)、9(28.1%)、18(56.3%),存在显著差异(P=0.003)。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示,女性、左房内径(LAD)、持续性AF和NLR是AF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将NLR以四分位数纳入Cox回归分析进一步证实,高水平NLR会增加术后复发的可能(HR=3.917,95%CI:1.363~11.257,P=0.011)。ROC曲线评估NLR对AF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所有AF患者中AUC为0.701(95%CI:0.597~0.805,P0.001),阵发性AF患者中AUC为0.675(95%CI:0.543~0.806,P=0.009),持续性AF患者中AUC为0.80(95%CI:0.625~0.975,P=0.007)。结论高水平NLR与AF行RFCA术后复发相关,是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二尖瓣瓣环钙化(MAC)与心房颤动射频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行射频导管消融术的心房颤动患者785例,根据术后有无心房颤动复发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采用单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与心房颤动复发相关的危险因素,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评估MAC对心房颤动复发的影响。结果:平均随访(16±10)个月,心房颤动射频导管消融术后复发患者190例(24.2%),未复发患者595例(75.8%)。与未复发组比,复发组患者年龄更大,非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比例更高,超声心动图中MAC和中/重度二尖瓣反流的比例更高,左心房前后径(LAD)更大,CHA2DS2-VASc得分更高(P均<0.001)。单因素分析表明,MAC与射频导管消融术后心房颤动复发具有明确的相关性(HR=2.530,95%CI:1.639~3.907,P<0.001)。在校正年龄和性别后,MAC与射频导管消融术后心房颤动复发风险增加仍具有显著相关性(HR=1.52,95%CI:1.14~2.17,P<0.001)。对年龄、性别...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aMAP风险评分对小肝癌患者微波消融术后早期(1年内)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2016年7月至2021年7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肝病中心进行微波消融术治疗的142例小肝癌患者资料。男性121例, 女性21例;年龄≤60岁110例, >60岁32例。术后通过肝脏CT或磁共振成像(MRI)随访判断肿瘤残留及复发情况, 观测指标主要包括患者一般资料、影像学资料等。通过X-tile工具将患者划分为高aMAP评分组和低aMAP评分组。采用多因素Cox分析早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多因素Cox回归结果显示aMAP高评分、肿瘤最大径>20 mm、高甲胎蛋白水平为早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低aMAP评分组患者中位无复发生存期为25.5个月, 高aMAP评分组为6.1个月,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aMAP评分在预测小肝癌消融术后早期复发中有一定价值, 针对术前高aMAP评分的患者应行术后严密随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冷冻球囊消融术(CBA)和射频消融术(RFCA)对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治疗的有效性以及安全性;并分析房颤消融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本院行环肺静脉电隔离术的房颤患者共124例,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CBA组(n=69),RFCA组(n=55)。患者出院后定期进行门诊或电话随访,3个月空白期之后体表心电图记录到房颤、心房扑动(简称房扑)或房性心动过速(简称房速),或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中出现超过30 s的房颤、房扑或房速均被视为术后复发,比较两组有效性及安全性。根据有无复发分为复发组与无复发组,比较两组特征,分析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①术后共有119例患者完成随访,完成随访的67例CBA组患者中25例(37.3%)在术后3个月复发;52例RFCA组患者中18例(34.6%)复发,两组间无差异(P=0.761)。②并发症方面,CBA组中有1例出现穿刺部位血肿,3例出现一过性膈神经麻痹;RFCA组有4例出现穿刺部位血肿,1例出现动静脉瘘,2例出现心包压塞;两组均未发生心房食管瘘、膈神经损伤、严重肺静脉狭窄等严重并发症。③复发组左房内径(LAD)大于无复发组[(43.10±5.78)mm vs (40.49±5.09)mm,P=0.01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LAD为房颤消融术后病人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OR 1.090,95%CI 1.008~1.178,P<0.05)。结论冷冻球囊消融治疗房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不劣于射频消融术;LAD是房颤消融术后预测患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与阵发性心房颤动(AF)患者导管射频消融术后心律失常复发相关的预测因素。方法:收集2013-03至2016-03接受导管射频消融的阵发性AF患者142例,分为复发组(n=46)和未复发组(n=96),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差异。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阵发性AF消融术后复发相关的因素。根据尿酸水平(单位:μmol/L)的四分位数,分为Q1组(259,n=33)、Q2组(259~320,n=37)、Q3组(321~380,n=37)、Q4组(380,n=35),组间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尿酸及尿酸联合代谢综合征(MS)在AF术后复发预测中的价值。结果:复发组与未复发组临床资料比较,体重指数、糖尿病、MS、AF病程、CHADS_2评分、肌酐、尿酸、B型利钠肽、左心室射血分数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AF病程(OR=1.02,95%CI:1.01~1.03,P=0.002)、尿酸水平(OR=1.01,95%CI:1.00~1.01,P=0.046)、MS(OR=4.73,95%CI:1.36~16.45,P=0.014)是AF复发的独立预测因子。根据尿酸四分位数分组临床资料比较提示性别、体重指数、MS、肌酐、左心室射血分数及AF复发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ROC曲线分析提示,尿酸+MS在预测AF消融术后复发中的敏感性为80.4%,特异性为74.1%(AUC:0.79±0.04,95%CI:0.71~0.89,P=0.0001),而尿酸在预测AF术后复发中的敏感性为73.9%,特异性为57.2%(AUC:0.66,95%CI:0.56~0.76,P=0.02),尿酸+MS在AF消融术后复发中比尿酸更有预测价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酸及MS与阵发性AF消融术后复发相关,高尿酸合并MS对AF消融术后复发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3.
背景导管消融术是临床治疗心房颤动(AF)的主要手段,但术后仍存在一定复发风险,而老年AF患者导管消融术后低静息心率(RHR)发生率及复发率均较高。目的探讨低RHR与≥65岁AF患者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0月泰州市人民医院和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65岁并行左心房环肺静脉导管消融术的AF患者82例,根据术前RHR分为A组(50次/min,n=11)、B组(50~59次/min,n=17)、C组(≥60次/min,n=54);根据术后3个月AF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n=25)和非复发组(n=57)。比较A组、B组、C组患者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AF病程、CHADS_2评分、合并症(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心力衰竭)、器质性心脏病发生情况〕、左心房直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术后3个月复发率,并比较A、B、C组导管消融术前及术后3个月RHR;比较复发组与非复发组患者一般资料、左心室直径、LVEF、随访1年RHR;低RHR与≥65岁AF患者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的关系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A、B、C组患者年龄、AF病程、左心房直径及术后3个月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患者性别,CHADS_2评分,高血压、糖尿病、心力衰竭及器质性心脏病发生率,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A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R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组患者术后3个月RHR高于术前(P0.05)。(3)本组患者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率为30.5%(25/82)。复发组与非复发组患者性别,年龄,AF病程,高血压、糖尿病、心力衰竭、器质性心脏病发生率,LVEF,随访1年R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患者CHADS_2评分高于非复发组,左心房直径长于非复发组(P0.05)。(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RHR50次/min是≥65岁AF患者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65岁AF患者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率较高,而术前RHR50次/min是≥65岁AF患者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上应采取针对性措施控制RHR以降低患者导管消融术后复发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在观察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冷冻球囊消融术中迷走反应与术后房颤复发的相关性,分析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入选61例阵发性房颤患者,其中男38例,女23例,年龄(58.4±11.7)岁。所有患者术中监测迷走反应,并根据监测结果分为迷走阳性组和阴性组。术后根据Holter和心电图随访房颤复发情况。结果术中监测31例迷走反应阳性(50.8%),30例迷走反应阴性。随访(7.8±2.5)个月,10例房颤复发。其中,迷走阳性组复发率显著低于迷走阴性组(6.4%vs 26.7%,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提示迷走反应能独立预测冷冻术后房颤复发情况(Wald:4.005,95%CI:0.008~0.951,P=0.045)。结论冷冻术中迷走反应是阵发性房颤患者近中期是否复发的一项预测因子。去迷走神经化可能提高阵发性房颤冷冻消融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QTc是否与心房颤动导管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相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1月至2013年6月,在北京安贞医院第一次行导管射频消融术的HCM合并心房颤动患者共39例,收集术前心电图和其他临床资料,术后定期随访。结果:随访(14.8±11.7)个月,23例患者心房颤动消融术后复发(复发率59%)。与未复发组相比,复发组QTc显著性延长[(461±29)vs.(434±18)ms,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QTc和左心房前后径(LAD)是心房颤动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当QTc截断值为448ms时,其预测心房颤动复发的敏感性为0.81,特异性为0.78。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QTc每增加10ms,心房颤动复发的风险比为1.227(95%CI:1.053~1.431,P=0.009)。与LAD单独预测术后复发相比,LAD和QTc联合能更好地预测心房颤动消融术后复发。短QTc和左心房偏小的患者无心房颤动复发。结论:QTc延长能预测HCM合并心房颤动患者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短QTc和左心房偏小的患者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女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合并多支血管病变(MVD)患者直接PCI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05年1月~2015年1月就诊于北京安贞医院年龄≥60岁的诊断为STEMI合并MVD并完成直接PCI的女性患者148例,平均随访4年,根据患者是否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分为MACE组50例和非MACE组98例。利用Cox回归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结果 MACE组患者红细胞比容明显低于非MACE组[(32.15±15.38)%vs(36.66±13.58)%,P=0.017]。胸痛到直接PCI时间>6h患者较<2h患者远期发生MACE的风险增加3.299倍(95%CI:1.290~8.438,P<0.05);估算肾小球滤过率是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HR=2.472,95%CI:1.129~5.410,P<0.05);支架置入前行球囊预扩张是患者的保护因素(HR=0.455,95%CI:0.227~0.911,P<0.05)。结论直接PCI术前时间延误及肾功能下降是老年女性STEMI合并MVD患者的主要危险因素,而术前使用球囊预扩张是其重要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采用256层螺旋CT定量评价左心耳解剖结构与心房颤动(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研究纳入83例首次进行射频消融术的房颤患者,平均年龄(60.36±10.11)岁,男性49例(59.04%)。所有患者术前均行256层螺旋CT检查,测量左心房体积、左心耳体积、左心耳开口周长、短径、长径、深径并收集患者临床资料。83例房颤患者行射频消融术后中位随访时间19(4~24)个月,27例(32.53%)患者复发。根据有无复发分为复发组(n=27例)和未复发组(n=56例)。结果:对8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复发组持续性房颤患者及心力衰竭(心衰)患者较未复发组比例更高,CHA2DS2-VASc评分更高(P均<0.05);对左心耳解剖结构分析,左心房体积、左心耳体积、左心耳开口周长、短径、长径、深径,复发组均大于未复发组(P均<0.0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较大的左心耳体积是房颤复发的独立预测因子(HR=1.160,95%CI:1.095~1.229,P<0.001);左心耳体积>9.25 ml对射频消融术后复发具有一定预测价值,敏感度85.2%、特异度67.9%、AUC 0.82,房颤复发率较高(P<0.00l)。结论:房颤会造成心脏结构重构,左心耳各解剖径线明显增大可能是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原因,并且发现左心耳体积增大是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对新发心房颤动(房颤)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2010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不伴房颤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83例,根据随访期间是否新发房颤分为房颤组69例及非房颤组614例。记录基线特征、超声心动图参数。进行动态血压监测,按收缩压变异性中位数9.89mm Hg(1mm Hg=0.133kPa)将入选患者分为高变异性342例和低变异性341例。应用Cox回归方程分析血压变异性对新发房颤的影响。结果房颤组24h收缩压变异性明显高于非房颤组[(11.13±3.50)mm Hg vs(10.21±3.41)mm Hg,P=0.034],24h舒张压明显低于非房颤组[(67.19±8.16)mm Hg vs(69.33±8.39)mm Hg,P=0.04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24h收缩压变异性、脑出血及心脏永久性起搏器置入是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新发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HR=1.949,95%CI:1.175~3.233,P=0.010;HR=2.983,95%CI:1.075~8.277,P=0.036;HR=2.567,95%CI:1.370~4.810,P=0.003)。结论收缩压变异性升高是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新发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导管射频消融(RFCA)和冷冻球囊消融(CBA)对心房颤动(AF)行肺静脉电隔离(PVI)后早期复发(ERAF)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1月于郑州人民医院心内科就诊的AF患者86例,其中男性58例(67.4%),平均年龄52~73(61.7±9.8)岁,阵发性房颤(PAF)76例(88.4%)。所有患者均接受PVI术治疗AF。根据手术方法分成两组,每组各43例,RFCA组平均年龄54~73(63.4±9.2)岁,男性28例(65.1%),CBA组平均年龄52~71(60.1±10.2)岁,男性30例(69.8%)。术后3个月进行随访,对两组复发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过90 d随访,共24例患者(27.9%)复发,其中RFCA组11例(25.6%),CBA组13例(30.2%),Kaplan-Meier生存分析得出两组复发率无统计学差异(Log-Rank:P=0.758)。Cox多因素分析表明,左房内径(LAD,P=0.017)和持续性房颤(PeAF,P=0.019)是CBA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而LAD是RFCA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23)。结论两组手术方法术后早期复发率无显著差异。LAD是RFCA术后早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而LAD和PeAF是CBA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 探讨术前血清sST2浓度以及sST2联合左心房前后径(LAD)对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 方法 研究2019年2月至2019年10月间在我院心内科住院并且进行射频消融手术治疗的心房颤动患者84例患者,其中阵发性房颤57例,持续性房颤27例,男性48人,女性36人,平均年龄64.24±10.168岁。收集所有患者术前一般临床资料和血液学指标。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sST2浓度。心脏超声于收缩末期胸骨旁长轴切面测量左心房前后径。所有入选的房颤患者于消融术后3、6、12月定期随访。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sST2联合LAD对房颤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 结果 通过单因素COX回归及多因素COX回归模型,提示血清sST2(HR 1.014,95%CI 0.986-1.035, P=0.035)、LAD(HR 1.271,95%CI 0.946-1.378, P=0.036)是影响房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sST2联合LAD预测房颤复发的能力进一步提升,ROC曲线下面积为0.907,灵敏度0.846,特异度0.894。 结论 术前检测血清sST2浓度以及sST2联合超声测量LAD可对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提供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