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胰源性门脉高压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胰源性门脉高压症是以上消化道出血为主要表现的临床比较少见的疾病。引起胰源性门脉高压症的原因很多,主要是急、慢性胰腺炎,胰腺假性囊肿,胰腺肿瘤,造成脾静脉回流受阻,使左侧门静脉压力升高,胃底静脉曲张。治疗上主要针对病因处理,脾切除和原发胰腺疾病的处理(包括胰体尾切除)是治愈本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胰源性门脉高压症并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曙光  阮长乐 《腹部外科》1995,8(3):109-110
慢性胰腺炎、胰腺囊肿、胰腺肿瘤等均可导致肝外型门脉高压症,以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它具有胰腺疾病,胃底、食管下端静脉曲张,脾肿大,肝功正常四大特点。胰源性门脉高压症的有效治疗是脾切除。同时根据病人不同的胰腺疾病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其预后明显好于肝硬变门脉高压症。  相似文献   

3.
朱伟 《腹部外科》2002,15(6):335-336
目的 探讨胰源性门脉高压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并发脾动脉胰管或胰腺假性囊肿胰管出血的发病机制、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和治疗 ,为诊断和处理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治的 2例临床资料 ,并结合文献进行探讨。结果 脾脏、胰尾一并切除 ,效果可靠 ,随访 2年以上无出血。结论 胰源性门脉高压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并发胰管出血临床上罕见。慢性胰腺炎史 ,长期间歇性上腹痛及痛后黑便、呕鲜血、脾肿大和肝功能正常是本病的特征。急诊胃十二指肠内窥镜检查和胰胆管逆行造影、选择性脾动脉造影是诊断本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袁惠华  史海安 《腹部外科》1993,6(4):162-163
本文通过4例胰源性门脉高压症引起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胃镜检查,结合脾静脉与胰腺的解剖关系及B超、CT检查和手术探查结果,阐述了胰源性门脉高压症的胃镜特点:(1)病史不典型,易被忽略,多因上消化道出血或贫血就诊。(2)无肝硬化病史,均系胰腺病变引起,测门静脉压力正常,脾静脉压力明显升高。(3)胃镜见食管、贲门粘膜正常,单纯胃底或胃体左侧静脉曲张。若呈蛇形、扭曲、花环、团状的皱样改变,表面色泽正常,易误诊为肿瘤或肿胀皱。切忌取活检,否则导致严重大出血八4)治疗以手术为首选。  相似文献   

5.
胰源性门脉高压症是由于胰腺疾病致使脾静脉受压、扭曲、管壁增厚或管内堵塞,影响脾静脉回流,最终脾脏肿大和脾门区静脉压增高,形成区域性门脉高压,因此亦称“区域性门脉高压症”(RPH)、“局限性门脉高压症”、“左侧门脉高压症”、“胃区门脉高压症”或“脾-门静脉高压症”。胰源性门脉高压症的诊断和治疗已得到共识,但一些临床医生对本病尚缺乏足够的认识,容易造成误诊误治。我们在复习文献基础上报告1病例,以提高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6.
对胰源性门静脉高压症的认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胰源性门静脉高压症又名胰源性区域性门静脉脉高压症.又称为左侧肝外门静脉高压症(1eftsided extrahepatic portal hypertension,LEPH),指脾静脉血回流受阻引起的胃脾区域静脉压力增高,造成胃黏膜下静脉曲张,继而可发生上消化道出血,是上消化道出血少见原因之一.临床医师对此病认识不足,常造成误诊和漏诊,现就此认识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7.
胰源性门静脉高压临床罕见,为脾静脉阻塞导致脾肿大,胃和(或)食管静脉曲张,但病人肝功能正常。胃静脉曲张是胰源性门静脉高压引起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很高,且及时诊断和治疗很困难。迄今为止,尚无最佳治疗策略的相关共识。经导管脾动脉栓塞术是替代脾切除的方法,治疗胰源性门静脉高压引起的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安全性和有效性均良好。本文报道1例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科的病人,因自身免疫性胰腺炎导致胰源性门静脉高压,引起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病人确诊后行经导管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逐渐停止,胃静脉曲张明显改善。定期随访显示,病人术后无上消化道出血复发,也无术后并发症发生。结果表明,经导管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病人胰源性门静脉高压相关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微创安全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慢性胰腺炎引起的左侧门脉高压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慢性胰腺炎引起的左侧门脉高压症巢振南(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西安710032)左侧门脉高压症又称节段性、区域性或脾性门脉高压症,是一种少见的肝外型门脉.高压症,约占5%。主要因胰腺慢性炎症或囊肿引起孤立的脾静脉梗阻、脾内高压、脾脏肿大和胃底静脉曲张出血...  相似文献   

9.
胰源性门脉高压症二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胰源性门脉高压症 (pancreaticsinistralportalhypertension ,PSPH)又名左侧门脉高压症 ,主要由于胰腺疾病所致孤立性脾静脉血栓形成或脾静脉梗阻 ,导致脾静脉压力增高 ,临床表现为脾大和 (或 )胃底静脉曲张 ,1970年由Sutton最早描述此病。本病常见病因为慢性胰腺炎及胰体尾恶性肿瘤 ,后者早期诊断十分困难。我们近来收治 2例胰体尾恶性肿瘤合并左侧门脉高压症病人 ,结合诊治经过及文献资料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病例 1:女 ,5 1岁。主因间断黑便3年余 ,加重伴呕血 4d于 1998年 2月 19日收入院。既往无肝炎、肝硬化。入院查体右下腹轻…  相似文献   

10.
慢性胰腺炎与胰源性区域性门脉高压症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慢性胰腺炎与胰源性区域性门脉高压症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北京,100853)周宁新慢性胰腺炎导致的胰源性区域性门脉高压症是一种因脾静脉回流受阻所致的“区域性门脉高压症”,有些人也称之为“左侧门脉高压”、“局限性门脉高压”或“脾-门静脉高压症”等。早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胰源性左侧肝外门静脉高压症(LEPH)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例LEPH病人临床资料.结果LEPH主要表现为黑便、呕血和脾肿大、脾功能亢进,并有胰腺炎、胰腺肿瘤或胰腺外伤表现,而无肝脏疾病表现,内镜下以孤立性胃底静脉曲张为主.术前易误诊为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本组病例中行单纯脾切除2例,脾切除+胰体尾切除术5例,脾动脉结扎1例.结论胰腺疾病可致门静脉高压症,脾静脉栓塞是本病直接原因.胰腺疾病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应想到本症可能,脾切除术可有效控制出血.  相似文献   

12.
胰源性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主要表现为脾大、胃底静脉曲张并可致消化道出血,临床较为少见。多种胰腺疾病如慢性胰腺炎、胰体尾肿瘤等均可导致此症,其病理基础为上述胰腺病变导致脾静脉狭窄或栓塞,而脾动脉供血正常,脾充血肿大,脾静脉血回流由胃短静脉代偿,致胃底部形成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对于肝功能正常而合并脾大的消化道出血者应考虑到胰源性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的可能。脾切除可有效控制出血,治疗上还应考虑针对胰腺原发疾病的治疗,该病的预后主要取决于胰腺的原发疾病。  相似文献   

13.
脾静脉梗阻引起的脾静脉高压(SVH)曾有左侧门脉高压症、胃门脉高压症,肝外门脉高压症和区域性门脉高压症之称,所引起的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表现与门脉高压症(PH)相似,但两者的手术处理截然不同。作者回顾性分析1992~1994年所收治的58例胃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其中7例系SVH所致。SVH的CT扫描提示脾静脉缺失或不寻常狭窄,如CT扫描阴性,存在胃底静脉曲张和脾肿大而无晚期门脉高压症的影像学表现,如肝脏结节状轮廓、腹水、肠系膜静脉充血、肠系膜下静脉和脐旁静脉扩张,可考虑SVH的诊断。多普勒超声扫描提示脾静  相似文献   

14.
胰源性门静脉高压症又名胰源性区域性门静脉脉高压症,又称为左侧肝外门静脉高压症(LEPH),是指脾静脉血回流受阻引起的胃脾区域静脉压力增高,造成胃黏膜下静脉曲张,继而可发生上消化道出血,是上消化道出血少见原因之一,临床医生对此病认识不足,常常造成误诊和漏诊,现就其诊治经验浅谈如下。一、病理生理解剖学显示脾静脉紧贴在胰腺后方,与胰体尾部伴行,部分脾静脉在胰体尾部常被胰实质包绕1/2~3/4周,因此,任何胰腺病变(尤其是胰体尾部病变)都可能使脾静脉受到累及。脾静脉回流一旦受阻,脾脏淤血肿大,表现为脾功能亢进。随着脾静脉压进一步…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告4例诊断为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脾切除术后再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而经手术或尸体解剖证实2例为“门脉高压性胃病”的急性胃粘膜出血;另2例分别为十二指肠活动性溃及胃癌出血。作者等提出对门脉高压症脾切除术后再发上消化道大出血时,应常规作急症术前或术中胃镜检查,以免疫误诊治。  相似文献   

16.
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亦称为“左侧门静脉高压”、“局限性门静脉高压”等,是指无肝硬化的高压症,涉及肠系膜上静脉、脾静脉或整个脾肠系膜静脉门脉轴继发性病变。区域性门静脉高压根据病因可分为胰源性、脾源性和腹膜后源性三类,其中以胰源性最常见。胰源性中又以慢性胰腺炎最为常见。我院自1995年1月至2004年12月间共收治胰源性门静脉高压12例,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胰源性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1例胰源性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资料。结果11例表现为胃底静脉曲张、脾肿大和合并胰腺疾病,但肝脏正常行单纯脾切除术9例,脾切除加胰体尾切除术1例,其它手术1例。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随访10例,术后均未再出血。结论胰源性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是术前、术中能够作出正确的诊断和根治的疾病。  相似文献   

18.
胰源性门静脉高压症是由胰腺疾病引起的门静脉高压,临床上较为罕见,存在胰腺原发疾病、胃底静脉曲张、脾肿大和肝功能正常是其特征性表现。脾切除是有症状的胰源性门静脉高压症的主要治疗手段。预后主要取决于胰腺原发疾病,治疗原发病和防治并发症(主要是上消化道出血)是其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胰源性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分析收治的7例胰源性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资料。6例有慢性胰腺炎病史,其中4例合并假性囊肿,1例为胰体尾部癌。术前肝功能检查均正常。5例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胃镜检查发现胃底静脉曲张。
结果:7例均行手术治疗,单纯脾切除2例,胰周坏死组织清除+脾切除+门奇静脉断流术1例,胰尾囊肿切除+脾切除术1例,假性囊肿内引流+脾切除术2例,胰体尾切除+脾切除术1例。术后随访胃底静脉曲张消失,均未再发生出血。
结论:胰源性门静脉高压症手术治疗效果令人满意,对有症状的患者,在治疗胰腺疾病的同时应附加脾切除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左侧门脉高压症的诊治体会。方法回顾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近10年收治24例左侧门脉高压症患者术前检查、治疗方法及手术技巧和随访结果。结果 24例左侧门脉高压症患者均继发于胰腺疾病,反复发作胰腺炎17例(70.8%),胰腺癌4例(16.7%),医源性1例(4.2%),慢性胰腺炎2例(8.3%),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37.5%)、脾大(100%)、消化道出血(58.3%)、腹部包块(12.5%)。影像学发现脾静脉栓塞或者狭窄者(10/24)例,脾静脉造影证实脾静脉梗阻(2/2)例,胃镜检查发现孤立性胃底静脉曲张(14/19)例,孤立性食管下段静脉曲张(5/19)。共19例患者获得随访(79.2%),随访时间1~128个月。15例患者(62.5%)采取手术治疗,手术方案主要是脾切除或联合胰尾切除或联合门奇静脉断流术,术中出血超过500ml者8例,大于1000ml者3例,且15例手术患者均获得随访,手术治疗对消化道出血效果确切。结论左侧门脉高压临床特征明确,诊断确切,若有消化道出血,应行手术治疗,但反复发作的胰腺炎会导致左侧门脉高压症患者胰腺粘连致密从而增大手术难度,因此应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