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和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疗效及预后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DLBCL患者初诊时的RDW、Fib与临床特征及转归的关系,根据RDW、Fib正常值将患者分为低RDW组(≤15%)和高RDW组(15%)、低Fib组(Fib≤4 g/L)和高Fib组(Fib4 g/L),比较2组患者疗效、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及疾病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各指标与疗效及预后的关系。结果:高RDW与低RDW组相比,高RDW组疗效(P0.001)、OS(P=0.004)和PFS(P=0.007)均较差;高Fib组与低Fib组相比,高Fib组疗效(P=0.015)和PFS(P=0.04)较差;多因素分析显示,高RDW是影响DLBCL患者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OR=3.394,95%CI 1.093-10.539,P=0.035)。结论:高RDW、高Fib与DLBCL患者较差的疗效及不良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鼻型NK/T淋巴瘤(ENKTL)患者放化疗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疗效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191例初治ENKTL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用ROC曲线确定NLR阈值,将患者分为低NLR组(NLR5. 5)和高NLR组(NLR≥5. 5),分析两组临床特征,无进展生存期(PFS)及总生存期(OS)的差异。结果低NLR组累计生存率高于高NLR组(P 0. 05)。治疗前外周血NLR≥5. 5与国际预后指标(IPI)、韩国预后指标(KPI)及NK/T淋巴瘤预后指标(PINK)均不是PFS及OS的独立预后因素,但NLR危险比(HR)值高于IPI、KPI、及PINK。结论治疗前外周血NLR是ENKTL的简易预后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老年(≥65岁)套细胞淋巴瘤(MCL)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影响因素,探讨基础营养和疾病状态对老年MCL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21年2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等11个中心收治的255例老年MCL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指标包括年龄、性别、MIPI评分、治疗方案及疗效,采用Kaplan-Meier法和Cox回归模型进行预后的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对50例有白蛋白水平及基础疾病资料的老年MCL患者进行老年综合疾病评估,分析老年患者基础疾病和基础营养状态,以及老年综合疾病状态对预后的影响。结果在纳入的795例MCL患者中,老年MCL患者255例(32.1%)。老年MCL好发于男性(78.4%),中位年龄69(65~88)岁,初诊时多为晚期(88.6%)。老年MCL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7.3%,完全缓解率为33.3%。3年总生存(OS)率为42.0%,3年无进展生存(PFS)率为21.2%。老年MCL患者相较年轻患者更易合并高血压等慢性基础疾病。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PFS期相关的独立预后不良因素包括高龄(P=0.021)、Ann Arbor分期Ⅲ~Ⅳ期(P=0.003)、高LDH水平(P=0.003)、骨髓受累(P=0.014);与OS期相关的独立预后不良因素包括高龄(P=0.001)、高LDH水平(P=0.003)。老年综合疾病评估提示肾功能不全为与OS相关的预后不良因素(P=0.047)。结论老年MCL患者合并基础疾病更多;高龄、高LDH水平、肾功能不全、骨髓受累、Ann Arbor分期Ⅲ~Ⅳ期为老年MCL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外周血红蛋白/红细胞分布宽度比值(HRR)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265例初诊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同期132名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HRR最佳截断值;应用卡方检验分析HRR与DLBCL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法比较不同分组HRR患者的总生存(OS)率和无进展生存(PFS)率;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HRR最佳截断值为0.936,以此为界分为低HRR组(<0.936)和高HRR组(≥0.936)。低HRR组患者ECOG评分较高、Ann Arbor分期较晚、LDH水平高于正常值、NCCN-IPI评分较高。K-M生存分析显示,低HRR组的OS(P<0.001)和PFS(P<0.001)时间均较高HRR组显著缩短。多因素Cox分析结果显示,HRR是影响DLBCL患者OS(HR=0.377,95%CI:0.236-0.603,P<0.001)和PFS(HR=0.38...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对预测可手术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河南省肿瘤医院2015年6月至2016年4月334例接受手术治疗的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以FIB指标的最佳截点值2.90 g/L为界,血浆FIB≥2.90 g/L为高FIB组,血浆FIB2.90 g/L为低FIB组。分析FIB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应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及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术前FIB水平对患者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的影响。结果: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低FIB组163例(48.8%),高FIB组171例(51.2%)。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T分期与FIB水平相关(W=10 817,P=0.015)。高FIB组患者平均生存期为26.60个月,低FIB组患者平均生存期为29.17个月,低FIB组的平均生存期显著优于高FI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497,P=0.011)。单因素分析显示血浆FIB水平(HR=1.994,95%CI:1.163~3.418,P=0.012),T分期(HR=2.213,95%CI:1.196-4.097,P=0.011),N分期(HR=3.883,95%CI:2.278-6.621,P0.001),TNM分期(HR=0.248,95%CI:0.139~0.443,P0.001)与OS密切相关。在α=0.1的水平,血浆FIB为食管鳞状细胞癌的独立预后因素(HR=1.680,95%CI:1.062~2.805,P=0.062),对比低FIB组,高FIB组患者的死亡风险高68%。结论:术前血浆纤维蛋白为食管鳞状细胞癌的不良生存预后因子。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对预后评估作用。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至2017年5月177例确诊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初治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及其对预后的影响。结果:单因素预后分析发现,分期Ⅲ-Ⅳ期(P=0.004,P=0.029)、ECOG评分2-4分(P=0.003,P=0.042)、结外受累 1处(P=0.000,P=0.031)、异常升高的LDH值(P=0.000,P=0.046)为影响患者OS与PFS的危险因素;B症状(P=0.020)、异常升高的β2-MG值(P=0.020)仅影响患者OS。COX多因素分析显示,异常升高的β2-MG值(P=0.044)及分期(P=0.046)为影响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期(P=0.029)是影响患者PFS的独立因素。年龄调整的IPI(aaIPI)评分2-3分的患者与初治骨髓受累的患者OS(P=0.000,P=0.000)与PFS(P=0.013,P=0.000)更差。结论:异常升高的β2-MG值是影响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OS的独立因素,分期是影响患者OS与PFS的独立因素。aaIPI评分2-3分患者与初治骨髓受累的患者OS与PFS更差。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分析术前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NLR)对肾上腺皮质癌(ACC)患者的预后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5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22例肾上腺皮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其年龄、体质指数(BMI)、肿瘤直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白蛋白、血红蛋白等相关数据,电话随访明确每个患者的生存状况、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及总生存时间(OS),采用ROC曲线确定NLR最佳临界值,分为高NLR组和低NLR组,分别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年龄、BMI、肿瘤最大径、白蛋白、血红蛋白(Hb)、血糖、OS、PFS等临床数据,通过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绘制生存曲线,并通过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明确ACC患者的独立预后因子。结果根据ROC曲线,NLR的cut off值为2.479,按NLR2.479和NLR≤2.479将患者分为两组,高NLR组的白蛋白水平显著低于低NL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NLR组患者的平均年龄、血糖水平高于低NLR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NLR组的PFS为6(2.25,18.00)个月,OS为18.5(7.50,29.75)个月,而低NLR组PFS为31.5(19.25,74.25)个月,OS为42(25.75,74.25)个月,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后,本组发现高NLR组发生转移的概率高(HR=7.402,95%CI:1.662~32.963),且死亡的风险大(HR=13.713,95%CI:1.287~146.093)。结论 NLR高低对于ACC患者的预后具有较高的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外周血NK细胞数目变化在套细胞淋巴瘤(mantle cell lymphoma,MCL)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以本院2003年11月至2011年11月收治的84例套细胞淋巴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所有患者空腹静脉血于24 h内染色并上流式细胞仪检测。记录患者年龄、性别、病理分型、B症状、临床分期、NK细胞绝对数(ANKC)、血红蛋白、乳酸脱氢酶、β2微球蛋白、骨髓浸润情况和套细胞淋巴瘤国际预后指数(MIPI)。对所有患者均进行随访。结果:患者不同年龄、性别、是否合并B症状、Ann Arbor分期、Hb和LDH水平、是否有骨髓浸润、β2微球蛋白和MIPI间的ANKC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ANKC预测预后的最佳阈值为0.10×10~9/l,AUC为0.798(95%CI:0.689-0.902)(P0.01),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4.6%和73.8%。ANKC≥0.10×10~9/L患者3年无进展生存期率(62.8%)高于ANKC0.10×10~9/L患者(32.1%)(P0.01)。ANKC≥0.10×10~9/L患者3年总生存期率(81.5%)高于ANKC0.10×10~9/l患者(43.8%)(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影响MCL患者PFS和OS的独立预测因素为外周血ANKC值和MIPI(P0.05)。结论:外周血NK细胞数目的变化对判断MCL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可作为临床判断MCL患者病情的重要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伴有骨髓侵犯的弥慢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常见细胞遗传学异常,以及这些遗传学异常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具有完整细胞遗传学资料的47例伴骨髓侵犯DLBCL患者的骨髓染色体核型结果,分析其特征以及与预后的关系。结果:47例患者中25例检测出核型异常(53%),以复杂核型异常(≥3种异常)为主(19例,占40%)。异常核型最常累及的染色体为1和18号染色体(均为26%),其次分别为3号染色体(23%),6号染色体(19%),7、8和14号染色体(3者均为13%)。染色体异常的类型方面,最常见的数量异常为+3(13%),其次为+5、+7、+12、+18和-21(均6%),最常见的结构异常为1q+(17%),其次为1p+、2p21-p23异常、6q-、8q+、14q+、18p+和18q+(均6%)。预后影响分析发现IPI≥3分(P=0.03)和染色体核型异常(P=0.005)对无进展生存(PFS)有显著不利影响,IPI≥3分(P=0.024)、LDH高于3倍正常上限(P=0.027)和染色体核型异常(P=0.001)对总生存(OS)有显著不利影响。多因素分析显示,仅染色体核型异常是PFS(P=0.037,HR 2.323)和OS(P=0.015,HR 2.833)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进一步分析核型异常的类型对预后的影响结果发现,1q+,8q+,+12,12q+,18p+和2p21-23异常对PFS有显著不良影响,1q+,+3,+5,+7,8q+,+12,12q+和2p21-23异常对OS有显著不利影响。综合临床特征及上述核型异常类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8q+(P=0.022,HR 2.701)和IPI≥3分(P=0.043,HR 2.949)对PFS有显著不利影响,1q+(P=0.032,HR 2.973)对OS有显著不利影响。结论:骨髓受累的DLBCL患者中,合并细胞遗传学异常的患者生存期更短,是其独立的不良预后因素,其中8q+和1q+分别是PFS和OS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营养状况(CONUT)评分对初诊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并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至2018年10月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根据国际骨髓瘤诊断标准明确诊断为MM的11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年龄、性别、MM分型、淋巴细胞绝对数、中性粒细胞绝对数、单核细胞绝对数、血红蛋白、血小板数、β2-微球蛋白、乳酸脱氢酶、白蛋白、球蛋白、胆固醇、血肌酐等临床指标与CONUT评分之间的关系,探讨上述指标对初诊MM患者的预后价值。使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用Kaplan-Meier曲线计算各亚组之间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生存曲线之间的差异采用双尾Log-rank检验;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CONUT评分预测OS的最具区分性的临界值;对非参数分布的样本进行Mann-Whitney U检验,分类变量采用卡方检验;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确定与OS相关的因素。结果:与高CONUT评分组相比,低评分组有更好的OS(中位OS分别为43.3和127.67个月,95%CI:57.065-78.345,P=0.038),同时,低评分组淋巴细胞绝对数、中性粒细胞绝对数、单核细胞绝对数、血红蛋白、血小板数、白蛋白和胆固醇的水平较高,但球蛋白水平降低。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年龄(HR=1.027,95%CI:1.000-1.054,P=0.048)、单核细胞绝对数(HR=11.284,95%CI:22.968-42.897,P 0.001)、CONUT评分(HR=1.198,95%CI:1.036-1.385,P=0.015)、M蛋白(非Ig G/Ig G型)类型(HR=0.503,95%CI:0.259-0.977,P=0.043)是MM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CONUT评分作为免疫-营养评分是能有效预测MM患者预后且方便易得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含利妥昔单抗化疗方案治疗晚期套细胞淋巴瘤(MCL)患者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21年7月丹东市第一医院收治的42例晚期MCL患者的临床资料,化疗方案中均包括利妥昔单抗。采用MCL国际预后指数(MIPI)评估患者预后,ECOG评分评估患者功能状态,评估治疗疗效、疾病控制率(DCR)、客观缓解率(ORR)及不良反应发生率,采用Kaplan-Meier法评估无进展生存期(PFS)及总生存期(OS),应用Cox回归对筛选的临床特征、分子病理、治疗反应以及预后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42例患者中位发病年龄为70岁,其中男性31例、女性11例。27例接受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化疗,6例接受利妥昔单抗联合苯达莫斯汀方案化疗,9例接受利妥昔单抗联合伊布替尼方案化疗。42例晚期MCL的客观缓解率为42.8%,疾病控制率为61.9%,中位OS为63个月(95%CI:50.030~75.930),中位PFS为18个月(95%CI:6.645~29.355)。皮疹和间质性肺炎为最常见的不良反应。结论 晚期MCL患者应用含利妥昔单抗方案治疗具有较好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12.
目的系统性评价CellSearch检测循环肿瘤细胞在转移性乳腺癌患者预后中的作用。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等,收集CellSearch检测循环肿瘤细胞(CTCs)对转移性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研究。以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期(OS)为观察终点,ReviewManager5.1进行Meta分析。结果19篇英文文献包含3710例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纳入荟萃分析,分析结果显示CTCs阳性组与肿瘤转移灶数目增加呈强相关(OR=1.53,95%CI:1.261.85)。与肿瘤原发灶HER2+(OR=1.15,95%CI:0.621.85)。与肿瘤原发灶HER2+(OR=1.15,95%CI:0.622.13),肿瘤分级(OR=1.68,95%CI:0.552.13),肿瘤分级(OR=1.68,95%CI:0.555.14),肿瘤治疗(OR=0.89,95%CI:0.725.14),肿瘤治疗(OR=0.89,95%CI:0.721.11)无相关性。CTC阳性组较阴性组在PFS(HR=1.67,95%CI:1.441.11)无相关性。CTC阳性组较阴性组在PFS(HR=1.67,95%CI:1.441.92)、OS(HR=2.80,95%CI:2.321.92)、OS(HR=2.80,95%CI:2.323.37)上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不同的标本采集时间进行亚组分析,CTC阳性组均比CTC阴性患者预后差。结论CellSearch System检测CTCs用来预测转移性乳腺癌患者预后,其中,CTC阳性组是肿瘤的转移的风险因素,基线及治疗前CTC阳性组均预示转移性乳腺癌患者预后不良,敏感性分析和漏斗图分析结果提示该研究结果可信度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老年(≥65岁)套细胞淋巴瘤(MCL)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影响因素, 探讨基础营养和疾病状态对老年MCL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21年2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等11个中心收治的255例老年MCL患者的临床资料, 主要指标包括年龄、性别、MIPI评分、治疗方案及疗效, 采用Kaplan-Meier法和Cox回归模型进行预后的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对50例有白蛋白水平及基础疾病资料的老年MCL患者进行老年综合疾病评估, 分析老年患者基础疾病和基础营养状态, 以及老年综合疾病状态对预后的影响。结果在纳入的795例MCL患者中, 老年MCL患者255例(32.1%)。老年MCL好发于男性(78.4%), 中位年龄69(65~88)岁, 初诊时多为晚期(88.6%)。老年MCL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7.3%, 完全缓解率为33.3%。3年总生存(OS)率为42.0%, 3年无进展生存(PFS)率为21.2%。老年MCL患者相较年轻患者更易合并高血压等慢性基础疾病。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与PFS期相关的独立预后不良因素包括高龄(P=0.021)、Ann Arbor分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不同时间进行修订版国际预后积分系统(IPSS-R)及WHO预后积分系统(WPSS)评分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预后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9年6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allo-HSCT的184例MDS患者临床资料,在初诊及移植前两个时间点进行IPSS-R及WPSS评分,比较两者预后评估价值,分析影响移植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中位随访21.9(0.5~47.5)个月,移植后2年总体生存(OS)、无进展生存(PFS)率分别为(75.1±3.4)%、(71.6±3.6)%,2年复发(RR)率和无复发死亡率(NRM)分别为(11.9±0.1)%、(16.5±0.1)%。初诊时IPSS-R≤3.5分与>3.5分组OS、P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09;P=0.724),WPSS≤2分与>2分组OS、P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62;P=0.726)。移植前除外10例患者转化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174例患者可进行IPSS-R及WPSS评估,其中IPSS-R≤3.5分组OS、PFS率显著优于>3.5分组[OS:(88.6±4.1)%对(65.8±5.3)%,P=0.003;PFS:(87.6±4.2)%对(60.5±5.8)%,P=0.002],WPSS≤2分与>2分组间OS、P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84;P=0.565)。此外,移植前IPSS-R较初诊时相比改善组OS、PFS率显著优于未改善组[OS:(83.8±4.6)%对(69.3±5.8)%,P=0.027;PFS:(82.8±4.4)%对(64.0±7.2)%,P=0.006],多因素分析发现移植前TP53突变(P=0.047,HR=2.460,95%CI 1.014~5.971)和移植前IPSS-R>3.5分(P=0.021,HR=2.510,95%CI 1.151~5.476)是影响OS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移植前细胞遗传学差及极差(P=0.008,HR=2.765,95%CI 1.305~5.856)和移植前IPSS-R>3.5分(P=0.017,HR=2.457,95%CI 1.175~5.141)是影响PFS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结论移植前进行IPSS-R评分对行allo-HSCT的MDS患者的预后评估有重要价值,移植前IPSS-R较初诊时改善的患者有着更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PET代谢参数最大标准摄取值(maximum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max)、全身肿瘤代谢体积(whole-body metabolic tumor volume,WBMTV)和全身总糖酵解率(whole-body total lesion glycolysis,WBTLG)在初诊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extranodal NK/T-cell lymphoma,nasal type,ENKTL)中的预后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常规治疗前行~(18)F-FDG PET/CT检查的初诊ENKTL患者。以41%SUVmax为阈值勾画出所有病灶的感兴趣体积(volume of interest,VOI),记录每个VOI的SUVmax、肿瘤代谢体积(metabolic tumor volume,MTV)和总糖酵解率(total lesion glycolysis,TLG)。手动计算各个VOI的MTV、TLG的总和分别为WBMTV、WBTLG。使用X-tile软件寻找PET代谢参数预测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的临界值并将其分为高、低两组。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进行比较。单因素、多因素Cox回归确定与OS、无进展生存率(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相关的因素。结果:所纳入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36个月,截止至分析,13例患者死亡,13例患者出现疾病进展。X-tile软件提示SUVmax、WBMTV、WBTLG的临界值分别为14.34、11.28 cm~3、303.79。高、低两组SUVmax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41.2%、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高、低两组WBTLG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25.0%、7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单因素分析的阳性预测因子有:SUVmax(HR:4.9,95%CI:1.3~17.9,P=0.016)、WBTLG(HR:4.2,95%CI:1.4~12.7,P=0.012)。多因素分析显示,WBTLG是OS的独立预后因子(HR:0.308,95%CI:0.100~0.952,P=0.041)。结论:治疗前高SUVmax、高WBTLG是NK/T细胞淋巴瘤OS的预后不良因素,WBTLG是OS最佳的独立预后因子。  相似文献   

16.
目的系统评价鳞状细胞相关抗原(SCC-Ag)在宫颈癌中预后的意义。方法检索Pubmed、Embase、Science Direct、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搜集有关SCC-Ag与预后相关性的所有文献,并根据评价标准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用Stata SE 12.0软件对纳入研究进行检测,用HR值(风险比)及95%CI(可信区间)作为效应量来评价SCC-Ag与宫颈癌预后的相关性,并进行亚组分析,绘制出森林图、漏斗图。结果共纳入14篇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SCC-Ag的高表达与宫颈癌的不良总生存期(OS)预后有统计学意义(HR=2.73,95%CI=1.48~5.05,P=0.001)。SCC-Ag低表达者比高表达者的预后无病生存期(DFS)更长(HR=2.17,95%CI=1.84~2.57,P0.01)。患者SCC-Ag高表达与无进展生存期(PFS)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HR=2.68,95%CI=0.99~7.24,P=0.051)。纳入的研究在预后OS及其亚组分析中存在明显异质性(I2=93.1%,P0.01),在预后DFS及其亚组分析中不存在统计异质性(I2=23%,P=0.239)。结论 SCC-Ag对宫颈癌的预后是一个重要的因素,高表达与疾病的不良预后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术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lymphocyte ratio,NLR)对术后预后的影响。方法:术后病理确诊胃癌患者根据术前NLR分为低NLR组(2.8,n=165)和高NLR组(≥2.8,n=66),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病理因素和术后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及无病生存期(disease free survival,DFS),分析预后影响因素。结果:高NLR组淋巴结转移数多、TNM分期晚、清蛋白低(P0.05)。高NLR组1年、2年及5年OS低于低NLR组(75.8%、60.6%、48.5%vs 87.9%、77.6%、61.2%,P=0.039);高NLR组中位DFS短于低NLR组(16个月vs 49个月,P=0.000)。Cox单因素分析显示:高NLR、浸润深度深、淋巴结转移数多、TNM分期晚、年龄大、低清蛋白是影响OS及DFS的不良预后因素(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TNM分期是影响OS的独立预后因素(P=0.000),TNM分期、NLR是影响DFS的独立预后因素(P=0.000,P=0.024)结论:术前NLR是影响胃癌DFS的独立预后因素,对OS的预后意义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早期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ENKTL)患者接受吉西他滨-左旋门冬酰胺酶-奥沙利铂方案化疗与放疗的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80例ENKTL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分为3组:Ⅰ组(50例)采用GELOX化疗后联合根治性放疗方案,Ⅱ组(16例)采用其他化疗方案后改用GELOX化疗后联合根治性放疗方案,Ⅲ组(14例)为仅接受GELOX化疗方案。全组平均化疗周期为3个周期,全组放疗平均照射总剂量为50.20±3.50。结果:治疗后80例早期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ENKTL)患者CR率为67.50%(54/80)。Ⅰ、Ⅱ、Ⅲ组接受化疗后CR率分别为45.00%、10.00%、18.00%(P=0.029)。80例患者2年PFS为79.00%,2年OS率为85.00%。Ⅰ组和Ⅲ组的2年PFS率和OS率分别为84.00%和92.00%。Ⅰ组2年OS率、PFS率(96.00%、84.00%)均高于Ⅲ组(47.00%、40.00%)(P=0.045、0.003)和Ⅱ组(50.00%、45.00%)(P=0.001、0.00));而Ⅱ、Ⅲ组之间OS率、PFS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0、0.97)。影响OS和PFS的因素为化疗后缓解情况。结论:临床上采用GELOX诱导化疗联合根治性放疗方案在治疗早期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ENKTL)可以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显像中肿瘤总代谢体积(TMTV)对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预后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2018年8月于我院接受CHOP联合利妥昔单抗化疗方案并经病理证实为DLBCL的65例患者。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完善,治疗前均行18F-FDG PET/CT显像,获得患者的TMTV。绘制ROC曲线获得TMTV截断值,采用卡方检验或连续性校正的卡方检验、Kaplan-Meier生存曲线、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确定与预后相关的因素。结果:纳入人群的TMTV平均值为158 cm3,TMTV最佳截断值为146 cm3。低TMTV组2年PFS率、OS率分别为43.1%、45.3%,高TMTV组2年PFS率、OS率分别为5.2%、15.3%(P<0.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MYC与BCL-2是PFS的独立预测指标。MYC是OS的独立预测指标。TMTV是PFS和OS共同的独立预测指标。低TMTV患者较高TMTV患者预后更好。结论:18F-FDG PET/CT显像中的TMTV可作为预测DLBCL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化疗前后细胞质胸苷激酶(TK1)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NHL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化疗,比较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疾病稳定(SD)及疾病进展(PD)患者治疗前后的TK1表达水平及其变化幅度。分析患者治疗后TK1水平与总生存期(OS)及无进展生存期(PFS)的相关性。结果:CR、PR及SD患者治疗后TK1水平明显下降(P0.05)。CR患者治疗前TK1表达水平为1.49±0.34,治疗后为0.45±0.17,变化幅度为(68.12±5.41)%;PR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TK1表达水平分别是2.89±0.58,1.43±0.29及(50.27±4.82)%;PD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TK1表达水平分别是3.98±0.78,3.71±0.85和(5.04±0.31)%;SD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为3.49±0.92,2.45±0.57及(28.65±3.9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TK1水平与OS及PFS显著相关(r=0.457,P0.05)。结论:非霍奇金淋巴瘤淋巴瘤患者TK1水平对患者的肿瘤负荷、治疗效果及预后具有提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