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脑钠肽与尿酸在房颤预防及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3月-2013年1月75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血清BNP和LAD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但两组患者uA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持续性房颤组患者的BNP水平明显比永久性房颤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和阵发性房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房颤的发生率和BNP水平、年龄、左房内径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但是和uA水平、性别无显著的相关性(P〉0.05)。结论尿酸和房颤无显著相关,脑钠肽在房颤预防及疗效评价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高白   《中国医学工程》2013,(12):119-119
目的通过超声心动图彩色多普勒评价阵发性房颤(PAF)患者心脏左房及左室结构及功能改变。方法应用经胸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观察房颤患者35例,分别测定左房舒末缩末内径及左室舒末缩末内径,左房收缩末期面积,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速度E与二尖瓣环舒张早运动峰速度Em比值,并与正常患者35例进行对比。结果房颤组心脏左房舒末缩末内径及左室舒末缩末内径,左房收缩末期面积大小均大于正常组(P〈0.05),而左室及左房功能却小于正常组(P〈0.05),E峰增高,Em值降低,E/Em增高(P〈0.05)。结论房颤患者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导致心脏左房室结构及血流发生改变,左房与左室功能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3.
范文 《海南医学院学报》2009,15(12):1541-1544
目的:研究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和永久性房颤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 reaction protein,hsCRP)水平,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房内径(LAD)的变化,探讨炎症反应对心房颤动的影响。方法:比较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和永久性房颤患者同对照组hCRP、LVEF和LAD三者的变化。结果:房颤组与对照组相比,左房内径大于对照组(P〈0.05);持续性房颤左房内径大于阵发性房颤组(P〈0.05),永久性房颤组左房内径大于阵发性房颤组(P〈0.05)。房颤组与对照组相比,左室射血分数低于对照组(P〈0.05)。房颤组与对照组比较,各房颤组血清hsCRP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持续性和永久性房颤组hsCRP比阵发性房颤亚组高(P〈0.05),持续性房颤和永久性房颤亚组hsCRP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房颤组与对照组相比房颤患者hsCRP增高和LAD增加而LVEF下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P波离散度预测老年高血压病并发阵发性房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检测86例老年高血压病并发阵发性房颤患者(观察组)的最大P波时限(Pmax)及P波离散度(Pd),并与78例老年高血压病但无阵发性房颤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同时应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量两组患者的左房内径(LAD)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结果:观察组Pmax、Pd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两组LAD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LVEF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Pmax和Pd是预测老年高血压病并发阵发性房颤的可靠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血浆脑钠肽(BNP)水平与阵发性心房颤动(PAF)的关系。方法观察36例有PAF的老年高血压患者(A组)的血浆BNP水平、左房内径(LA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与36例无PAF病史的高血压患者(B组)进行比较;在有PAF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中,观察了19例患者在窦性心律时和房颤发作期的血浆BNP水平作对照,并以5例患者在房颤发作前、中、后的血浆BNP水平对照。结果有PAF病史者血浆BNP水平显著高于无PAF病史者[(69.99±55.18)μg/L比(32.21±22.80)μg/L,P〈0.01]、LVEF显著低于无PAF病史者[(61±8)%比(67±5)%,P〈0.05],两组左房内径无差异。19例PAF者房颤发作时的血浆BNP水平显著高于窦性心律时[(132.45±46.68)μg/L比(62.72±38.40)μg/L,P〈0.01],5例PAF者房颤发作时的血浆BNP水平显著高于房颤发作前及房颤中止后的BNP水平[(143.56±57.68)μg/L比(79.68±27.08)μg/L及(143.56±57.68)μg/L比(95.88±38.39)μg/L,P〈0.05]。结论PAF发作影响老年高血压患者的BNP释放。窦性心律时血浆BNP水平可能用于预测老年高血压患者PAF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孤立型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与血浆B型利钠肽(BNP)之间的关系。方法对34例孤立型阵发性房颤患者(房颤组)和32例健康人(对照组)进行血浆BNP和心脏超声检查。结果房颤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浆BNP水平房颤组显著高于对照组〔(298±95)vs(47±18)pg/ml,P〈0.05〕。房颤转为窦律后BNP明显下降〔(298±95)vs(134±39)pg/ml,P〈0.05〕。结论孤立型阵发性房颤患者BNP水平增高,房颤转律后BNP显著下降,说明房颤可影响BNP的分泌,故临床上对于BNP升高者除心力衰竭外还应考虑房颤的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糖尿病并发左心室功能不全(LVD)患者血浆B型钠尿肽(BNP)水平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05年1月至2006年7月门诊及住院并诊断为LVD的糖尿病患者92例,随机选择无心脏疾患的糖尿病患者(单纯糖尿病组)20例和正常对照组23例,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BNP浓度,超声心动图测定受试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指标,LVD诊断以超声心动图为金标准。结果:糖尿病伴LVD组BNP水平(614.0±263.5pg/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49.2±27.5pg/ml)(P〈0.01),而单纯糖尿病组BNP水平(53.6±29.0pg/ml)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将糖尿病伴LVD患者进行分组,单纯性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组BNP水平(295.1±85.2pg/m1)明显高于单纯糖尿病组(P〈0.01),但明显低于单纯性左室收缩功能不全组(630.3±121.5pg/ml)(P〈0.05),单纯性左室收缩功能不全组BNP水平低于收缩性伴舒张性左室功能不全组(1055.8±387.4pg/ml)(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BNP诊断LVD界值(cutoff值)为〉90pg/ml时灵敏度为86%、特异度为92%、阳性预期值为95%、阴性预期值为76%。结论:BNP可以客观准确的评价心功能,对LVD的诊断具有理想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可以作为临床诊断糖尿病并发LVD的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脑利钠肽(BNP)的变化,探讨炎症机制及脑利钠肽在心房颤动发生、发展与维持中的作用。方法分别测定94例心房颤动患者(房颤组)和非房颤患者(对照组)血清hs—CRP和BNP,同时测定左心房大小。观察hs—CRP和BNP与房颤的关系。结果房颤组血清hs—CRP和BNP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P〈0.01)。且持续性房颤组hs—CRP高于阵发性房颤组(P〈0.01),而BNP在阵发性房颤组与持续性房颤组间差异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炎症反应及BNP在房颤的发生、发展与维持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左心重构与心房颤动的关系。方法 选择122例高血压病患者,排除对心脏几何结构有影响的疾病及其他原因导致的房颤。全部患者入选后均做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Holter)。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舒张末期长径、心尖四腔横径、左房横径、左室室间隔(IVST)、左室后壁厚度(PWT)、左房前后径、左房长径,同时测量身高和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WI)和左室质量指数(LVMI)。Holter诊断房颤的标准为有房颤发作记录者,包括阵发性和持续性。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在利尿剂、B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ACEI和ARB中选择1—3种作降压治疗,1年后重复上述检查指标。结果 高血压合并房颤组IVST、LVMI大于高血压不合并房颤组(P〈0.05),房颤组左室横/长径比值大于不合并房颤组(P〈0.05)。房颤组左房各内径均明显大于不合并房颤组(P〈0.01),房颤组平均左房横伥径比小于不合并房颤组(P〈0.05)。结论 高血压病可引起左心重构,而左心重构是引起房颤的重要原因,控制和逆转左心重构是防治高血压病引起房颤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BNP与心房颤动(AF)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30例房颤复律患者(A组)房颤发作时和房颤终止后5d及18例持续性房颤患者(B组)的血浆BNP水平。并与健康对照组(C组)进行比较。结果心房颤动组患者血浆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转复为窦性心律后其BNP水平明显下降(P〈0.01)。结论心房颤动影响血浆BNP水平的分泌,在转复为窦律后血浆BNP水平下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B型利钠肽(BNP)、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心房颤动之间的关系。方法对我院2008年10月—2011年10月连续诊治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09例,根据超声心动图(UCG)测量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室间隔厚度(IVSD)、左室后壁厚度(LVPW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房内径(LA),计算左室质量指数(LVMI)。根据ECG将患者分为房颤组(AF组,105例)及无房颤组(NAF组,104例),测定两组患者的血清BNP、hs-CRP水平。结果 AF组中阵发性房颤48例,持续性房颤24例,永久性房颤33例。AF组患者的BNP[(198.66±118.85)ng/L与(86.37±66.96)ng/L]与LVMI[(127.19±28.04)g/m2与(83.70±17.23)g/m2]明显高于NAF组(P〈0.01)。永久性房颤患者BNP明显高于阵发性房颤患者[(242.45±134.36)ng/L与(178.95±102.73)ng/L,P〈0.05],而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患者BNP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间hs-CRP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房颤患者BNP与患者LVMI、LA、房颤持续时间成正相关,与LVEF成负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BNP水平升高,房颤的可能性增大。hs-CRP与房颤之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 BNP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房颤之间关系密切。BNP可作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心肌肥厚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12.
李彪  赵强  韦建瑞 《广东药学院学报》2007,23(6):682-683,685
目的观察急性左心衰竭患者血浆脑利钠肽(BNP)的水平及其与心房纤颤的关系。方法95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按快速房颤、窦性心率分组,采用Roche2010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分析仪测定BNP水平。结果急性左心衰竭合并快速房颤组患者血浆BNP水平明显高于窦性心率组(P<0.05)。结论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BNP水平,合并快速房颤者比窦性心率者高,且与左房内径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王蔚  杨希立 《中国医药导报》2012,9(16):71-72,74
目的研究心房颤动患者心房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MMP)及血浆脑利钠肽(BNP)的表达,探讨二者与心肌重构的关系。方法选取因风湿性心脏病接受换瓣手术的患者共50例,其中窦性心律组20例,房颤组30例,术前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取静脉血测血浆BNP浓度,于开胸手术时取右心耳标本,使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标本中MMP-1、MMP-3、MMP-7、MMP-9的表达。结果与窦性心律组比较,房颤组左右心房内径均扩大[(31.35±5.24)mmvs(42.30±4.02)mm;(30.20±7.47)mm vs(43.77±4.59)mm,均P〈0.01),BNP水平升高[(495±152)ng/L vs(802±276)ng/L,P〈0.01),心房组织中MMP-1表达有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MP-3、MMP-7、MMP-9基因表达增加[(18.02±4.83)vs(21.49±6.19);(5.05±2.07)vs(6.75±2.20);(11.21±5.38)vs(19.13±4.29),均P〈0.01]。BNP与MMP-3、MMP-7、MMP-9的表达成正相关(r=0.278,0.405,0.399,P〈0.05)。结论房颤患者心房组织MMP及血浆BNP的表达改变与心房重构有关。  相似文献   

14.
心房颤动导管消融的围手术期护理与并发症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三维电解剖标测(Three-dimensional electroanatomical mapping,CARTO)系统指导下进行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的护理方法及并发症的处理.方法:对81例反复发作的阵发性房颤和17例持续性房颤行射频消融术治疗的患者进行观察和护理.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加强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结果:87.65%(71/81)的阵发性房颤(随访时间16±5)和58.82%(10/17)的持续性房颤患者(随访时间13±5)维持窦性心律,二组间窦性心律的维持率有显著差异(P<0.05).窦性心律下房颤消融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房颤节律下的消融时间(188±30与243±26 min,P<0.01).本组有2例患者出现心包填塞,1例胸壁血肿,1例中重度肺静脉狭窄,1例急性胃扩张,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1%,经护理和治疗后全部康复.结论:CARTO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行射频消融治疗房颤安全有效.规范化的护理是取得良好疗效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肽(BNP)水平在心力衰竭(心衰)合并心房纤颤(AF)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将116例心衰患者按是否存在AF分为AF组、窦性心律(SR)组,再将AF组患者按照静息心室率控制在80次/min以下和以上分为两组,分别检测各组血浆BNP、NYHA分级以及左房、左室舒张末内径。结果 AF组血浆BNP浓度高于SR组,在相同的NYHA心功能分级亚组中,AF组BNP水平在心功能II级与III级组中显著高于SR组。心衰合并AF患者血浆BNP水平,与患者年龄(r=0.675,P〈0.01)、AF持续时间(r=0.669,P〈0.01)、左心房大小(r=0.734,P〈0.01)、左室大小(r=0.846,P〈0.01)均呈正相关;AF组中心室率控制与否两组BN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心衰合并AF患者BNP水平明显升高,且与年龄、AF持续时间、左房、左室内径有关,AF患者心室率控制与否与BNP水平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6.
徐占领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8):209-210
目的评价厄贝沙坦与小剂量胺碘酮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的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的疗效。方法将100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胺碘酮组(对照组)、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组(治疗组),治疗随访时间1年,比效两组治疗后的窦性心律维持率和对左心房功能的影响。结果治疗后第6个月,对照组和治疗组的窦性心律维持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12个月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窦性心律维持率分别为78.88%、47.65%,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测得他们的超声心动图治疗组患者LAD、LAEDV及LAESV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5);而对照组则无明显改善。两组治疗后的LAEF均明显增加,但治疗组增加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胺碘酮和厄贝沙坦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维持窦性心律的疗效及改善左心房功能优于单用胺碘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患者血浆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及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nuclear factor kappa B ligand,RANKL)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40例阵发性房颤、39例持续性房颤、43例永久性房颤患者及40例窦性心律对照者血浆中OPG、RANKL水平。结果阵发性房颤组、持续性房颤组、永久性房颤组患者血浆中OPG、RANK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持续性房颤组、永久性房颤组患者与阵发性房颤组相比血浆中OPG、RANKL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持续性房颤组、永久性房颤组患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PG、RANKL与房颤的发生和持续可能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小剂量胺碘酮联合氯沙坦对阵发性房颤复律后窦性心律维持的影响。方法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82例非瓣膜病阵发性房颤患者分为胺碘酮对照组(42例)和小剂量胺碘酮+氯沙坦治疗组(40例),观察患者治疗6个月和1年房颤复律维持情况,评价两组窦性心律维持效果。结果胺碘酮组房颤治疗6个月和1年时转复维持有效率分别为90.47%和71.42%;小剂量胺碘酮+氯沙坦治疗组转复维持有效率为92.50%和87.5%,1年时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治疗1年时患者左房内径分别为(37.5±1.7)mm和(34.8±1.9)mm(P&lt;0.05)。结论小剂量胺碘酮+氯沙坦对阵发性房颤的复律后窦性心率维持优于单用胺碘酮治疗,且副作用小,可能与氯沙坦抑制血管紧张素,降低心脏负荷,抑制心房电及结构重构有关。  相似文献   

19.
岑强  杨明  王青 《北京医学》2011,33(1):5-8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血清B型利钠肽(BNP)、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心房颤动之间的关系。方法对我院2007年10月至2009年2月连续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10例,根据超声心动图(UCG)测量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室间隔厚度(IVSD)、左室后壁厚度(LVPW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房内径(LA),计算左室质量指数(LVMI)。根据ECG将患者分为房颤组(AF组,116例)及无房颤组(NAF组,104例),测定2组患者的血清BNP、hs-CRP水平。探讨高血压患者的血清BNP、hs-CRP水平其与房颤之间的关系。结果 AF组中阵发性房颤59例,持续性房颤24例,永久性房颤33例。AF组患者的BNP(198.66±118.84pg/mlvs.86.37±66.97pg/ml)与LVMI(127.19±28.05g/m2vs.83.70±17.22g/m2)明显高于NAF组(P〈0.01)。永久性房颤患者BNP明显高于阵发性房颤患者(242.45±134.37pg/mlvs.178.95±102.72pg/ml,P〈0.05),而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患者BNP无显著性差异(P〉0.05);3组间hs-CRP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高血压房颤患者BNP与患者LVMI、LA、房颤持续时间成正相关,与LVEF成负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高血压患者血清BNP水平升高,房颤的可能性增大。hs-CRP与房颤之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 BNP与高血压房颤之间关系密切。BNP可作为高血压左心室心肌肥厚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20.
聂晶  蔡衡  万征  张文娟  姚薇  程晔  张亮  朱可佳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6):1821-1824
目的探讨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对阵发性、持续性和长程持久性心房颤动(房颤)行导管消融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行导管消融治疗的持续性及长程持久性房颤患者55例为组1,选取同期住院的阵发性房颤患者55例为组2。在CARTO或ENSITE 3000系统标测下行射频消融治疗,术中采用CARTO-Merge或Ensite Fusion图像融合技术,持续性和长程持久性房颤采用步进式消融策略,在进行环肺静脉电隔离的基础上,进一步行复杂心房碎裂电位(CFAE)或高频电位消融、对规律的房性心动过速或心房扑动(房扑)进行标测和消融,主要是线性消融,包括左房顶部线、二尖瓣环峡部线、左房间隔线和(或)三尖瓣环峡部线等其中之一或不同组合,消融至实现窦性心律,对于呈持续性房扑者经静脉推注伊布利特或直流电转复窦性心律;阵发性房颤仅行环肺静脉电隔离术。所有患者术后继续服用华法林抗凝,停服抗心律失常药物,采用门诊随访,于术后3个月、6个月随访采用动态心电图监测评价心律失常情况,术后6个月复查超声心动图评价左房直径。结果 (1)组1中17例(30.9%)消融过程中直接转复窦性心律;29例(52.7%)消融过程中房颤转变为房扑,经三维激动标测及拖带标测证实其中22例(22/29)为左房大折返房扑,余7例(7/29)为右房三尖瓣峡部依赖的典型房扑,左房房扑经静脉推注心律平或胺碘酮或伊布利特转复5例,直流电转复窦性心律15例,快速起搏拖带转复2例,7例右房房扑行三尖瓣峡部线性消融均转复窦性心律;9例(16.4%)至消融结束仍为房颤律经直流电复律。组2中18例术中发生房颤,其中13例完成环肺静脉消融后恢复窦性心律,2例采用高频刺激转复窦性心律,3例静脉推注心律平转复。(2)组1术后3个月内随访发生房性心动过速29例,不典型房扑9例,房颤13例;术后6个月房颤复发19例,一次消融成功率为65.5%。3个月内组2发生房性心动过速16例,不典型房扑8例,房颤8例;术后6个月时房颤复发7例,一次消融成功率为87.3%。两组一次消融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持续性和长程持久性房颤行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射频导管消融治疗较为安全,但与阵发性房颤比较,手术时间和X线曝光时间较长,消融步骤较复杂,一次消融成功率较阵发性房颤低;消融术后发生大折返房速或不典型房扑较为常见,部分可在术后3个月减少或消失,往往需再次导管消融治疗。持续性房颤和慢性房颤射频消融治疗转复窦性心律后,左房容积减小,提示有利于心房重构的减轻或逆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