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伊立替康(CPT-11)联合氟尿嘧啶治疗一线化疗失败的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方法:61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均为经奥沙利铂、氟尿嘧啶、亚叶酸钙等药物一线化疗失败者,行伊立替康联合氟尿嘧啶方案治疗,第1天伊立替康180 mg/m2静脉滴注90 min,第1天、第2天亚叶酸钙200 mg/m2静脉滴注,第1天、第2天...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伊立替康联合亚叶酸钙及氟尿嘧啶方案治疗FOLFOX4方案失败的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用CPT-11联合5-FU/CF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患者28例,采用2周方案化疗,至少2个周期,即CPT-11180mg/m2静脉滴注,第1天;四氢叶酸200mg/m2静脉滴注,第1、2天;5-FU400mg/m2静脉推注,第1、2天;5-FU600mg/m2静脉滴注22h,第1、2天。按照WHO实体瘤近期客观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价。结果全组28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其中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10例,稳定9例,进展9例,有效率为35.7%。中位肿瘤进展时间TTP6.5个月,中位生存时间MST为12.5个月。不良反应主要是骨髓抑制,恶心、呕吐,脱发及延迟性腹泻。结论伊立替康联合5-FU/CF为二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安全有效的方案。  相似文献   

3.
耿淑美 《中国医药》2012,7(10):1254-1256
目的 评价伊立替康联合对症支持疗法在不能耐受联合化疗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我院原发肿瘤、淋巴结及远处转移(TNM)分期均为Ⅳ期的结直肠癌患者共24例,卡氏行为状态评分为40~ 60分,完全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13例)和对照组(11例).观察组患者第1、8天给予伊立替康125 mg/m2静脉滴注,30 ~ 90 min内滴完,联合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对症支持治疗.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15.4%(2/13),疾病控制率53.8%(7/13);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0,疾病控制率为8.2%(2/11).治疗1年后随访,观察组患者的生存率高于对照组[53.8%(7/13)比27.3%(3/11),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存质量提高患者的比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3.8%(7/13)比27.3%(3/11),P<0.05].化疗的不良反应大多数患者可耐受,并未因此中断治疗.结论 与单纯给予对症支持治疗相比,伊立替康联合支持治疗可以改善不能耐受联合化疗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疾病控制率,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且患者耐受性和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亚叶酸钙(5-FU/LV)方案与伊立替康联合5-FU/LV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与毒副作用的差异。方法:在PubMed数据库和CHKD数据库上检索2组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荟萃分析专用软件Review Manager version4.2.2进行系统评价。结果:共有6个研究纳入系统评价。在总缓解率上奥沙利铂组高于伊立替康组(RR=0.82,95%CI为0.74~0.91);伊立替康组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低于奥沙利铂组(RR=0.79,95%CI为0.69~0.90),在恶心/呕吐和腹泻的发生率上高于奥沙利铂组(RR=1.85,95%CI为1.42~2.40;RR=1.75,95%CI为1.41~2.17)。结论:奥沙利铂联合5-FU/LV方案在晚期结直肠癌的治疗中优于伊立替康联合5-FU/LV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伊立替康(CPT-11)联合氟尿嘧啶(5-Fu)、甲酰四氢叶酸钙(CF)联合方案治疗晚期大肠癌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从2005年2月~2007年5月对晚期结直肠癌采用CPT-11联合氟尿嘧啶(5-Fu)、甲酰四氢叶酸钙(CF)方案化疗.入组患者均经病理组织学证实,且有可测量病灶.具体方案为:CPT-11 180mg/m2静滴,第一天;CF 200mg/m2,静滴,第一~二天;5-Fu 2000mg/m2,静滴48h; 14天为1周期.化疗3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及毒性反应.结果 可评价疗效者42例,其中完全缓解(CR)2例,部分缓解(PR) 16例,有效率(RR)为42.8%,稳定(SD)19例(45.2%),进展(PD)5例(11.9%).临床受益率为88.0%,疼痛缓解率83.3%.肿瘤中位进展时间7.2个月,中位生存期13.8个月.主要毒副反应为迟发性腹泻和中性粒细胞减少,未出现治疗相关性死亡.结论 CPT-11联合氟尿嘧啶(5-Fu)、甲酰四氢叶酸钙(CF)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有较好疗效,毒副反应可以接受.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氟尿嘧啶和亚叶酸钙联合伊立替康和奥沙利铂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先静脉滴注伊立替康165mg/m2(1h),再静脉滴注奥沙利铂85mg/m2和亚叶酸400mg/m2(2h),然后持续静脉滴注氟尿嘧啶2400mg/m2(48h),每14d为一周期。结果 17例患者入组,无CR病例,PR9例(52.9%),SD6例(35.3%)。最常见的Ⅲ、Ⅳ级毒副反应是中性粒细胞下降(58.8%)。结论此联合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和耐受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伊立替康(CPT-11)联合亚叶酸钙(CF)/氟尿嘧啶(5-Fu)双周疗法治疗转移性大肠癌的疗效及毒性反应。方法伊立替康(艾力,CPT-11)180mg/m^2加入生理盐水中静滴90分钟,第一天;CF200mg/m^2静滴2小时,第一天;5-Fu400mg/m^2静推后,5-Fu2.0mg/m^2用微量化疗泵持续静推44小时,每两周重复,至少应用两周期。以世界卫生组织(WHO)、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NCI)标准分别对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全组18例,共进行67周期,平均4周期;CR0例,PR6例,SD7例,PD5例,有效率为16.7%。中位缓解期5个月;疾病中位进展时间6个月;中位生存期11个月。结论CPT-11为主联合CF/5-Fu双周疗法治疗转移性大肠癌疗效肯定,毒性反应降低,是治疗转移性大肠癌的有效而安全的方案。  相似文献   

8.
伊立替康是近年来广泛应用于治疗消化道肿瘤的新药.我们应用伊立替康联合5-氟脲嘧啶/亚叶酸钙治疗61例转移性大肠癌取得较好疗效,且毒副反应小,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焦勇  王巍 《北方药学》2016,(1):16-17
目的:观察替吉奥联合伊立替康一线治疗术后复发或转移的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42例无手术指征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未接受姑息化疗,接受以下方案作为一线化疗:替吉奥40mg/m2,2次/d,口服,d1~d9;伊立替康180mg/m2,静脉滴注, d1;14d为1个周期(IRIS方案)。对患者进行密切观察和随访。结果:有40例可评价疗效,中位化疗周期数8(4~12),部分缓解14例,稳定22例,疾病进展4例,有效率为45.0%,疾病控制率为90%。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6.5个月(1.5~10.0个月)。主要毒副作用有皮肤色素沉着、消化道反应和骨髓抑制,多为I~II度,III度以上毒性发生率为7.1%,无治疗相关性死亡。结论:替吉奥联合伊立替康一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应用方便,近期疗效与目前标准方案相当,毒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10.
张红梅 《中国药房》2010,(32):3021-3023
目的:观察伊立替康(CPT-11)联合5-氟尿嘧啶(5-Fu)/亚叶酸钙(LV)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全组31例,可评价疗效者30例,全部采用双周方案:CPT-11180mg·m-2静脉滴注,第1天;LV200mg·m-2静脉滴注,第1、2天;5-Fu400mg·m-2静脉推注,随后5-Fu600mg·m-2静脉滴注22h,第1、2天。14d为1个周期,3个周期(6周)评价疗效。结果: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11例,缓解率达40%;疾病稳定14例,疾病进展4例。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为6.5个月,中位生存期为13.9个月。主要毒副反应为迟发性腹泻(Ⅲ/Ⅳ度发生率为30%)及中性粒细胞减少(Ⅲ/Ⅳ度发生率为26.6%)。结论:CPT-11联合5-Fu/LV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有效率高,毒副反应可以耐受,可作为晚期结直肠癌的一线或二线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贝伐珠单抗(bevacizumab, Bev)联合化疗治疗复治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接受Bev联合化疗二线及以上治疗的mCRC 60例。采用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1.0版评价疗效, 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60例mCRC,9例部分缓解(PR),36例稳定(SD),客观缓解率(ORR)为15%,疾病控制率(DCR)为75.0%。二线治疗的39例中PR 5例,SD 23例,ORR 12.8%,DCR 71.8%。三线治疗的28例中PR 4例,SD 16例,ORR 14.3%,DCR 71.4%。三线以上治疗的9例中PR 0例,SD 6例,DCR 66.7%。二线治疗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及总生存(mOS)分别为3.4月和10.2月;三线及三线以上治疗的mPFS分别为4.8月和2.8月,mOS分别为9.4月和10.9月。Bev相关不良反应包括蛋白尿、出血、高血压,均为1~2级。结论:Bev联合化疗三线及三线以上治疗mCRC展现了较好的疾病控制率及生存获益,且在初次Bev治疗进展后更改化疗方案继续使用Bev仍可临床获益。多线及后线应用Bev联合化疗并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良反应可耐受其发生机制尚不明确,多种危险因素可使其发生风险增加,临床中应注意对高危患者的识别和管理。  相似文献   

12.
焦勇 《中国医药科学》2011,(8):26-27,29
目的回顾性分析静脉与口服方案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疗效及药物成本经济学指标,为临床医生选择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初治的转移性结直肠癌,分两组进行姑息化疗:静脉组,奥沙利铂联合亚叶酸钙、5-FU双周方案;口服组,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3周方案。统计疗效、毒性及药物经济学数据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84例患者中,静脉组46例,有效率52.2,口服组38例,有效率47.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组粒细胞减少和神经毒性发生率较高,口服组腹泻和手足综合征发生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平均住院总费用相似;静脉组间接住院费用较高,口服组药费比例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组和口服组每单位效果成本分别为2064.7元和2082.5元,比较接近。结论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口服给药为主的XELOX方案药品费用比例较高,但间接住院费用较低,患者生活质量高,是更易被患者和医生接受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治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近期临床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 32例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应用多西他赛75mg/m2静滴,第1d;卡培他滨1200mg/m2口服,2次/d,第1~14d。21d为1个周期,至少2周期后评价近期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所有患者中CR2例(6.3%),PR15例(46.9%),SD10例(31.3%),PD5例(15.6%);RR为53.1%,CBR为84.4%。不良反应主要为恶心与呕吐、粒细胞减少、手足综合征,多为Ⅰ~Ⅱ度。结论卡培他滨联合多西他赛治疗复发转移性乳腺癌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可以耐受,可以作为晚期乳腺癌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肿瘤标志物与转移性结直肠癌(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mCRC)患者化疗疗效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肿瘤中心收治的76例mCRC患者,均确诊为结直肠癌Ⅳ期。采用mFOLFOX6方案(奥沙利铂+亚叶酸钙+5-氟尿嘧啶)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4个周期,4个周期后进行疗效评价,并检测治疗前后血清癌胚抗原(CEA)、癌抗原199(CA199)、癌抗原125(CA125)和Hcy水平;采用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CEA、CA199、CA125和Hcy水平变化与疗效的关系,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法检测CEA、CA199、CA125和Hcy与疗效的相关性。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部分缓解患者的CEA、CA199和Hcy水平明显降低,疾病稳定患者的CEA、Hcy水平明显升高,疾病进展患者的CA199、CA125和Hcy水平明显升高,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Hcy的差值和治疗前后CEA的差值是临床疗效的风险因素,差值越大,临床治疗效果越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CEA、CA199、CA125和Hcy水平的变化值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由大至小排序为CEA>CA199>Hcy>CA125。结论:治疗前后血清CEA、CA199和Hcy水平的变化与mCRC患者化疗疗效相关,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张洁 《中国药业》2014,(23):19-21
目的观察三联疗法治疗转移性大肠癌的临床效果、毒性反应以及患者依从性。方法选择2012年4月至2013年8月就诊的转移性大肠癌患者120例,随机分为A组B组,各60例。A组采用改良的FOLFOX7方案,第1天予奥沙利铂(L-OHP)130 mg/m2+5%葡萄糖注射液500 m L,静脉滴注4 h;后静脉滴注亚叶酸钙(CF)200 mg+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 L,2 h内滴完;再持续静脉滴注2 600 mg/m2氟尿嘧啶(5-FU)46 h;重复给药不超过12次。B组第1天予L-OHP 200 mg+5%葡萄糖注射液2 500 m L,静脉滴注2 h;同时静脉滴注2 h CF 200 mg/m2+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 L;待上述2种药物同时结束后,再连续静脉滴注6 h 5-FU 300 mg/m2+0.9%氯化钠注射液500 m L。结果 A组患者完全缓解8例,部分缓解20例,总有效率为46.67%(28/60),高于B组的26.67%(χ2=5.17,P〈0.05)。2组均未发现Ⅳ级严重毒性反应,B组严重毒性反应发生率高于A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化学治疗药物毒性最主要表现为脱发,2组均为95.00%;其次是神经毒性和恶心/呕吐,A、B两组的发生率分别为60.00%比65.00%和58.33%比65.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完全依从,没有脱落病例,B组有3例患者中途退出研究,脱落率为5.00%,高于A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亚叶酸钙治疗转移性大肠癌的疗效确切,特别是经改良后的FOLFOX7方案更提高了临床疗效,提高了患者治疗依从性,药物毒性反应常见且轻微,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贝伐珠单抗联合伊立替康和卡培他滨方案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经病理学确诊的晚期结直肠癌53例,其中试验组27例,应用贝伐珠单抗联合伊立替康及卡培他滨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伊立替康及卡培他滨治疗方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近期疗效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的CR+PR(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24.15%,21.91%, P>0.05),疾病控制率(CR+PR+S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6.30%,61.24%,P<0.05)。远期疗效比较,两组TTP分别为10.3个月、6.7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18.2个月、13.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没有差异,但试验组高血压发生率为27%,表现为舒张压升高,对症治疗后缓解。结论:贝伐珠单抗联合伊立替康及卡培他滨方案较单纯化疗可延长患者生存且疾病控制率好,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可成为一线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7.
转移是晚期恶性肿瘤的常见转移方式,人体各系统的恶性肿瘤发展至晚期有20%~70%发生骨转移,肿瘤患者的疼痛70%由骨转移癌引起,骨骼是恶性肿瘤最常见转移部位之一,仅次于肺和肝。骨转移癌的主要症状为逐渐加重的局部疼痛,晚期可有病理性骨折、脊髓和神经压迫,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卡培他滨在转移性鼻咽癌维持治疗的近期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将我院收治63例转移性鼻咽癌患者在一线姑息化疗4~6个疗程获得CR、PR、SD后随机分为单药卡培他滨维持治疗组和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和毒性反应。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观察组(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2年生存率优于观察组(P<0.05),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较对照组高,但患者能耐受。结论卡培他滨在转移性鼻咽癌维持治疗中疗效佳,不良反应可耐受,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系统评价呋喹替尼与瑞戈非尼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中文数据库和PubMed,Elsevier ScienceDirect,Embase,Springer等外文数据库,收集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呋喹替尼和瑞戈非尼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间为自建库至2018年12月31日。按Jadad评分系统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和加拿大药物和卫生技术局(CADTH)发布的间接比较软件进行效应量合并和间接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4个RCTs,呋喹替尼组325例,瑞戈非尼组641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安慰剂比较,呋喹替尼和瑞戈非尼均显著提高患者的总生存期、无进展生存期、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在安全性方面,虽总不良事件发生率、3级或4级不良事件发生率均高于安慰剂组,但多数可通过减量或停药得到控制;两组患者的总生存期[HR=1,95%CI(0.668,1.496)]、无疾病生存期[HR=0.65,95%CI(0.395,1.068)]、总缓解率[OR=1.99,95%CI(0.14,28.381)]、疾病控制率[OR=1.646,95%CI(0.454,5.964)]、总不良事件发生率[OR=0.714,95%CI(0.132,3.868)]、3级或4级不良事件发生率[OR=0.775,95%CI(0.442,1.357)]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呋喹替尼与瑞戈非尼治疗转移性结肠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均相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