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将微量HRP分别注入到猫导水管周围灰质(PAG)的三个区域(外侧区、内侧区和背侧区),观察HRP标记细胞出现的部位,确定投射到PAG的纤维起源。传入到PAG外侧区的纤维,来源于PAG的内侧区和背侧区,中脑顶盖前区,后连合核,Darkshe witsch核,中脑网状结构,黑质,中缝背核,蓝斑核,脑桥网状结构,外侧丘系核,臂旁核,中缝大核和延髓巨细胞网状核。投射到PAG内侧区的纤维,来源于PAG的背侧区和腹外侧区,中缝背核,脑桥咀侧和尾侧中央核,脑桥被盖腹侧核,蓝斑核,前庭神经上核,延髓网状结构。投射到pAG背侧区的纤维,起源于PAG的内侧区和外侧区,上丘核和下丘核,蓝斑核,Darkshewitsch核,中脑网状结构,黑质,中缝背核,丘系旁核,旁二叠体核,脑桥及延髓网状结构。  相似文献   

2.
用逆行HRP标记法研究大白鼠杏仁复合体基底外侧核群的皮质下传入纤维联系.观察到酶标细胞的部位是:丘脑的室旁核、带旁核、中间前内侧核、菱形核、连接核、中央内侧核、束旁核和内侧膝状体核;下丘脑的腹内侧核和外侧区;中脑的黑质、中缝背核、中缝正中核和背外侧被盖核;脑桥的蓝斑和臂旁背、腹侧核.  相似文献   

3.
用HRP逆行传递法,观察20只大白鼠伏隔核传入纤维的起源.结果:标记神经元主要出现在同侧海马CA_1区和CA_3区、杏仁复合体、带旁核、丘脑室旁核、丘脑背内侧核、连结核、黑质密带、被盖腹侧区、脚间核.此外,在同侧丘脑胶状核、菱形核、丘脑前内侧核、丘脑前腹核及中缝背核也有少量标记神经元.  相似文献   

4.
HRP注入大白鼠上丘水平导水管周灰质外侧区后,标记细胞出现在下列脑区:前额内侧皮质,额顶运动皮质,额顶体感皮质,扣带前、后皮质,纹状皮质17、18区,颞叶听皮质,下托及海马1、2区:缰核、丘脑室旁核、背内侧核、前背核、束旁下核、未定带,下丘脑前区、背侧区,下丘脑背、腹内侧核,乳头体上核,背、腹侧乳头体前核,下丘脑外侧区:中缝背核、被盖背外侧核、中缝正中核、黑质网状部,外侧丘系腹侧核及二叠体旁核;兰斑、上橄榄核、第四脑室底灰质、脑桥尾侧网状核、三叉神经脊束核、外侧网状核小细胞部、薄束核及楔束核  相似文献   

5.
应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法对49只大白鼠杏仁皮质核的传入性联系及杏仁体内各亚核间的相互联系作了追踪观察。当HRP注入杏仁皮质核时发现标记神经元主要散布于:嗅球的僧帽细胞层、嗅径的嗅前核、嗅结节、斜角带核,对侧杏仁皮质核、梨状区、扣带回前部及邻近的额叶皮质;在间脑则位于室旁核、带旁核以及内、外侧膝状体;在下丘脑的视前核、下丘脑腹内侧核、下丘脑外侧区可见到标记细胞;在脑干内的标记神经元多限于中脑为黑质密带、腹侧被盖区、中缝背核和脚间核。上述标记部位的特点表现为对侧的杏仁皮质核,而额叶、扣带回前区、丘脑联合核,带旁核见可于双侧,但以本侧为主,其余均为同侧。  相似文献   

6.
将HRP泳入大鼠室旁核,在其延髓孤束核—迷走背核复合体与脊髓侧索后部、侧角、中央灰质等处出现顺行标记的纤维与终末。连续追踪时,可以区分两条室旁核下行径路。外侧径路自室旁核入下丘脑外侧区与未定带;至下丘脑尾侧部行于被盖腹侧区及其背外侧,在内侧丘系与大脑脚间。至中脑、脑桥时,随外侧丘系移向腹侧;继则行于脑干腹外侧浅部;延入脊髓侧索,最后入灰质。内侧径路经间脑室周、中脑中央灰质、第四脑室底、孤束核—迷走背核复合体、延髓与脊髓中央管周下行。  相似文献   

7.
应用辣根过氧化酶(HRP)逆行传递法追踪了大白鼠杏仁外侧核,基底核传入性纤维的起源。实验表明HRP酶标记神经元分布于下: 将酶注入杏仁外侧核后,HRP酶标记细胞主要见于前梨状区、杏仁周围区、内嗅区,下脚;内侧膝状体,室周核、带旁核,丘脑底核和无名质当酶注入杏仁基底核时,标记细胞主要见于终纹床核、视前内侧核、内侧膝状体,丘脑腹内侧基底核、视交叉上核、弓状核下丘脑腹内侧核、黑质、脚周核、中央灰质腹外侧区、中缝背核,臂旁核和兰斑。由脑侧面斜行刺入和水平刺入酶的例子中,在嗅沟以上的新皮质内未见标记细胞,在一例O—D法成色切片中,在延随的弧束核内见到2—3个标记神经元。在下丘脑腹内侧核见双侧标记外,其他部位标记仅见于注射的同侧。组成杏仁复合体的许多亚核根据胚胎学、比较解剖学、细胞构筑及神经化学等方面特点可分为两大群、即皮质内侧核群和基底外侧核群(参阅Offersen‘)。我们在应用HRP酶法对属皮质内侧核群的杏仁内侧核和中央核作传入性联系研究之后,又选择了属基底外侧核群中的杏仁外侧核、基底核的传入性联系作研究探讨,以期为杏仁复合体各亚核的功能不同提供一定形态学基础。  相似文献   

8.
用HRP、WGA—HRP及CB—HRP法顺行追踪了大鼠外侧隔核的传出纤维联系。结果表明外侧隔核发生较多的纤维经内侧前脑束投射到下丘脑;经丘脑髓纹投射到丘脑带旁核、双侧内侧缰核,也有少量纤维投射到外侧缰核,外侧隔核向扣带皮质的投射主要终止在扣带皮质前部,少量纤维投射到后部。此外,有少量纤维投射到杏仁中央核、杏仁内侧核、中缝背核、中央灰质腹、外侧部、被盖腹侧区、脚间核及蓝斑等。  相似文献   

9.
本实验应用逆行荧光素标记法对大白鼠中脑腹侧被盖区的传入性神经联系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大白鼠中脑腹侧被盖区接受来自如下核团的传入纤维,即斜角带核、视前外侧核、伏隔核、下丘脑前核、下丘脑外侧核、黑质、红核、中脑网状结构以及中缝背核等。  相似文献   

10.
本实验应用逆行荧光素标记法对大白鼠中脑腹侧被盖区的传入性神经联系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大白鼠中脑腹侧被盖区接受来自如下核团的传入纤维,即斜角带核、视前外侧核、伏隔核、下丘脑前核、下丘脑外侧核、黑质、红核、中脑网状结构以及中缝背核等。  相似文献   

11.
将HRP注入:(1)2只大白鼠一侧皮质的4、6区和(2)12只大白鼠一侧丘脑VL核,利用神经纤维轴浆运输的原理,研究丘脑腹外侧核的纤维连系和标记神经元的分布。研究的主要结果; 1.对一侧大脑皮质的4、6区注射HRP后,同侧丘脑VL核出现了标记神经元,这结果说明VL核传出纤维主要投射至4、6区。在VL核注射HRP后,标记神经元出现于同侧皮质的4、6区和3、1、2区,位于皮质的深层。丘脑VL核与皮质之间的这种往返纤维联系提示,在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着一反馈系统。 2.给丘脑VL核注射HRP后,同侧的苍白球内侧部,可发现标记神经元,证明苍白球——丘脑通路存在。同侧的黑质网状带出现一组标记神经元,说明黑质丘脑通路存在,该通路起于黑质的网状带。许多标记神经元存在于对侧小脑齿状核,此可证明,大白鼠的小脑齿状核投射至丘脑VL核的纤维是强大的。在对侧的小脑顶核和间位核可找见标记神经元,提示顶核有纤维投射至丘脑VL核。由此可见,丘脑VL是小脑、黑质、 苍白球和皮质投射纤维的公共靶,在此,它们的纤维之间必然构成具有功能关系的会聚。  相似文献   

12.
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 R P)逆轴突标记法,研完了成年大白鼠中脑中央灰质外侧区的传入联系。将HRP 注射到中央灰质外侧区后.可见到标记的神经元核团有:外侧丘系核、楔状区、二叠体旁核、黑质密带、丘脑底核、未定带、丘脑网状核、束旁核、丘脑腹内侧核大细胞部、Forel 氏H_1区;下丘脑背内侧核及腹内侧核、下丘脑前核、视上核、视前大细胞恢、视前外侧核、第三脑室室周灰质及隔外侧核;脑桥首尾侧网状核、被盖网状核、小细胞网状核、中缝大核;脊髓背角RexedⅡ、Ⅲ层。针对这些核团,就脑内镇痛系统的形态学基础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本文观察10例婴儿中脑各群动脉入脑后的分布范围和中脑内部各结构的血供来源。中脑内部动脉的配布形式,以中脑导水管为中心呈辐辏状排列。前内侧群动脉分布于中缝两侧的区域,主要供应动眼神经核、滑车神经核、红核和内侧纵束;前外侧群动脉分布于大脑脚、黑质和内侧丘系;外侧群动脉分布于外侧丘系、中央束和网状结构;后群动脉主要供应上丘和下丘。  相似文献   

14.
本文用HRP轴突逆行输送法,对猫下丘脑和脑干一些核向迷走神经背核的传出投射进行了研究。将HRP注射至迷走神经背核后,较多的标记细胞见于同侧下丘脑的室旁核、背内侧核以及中脑的中央灰质和被盖腹内侧区。将HRP注入迷走神经背核的尾侧段后,主要见于同侧网状结构的内侧区和中缝核群:脑桥嘴、尾侧网状核、巨细胞网状核、中缝大核、中缝苍白核,中缝背核,蓝斑、蓝斑下核。另外,对下丘脑和中脑旁中央区、中缝大核、巨细胞网状核以及蓝斑复合体传出纤维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大鼠隔外核的传入联系—HRP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HRP法研究大鼠隔外侧核的传入联系。主要在下列脑部见标记细胞:额皮质,嗅内皮质,海马,盖带,灰被,灰小束,杏仁基底内,外侧核,丘脑后核群,未定带,下丘脑室周核,下丘脑背侧区,下丘脑背,腹内侧核,弓状核,下丘脑后核,中脑中央灰质腹外侧部,中缝背核,被盖背外侧区,黑质密部及蓝斑。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免疫细胞化学卵白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体法结合HRP 逆行追踪双标记技术,研究了中脑黑质和被盖腹侧区胆囊收缩素样阳性神元经分布及其向尾壳核的肽能纤维投射。结果显示:胆囊收缩素样阳性神经元分布于黑质致密部和外侧部以及被盖腹侧区,黑质网状部末见到胆收缩素样阳性神经元和纤维;黑质致密部和被盖腹侧区胆囊收缩素阳性神经元向同侧尾壳核发出纤维投射。  相似文献   

17.
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法研究大白鼠屏状核与视皮质之间往返的纤维联系。结果显示:1.在屏状核中部引入HRP:视皮质内未见标记细胞。逆行标记细胞出现在同侧丘脑腹侧核的腹外侧部,背内侧部以及丘脑腹内侧核。2.在视皮质(17区)各部位引入HRP:屏状核内未见标记细胞。而在双侧视皮质18区和对侧视皮质17区、双侧外侧膝状体背核和丘脑外侧后核可见逆行标记细胞。由此提示:大白鼠视皮质与屏状核之间无往返的纤维朕系。屏状核主要接受丘脑腹侧核团的投射。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大鼠脑干内核团向黑质的传入纤维联系.方法:将荧光金(Fluoro-Gold,FG)泳入大鼠一侧黑质,观察双侧脑干内的FG标记细胞分布.结果:在泳入区同側上丘、臂旁核、中脑中央灰质外侧部、被盖腹侧区;双侧的中缝正中核、中缝背核、艾魏核、脚桥被盖核、蓝斑见到FG逆行标记细胞.结论:大鼠脑干内的艾魏核等多个核团存在向黑质的传入纤维联系.  相似文献   

19.
本实验将辣根过氧化酶(30~40%)微电泳注入30只大鼠的中缝背核(DR)后,观察其传入联系。结果如下:①电泳区以DR上半部为主的动物中,标记细胞可见于下丘脑外侧核、下丘脑弓状核、下丘脑后核、穹窿、黑质、导水管周围灰质和脑桥网状结构中。②电泳区以DR下半部为主的动物中,标记细胞可见于下丘脑外侧核、下丘脑弓状核、下丘脑背内侧核背侧部、下丘脑腹内侧棒内侧部、缰核、腹侧乳头体前核、中脑网状结构、第四脑室底室周灰质、脑桥网状结构、蓝斑、中缝大核。这表明弓状核有纤维投射到中缝背核,中缝背核传入联系是广泛的。  相似文献   

20.
本文应用HRP逆行追踪法研究了24只猫丘脑腹后外侧核到大脑皮质颈、躯干、四肢区的定位投射。结果表明,猫丘脑腹后外侧核内侧背部的神经元投射到大脑皮质冠状回后上部及乙状后回外侧后部(颈部及近端躯干代表区);腹后外侧核内侧腹部投射到乙状后回外侧前部(前肢代表区);腹后外侧核的外侧部投射到外侧回前部及乙状后回内侧部(后肢及远端躯干代表区)。丘脑标记细胞均出现于注射部位的同侧,主要为中、小型圆形、椭圆形及多边形。本文还对丘脑腹后外侧核内标记神经元的分布情况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