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析黄连的药性以及药理.总结黄连在治疗的应用.黄连在治疗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湿热泻痢等方面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pter pylori,Hp)相关性胃炎1 000例患者中医病、证分布规律。方法:依据Hp相关性胃炎诊断标准及痞满、胃痛、嗳气、吐酸、呕吐等诊断要点,将由赵文霞教授诊断的Hp相关性胃炎患者1 000例进行分析,观察其中医病种归属,探讨其病种分布规律。参照中医相关诊疗共识意见,确定相应的中医证型,观察痞满证型分布规律。结果:1 000例Hp相关性胃炎患者中,痞满556例,占55.6%;胃痛218例,占21.8%;嗳气81例,占8.1%;吐酸107例,占10.7%;呕吐38例,占3.8%。在556例痞满患者中,肝气犯胃兼湿热证共280例,占50.36%;脾虚气滞证93例,占16.73%;脾胃虚寒证52例,占9.35%;寒热错杂证131例,占23.56%。结论:Hp相关性胃炎以痞满最为常见,而在中医证型分布上,以肝气犯胃兼湿热证最为多见。  相似文献   

3.
王乐平教授认为清透法是脾胃病的治疗大法之一,尤其适用于湿热中阻证型。本文结合病例阐述了清透法在脾胃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进一步说明清透法是治疗脾胃病湿热中阻证型的方法之一,用于治疗湿热中阻型痞满、泄泻等疾病,临床疗效显著,为临床上应用清透法治疗脾胃病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4.
慢性消化系统炎症如慢性胃炎、慢性胆囊炎、十二指肠炎、慢性结肠炎是长期困扰患者的常见病、多发病,这些疾病常表现出中医的脾胃湿热、肝胆湿热、肠道湿热,正如胸脘痞满、恶心、脘连腹胀、大便泻泄或腹泻不爽,或如败酱,或兼粘液、口苦、口涎、纳少、苔腻、脉弦等,上述症状虽然涉及上、中、下三焦,但主要以脾胃为病变中心。临床上我们按湿热病论治,以分解湿热为法则,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黄连与吴茱萸对药方的应用沿革及配伍内涵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考察黄连、吴茱萸对药方的临床应用沿革,分析连萸对药方的配伍内涵,发现连萸对药方配伍机理主要在于通过调整黄连与吴茱萸用量比例来调整脾胃、肝胃、肝心等的虚实、寒热、升降关系,从而达到治疗湿热蕴于肝胆、脾胃、大肠所致的泻痢、肠风、痞满、吞酸、呕吐、肝火等病的目的 .  相似文献   

6.
赵文霞教授认为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属于中医痞满、胃脘痛、反酸、呕吐、嘈杂等多种病证范畴,且多见于中医痞满病,证型上以肝气犯胃兼湿热证较为多见。赵教授辨证擅用舌脉,尤重舌诊,典型的舌象表现多为程度不同的腻苔,尤以黄厚腻苔居多;舌质上多表现为程度不同的红舌,典型舌象为红中偏绛,上有芒刺。治疗上常以加味柴胡四逆汤为基础方加减。  相似文献   

7.
大黄为常用中药之一,最早载于<神农本草经>,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北大黄)Rheum palmatum L.、唐古特大黄Rheum tanguticum Maxim.Ex Balf、药用大黄Rheum officinale Baill 的干燥根及根茎.具有攻积导滞,泻火解毒的功能.主治实热便秘,高热、谵语发狂,食积痞满,痢疾初起、里急后重,瘀停滞不停闭、时行热疫、暴眼赤痛,吐血,湿热黄疸,跌打瘀肿,疔疮,汤火伤等病症.  相似文献   

8.
半夏泻心汤临床运用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半夏泻心汤原治寒热错杂痞满等症。笔者根据“异病同治”之治则,对寒湿阻中郁而化热而湿热阻中等所致中焦升降失司的多种疾病,动用本方治疗取效甚捷,从而扩大了经方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9.
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胃炎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茜 《医学争鸣》2005,26(7):598-598
0引言胃炎多属中医"胃脘痛""嘈杂""痞满"等范畴.湿易伤脾,热易损胃,而脾胃同居中焦,易同时受湿热所侵.又因"胃为之市"主纳谷消食,"脾为之使"主转谷化精,故脾胃化纳相助共同完成纳谷转精的功能,当外感六淫、饮食不慎或情志不舒,皆可致胃壅脾滞,在疾病早期胃阳尚旺或邪气较甚时,胃壅邪从热化,脾滞邪从湿化,湿热蕴结脾胃,气机壅滞,升降失职,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半夏泻心汤寒热互用以和其阴阳,苦辛并进以调其升降,补泻兼施以顾其虚实,使寒热得解,升降复常,则诸证自愈.  相似文献   

10.
我荐良方     
《求医问药》2008,(7):22-22
1.用仙鹤草可治疗脘腹痞满 脘腹痞满多属于脾胃疾病。在临床上,治疗脘腹痞满传统的原则是运脾行气,或导滞行气,或健脾益气。然而按照这个原则施治,其疗效并不令人满意。笔者早年因患胃病而饱受脘腹痞满之苦。当初我曾按照自己的症状套用过一些经方,却收效甚微。  相似文献   

11.
痞满是指胃脘部闭塞不通,满闷不舒的一种自觉症状,一般触之无形,按之柔软,压之不痛.目前认为主要涉及到现代医学中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胃炎、胃下垂以及胃肠神经官能症等疾病的一些类型.有人认为胃癌癌前病变亦属中医"痞满"范畴.痞满证出现的机制,中医认为与外邪侵袭、痰湿阻滞、情志失调、脾胃虚弱等有关,西医认为与胃电频率改变或胃肠动力障碍有关.六诊时主要侧重点在触诊,通过触摸患者自觉痞结之处,分析是否包块,是否柔软、移动、疼痛.临床主要考虑胃脘疼痛、鼓胀、胸痹心痛等相鉴别,应当排除由胃癌、肝硬化等病所致的痞满症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藿砂口服液治疗痞满证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将符合痞满证诊断标准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5例,对照组55例.治疗组用藿砂口服液治疗.对照组用藿香正气口服液治疗、疗程3 d. 结果 治疗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01):藿砂口服液组与藿香正气口服液组治疗后疗效比较,P<0.01,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结论 藿砂口服液对痞满证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痞满是指胃脘部闭塞不通,满闷不舒的一种自觉症状,一般触之无形,按之柔软,压之不痛.目前认为主要涉及到现代医学中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胃炎、胃下垂以及胃肠神经官能症等疾病的一些类型.有人认为胃癌癌前病变亦属中医"痞满"范畴.痞满证出现的机制,中医认为与外邪侵袭、痰湿阻滞、情志失调、脾胃虚弱等有关,西医认为与胃电频率改变或胃肠动力障碍有关.六诊时主要侧重点在触诊,通过触摸患者自觉痞结之处,分析是否包块,是否柔软、移动、疼痛.临床主要考虑胃脘疼痛、鼓胀、胸痹心痛等相鉴别,应当排除由胃癌、肝硬化等病所致的痞满症状.  相似文献   

14.
通过研究延参健胃胶囊对艾滋病痞满病的影响及对胃电特点的分析,试图探讨痞满病的诊断依据,并寻找延参健胃胶囊疗效的客观指标,并评价其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自拟中药方剂对肝胃不和型痞满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的肝胃不和痞满证患者4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4例,治疗组应用常规西沙必利治疗的同时,加服自拟中药方剂,并随症加减,每日1剂,连用4 w.对照组常规口服西沙必利,4 w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17%.说明两组药物对于痞满证患者均有较好疗效.两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治疗组在中医症状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汤剂治疗痞满证,不仅有较好的疗效,而且毒副作用少,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痞满为临床常见脾胃病证,张介眉教授在中医药防治痞满方面具有独到见解,认为痞满与脾胃升降失司关系最为密切,提出“善别虚实,进退适时”的辨证方针和三证九方的辨证体系,并自拟半夏调中方协调脾胃升降治疗痞满。  相似文献   

17.
湿热体质与疾病关系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湿热体质与疾病的发病、辨证、治疗用药角度,研究与探讨湿热体质与疾病的关系.认为湿热体质与湿热证既存在程度上的差别,又具有密切的关系.湿热体质是湿热病证发病与否的重要因素.湿热证反映了湿热体质的特征,治疗湿热证本身对湿热体质亦起到了调节作用,使湿热体质趋于正常.若使用中药对湿热体质进行调整,就可能减少湿热证的发病率.历代医家治疗湿热病的方法和有效的方剂为我们寻找干预湿热体质的药物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8.
对痞满辨证论治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痞满是脾胃病中十分常见的病症之一,如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神经宫能症、胃下垂、消化不良症、胃肠功能紊乱等,在病变的初期或病程的某个阶段均可有此主症.近来在徐景藩教授的指导下,温习古今有关资料,并结合临床实践,谈谈个人对痞满辨证论治的一点肤浅体会.  相似文献   

19.
湿温病是因湿热病邪引起的外感热病,多发于夏秋雨湿较盛季节。临床以发病较缓,传变较慢,病势缠绵,病程较长,脾胃证候显著为其特点。初期以身热不扬,身重肢倦,胸闷痞满,苔腻脉缓为其表现。在治疗上,清代温病学家吴鞠通主张“三禁”,  相似文献   

20.
许建萍 《基层医学论坛》2013,(13):1732-1733
萎缩性胃炎是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其病理特点是胃腺体萎缩、黏膜变薄、黏膜基层增厚及伴有肠上皮化生,治疗效果尚不尽如人意。中医认为本病属"胃脘痛""、痞满"等范畴,究其病因病机,与饮食七情有关。饮食不当,恣食生冷,伤及中阳;或嗜好烟酒,炙煿厚味,以致湿热中阻,影响脾胃运化。情志所伤,肝气郁结,失其疏泄,脾胃更易受犯,终致肝胃不和。若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