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欲食”或“不能食”是指临床患者食欲下降或完全不思饮食的一种病症,张仲景在《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中关于本症的描述较多,并为后世医家在临床上辨治此类病症提供了有益的指导和借鉴.现就《伤寒杂病论》中有关本症的条文加以分析、归纳、总结,可为广大中医工作者提供辨证之思路.  相似文献   

2.
嗜异症又称食异物症,异食癖,是指患者食入、咀嚼、吞咽非食物性物质的一种特殊嗜好,对通常不作为食物的异物产生难以控制的食欲,发病以婴幼儿为多见,偶见于成人。本病可独立存在,也可在其它病症中兼见。若患者偏嗜某种食物成癖,则称为嗜偏症,不在本文所述范围。现代医学认为镜检粪便找到蛔虫卵,及血中微量元素(锌、铁)含量低于正常水平,可以作为诊断参考条件,国外医学认为本症属于心理失常的强迫行为,往往与家庭环境不正常有关。 中医学对本病虽然没有专门论述,但对本病的症状、病因与治疗却有较详细的描述。明·龚廷贤《寿世保元》中说:“或好食生米,或好食壁泥,或食茶炭咸辣等物者是虫积。”清·李  相似文献   

3.
<正>乳食内积症又称积滞,为儿科常见脾胃病症,多因小儿喂养不当、护理不周或脾常不足所致[1]。乳食内积症若日久不消,迁延失治,则会进一步损伤患儿脾胃,影响小儿的健康状态及生长发育。患病之后,小儿常会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导致口服给药难度增加,致使消积导滞效果不佳。敷贴作为一种重要的中医外治法,  相似文献   

4.
小儿厌食症是指较长时期见食不贪、见食而烦的一种病症,中医又名恶食、脾虚纳呆。近年来此症日益增多,尤以城市及独生子女发病较高,对小儿身心健康影响很大,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药物,为临床儿科提出了新的课题。笔者采用针刺、推拿治疗小儿厌食症5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张平  吕义琴 《陕西中医》1997,18(1):34-34
<正> 针灸治疗眩晕症。是临床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为进一步提高本病症针灸疗效,近年来笔者临床中曾对本病的针灸疗法进行了系统的探讨,获得一定的认识,总结如下。 1 眩晕的诊断及针灸适应症 眩晕是一种以多个系统发生病变时所引起的主观感觉障碍性病症,依据病变部位的不同,我们通常将本病症分为周围性眩晕(耳性眩晕),中枢性眩晕(脑性眩晕)和其他病因性眩晕三大类。近年来笔者临床体会,本病症适宜针灸治疗者:周围性主要有美尼尔病,前庭神经元炎及晕动症等;中枢性主要有脑外伤性和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眩晕  相似文献   

6.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思路简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病症兼顾 ,辨证用药糖尿病与祖国医学的“消渴”既有联系 ,又有区别 ,两者不能等同亦不能混淆。广义的消渴泛指以多饮、多食、多尿等为主症的一类病症 ,包括现代医学的糖尿病、甲亢、尿崩症、库欣氏综合征等具有上述症状者。狭义的消渴又称为消渴症 ,仅指多饮、多尿、多食 ,尿甜味、浑浊如脂膏 ,形体消瘦 ,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疾病 ,相当于现代医学的糖尿病。从病的角度来看 ,其基本病理生理是由于绝对或相对胰岛素分泌不足所导致的糖代谢紊乱。从证的角度来看 ,脏腑为本 ,三消为标 ,其基本病理是阴津亏损 ,燥热偏盛。初期是阴虚为本、燥热…  相似文献   

7.
食后困睡症表现为平时白日思睡、疲乏无力,进食后症状加重的一种病症。笔者在临床治疗中观察到患者形体无论胖廋,一般均有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白,甚至出现水滑苔,脉可为滑数或滑而无力。自2003年以来,笔者应用单纯耳穴贴压治疗本症7例,临床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  相似文献   

8.
肥胖症的中医药治疗近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肥胖症是指人体内脂肪过量积蓄,体重较大程度的超过标准(20%)的一种病症。因本症可能引起诸多病症,其心脑血管疾病、肝胆病、糖尿病、结石病以及癌症的发病率较正常体重者高,且死亡率也较之低于标准体重者为高,故已引起国内外普遍关注和高  相似文献   

9.
春季宝宝易出现"疳积"症状,主要表现就是厌食。疳积是疳症和积滞的总称。疳症是指因喂养不当造成脾胃受伤进而影响生长发育的病症,相当于营养吸收发生障碍的慢性疾病。积滞是由乳食内积,脾胃受损而引起的肠胃疾病,临床症  相似文献   

10.
<正>消渴病是临床常见疾病,与西医的糖尿病基本吻合,临床以烦渴多饮、多食、多尿、疲乏消瘦即"三多一少"症状。目前本病病因西医研究它是由胰岛素分泌缺陷和(或)胰岛素作用缺陷而引起的一种疾患[1],实践症明,降糖药物疗效不佳的前提下,采用中医滋阴润燥生津法治疗消渴病,可使患者病症有很大程度改善,疗效明显,笔者就滋阴润燥生津法在治疗消渴病中的应用作一理性探讨,抛砖引玉,供同道斧正。1消渴的根本病机  相似文献   

11.
付桃芳  金瑛 《新中医》2019,51(11):201-204
《针灸大成·治症总要》是杨继洲临床经验总结。笔者通过对脑系病症,脾胃系病症,肺、心、肾三系病症,肝胆系病症中常见病症分析(病因病机与辨证思路)、用穴规律(选穴、配伍、针刺手法)逐一进行归纳总结,充分展现了杨氏在常见内科病症中的针灸处方特色,也体现了其在内科病症中的临床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2.
浅谈便秘症的按摩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便秘是以大便困难,干硬难解,3~5日甚至更长时间排便一次为特征的一种病症.多见于老年人和妇女,约占80%.在历史上,便秘的名字很多,如风秘、气秘、热秘、寒秘、实秘、虚秘、湿秘、风燥、血燥、大便燥结等.还有胃加食,张仲景称其为大阳阳明症.  相似文献   

13.
小儿哮喘病是一种常见的病症,农村中俗称“(鼻勾)病”因冒风寒而引起的称为“风(鼻勾)”,因多食咸物而引起的称为“咸(鼻勾)”,一般多见于二、三岁到十余岁的儿童,往往在始得病后经常发作,张口息肩,痛苦万状,严重的影响儿童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4.
调脂口服液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脂血症是血液中一种或多种脂质成份增高的病症,一般认为与脂质代谢紊乱有关。该症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AS)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降低血脂对防治冠心病等AS症有重要意义。自1994—3~11,我们采用调脂口服液对60例高脂血症患者进行了前瞻性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辽宁中医杂志》2016,(12):2617-2619
目的:归纳中国现代穴位埋线独立干预的临床研究文献,总结穴位埋线独立干预病症谱。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法,检索国内大型中文文献数据库CBM(1978-2015)、CNKI(1978-2015)、VIP(1989-2015)和WF(1998-2015)中有关穴位埋线独立干预病症的临床疗效观察类论文,并统计频次(即每一个病症被报道的论文篇数),最后对病症及病症系统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筛选出符合标准的文献976篇,归纳出14类系统病症144种,其中频次按顺序排名前10的病症分别是:肥胖症、便秘、失眠、颈椎病、哮喘、脑血管病、面神经麻痹、腰椎间盘突出症、癫痫、鼻炎;排名前5位的病症系统分别为:消化系统,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生殖系统,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系统。结论:穴位埋线独立干预的病症范围较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特发性矮小症(ISS)是一种常见的导致儿童身材矮小的病症,近些年其发病率逐渐上升,占矮小症的60%~80%[1].不仅影响儿童生长,而且还会导致心理问题及社会影响,受到社会、医学界的关注.目前西医治疗以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疗法为主,但疗效不一,且费用偏高[2].而中医药治疗具有对个体灵活辨证、价格低的特色,认为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近5年针灸治疗疾病的文献,探讨针灸病谱和适宜病症。方法:检索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VIP)中的针灸治疗疾病的文献,进行整理、归纳和分析,总结针灸病谱。同时对2015-2019年(A组)与1978-2005年(B组)、1949-2005年(C组)文献进行比较,总结针灸疗法的适宜病症。结果:近5年针灸治疗疾病的文献共32 011篇,包含377种病症,以神经内科(9384篇)、骨伤科(7765篇)、消化内科(3529篇)、妇产科(2283篇)病症为多,消化内科(52种)、神经内科(47种)、五官科(47种)和妇产科(42种)的疾病种类较多。近5年针灸疗法的一级适宜病症为偏瘫、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膝骨关节炎、失眠症、便秘、脑血管病;二级适宜病症为面神经炎、肩痛、头痛;三级适宜病症为吞咽障碍、痛经、抑郁症;四级适宜病症为哮喘、尿潴留、脑性瘫痪、高血压、痴呆、放化疗不良反应、不孕、变应性鼻炎、眩晕、肩手综合征、糖尿病神经病变、带状疱疹、疼痛、呃逆、腹泻、腰扭伤、坐骨神经痛。结论:近5年针灸病谱和适宜病症虽然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仍以神经内科、骨伤科为多,针灸治疗疾病文献的观察对象由以症状为主转化为以疾病为主。  相似文献   

18.
阿片类物质依赖稽延性戒断症状又称迁延性戒断症状 ,是指阿片类物质成瘾者在急性戒断综合征之后 (自然戒断过程一般为 7~ 10天 )持续存在的一组综合征 ,包括精神症状 (情绪焦虑、药物渴求 )和躯体症状 (躯体不适、睡眠障碍 ) ,属中医断瘾后诸症范畴。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 ,中医学对断瘾后诸症形成了较系统的理论认识 ,也积累了一定的临床经验。关于断瘾后诸症的病症、病因和病机1 病症、病因和病机 中医学认为 ,断瘾后诸症有四大类症状 :一是虚损类症状 ,见神疲消瘦 ,气短乏力 ,涕泪交流 ,呵欠频频 ,面色苍白或萎黄 ,肌肤不润 ,畏寒肢冷 ,…  相似文献   

19.
口服喉症丸致喉头水肿1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玲 《湖北中医杂志》2007,29(10):34-34
喉症丸(Houzheng Wan)是由板蓝根、人工牛黄、冰片、蟾酥(酒制)等多种药物制成的中药丸剂,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感冒引起的咽炎、喉炎、扁桃体炎等病症,其含化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Diabetic arterial occlusion,DAO)是糖尿病常见血管并发症,是指糖尿病病人出现的以肢体动脉粥样硬化和微血管病变为主要病理改变,并出现缺血性表现的一种慢性病症。本病多数患者早期不能及时诊治,后期疗效低且预后较差,往往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