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胺碘酮治疗婴儿室上性心动过速安全高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袁志敏 《新医学》2001,32(11):647
胺碘酮属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物,本文就胺碘酮治疗婴儿室上性心动过速(室上速)的疗效与安全性进行了评价。50例室上速婴儿或新生儿,男35例,女15例。原发病属先天性心脏病,充血性心力衰竭或心室功能不全者各占24%,36%与44%。其中6例重症者静脉滴注胺碘酮(5mg/kg),于1小时滴毕;余44例病情稳定者口服胺碘酮犤10mg/(kg·d)或20mg/(kg·d)犦7日至10日;上药治疗无效,则伍服普萘洛尔2mg/(kg·d)。以后随访(16±13)个月,观察药物疗效及安全性。结果,50例室上速患儿,单用胺碘酮者25例…  相似文献   

2.
静脉注射胺碘酮与心律平转复阵发心房颤动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研究胺碘酮与心律平转复阵发心房颤动的疗效。方法阵发心房颤动(此次病程≤48h)患者58例随机分为两组胺碘酮组30例,给予胺碘酮负荷量150mg静注后,继以0·6~1·0mg/min维持点滴,依心室率情况调整胺碘酮剂量。心律平组28例,静脉给予心律平1·4~2·0mg/kg,5min内注射,继以0·28mg/min维持静点,无效者改用胺碘酮治疗。结果胺碘酮组转复成功率为86·7%(26/30),心律平组转复成功率57·1%(16/28),且心律平组转复心律失败的部分病例使用胺碘酮仍有效;胺碘酮组平均复律时间(101±95)min(6~508min),心律平组(172±148)min(11~608min)。结论胺碘酮在转复阵发心房颤动比心律平更加快速、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使用胺碘酮对二尖瓣置换手术患者心房颤动(房颤)的转复和维持窦性心律的作用。方法40例行二尖瓣置换手术房颤患者随机分为2组:胺碘酮组和安慰剂组,每组20例。胺碘酮组术前3d开始胺碘酮200mg口服,3次/d,术后当天通过微量输液泵持续静脉输注600mg胺碘酮,能进食后改为胺碘酮200mg口服,3次/d;1周后改为200mg口服,2次/d;再1周后改为200mg口服,1次/d,一直维持。安慰剂组以安慰剂代替胺碘酮,服药时间和方法同胺碘酮组。观察2组患者术后房颤转复率、ICU监护时间、住院时间及窦性心律维持情况。结果胺碘酮组房颤转复率明显高于安慰剂组(65%vs30%,P〈0.05)。随访6个月,胺碘酮组维持窦性心律明显优于安慰剂组(70%vs0,P〈0.05),而ICU监护时间和住院时间较安慰剂组缩短[(1.8±1.7)d vs(2.8±1.5)d,(11.3±2,4)d vs(13.4±3.2)d,P均〈0.05]。结论胺碘酮可以有效地将二尖瓣置换手术患者的房颤心律转复为窦性心律,缩短ICU监护时间和住院时间,并且在术后维持窦性心律方面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联用胺碘酮在持续性心房颤动转复后维持窦性心律的作用及对左心房功能的影响。方法:入选61例持续性心房颤动(持续超过7d)患者,药物或电复律后随机分为两组,Ⅰ组31例给予胺碘酮0.2g,1次/d;Ⅱ组30例给予厄贝沙坦150mg,1次/d,胺碘酮0.2g,1次/d。分别于治疗后第1周、第2周、1个月、2个月、4个月、6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复查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观察心房颤动复发情况;复律后次日及6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做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左心房功能变化。结果:Ⅱ组窦性心律维持率明显高于Ⅰ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厄贝沙坦联用胺碘酮在持续性心房颤动转复后维持窦性心律方面,较单用胺碘酮更有效,长期服用厄贝沙坦可逆转左心房扩大,降低左心房压,有利于消除心房颤动复发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缬纱坦在心房颤动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的有效性及其对左心房功能的影响。方法:66例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恢复窦律后被随机分为2组,I组:复律当日始至6个月给予胺碘酮0.2g,1次/d;II组在胺碘酮治疗的基础上联用缬沙坦80mg,1次/d。结果:60例完成整个试验。6个月随访期间,I组30例中11例心房颤动复发(37%),II组30例中4例心房颤动复发(13%),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心房颤动复律后次日及6个月后对两组患者行心脏超声检查,前后比较提示缬沙坦治疗可使左房内径明显缩小,左房压力较治疗前减小。结论:用于持续性心房颤动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缬沙坦与胺碘酮联用较单用胺碘酮更有效。  相似文献   

6.
胺碘酮同时静脉和口服给药治疗心律失常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胺碘酮同时静脉和口服给药对心律失常患者的疗效。方法口服胺碘酮600~800mg/d,同时深静脉注射胺碘酮,首剂150mg,15~20分钟注毕,续之1.0mg/min,维持静脉滴注(1.5±1.2)天。结果72小时总有效率73.1%。静脉用药期间2例出现一过性I度房室传导阻滞,3例出现窦性心动过缓,1例出现一过性II度房室传导阻滞,经减量后恢复。结论同时静脉和口服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几种药物对心房颤动疗效的前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索他洛尔、胺碘酮、普洛帕酮对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4年1月至2006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90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按随机化原则分为A、B、C三组。A组接受索他洛尔治疗,B组接受胺碘酮治疗,C组接受普洛帕酮治疗。各组均先经相应药物较大剂量复律后,选择复律成功者以维持剂量巩固,并随访观察2年。结果①A组显效和有效患者共27例,总有效率为90.0%;B、C两组显效和有效患者均为28例,总有效率为93.3%;三组总有效率及疗效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C组复发率及复发时间均低于A、B两组(P<0.05),A、B两组以上两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索他洛尔与胺碘酮对于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疗效优于普洛帕酮,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静脉应用胺碘酮和普罗帕酮治疗急性心房颤动的复律疗效。方法:将2008年1月至2013年10月我科收治的急性心房颤动患者252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6例,观察组应用胺碘酮15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0ml内静脉推注,15min推完,继之胺碘酮300mg加入5%葡萄糖射液44ml,予1mg/min的速度微泵泵人,6h后予0.5mg/min的速度微泵泵人,维持48h,复律成功后,口服胺碘酮维持;对照组应用普罗帕酮7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0ml内静脉推注,15min推完,继之予0.5—1mg/min的滴速维持48h,复律成功后,口服普罗帕酮维持。治疗前及治疗后复查心电图评估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78.57%明显高于普罗帕酮组的51.59%(P〈0.05)。结论:与普罗帕酮治疗急性心房颤动的疗效相比,静脉应用胺碘酮复律的起效快、疗效高。  相似文献   

9.
李幽艳 《新医学》2012,43(12):838-840
目的:观察奥美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奥美沙坦20 mg/d联合胺碘酮200mg/d治疗,对照组采用胺碘酮200 mg/d治疗,疗程15个月。结果:两组窦性心律维持率在治疗后2个月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在治疗后4、6、8、10、12、15个月的窦性心律维持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左心房前后径在治疗后2、4、6个月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在治疗后8、10、12、15个月的左心房前后径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美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疗效确切,可有效逆转左心房扩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心房颤动(房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52例AMI并房颤患者首剂静脉注射胺碘酮150mg,随后以0.5~1.5mg/min维持静脉滴注,静脉用药2~6(3.15±1.2)mg/d。结果:房颤转复率2h内为51.9%(27/52),24h内为75.0%(39/52),48h内为88.5%(46/52),72h内为92.3%(48/52)。治疗期间,6例(11.5%)出现窦性心动过缓,减量后心率恢复;5例出现血压偏低,减量后血压恢复正常。结论:静脉注射胺碘酮对AMI并房颤疗效明显,未见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小剂量胺碘酮与普罗帕酮预防房颤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  73例均为阵发性、持续性或慢性房颤复律后患者 ,排除甲亢所致房颤病例。服用胺碘酮组 4 2例 ,普罗帕酮组 31例。胺碘酮组服用胺碘酮 0 6 g/d ,逐渐减量 ,维持量 0 1g/d至每周 1 0 g/周 ;普罗帕酮组口服普罗帕酮 4 5 0~ 6 0 0mg/d ,维持治疗量为 15 0~ 30 0mg/d。两组病例均长期随访 ,比较两种药物预防房颤发作的疗效 ,并观察药物副作用及服药顺从性。结果 疗效 :胺碘酮组患者在 6个月、12个月及 18个月能够维持窦性心律的患者例数分别为 37、35及 32例 ,分别占该组例数的 88 1%、83 3%及 76 2 %。普罗帕酮组患者在 6个月、12个月及 18个月能够维持窦性心律的患者例数分别为 2 8、2 2及 17例 ,分别占该组例数的 90 3%、77 1%及 5 4 8%。副作用 :两组均见部分病例出现胃肠道反应 ,普罗帕酮组 2例因心衰而停药 ,未发生其他不良反应。结论 作为药物治疗手段 ,胺碘酮及普罗帕酮对于预防房颤复发均有良好的作用 ,但长期疗效胺碘酮优于普罗帕酮 ,并且副作用发生率低、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12.
对15例急性心肌梗死(AMI)并顽固性室性心动过速(VT)患者在复发时应用利多卡因和(或)电复律无效的情况下大剂量静脉用胺碘酮,首荆35mg/kg,继以0.5~1.5mg/min泵入维持,若控制不满意,可每隔30min再追加75~150mg负荷量,共2次,终止后逐渐减少静脉维持量到停用。观察室性心律失常得到控制的临床疗效、心电改变和副作用。结果7例在2h内、10例在24h内、12例在72h内室性心律失常得到有效控制,2例在减量或停用后复发,经追加胺碘酮用量后控制发作,2例死亡。静脉用量2h内380~520(462&#177;65)mg,24h内用量1010—2150(1416&#177;276)mg,静脉维持2~8(4.43&#177;1.50)d。2例出现窦性心动过缓,其中1例心率〈50次/min,经减量后恢复正常。认为大剂量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AMI并顽固性室性VT安全有效.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大剂量胺碘酮静脉注射加口服治疗顽固性反复发作性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的用药经验和临床疗效。方法 对利多卡因反复应用无效或反复除颤利多卡因不能维持的16例病人,胺碘酮3~5mg/kg稀释后10min内静脉注入,随后0 5~1 5mg/min泵入维持,若心律失常控制不满意,可每隔30min再注射75~15 0mg ,同时口服胺碘酮2 0 0mgtid ,静脉平均用药3~9(5. 9±3. 2 )d。结果 第1天平均静脉用量115 3±183(90 0~15 0 0 )mg ,心律失常控制率18 7% ,第2天31. 3% ,72h全部控制。7d后2 0 0~6 0 0mg/d维持。30d时1例停服胺碘酮17d的病人,室性心动过速再次发生,除颤无效死亡;余15例病人,病情稳定后改用胺碘酮10 0~2 0 0mg口服,随访3~12 (7 .7±3 .1)个月无复发。结论 静脉注射胺碘酮加口服应用对顽固性反复性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完全有效,用药要个体化。用药过程中要注意监测血压、心率和心律,预防复发需坚持长期口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和胺碘酮联用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病窦综合征)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双腔起搏(DDD)起搏后房颤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病窦综合征并阵发性房颤患者60例,DDD起搏后随机分为胺碘酮组(30例)和厄贝沙坦+胺碘酮组(30例),胺碘酮组治疗方案:DDD起搏后,给予胺碘酮0.2 g,口服1次/d;厄贝沙坦+胺碘酮组在上述方案基础上加厄贝沙坦75~150 mg/d,疗程观察18个月。结果与胺碘酮组比较,厄贝沙坦+胺碘酮组房颤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且厄贝沙坦+胺碘酮组窦性心律维持率高于胺碘酮组。结论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对植入DDD型起搏器患者心房颤动的发生有明显的协同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倪志军 《浙江临床医学》2009,11(10):1071-1072
目的比较参松养心胶囊和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80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口服参松养心胶囊组和口服胺碘酮组。观察组予参松养心胶囊4粒/次,3次/d;对照组予胺碘酮0.2g/次,3次/d,连服1周后改为0.2g/次,2次/d,1周后再改为0.2g/a维持。两组疗程均1个月。观察治疗后两组室上性早博、室性早博及24h动态心电图的变化及肝肾功能的影响。结果参松养心胶囊和胺碘酮治疗早搏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治疗心房颤动胺碘酮优于参松养心胶囊,而参松养心胶囊不良反应少。结论参松养心胶囊和胺碘酮治疗早搏均有较好的疗效,但参松养心胶囊更安全。  相似文献   

16.
陈菊 《华西医学》2009,(11):2901-2902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心房颤动伴快速心室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各种原因所致的房颤伴快速心室率的CHF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抗CHF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加用静脉负荷量胺碘酮150 mg后,再以1000μg/min静脉点滴维持6小时,500μg/min静滴18小时。同时口服胺碘酮0.2,3次/d,1周;再0.2,2次/d,1周以后以0.2,1次/d至观察终点,随诊为12个月。结果:治疗组53例使用胺碘酮治疗可显著增加抗心律失常有效性,改善左室射血分数,减少心力衰竭再住院率,42例患者转复为室性心律。结论:静脉及口服胺碘酮同时应用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房颤是有效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胺碘酮转复及预防心房纤颤的疗效、安全性及最小维持量。方法口服胺碘酮 ,开始以 0 .2 g,3次 /d,连用 1周 ,然后0 .2 g,2次 /d,连用 1周 ,转复后改为 0 .2 g,1次 /d,连用 1个月 ,再改为 0 .1g,1次 /d,连用 3个月 ,并根据病情减量 ,直到最小维持量。转复失败者 ,2周后给予电复律 ,成功后改维持量。出现毒副作用者停药。结果 12 4例平均观察 (3 .8± 1.6)年。有效率达 79% ,转复后维持量每日为 0 .0 5~ 0 .2 g,平均为 (0 .1± 0 .0 4) g,并且对心肌缺血及心功能不全者均有改善作用。毒副作用小。结论胺碘酮转复及预防心房颤动是安全有效的。维持量要注意个体差异 ,以最小量维持。适用于伴有各种心脏病的心房纤颤患者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胺碘酮、美托洛尔静脉制剂用于控制心房颤动时快速心室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82例持续性房颤患者分别接受静脉胺碘酮(A组)和美托洛尔(B组)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心室率明显降低,A组42例,心室率平均下降(27±7)次/min,B组40例,心室率平均下降(26±9)次/min,美托洛尔组有4例用药后心力衰竭加重,1例发生窦性停搏5.2S,不良反应发生率12.5%,而胺碘酮组所有患者未因药物副作用而终止治疗。结论胺碘酮和美托洛尔静脉应用均能较好控制心房颤动时的快速心室率,胺碘酮较美托洛尔更安全。  相似文献   

19.
62例18岁以上心房颤动(AF)病人,均符合下列条件:①新近首发心房颤动仅3小时至48小时;②心室率(50~150)次/分;③血流动力学稳定;④血钾正常。在皆无胺碘酮禁忌证和未用其它抗心律失常药物前提下,随机双盲分为服用胺碘酮30mg/kg的治疗组31例,和仅服安慰剂的对照组31例。用药后持续24小时动态心电监测,观察两组药物疗效及安全性差异。 结果,治疗组人服用药量(2.57±0.32)g,转复窦性心律者明显多于对照组(P<0.0001),两组用药8小时后成功复律者各为50%与20%,24小时…  相似文献   

20.
董萌 《临床医学》2013,33(8):58-60
目的 对比分析胺碘酮、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在治疗持续性非瓣膜性心房颤动转复后窦性心律维持的时间及对左心房重构的影响.方法 选择因持续性非瓣膜性房颤就诊的患者8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44例为胺碘酮治疗组;B组42例为厄贝沙坦与胺碘酮联合治疗组.A、B组均服用胺碘酮,第1周600 mg/d,第2周400 mg/d,第3周200 mg/d,持续至试验结束或房颤复发;A组如同时伴有高血压病(〉140/90 mm Hg,1 mm Hg=0.133 kpa),加用钙离子拮抗剂;B组在此基础上常规加用厄贝沙坦,根据患者血压情况选择(40~80 mg/d).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1年后B组(73%)患者窦性心律维持率高于A组(54%);B组患者左心房内径为(35.1±1.2)mm,优于A组的(37.3±1.6)mm.结论胺碘酮联用厄贝沙坦在治疗持续性非瓣膜性心房颤动转复、窦性心律维持时间、改善心脏功能方面,优于单用胺碘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